「太陽系漫遊」海王星 擁有太陽系最強風暴和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

2020-12-05 表象的本質

與天王星同屬於冰巨星的雙胞胎--海王星,是唯一利用數學預測,而非有計劃的觀測發現的行星。當天王星被發現之後,天文學家們注意到,計算推測出的天王星軌道 和實際觀測的軌道,存在無法忽視的差異。

法國的天文學教師奧本·勒維耶在1846年給出的結論是,必須有另一顆還未被發現的行星 在幹擾天王星的軌道運動。隨後他獨立完成了海王星位置的推算,在1846年9月23日晚間,海王星被發現了,與勒維耶預測的位置相距不到1°。

由於海王星距離地球太遠,亮度僅為7.85等,只有在天文望遠鏡裡才能看到它,人們對它所知甚少。直到1989年8月25日,旅行者2號在經歷了12年的旅程之後到達海王星,人類才第一次獲得海王星的影像和數據資料。

自從冥王星被踢出八大行星之列,海王星就成了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距離太陽平均30個天文單位,也就是45億公裡,海王星公轉一周需要165年。它的自轉軸傾斜角度28°和地球火星接近,因此也有明顯變化的四季,只是4個季節各持續40個地球年...

海王星的質量約是地球的17倍,它的表面擁有太陽系最強的風暴,在赤道上向西吹得風速高達每小時2160公裡。當旅行者2號在1989年飛掠海王星時,觀察到它有和木星大紅斑類似的地球直徑大小的風暴大黑斑,在其南面還有一個稍小一點的風暴斑。

當哈勃望遠鏡升空時,天文學家們很想看看這些風暴,是否會像木星大紅斑那樣能持續幾百年。但是當哈勃望遠鏡在1999年指向海王星時,這些風暴已經消失了。

我們之前提到 海王星是離太陽最遠的行星,所以你可能會認為它會是溫度最低的。但是實際上,海王星的表面平均溫度比天王星稍高。海王星從內部輻射熱量,而天王星幾乎不會散發任何多餘的熱量。這可能是因為數十億年前,一個巨大的地球大小的天體撞擊天王星,不僅傾斜了它的轉軸,而且耗盡了它所有的原始熱量。現在,海王星更加活躍的天氣可能部分歸結於這種更高的內部熱量。

海王星的大氣成分和天王星類似,80%是氫,19%是氦,也存在著微量的甲烷。主要的吸收帶出現在600納米以上波長的紅色,和紅外線的光譜位置。與天王星比較,它的吸收是大氣層的甲烷部分,使海王星呈現比天王星更加藍色的色調。

它的南極現在類似於地球南半球夏天,而較高的溫度使得甲烷蒸發到南半球上空,而北半球因為寒冷使得上層大氣層中的甲烷是被凍著的,這也形成了太陽系的另一個奇觀--凍雲。

和其他氣態行星一樣,海王星也有著行星環系統,儘管它非常黯淡,物質稀少,平常很難觀察到,但旅行者2號當年也曾清楚地拍攝到海王星的行星環。

海王星有14顆已知的天然衛星,其中最大的、也是唯一擁有足夠質量成為球體的海衛一(Triton),在海王星被發現17天以後就被威廉·拉塞爾發現了。它的直徑約2700公裡,質量遠遠超過了海王星其他13顆衛星的總和。

海衛一和其他行星的大型衛星有明顯的不同,它運行在逆行軌道,其軌道公轉方向與行星的自轉方向相反。這說明它很可能是被海王星俘獲的,一個來自柯伊伯帶的天體,使它被鎖定在同步軌道上。而由於它的逆行軌道,在未來14到36億年內,它會因為潮汐作用的影響,將緩慢的經螺旋軌道接近海王星,直到和海王星相撞或者被撕裂成一個新的環。

海衛一有一層稀薄的大氣,地質活動活躍,其表面非常年輕,很少有撞擊坑。海衛一的地質活動和內部熱量有可能使得它底部有一個液態的水層,加上氨一類抗凍劑的存在,更提高了液態水的可能性。而誰又能知道水中生活著什麼東西呢?

