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小夥造了個「升降梯」,不用油不用電,手腳會動就能上樓,快過爬...

2020-12-08 騰訊網

每天上班途中,最令人心累的瞬間不是打卡的那一刻,而是在公司樓下等那扇「不開不開我不開」的電梯門。

尤其是那些每天壓著點趕到公司的上班族,對這點應該深表認同...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除了爬樓梯以外還能有什麼選擇呢?

吶,荷蘭有位精神小夥就給我們提供了另一個選項,他發明了一種前所未見的人力梯——Vertiwalk

號稱比爬樓梯更加省時省力!

這個梯子看上去就像「貧窮版」的升降電梯。

其運動路線跟電梯一樣上下垂直,但卻不需要用電,而是完全依靠手腳來啟動。

瞧,上樓的姿勢就這樣子,是不是很像在做深蹲——

點擊播放 GIF 1.8M

原理也並不複雜,其實它就是通過滑輪裝置,將人的拉力轉換成動力。

當你用手握兩邊的軌道往上攀時,屁股下的椅子也會跟著往上走,同時藉助雙腳的踩蹬,讓移動過程更加輕鬆。

沒錯,雖然看著很費力,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據該小夥表示,使用這種樓梯上下樓費的力氣還不到平時爬樓梯的10%。

另外,就算上樓途中停止動作,梯子也不會因為重力而下滑,安全性有保證。

點擊播放 GIF 0.8M

為了證明自己沒有吹逼,小夥還邀請了各種各樣的人群參與測試,其中甚至還包括截肢者和多發性硬化患者...

結果表明,他們都能用該系統輕鬆地上樓。

點擊播放 GIF 1.3M

而且由於是垂直上升,用它上樓的速度相比爬樓梯要快許多。

根據實際測試,一個健康的成年人大概十秒鐘就能夠升一層!

儘管和電力電梯還沒法比,但考慮到它只是個備用方案,這個成績已經相當不錯了。

唯一的缺點就是,該人力梯一次只能坐一人,真要用在辦公樓顯然不太適合...

那還有什麼能夠提供多人乘坐的電梯備用方案呢?

嘿嘿,廠長以前介紹過的Paternoster電梯就可以——

它的內部結構和摩天輪類似,一邊向上一邊向下,如此往復循環就可以在樓層間移動了。

點擊播放 GIF 0.7M

坐著它上下樓那叫一個刺激!

瞧,上電梯時你必須眼疾腳快精神集中,看準時機蹦上去~

點擊播放 GIF 1.4M

下電梯也一樣,還是找準時機跳出去~

點擊播放 GIF 1.3M

據了解,這樣的循環式開放電梯最早是在19世紀被英國人發明出來的。

起初只是為了運送貨物,後來才發現,這貨拿來載人也是6得一逼啊~

於是到了20世紀,Paternoster就廣泛在大學中流行。

當時可是一度解決了人流量過大時的上下通勤問題,作死青年們玩得也很開心。

好處不言而喻——

Vertiwalk人力梯一樣,不用花時間等電梯,想上隨時就能上!

