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季度全國電力供需情況 基建新增交流變電設備容量和輸電...

2021-01-18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輸配電網訊:一季度,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電力行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推進電力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為社會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堅強電力保障,確保了電力供應充足可靠,並積極落實好階段性降電價,降低用戶電力成本。

一、2020年一季度全國電力供需情況

(一)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降,3月份降幅明顯收窄

一季度,全國全社會用電量1.57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同期下降6.5%。初步測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1700億千瓦時左右。隨著國內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各行業企業加快推進復工復產,疫情對電力消費的影響明顯減弱,3月份全社會用電量同比下降4.2%,比2月份降幅收窄5.9個百分點。

一是第一產業用電量同比增長4.0%,畜牧業和漁業用電量較快增長。一季度,第一產業用電量16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0%,其中,農業、畜牧業、漁業用電量分別增長0.4%、8.2%和10.4%。

二是第二產業用電量同比下降8.8%,3月份降幅明顯收窄。一季度,第二產業用電量997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8.8%,其中2月、3月同比分別下降14.6%和3.1%,3月降幅比2月收窄11.5個百分點。工業用電量9794億千瓦時,同比下降8.7%。製造業用電量同比下降9.1%,其中,四大高載能行業、高技術及裝備製造業、消費品製造業、其他製造業行業等四大類製造業行業用電量同比分別下降5.0%、14.8%、18.5%、8.9%,有色、黑色等高載能行業用電量受疫情影響相對偏小;3月份,四大類製造業行業用電量降幅比2月份均明顯收窄,其中高技術及裝備製造業、消費品製造業分別收窄17.0、19.3個百分點。

三是第三產業用電量同比下降8.3%,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量保持高速增長。一季度,第三產業用電量2628億千瓦時,同比下降8.3%。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用電量下降5.2%,房地產業下降12.2%,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下降14.4%,批發和零售業下降15.5%,住宿和餐飲業下降22.8%。部分科技類服務行業仍保持快速增長,如,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用電量增速達到27.0%,其中網際網路數據服務業增速高達92.3%,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速高達71.5%。充換電服務業用電量增長36.5%。

四是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同比增長3.5%,鄉村居民用電增速明顯高於城鎮居民用電增速。一季度,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293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5%,暖冬天氣對居民取暖負荷及電量增長產生一定抑制作用。分城鄉看,城鎮居民用電量下降0.6%,鄉村居民用電量增長8.9%。

五是西部地區用電量略有增長,東部和中部地區用電量下降10%左右。一季度,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分別為-9.9%、-10.1%、0.2%、-0.7%。雲南、新疆、內蒙古、甘肅、青海、吉林、黑龍江等7個省份用電量實現正增長。3月份,安徽、江西、江蘇、河南、浙江等5個省份用電量降幅均比2月收窄15個百分點以上。

(二)電力供應繼續呈現綠色低碳發展趨勢,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保持較快增長

截至3月底,全國全口徑發電裝機容量20.2億千瓦,同比增長5.7%,其中全口徑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8.5億千瓦,同比增長7.9%,佔總裝機容量的比重為42.1%,同比提高0.9個百分點。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為1.58萬億千瓦時,同比下降6.8%;全國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815小時,同比降低104小時;全國主要電力企業合計完成投資961億元,同比增長0.3%。

一是新增發電裝機容量同比減少,風電投資快速增長。截至3月底,全國全口徑水電裝機容量3.6億千瓦、火電12.0億千瓦、核電4877萬千瓦、併網風電2.1億千瓦、併網太陽能發電2.1億千瓦。一季度,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356萬千瓦,同比減少433萬千瓦;其中新增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容量709萬千瓦,佔新增發電裝機總容量的52.3%。納入行業投資統計體系的主要電力企業風電投資281億元,同比增長185.9%。

二是水電和火電發電量下降較多,風電和太陽能發電量保持快速增長。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水電、火電發電量分布為1963、11746億千瓦時,同比分別下降9.5%和8.2%;核電發電量78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2%;全口徑併網風電、太陽能發電量分別為1149、528億千瓦時,同比分別增長10.4%和20.3%。

三是太陽能發電設備利用小時略有提高,其他類型發電設備利用小時均同比降低。一季度,全國併網太陽能發電設備利用小時289小時,同比提高6小時。水電設備利用小時622小時,同比降低69小時;併網風電設備利用小時為548小時,同比降低8小時;核電設備利用小時1599小時,同比降低56小時;火電設備利用小時946小時,同比降低137小時,其中煤電969小時,同比降低153小時。