相關焦點

  •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最:天王星和海王星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最:天王星和海王星一、天王星最低溫度:天王星是太陽系內大氣層最冷的行星,最低溫度只有49K(-224℃),比海王星還冷,無愧於冰巨星的稱號。天王星為何如此低溫在科學界還沒有定論,不過有兩點是肯定的,一是因為其與太陽距離很遠,而是其內部釋放的熱量也非常少。「躺著」自轉:天王星的自轉軸傾斜的角度高達98°,就好像躺在軌道上公轉一樣,是天王星最顯著的特徵,這使他的季節變化完全不同於其他的行星。關於自轉軸異常傾斜的原因,科學家們猜想是在當初太陽系形成的時候,天王星受到一顆地球大小的行星而造成的指向歪斜。
  • 海王星驚人的特徵——太陽系風速最大的行星
    太陽系中最外側公轉軌道上的行星——海王星截止2006年,冥王星是環繞地球外側的第九顆行星,但隨後便被排除在行星的定義之外,現在海王星成為了太陽系中最外側公轉軌道上的行星,由於它離地球很遠,沒有人知道它的真實情況,還有很多未知的部分。
  • 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順序 海王星最遠水星最近
    我們生活的太陽系本來有九大行星的,但是在2006年8月24日的時候,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除名,因此太陽系從九大行星變成了八大行星,而這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 海王星的秘密,其表面覆蓋著鑽石海,上面刮著太陽系內最強的風暴!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宇宙視覺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海王星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距離太陽最遠的就是海王星
  • 太陽系中地域行星,高溫高壓風暴超音速,地表流淌鑽石海洋
    眾所周知,自從2005年冥王星被排除於行星範圍外,太陽系自此只剩八大行星,而在這八大行星之中,恐怕海王星已經成為最默默無名的一個,它的存在早就被發現天王星的科學家計算得知,可直到被觀測到才最終被證實,作為太陽系八兄弟之一,海王星好不容易擠進了大家族,卻還是距離太陽最遠的那一個。
  • 離太陽最遠的行星,海王星有海洋嗎?
    ,雖然徘徊在太陽系的最角落,卻散發著迷人的耀眼藍光。海王星是太陽系最遠的行星若是依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排列來算的話,海王星是第八顆行星,也是太陽系最遠的行星。海王星相似於天王星但不同於土星和木星,它或許有明顯的內部地質分層,但在組成成份上有著或多或少的一致性。但海王星很有可能擁有一個巖石質的小型地核(質量與地球相仿)。它的大氣多半由氫氣和氦氣組成。還有少量的甲烷。
  • 「專題-太陽系」你所不知道的太陽系-離散盤
    「專題-太陽系」你所不知道的太陽系-柯伊伯帶),它或形成於太陽系初期,海王星和天王星向外遷徙時所形成它的內邊緣與柯伊伯帶重合,位於30-50個天文單位之間(一個天文單位(AU)代表的是太陽到地球的距離),外邊緣卻延伸到100多個天文單位之外。
  • 從第8顆行星「海王星」向外的廣袤區域
    太陽系的主體部分,它們是由外圈的4個巨型星和內圈的4個巖石行星組成的,它們構成了太陽系最基本的結構,這些控制著不同軌道並且佔據著特定區域空間的、大小不一的行星對地球以及地球上的人類都有著密切的關係,那麼太陽系的基本結構外面是什麼呢?從第8顆行星 「海王星」向外的廣袤區域根據提丟斯-波德的定律在39.5個天文單位的位置上應該還會出現一個天體。
  • 「太陽系漫遊」土星 太陽系中最美麗的行星 密度比水還小
    土星在太陽系中體積僅次於木星,同屬於氣體巨行星。平均半徑是地球的9倍,質量是地球的95倍,我說的是平均半徑,因為土星的赤道和極地半徑相差近10%。它的密度約是0.68克每立方釐米,是地球平均密度的8分之一,是太陽系中唯一密度比水還小的行星。
  • 太陽系最冷的地區之一,擁有太陽系中風速最高之稱
    在對整個太陽系不斷進行探索的過程中,已經有大量的科學研究者發現整個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這些行星距離太陽的距離遠近不等,它們擁有的體積、質量也是大小不一,在這個龐大的體系中,距離太陽最遠的一顆行星便是海王星。
  • 「專題-太陽系」你所不知道的太陽系-柯伊伯帶
    上幾期,我們介紹了火星與木星之間的主小行星帶和對人類威脅最大的近地天體,並且離開了內太陽系,在海王星內天體中探索了一番,了解了半人馬小行星。起源:柯伊伯帶的起源目前仍然不太清楚,但是許多天文學家都認為,柯伊伯帶是太陽系形成過程中遺留下來的殘餘物。在太陽系形成之初,由於木星和土星軌道發生了變化,迫使天王星和海王星向更加遙遠的繞日軌道遷徙。它們穿過了大型行星形成後殘留的天體區域(原始柯伊伯帶),它們強大的引力將許多天體攝動向太陽。
