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6月全國核電運行情況

2020-12-06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核電網訊:截至2020年6月30日,我國運行核電機組共47臺[1](不含臺灣地區),裝機容量為48759.16MWe(額定裝機容量)。

(來源:微信公眾號「CNEA核能協會」 ID:China-nea)

一 核電生產情況

2020年1-6月,全國累計發電量為33644.80億千瓦時[2],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1714.95億千瓦時[3],佔全國累計發電量的5.10%(詳見圖1)。與燃煤發電相比,核能發電相當於減少燃燒標準煤5263.18萬噸[4],減少排放二氧化碳13789.54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硫44.74萬噸,減少排放氮氧化物38.95萬噸[5]。

其中,4-6月全國累計發電量為17822.70億千瓦時,運行核電機組4-6月累計發電量為934.89億千瓦時,佔全國4-6月累計發電量的5.25%。

2020年1-6月,47臺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1714.95億千瓦時,比2019年同期上升了7.17%;累計上網電量為1604.06億千瓦時,比2019年同期上升了7.10%。1-6月,核電設備利用小時數[6]為3517.19小時,平均能力因子[7]為92.26%.

表1 2020年1-6月47臺運行核電機組電力生產情況統計表[8]

說明:本表最後一行的「合計值/整體值/平均值」,即:裝機容量、發電量、上網電量為各機組合計值,核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為全部機組整體值,能力因子為全部機組的算數平均值。

二 核電生產安全情況

2020年1-6月,各運行核電廠嚴格控制機組的運行風險,運行核電機組的三道安全屏障均保持完整狀態,燃料元件包殼完整性、一迴路壓力邊界完整性、安全殼完整性滿足技術規範要求。發生1起國際核事件分級(INES)1級運行事件[9],未發生2級及2級以上的運行事件。各運行核電廠未發生一般及以上輻射事故[10],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11],未發生一般及以上環境事件[12],未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13]及職業性超劑量照射[14]。

三 放射性流出物排放和環境監測

按照國家環境保護法規和環境輻射監測標準,依據國家核安全局批准的排放限值,各運行核電廠對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進行了嚴格控制,對核電廠周圍輻射環境進行了有效監測。2020年1-6月放射性流出物排放統計結果表明,各運行核電廠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量均低於國家核安全局批准限值。1-6月輻射環境監測數據[15]表明,運行核電基地外圍監督性監測自動站測出的環境空氣吸收劑量率在當地本底輻射水平正常範圍內,未監測到因核電基地運行引起的異常。

四、第二季度重要活動[16]

4月,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核電運行分會2020年會、分會第一屆理事會第五次會議相繼以通訊形式召開。

4月7日,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WANO)官方網站公布WANO上海辦公室正式成立。WANO設立區域中心「上海中心」的計劃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成立分支辦公室,第二階段成立獨立運營的區域中心。WANO上海辦公室成立,標誌著第一階段工作圓滿完成。

4月27日,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籤署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在天然鈾開發、模塊化小堆及高溫堆應用、新能源開發、海外市場開發、核技術應用、建築安裝工程、安全環保技術交流、潤滑油配套服務、國際物流運輸、人才幹部交流等十大領域開展深入合作。

5月,中國核能行業協會以通訊形式召開了第三屆理事會第四次會議,審議並通過了《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秘書處2020年度工作報告》等文件,並選舉產生第三屆理事會第三任輪值理事長。

5月13日,「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廠5號機組安全殼整體性試驗順利完成。安全殼整體性試驗包括密封性和強度試驗,是機組裝料前的大型綜合性試驗。

5月14日,中廣核研究院有限公司研製的「核電站換料大修智能化裝備研發與應用」項目通過鑑定。鑑定委員會由生態環境部、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等單位的專家組成。鑑定委員會認為該項目總體技術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關鍵指標優於國外同類設備,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可進一步推廣應用。