點擊播放 GIF 1.9M

至於缺點嘛...老人看了沉默,殘障人士看了流淚~

而且安全隱患也不低,一旦出入的時機不對要嗝屁也很容易。

點擊播放 GIF 1.4M

也就是因為安全原因,後來Paternoster基本都被取締了,直到近幾年受到德國群眾的一致請願才又重啟。

不過

比起這種拿命換速度的方案

我想更多人還是會選擇爬樓梯吧

長按兇手畫像關注

相關焦點

  • 小機器大能量德邦快遞上樓神器「爬樓機」支招大件快遞服務
    不過,購買大件物品時要是碰到了「拒絕送上樓」的情況,內心會不會有點小崩潰呢? 尤其在末端上,大多企業用的都是三輪車,不難想像,面對動則高達一米的大件,只依靠三輪車,肯定難以應付。此外,最為困難的還屬最後100米裡,如果遇到老舊小區或是電梯故障,想徒手將重達三十多公斤的快遞搬上樓,對於快遞員而言絕非易事,更別說還得接受夏日高溫的「烤」驗了。
  • 國外14歲小女孩發明混凝土攪拌機,不用油不用電,30元造一臺
    他們一般是利用簡單的工具製作成簡易混凝土攪拌器,這種攪拌工具一次攪拌出來的混凝土不多,攪拌效率沒那麼高,但已經大大解決了他們的難題。高手可不分年齡大小,俄羅斯的一位14歲的小女孩,她發明了一款小型的混凝土攪拌機。
  • 舊城區裝不了電梯,不如試試這種上樓神器,老人坦言:爬樓太輕鬆
    老房子沒電梯,年紀大了上下樓不方便,多虧有了上樓神器,爬樓太輕鬆房地產市場開放二十多年來,很多居民的居住條件都得到了相當大的改善,但是入住第一批高樓的住戶如今已經逐漸步入老年,在沒有電梯的高層樓房中,很多人都會擔心腿腳不便的父母爬樓太辛苦,而想在舊小區安裝入戶電梯
  • 上海創業者發明"自然能提水系統" 不用電不用油解決結構性缺水
    原標題:上海創業者發明「自然能提水系統」,不用電不用油解決雲南結構性缺水 每日千噸,讓水往山區高處流  這些天,上海淼匯能源科技公司團隊在雲南紅河州石屏縣忙得不亦樂乎,預計本月底,一套每天提水1000多噸、提水高度約600米的「自然能提水系統」將在那裡竣工,為當地1萬多畝土地灌溉,並解決全縣18000多人的生活用水問題。
  • 降溫後小夥手腳變「烏龜殼」,老婆沒離婚還送個東西,讓他感動哭
    降溫後小夥手腳變「烏龜殼」,老婆沒離婚還送個東西,讓他感動哭最近這幾天突然降溫了,不知道大家那裡溫度怎麼樣,小編這兒已經冷得不行了!一降溫,身體就會吹安各種各樣的毛病,除了人容易犯困,手腳開始冰冷之外,一定也有很多人出現了一個毛病,那就是——手腳乾裂!因為天氣冷加上乾燥,很多人的手和腳後跟都非常容易龜裂,有些嚴重的還會出現嚴重的龜裂紋,又疼又癢,生不如死!小編一個朋友就是這樣,到了冬天手糙地不能看,腳後跟嚴重的時候更是走不動路了,讓他每年都很討厭冬天!
  • 有電用電,沒電用油的油電混動汽車,為啥沒人買了?這兩點是關鍵
    燃油混動的車型在市場上一開始也非常受歡迎,但現在這種車有些銷聲匿跡了,為什麼呢?油電混動的汽車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就是有電的時候可以使用電量驅動,如果突然在半路沒有電了,還可以打開燃油模式,讓它繼續行駛,找到最近的充電樁去充電。可以避免了汽車在半路趴窩的尷尬,也不用麻煩去找拖車,避免讓自己遇到天價拖車費。這樣看來這種油電混動的車型優勢是很大的,為什麼卻沒有人買了呢?
  • 造個太空電梯能上天嗎?
    如果有一天,上天變得像上樓一樣簡單,普通人的太空之旅才算正式開始。為了達到這一目標,科學家做出了大膽的設想,既然上樓可以坐電梯,為什麼上天不能坐電梯?小孩拿著一個細繩,一端拴著重物,以手為軸心甩動繞圈,在靠近手心的一端繩子上有一隻螞蟻,在樹甩動的過程中不停地向重物的一端爬,當螞蟻達到那一端後,既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又擁有了轉動的速度。
  • 為什麼會走路的寶寶下樓梯,總是手腳並用地爬?視崖實驗了解一下
    比如孩子在剛剛學會走路的時候,上樓梯明明就只有一點點的高度,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確實非常恐懼的,他們經常要用手腳並用的方式去爬。但是看到孩子一直徘徊不動,最後甚至要手腳並用去倒爬時就會哭笑不得,為什麼這些事情在孩子眼裡看起來就會那麼的困難呢?其實孩子會出現這樣的一種反應,是因為大部分的孩子爬樓梯的方式,它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的變化,在前期的時候都會採用手腳並用的方式去攀爬。
  • 日本荷蘭最瘋狂,印度只好自己「造」
    日本荷蘭最瘋狂,印度只好自己「造」很多小夥伴們都知道,在我們國家有一位重量級國際巨星,它的吃喝拉撒受到全球各國人們的關注,甚至專門為它開設了直播頻道,這位超人氣巨星就是國寶大熊貓,小名滾滾或者糯米糰。滾滾天生麗質自帶萌點,就連吃根竹筍都能讓眾多粉絲留一灘口水,爬個樹就能人操碎了新,闖禍了賣個萌就能得到原諒。
  • 女租客用電量與實際不符,懷疑有人動了手腳,房東:她是侮辱我人格!