四是基建新增交流變電設備容量和輸電線路長度同比減少,跨區送電量保持增長。一季度,全國基建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容量4415萬千伏安,同比減少1757萬千伏安;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3855千米,同比減少1890千米。全國跨省合計送出電量2845億千瓦時,同比下降5.2%,主要是因雲南和四川水電發電量下降,外送電量減少較多;全國跨區送電量1123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

五是電力燃料供應前緊後松,供應總體有保障。一季度,受疫情導致部分地區煤礦復工延期以及煤炭運輸受阻等因素影響,電煤供應經歷了從部分地區偏緊到全國電煤供應總體有保障的變化過程,3月底全國電煤庫存總體充足;電煤價格先升後降,進口煤價大幅下跌,反映電煤採購綜合成本的CECI沿海指數綜合價一季度波動範圍為542-560元/噸,持續運行在綠色區間。

(三)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有餘

一季度,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有餘,為疫情防控和社會復工復產提供了堅強電力保障。分電網區域看,華北、華東、華中、南方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衡,東北、西北區域電力供應能力富餘。

二、全國電力供需形勢預測

(一)電力消費增速逐步回升

當前國際疫情仍在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進出口貿易仍面臨挑戰,是影響我國電力消費的不確定因素;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復工復產繼續推進,國內需求對電力消費的拉動將逐步顯現。總體判斷,電力消費增速將逐步回升,預計二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比一季度回升9個百分點左右;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從一季度的6.5%回升到-1.5%至-2.5%;初步預計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2%-3%。

(二)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繼續提高

預計上半年全國基建新增發電裝機容量4200萬千瓦左右;預計全年全國基建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2億千瓦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投產8900萬千瓦左右。預計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1.3億千瓦,同比增長6%左右;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合計達到9.3億千瓦左右、佔總裝機容量比重上升至43.6%,比2019年底提高1.7個百分點左右,電力系統對調峰能力的需求進一步增加。

(三)全國電力供需保持總體平衡

預計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局部地區尖峰時段電力供應偏緊。分區域看,預計華北、華中區域部分省份尖峰時段電力供需偏緊;華東、南方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衡;東北、西北區域電力供應能力富餘。

三、有關建議

為保障能源電力安全穩定供應,進一步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提出有關建議如下:

(一)關於保障電力系統安全運行的建議

受國家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新消費模式和新業態加快崛起、新能源裝機佔比持續提高等多重因素影響,系統運行狀態、負荷特性及峰谷差都在持續發生變化。為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更好滿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用電需求,

建議:

一是加快建立並完善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補償機制和兩部制電價機制,進一步提高煤電靈活性改造以及抽水蓄能、儲能等靈活性調節電源建設的積極性,持續提高電力系統的調峰能力。

二是保持進口煤政策的穩定性,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穩定電煤供應,保障煤電企業發揮系統調節兜底保供的基礎作用。

三是重視大規模新能源裝機在年內搶期併網的現象,繼續執行新能源投資監測預警制度,合理引導新能源裝機布局和投產時序,使新能源發展與電力系統的接納能力相匹配,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

四是提高電網安全穩定運行能力。當前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帶來的電力消費結構變化,以及新能源比重持續提升帶來的電源結構變化,使得電力系統形態及特徵發生重大變化,系統運行的不確定性增加,電網企業要加強電力系統運行特性分析,研究運行方案,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認真落實迎峰度夏相關政策及工作方案,加強廠網協調,周密編制檢修和運行計劃,制定各種應急預案,按最大供需缺口制定落實有序用電措施。

(二)關於保障電力基建供應鏈的建議

受新冠疫情影響,部分國內設備廠家復工晚或復工後產能不足,特別是隨著疫情在歐美等國家持續蔓延,電力設備中的部分關鍵原材料與零部件供貨受到直接影響。

建議:

一是國家有關部門協調幫助各企業做好關鍵設備替代國、替代廠商以及進口部件國產替代工作,推動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協同解決供貨保障問題。

二是相關地方和企業加快落實國家減稅減負及推動復工復產等有利政策,推動智慧能源電力基礎設施建設發展,發揮新基建中能源電力投資在穩增長中的作用。

三是電力企業加大國產設備技術科研力度,進一步掌握電力產業鏈的關鍵技術和關鍵環節,持續提高關鍵設備國產化率。

(三)關於緩解電力企業經營壓力的建議

電力企業貫徹落實2018、2019年連續兩年下調一般工商業電價10%政策,並在今年落實階段性降低用電成本政策,在惠及電力用戶的同時也給經營帶來較大壓力,目前全國已有多家省級電網企業出現虧損,為保障電力企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