6月16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了核能發展藍皮書——《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0)》。該報告由中國核能行業協會、中智科學技術評價研究中心、中國核科技信息與經濟研究院聯合主編,從核電生產運行、核電工程建設、核能科技創新、核燃料循環產業、核電裝備製造、核能行業管理與安全保障以及核能國際合作七個方面介紹了2019年中國核能產業發展情況,結合當前國內外形勢,對我國核能發展趨勢做出分析和展望。

注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核安全法》規定,核設施首次裝投料前,核設施營運單位應當向國務院核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提出運行申請,並提交核設施運行申請書等材料。本報告將我國已進行首次裝料的核電機組列入運行核電機組進行統計,已開工但未進行首次裝料的核電機組列入在建核電機組進行統計。

[2]全國發電量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網站,下文同。

[3]運行核電機組發電量、上網電量及下文所述核電設備利用小時數自機組首次併網後統計。

[4]國家能源局2020年1月19日發布信息顯示,2019年我國火電供電煤耗為306.9克標準煤/千瓦時。

[5]減排計算方法來源於我國火電行業通用計算標準,按照工業鍋爐每燃燒一噸標準煤產生二氧化碳2620千克,二氧化硫8.5千克,氮氧化物7.4千克計算。

[6] 核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等於機組 在統計期內的發量除以裝容。如有新首次併網,則的裝機容量應折算,比例為該組實際運行小時數除以統計期日曆。

[7] 機組能力因子是機組可用發電量與額定發電量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機組能力因子反映核電廠在優化計劃停堆活動和降低非計劃能量損失方面管理的有效性。全部機組的平均能力因子為各機組能力因子的算數平均值。

[8] 表2數據來源於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核電營運信息網(CINNO)。各核電廠按照其首臺機組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核動力堆信息系統(IAEA-PRIS)資料庫中的CN號(機組統一編號)先後順序進行排序。

[9] 2020年3月25日,陽江核電廠4臺機組(2、3、4、6號機組)因海生物入侵導致反應堆自動停堆。

[10] 輻射事故是指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或射線裝置失控,導致人員受到意外照射的突發事件。根據國務院第449號令《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安全和防護條例》,輻射事故劃分為4級:1.特別重大輻射事故—Ⅰ類、Ⅱ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造成大範圍嚴重輻射汙染後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2.重大輻射事故—Ⅰ類、Ⅱ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廢;3.較大輻射事故—Ⅲ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殘廢;4.一般輻射事故—Ⅳ類、Ⅴ類放射源丟失、被盜、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線裝置失控導致人員受到超過年劑量限值的照射。

[11] 生產安全事故是指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造成人身傷害或者直接經濟損失的突發事件。根據國務院第493號令《生產安全事故報告與調查處理條例》(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生產安全事故劃分為4級:1.特別重大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包括急性工業中毒,下同),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3.較大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

[12] 環境事件是指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造成環境汙染,或因此導致人身傷害、直接經濟損失或使當地正常的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影響的突發事件。參照國務院第34號令《國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國務院2006年1月24日發布),環境事件劃分為4等級:1.特別重大環境事件—發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傷)100人以上;因環境事件需疏散、轉移群眾5萬人以上,或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以上;區域生態功能嚴重喪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遭到嚴重汙染;因環境汙染使當地正常的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嚴重影響;因環境汙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斷的汙染事故;因危險化學品(含劇毒品)生產和貯運中發生洩漏,嚴重影響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汙染事故。2.重大環境事件—發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傷)50人以上、100人以下;區域生態功能部分喪失或瀕危物種生存環境受到汙染;因環境汙染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較大影響,疏散轉移群眾1萬人以上、5萬人以下的;因環境汙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庫及沿海水域大面積汙染,或縣級以上城鎮水源地取水中斷的汙染事

件。3.較大環境事件—發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傷)50人以下;因環境汙染造成跨地級行政區域糾紛,使當地經濟、社會活動受到影響。4.一般環境事件—發生3人以下死亡;因環境汙染造成跨縣級行政區域糾紛,引起一般群體性影響的。

