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順利舉辦 2020年度全國聯動「諾貝爾獎解讀...

2021-01-09 澎湃新聞
【學會動態】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順利舉辦 2020年度全國聯動「諾貝爾獎解讀」活動

2021-01-07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0月5日,瑞典卡羅琳醫學院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哈維·阿爾特、查爾斯·賴斯以及英國科學家麥可·霍頓,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所做出的貢獻。評獎委員會說,今年的獲獎者在與血源性肝炎的鬥爭中做出了「決定性貢獻」,而血源性肝炎是可能導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全球重大健康問題。他們的開創性發現是鑑定出一種新型病毒,即C型肝炎病毒。並強調,此前對甲型和B型肝炎病毒的研究已有不少發現,但大多數血源性肝炎病例仍無法解釋。C型肝炎病毒的發現揭示了其他慢性肝炎病例的病因,並使血液檢測和研發抗病毒新藥成為可能,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

10月7日,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法國科學家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美國科學家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A.Doudna),以表彰她們在基因編輯技術方面的貢獻。二人的獲獎理由為「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編輯方法」。她們開發了基因技術中最銳利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利用這些技術,研究人員可以極其精確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這項技術對生命科學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可以幫助研究者開發新的癌症療法,並使治癒遺傳疾病的夢想成為現實。

「全國聯動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化學獎解讀活動」作為學會的品牌科普活動,已連續開展了六年,活動規模與社會關注度逐年提升。在今年特殊的情形下,學會各下屬分支機構和地方學會仍然積極響應,有10個省、市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開展了31場「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化學獎解讀活動」活動,共有33位專家參與講解,吸引了約7159名在校師生、科研人員以及市民的踴躍參與。

通過此類諾貝爾獎解讀活動使高校學生和科研人員更加細緻地了解了今年諾貝爾獎獲獎者的科研工作,也為他們的科研道路提供了更好地指導,堅定了投身科研的決心。而且,更多市民也有機會接觸當今世界最前沿的科學,並能與專家學者親切地互動交流,激發了公眾對科學研究的關注與興趣,為全民科普貢獻一份力。

湖北

四川

黑龍江

安徽

原標題:《【學會動態】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順利舉辦 2020年度全國聯動「諾貝爾獎解讀」活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