建議:

一是在第二監管周期輸配電價測算中,統籌平衡考慮電網企業執行降價政策的影響,在後續省級電網第二監管周期核價時多渠道籌集降價資金,降低電網企業虧損面,提升企業發展和服務能力。

二是將復工復產的電力企業納入疫情期間融資支持範圍。

三是支持電力企業發展供應鏈金融相關服務,針對新能源補貼不到位形成的資金缺口提供相應的融資產品,加快新能源企業資金周轉。

四是針對疫情影響新能源在建和擬建項目工期3個月以上的實際情況,建議對《關於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中關於「陸上風電2020年底投產、海上風電2021年底投產」的時限要求延期6個月左右;同時對競價光伏、生物質發電適當放寬投產時限要求,為工程安全質量、投資效益提供必要保障。

注釋:

四大高載能行業包括: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4個行業。

高技術及裝備製造業包括:醫藥製造業、金屬製品業、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汽車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製造業9個行業。

消費品製造業包括: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酒/飲料及精製茶製造業、菸草製品業、紡織業、紡織服裝、服飾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製品和製鞋業、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製品業、家具製造業、造紙和紙製品業、印刷和記錄媒介複製業、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製造業12個行業。

其他製造行業為製造業用電分類的31個行業中,除四大高載能行業、高技術及裝備製造業、消費品行業之外的其他行業,包括: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化學纖維製造業、橡膠和塑料製品業、其他製造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6個行業。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電力新聞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中電聯發布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
    電力延續綠色低碳發展態勢,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比重繼續提高,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快速增長;跨區跨省送電量較快增長,清潔能源得到大範圍優化配置;電煤價格仍居高位。預計四季度電力消費增速比三季度有所回升,2019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長5%左右;全年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1億千瓦,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0億千瓦;全國電力供需總體平衡,迎峰度冬期間少數地區電力供需偏緊、尖峰時段需要採取有序用電措施。
  • 電力過剩、產業鏈位置劣勢:電氣設備企業夾縫生存
    2019年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1.6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48%,增速相比去年同比下降4.3個百分點。整體來看一季度增長基本符合預期,增速下降的主要原因為去年一季度寒冷極端天氣頻髮帶動取暖負荷大幅增長,用電基數較高。2018年全國人均用電量為4,956千瓦時,人均生活用電量701千瓦時。
  • 「新基建」重啟特高壓建設高潮:國網連續上調投資規模,2025年中國...
    國家電網及相關公司近期也連續公布了一系列設備採購和特高壓項目審批的消息,這些跡象均表明,在經歷2019年的投資節奏放緩之後,2020年特高壓將大規模全面重啟。孫會峰指出,經過近10年的持續投入,中國已形成較為完善的特高壓電網運營網絡,特高壓線路長度、變電容量、輸電能力等均得到穩步提升。截至目前,中國共有25條在運特高壓線路、7條在建特高壓線路以及7條待核准特高壓線路。
  • 2020年1-10月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8540萬千萬
    2020年1-10月全國新增發電裝機容量8540萬千萬 發布時間: 2020-11-26 12:21:46   來源:  作者:
  • 國家電網發布經營區2020年風電、光伏發電新增消納能力
    11月20日,國家能源局發布1-10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容量17195萬千伏安,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長度25952千米註:1.全...
  • 中國電力工程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20世紀以後,電能的生產主要靠火電廠、水電站和核電站。有條件的地方還利用潮汐、地熱和風能來發電。電能的輸送和分配主要通過高、低壓交流電力網絡來實現。作為輸電工程技術發展的方向,其重點是研究特高壓(100萬伏以上)交流輸電與直流輸電技術,形成更大的電力網絡;同時還要研究超導體電能輸送的技術問題。
  • 直流輸電與交流輸電有何不同
    這是世界直流輸電史上一次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事件,引起國際能源界的轟動。世界上首條達800千伏的直流線路在中國建成,標誌著我國在世界電力領域成功佔領了一個重要的制高點。國外高度評價其示範意義特高壓直流輸電在長距離、大容量輸電方面優勢明顯,是近年國際電力工程的一大熱點,更是解決未來經濟發達地區日益增長電力需求的關鍵所在。