[13] 職業病危害事故是指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造成急性職業病或職業性炭疽的突發事件。根據原衛生部第25號令《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辦法》(2002年5月1日起施行),按一次職業病危害所造成的危害影響程度,職業病危害事故分為三類:1.一般事故:發生急性職業病10人以下的;2.重大事故:發生急性職業病10人以上50人以下或者死亡5人以下的,或者發生職業性炭疽5人以下的;3.特大事故:發生急性職業病50人以上或者死亡5人以上,或者發生職業性炭疽5人以上的。

[14]職業性超劑量照射是指工作人員單一年份受到的職業性照射超過國家標準《電離輻射防護與放射源安全基本標準》(GB18871-2002)規定的年劑量限值。

[15] 環境監測數據來源於生態環境部全國空氣吸收劑量率發布系統(網址:data.rmtc.org.cn:8080/gis/)。

[16] 重要活動主要指:1.核電集團公司面向社會的重要活動;2.核電廠重要生產技術節點;3.安全監管重要活動;4.重要的國際合作活動;5.重大的公眾宣傳活動。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2019年全國核電運行情況公布
    2019年全國核電運行情況公布 發布時間: 2020-02-25 14:00:35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
  • 工信部:2020年1-7月軟體業經濟運行數據情況
    一、總體運行情況軟體業務收入增速持續回升。1-7月,我國軟體業完成軟體業務收入42448億元,同比增長8.6%,增速較去年同期回落6.5個百分點,較上半年提高1.9個百分點。圖4  2019年-2020年1-7月軟體業從業人員工資總額增長情況二、分領域運行情況軟體產品收入穩步增長。
  • 中國核電:2019年全年發電量完成情況及2020年發電計劃
    中國核電:2019年全年發電量完成情況及2020年發電計劃 時間:2020年01月03日 20:17:12&nbsp中財網 原標題:中國核電:2019年全年發電量完成情況及2020三門2號機組因設備缺陷,自2019年初停機檢修至11月30日恢復滿功率運行,三門核電發電完成情況不及年初預期。其中: (1)核電部分 秦山核電因本年度大修安排、降負荷情況同比有所變化,秦山二核、秦山三核發電量較上年度有增加,秦山一核發電量較上年度略有減少。
  • 2020年發電量創新高!中國核電核能、新能源「雙擎」齊發力
    中國核電2020年全年發電量完成情況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國核電全年累計商運發電量1539.76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加發電量171.7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55%,其中核能發電1483.3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90%
  • 2020年核電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認為,**年,中國核電發電量和上網電量繼續保持上升趨勢。22臺商業運行核電機組保持安全穩定運行,累計發電量為1305.80億千瓦時,比**年增長18.89%;累計上網電量為1226.84億千瓦時,比**年增長18.80%。
  • 2020年核電市場需求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 -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查...
    2020年同期各月火電發電量及同比增長率變動趨勢比較  圖表 2016-2020年同期各月累計火電發電量及同比增長率變動趨勢比較  圖表 2016-2020年水電發電量及同比增長狀況分析  圖表 2016-2020年同期各月水電發電量及同比增長率變動趨勢比較  圖表 2016-2020年同期各月累計水電發電量及同比增長率變動趨勢比較
  • 2020年1-10月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8540萬千萬
    2020年1-10月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8540萬千萬 發布時間: 2020-11-26 12:21:46   來源:  作者:
  • 中國核電預計2020年累計發電量 破一萬億千瓦時
    原標題:中國核電預計2020年累計發電量 破一萬億千瓦時   12月3日,中國核電錶示,海南聯網二回工程預計在2019年完工投運,投運之後經運行考察合格,兩臺核電機組即可具備滿功率條件。同時,根據目前的機組運行狀況及新機組投運計劃,中國核電預計在2020年累計發電量可突破一萬億千瓦時。
  • 2020年1-9月份我國運行核電機組發電量簡況
    2020年1-9月份我國運行核電機組發電量簡況 發布時間: 2020-11-03 11:13:52   來源:  作者:
  • 2020年1-5月聚乙烯運行情況分析