    杭州的黃女士租門面房開了一家服裝店,感覺每月用電量有點不正常,要求看電費單卻吃了閉門羹,房東的態度讓她難以接受。據黃女士告知,她的店在杭州體育場路上已經開了9年,每年的房租將近6萬元,電費1塊錢一度,每兩個月房東會來收一次。最近,房東來收5月、6月的電費,算下來總共用了579度電。她說,由於今年的特殊原因,白天基本上不怎麼開燈,空調兩個月總共開了有四五次的樣子,每次最多開一兩個小時。
  • 載貨自動爬樓機 上下樓載物爬樓神器
    自動爬樓機在傳統的人力搬運中,要進行重物爬樓作業,少則需要兩三人合力,多則需要四五人甚至五六人才能完成。而隨著爬樓機的問世以及在物流等多個行業中的應用,只需一臺爬樓機就能頂五個人力,從而幫助有上下樓載物需求的人群。
  • 外國小夥自製混凝土攪拌機,簡單又實用
    畢竟 那個時候,又沒有那麼多的 發明,要油要電更是不可能。機械化這個詞彙,更是從來也沒有聽說過。雖然現在時代在發展,很多地方的工程都使用了機械化,但還是有一些比較貧困的地區依然沒能使用上機械 ,而且連油與電都沒有,在這樣的條件下要想開展工程,那麼自然是十分困難的。如果凡事都依賴人力來完成,不僅效率慢,而且也十分的辛苦。
  • 中學生發明「爬樓輪椅」 不顛不打滑能自駕(圖)
    為了解決老人和殘障人士「上樓累,下樓難」的問題,北京工業大學附屬中學高一年級的王昱添設計了一款「自平衡爬樓輪椅」,用較低廉的價格解決了老年人的「爬樓」困境。這個設計在前不久舉辦的2017年北京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獲得了一等獎。  自平衡實現安全爬樓  「姥姥、姥爺都已經80多歲了,家在山城重慶,本就地勢起伏不平,又住在7層高的樓房內,平時上上下下、進進出出都很不方便。」
  • 動過手腳的百合花差點讓人懷疑教科書
    一起來圍觀一下吧~~在這個初冬的季節,室外開放的花兒比較稀少,要想在這個季節讓學生們了解花的結構,百合花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百合花作為不完全花,雖然沒有萼片,但是雌蕊和雄蕊都非常明顯,而且外觀尊貴大方、氣味芳香撲鼻,所以非常適合作為中學生觀察和解剖花的結構的實驗材料。
  • 會走路的寶寶下樓梯,為何總是手腳並用倒著爬?視崖實驗了解一下
    比如孩子對空間不同程度的認知,會引導他們做出各種各樣的奇怪行為。面對比自己身高更高的阻礙,擔心撞到頭,他們也會趴到地上爬過去;或者寬度足夠的入口,孩子也猶猶豫豫不敢動;下樓梯時媽媽抱著、牽著、扶著扶手,也覺得害怕,定要大哭一場。
  • 4個月用水1117噸,業主懷疑水錶被動手腳,老人:物業攔著不讓看
    雖然大部分人都能做到有意的節約,可是無意間造成的浪費,會帶來直接的的損失。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多留意自己身邊的情況。前段時間,家住河北保定某小區老人楊阿姨就是因為自己的無意「浪費」給自己帶來了比較大的經濟損失。平時生活中楊阿姨還是比較注意家中的用水用電的。可是前段時間物業給她下發了一個通知,看到通知後,業主楊阿姨直接就懵了。
  • 為什麼孩子會喪失3歲之前的記憶?原來是大腦,被「動了手腳」
    舉個例子:每個人對童年都有著自己的記憶碎片,你可能記得幼兒園時零散的記憶,也可能記得小學升旗時的場景,但是一個人很難記起3歲之前的記憶。為什麼孩子會喪失3歲之前的記憶呢?原來是大腦,被「動了手腳」!要知道無論是記憶事物還是理解事物,都需要大腦來進行信息的存儲。
  • 這家用太陽能板,不用安裝,掛到窗戶上就能免費用電
    導語:這家用太陽能板,不用安裝,掛到窗戶上就能免費用電太陽能作為備受世界關注的清潔能源,已經成功應用到人們的生產生活當中。隨著太陽能產業的日臻成熟,我國這類電廠規模逐年在擴大中。這款家用型太陽能板的體積很小,不佔空間,無需專業安裝!只需要我們動動手指,將它掛在自家窗玻璃上即可。grouphug太陽能板中有集成電池組,它會收集太陽能轉換成的電能,並將之存儲到電池組中備用。此外,在它的下端還備有標準的USB接口,若人們需要用電時,就可以利用該接口連接到充電設備上。
  • 小夥半夜耳朵疼 竟然夾出一隻活「小強」-小夥,耳朵,小強,蟑螂...
    「醫生,我耳朵裡好像進了蟲子,快幫幫我!」前天晚上11點多,25歲的小夥小王急匆匆地來到東陽市人民醫院急診室。醫生檢查發現,鑽進小王耳朵裡的,是一隻身長約0.9釐米,寬約0.5釐米的大蟑螂。看著從自己耳朵裡取出來的蟑螂活蹦亂跳的,小王心裡一陣後怕。
  • 200斤小夥玩野外速降被卡空中 無奈咬繩堅持3小時
    激情之外總有險情,21日,瀘州敘永縣震東鄉西湖村,一個敘永小夥玩野外速降時因安全帶滑落、過繩結時被卡,懸掛在百米懸崖間。小夥200斤重,他手拉、嘴咬著繩索苦撐3個小時,堪稱命懸一線。最後,敘永消防中隊經1個多小時努力,最終成功救下小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