  • 發現太陽系中缺失的一種行星,它離我們很近,才73光年遠
    凌日系外行星勘測衛星(Transiting Exoplanet Survey Satellite,簡稱TESS)於2018年發射,在太陽鄰近的一顆恆星周圍發現了三個行星世界。這顆較小的行星不僅位於宜居帶內,而且TOI-270恆星就在附近,這使得它看起來更明亮。宜居帶是一顆距離恆星足夠溫暖的距離,足以讓行星上形成液態水海洋。它也很「安靜」,這意味著它幾乎沒有耀斑,科學家可以更容易地觀察到這顆恆星和它的軌道行星。在宜居帶發現這樣的行星非常少,而在一顆安靜恆星周圍發現的行星則少得多,所以這種情況非常罕見。
  •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最,這個天文學有點趣
    水星太陽系最小的行星:直徑只有4878公裡,比木衛三和土衛六還要小。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公轉軌道的半長軸僅有5790.9萬公裡,近日點更是只有4600萬公裡。根據克卜勒行星三定律,水星也是公轉速度最快的行星,平均每秒47.89公裡。金星太陽系最熱的行星:雖然它比水星遠了近一倍,但是金星表面的溫度比水星還要高。這是由於它表面有極其濃厚的大氣層,而且絕大部分是二氧化碳,將熱量束縛在地表,無法散去,導致金星表面溫度甚至可以高達500℃。
  • 太陽系八大行星之最,這個天文學有點趣
    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公轉軌道的半長軸僅有5790.9萬公裡,近日點更是只有4600萬公裡。根據克卜勒行星三定律,水星也是公轉速度最快的行星,平均每秒47.89公裡。 最恐怖的風暴:木星大紅斑是太陽系最恐怖的風暴,其東西跨度可達50000公裡,足夠並排放下4個地球。而且,自從發現以來,他已經肆虐了350多年,不曾停止過。
  • 關於太陽系的十個誤解!冥王星竟然不是離太陽最遠的行星?
    誤解九:冥王星是太陽系中最遠 排在最後的行星冥王星位於被稱作「柯伊伯帶」的多冰物質區域,柯伊伯帶從海王星軌道向外延伸,冥王星軌道之外是另一片多冰物質區域帶,稱作「奧爾特雲」 它和柯伊伯帶一樣,是冰凍彗星的所在地,就我們目前所知,還有四顆矮行星在更遠的地方,有的甚至比冥王星還大,它們分別是哈烏美亞
  • 哪個行星是我們太陽系中最美麗的?
    水星水星,是非常致命的,它太靠近太陽了,在這裡迎接著的是太陽炙熱的燃燒和高強輻射,水星上沒有大氣層,這裡的溫度接近400攝氏度。這裡的溫度相對其他行星是較為溫和的,冬季溫度可降至-140℃,而夏季可達到27℃,平均溫度為-63℃。但比任何其他太陽系行星都要好。木星,天然的氣巨頭行星,有著超強風暴。大紅斑是它的特殊標誌,這可不是什麼漂亮裝飾,大紅斑是一個極速旋轉的風團,帶有猛烈的閃電,這裡的閃電可以是地球上的成百上千倍,有趣的是,在木星周圍有很多致敬1cm左右的小鑽石,這是大氣和特殊的環境給予的。
  • 海王星上真的有比地球還大的坑,以及太陽系最極端的天氣嗎?
    太陽系中的所有行星都會受到小行星的撞擊,特別是在過去,因為太陽系剛形成的時候,系中的小行星比現在多得多。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應該是水星上有著最多最明顯的隕石坑,因為它沒有大氣侵蝕隕石坑,所以大多數隕石坑至今依然可見,但其它行星上的隕石坑不會太明顯,有些甚至根本觀察不到。
  • 冰巨星:海王星為什麼被稱為整個太陽系環境最惡劣的星球?
    冥王星被踢出太陽系之後,天王星和海王星就成了太陽系的行星邊界,儘管兩顆行星發現過程,但它們的結構形成了一種非常典型的天體:冰巨星,它介於地球和巨行星之間(類木行星),在天文學家眼中,這種結構的行星有一種非常可怕的存在!
  • 太陽系八大行星體積排名,木星是地球的1321倍,地球僅排第五
    天王星發現於1781年3月13日,是距離太陽最遠的兩顆行星之一,體積在太陽系中排第三。天王星和海王星都是巨大的氣態行星,天王星是太陽系內大氣層最冷的行星,最低溫度為-224℃。天王星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4.5倍,直徑大約是地球的4倍,科學家推測天王星上可能有一個深度達一萬公裡、溫度高達6650℃的液態海洋。
  • 為什麼太陽系七大行星軌道都符合波得定律,只有海王星是個例外?
    太陽系是銀河係數千億個星系中的一員,有八大行星,它們穩定繞著太陽公轉,它們的運動軌道應該也是符合宇宙最基本的天體運行規律。其中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的軌道距離必然也是有某種規律,早在1766年的時候,德國一位中學教師戴維·提丟斯發現了一個簡單的幾何學規則,後來這個規則柏林天文臺的臺長波地歸納成了一個經驗公式,它就是波得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