    二、聚乙烯市場供應端情況2.1 新增產能:一季度產能繼續投放 二季度回歸寂靜2019年中國PE新增產能93萬噸/年,該產能在2020年生產運行相對比較穩定,其產量在2020年穩定釋放,形成較大壓力。2020年雖因疫情因素,國內多個行業發展受到影響,但2020年1-2月,浙江石化(45萬噸/年全密度裝置+30萬噸/年HDPE裝置)、恆力石化(40萬噸/年HDPE裝置)繼續投產,對二季度PE國內供應施壓。
  • 2020年版中國核電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現在世界上有400多座發電用核反應堆,向世界提供著約16%的電力,中國截至**核電只佔國內電力提供的不到3%,在未來的世界能源需求中,核能必須發揮巨大的作用。  **年,中國核電發電量和上網電量繼續保持上升趨勢。22臺商業運行核電機組保持安全穩定運行,累計發電量為1305.80億千瓦時,比**年增長18.89%;累計上網電量為1226.84億千瓦時,比**年增長18.80%。
  • 2020年1-9月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0.9億千瓦
    2020年1-9月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0.9億千瓦 發布時間: 2020-11-02 09:54:00   來源:  作者:
  • 日本的可再生能源佔比在2020年1-6月間上升至23%,提前達到2030年的...
    由電力公司投入巨額資金進行建設、運行的核電站,2010年佔日本全國發電佔比25%,而在 2019年卻一路下降到6% 。在同一時期,可再生能源的佔比從10%增加到19%,以幾乎翻倍的速度實現了高增長。電力市場的自由化和導入固定價格收購制度是其主要原因。
  • 中國核電:截止2020年三季度 公司投入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共22臺...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11月18日訊,有投資者向中國核電提問, 請問公司是行業龍頭嗎?市值小的原因?註冊制大擴容,小市值股票被邊緣化,資金抱團取暖以大為美,近兩年民企市值飆升千億、行業龍頭大漲4~8倍: 如晶片龍頭韋爾漲8倍2000億市值、消費電子龍頭立訊漲8倍4300億、食品龍頭海天漲4倍6000億、醫藥龍頭邁瑞漲4倍4800億、白酒龍頭汾酒漲7倍2000億、新能車龍頭比亞迪漲4倍5200億、鋰電池龍頭寧德漲4倍6200億、光伏龍頭隆基漲6倍3000億。
  • 【行業觀察】10月水電增速最高,火電、核電負增長
    2020年以來各月發電量情況如下: 全國發電量增速自4月轉正後,已經連續六個月實現正增長,8月增速創下年內月度新高 2020年前十月,全國發電量累計為6.03萬億千瓦時,同比增1.4%。
  • 關注丨2020年中國核電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1核電行業發展階段情況目前我國核電行業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根據《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實現中國核電裝機容量0.88億千瓦。目前,我國核電裝機容量與此戰略目標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在2019年過去的12個月中,人們重新認識到核電在緩解氣候變化中可以發揮的作用,以及對小型替代反應堆的開發越來越重視。預計之後我國核電行業將進一步加快發展的步伐。02電源工程建設投資規模逐年遞減2013-2018年,我國核電的電源工程投資完成額整體呈下降的趨勢。
  • 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中國核電行業現狀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版)認為,**年,中國核電發電量和上網電量繼續保持上升趨勢。22臺商業運行核電機組保持安全穩定運行,累計發電量為1305.80億千瓦時,比**年增長18.89%;累計上網電量為1226.84億千瓦時,比**年增長18.80%。
  • 中國正式進入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
    2019年1-12月全國共有2臺核電機組完成首次裝料和併網運行。 2019年1-12月全國累計發電量為71422.10億千瓦時,運行核電機組累計發電量為3481.31億千瓦時,約佔全國累計發電量的4.88%。
  • 2020年一季度全國電力供需情況 基建新增交流變電設備容量和輸電...
    一、2020年一季度全國電力供需情況(一)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降,3月份降幅明顯收窄一季度,全國全社會用電量1.57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同期下降6.5%。初步測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1700億千瓦時左右。
  • 國家統計局:2020年11月中國採購經理指數運行情況
    原標題:國家統計局:2020年11月中國採購經理指數運行情況   一、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