  • 2020年中國特高壓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一帶一路」催生...
    2020年中國特高壓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我國自然資源分布不均,特高壓具有輸送容量大、距離遠、效率高和損耗低等技術優勢,滿足我國能源輸送需求。截至2020年3月,我國共有25條在運特高壓線路、7條在建特高壓線路以及7條待核准特高壓線路。2020年,特高壓設備投資額達1811億元。
  • 能源局通報2020年3月電力安全生產事故詳細情況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火力發電網訊:2020年3月事故通報一、總體情況2020年3月份,全國沒有發生較大以上電力人身傷亡事故,沒有發生電力系統水電站大壩垮壩、漫壩以及對社會造成重大影響的事件
  • 國網「新基建」已經明確本年度電網重點投資方向 信息化及特高壓需...
    2.4、投資建議:國電南瑞、國網信通、億嘉和南瑞集團、國網信通(原岷江水電)在國網信息化設備、服務招標中有壓倒性的市佔率。2019年全年信息化設備、服務招標市佔率持續領先。從信息化設備中標情況來看,國電南瑞市佔率為40.8%;國網信通市佔率為19.7%。
  • 科技名詞 | 什麼是特高壓直流輸電?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過送端換流站將交流電轉變為特高壓直流電後,將直流電輸送到受端換流站,再由受端換流站將直流電轉變為交流電送入受端交流系統。特高壓直流輸電具有輸送容量大、送電距離遠、輸電損耗低、輸電走廊寬度小等優點。
  • 重點發展大電網和配電網 2020年輸電比例將升至20%以上
    國家電網副總經理舒印彪日前在「能源·經濟·發展」論壇上表示,國家電網公司在「十二五」期間的電網建設思路是轉變電網發展方式,通過大力建設電網線路來加大輸電比重,爭取到2020年將輸電比例提升到20%以上。     「十二五」期間,國家電網將重點發展大電網和目前的薄弱點——配電網。
  • 高壓直流輸電未來會不會取代特高壓交流輸電?
    交流輸電系統的功角穩定問題,適合遠距離輸電;適合海底電纜(海島供電、海上風電)和城市地下電纜輸電;能夠非同步(同頻不同相位,或不同頻)連接兩個交流電網,且不增加短路容量諧波造成額外的鐵耗導致發熱、振動和噪聲,降低了設備出力、效率及壽命;對旋轉電機的影響:諧波造成轉矩脈動,轉速不穩;對電力電容器的影響:諧波可能引起諧振過電壓;對電力系統測控的影響:諧波使測量誤差增加,可能導致控制失靈,保護誤動;三次諧波電流過大可能使中性線過流;諧波疊加在基波上,使電氣應力增加,對各種電氣設備尤其是電容器的絕緣造成威脅
  • 2019年中國光伏行業經濟運行情況、2020年光伏發電裝機容量、行業...
    2015-2020年全球新增裝機容量情況走勢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2015-2020年全球新增裝機容量增長情況走勢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2020年一季度,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395萬千瓦,華北、華南地區新增裝機較多,分別達121和99萬千瓦。
  • 預計2018年新增電弧爐產能約1600萬噸,方大炭素一季度淨利潤高達18...
    對應EPS為1.06元;         環保限產助力一季度盈利向好:2017年年初以來,受益於地條鋼取締增加電弧爐取代需求,以及環保限產、生產周期、原材料供應限制三方面原因帶來的供給瓶頸,導致石墨電極供需面持續偏緊,產品提價速度和幅度超市場預期,其中三季度提價速度尤其明顯。
  • 光伏玻璃供需緊張態勢延續
    截至2020年9月,公共類充電樁60.6萬臺,其中交流充電樁35.0萬臺、直流充電樁25.5萬,充電樁作為新基建重要一環,在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提及,將迎來投資加速,預計2020年全年將完成充電樁行業投資100億元左右。本周鋰電池產業鏈價格變化情況:圓柱、方形鋰電池價格保持穩定。
  • 電力調度簡答題總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341.htm答:通常把發電企業的動力設施、設備和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設備及相應的輔助系統組成的電能熱能生產、輸送、分配、使用的統一整體稱為動力系統;把由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設備及相應的輔助系統組成的電能生產、輸送、分配、使用的統一整體稱為電力系統;把由輸電、變電
  • 金昌電網最大負荷和日供電量再次刷新歷史新高
    為保證金昌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及供電可靠性,確保全市工農業生產及城鄉居民生活用電安全有序,根據省公司及公司2020年迎峰度冬總體要求和安排,國網金昌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及時制定《金昌電網2020年迎峰度冬措施》,並要求值班調度員認真學習和遵照執行。
  • 2020年中國能源大數據報告出爐!
    2019年電網投資  電網基本建設投資完成額4856億元,同比下降9.6%。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變電設備容量23042萬千伏安,同比增長3.7%。  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迴路長度34022千米,同比降低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