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U粉都有這樣的困惑:
作為一個打工人,
動不動熬夜加班、頻繁出差各處跑,
明明每天又困又累,
結果一稱體重,居然又雙叒叕胖了?
這還有沒有天理了!
對於這種情況,
小U想說:朋友,該關心一下你的生物鐘啦!
生物鐘:人體自帶的神秘時鐘
生物鐘
學名也叫做生物節律、晝夜節律,指的是生物體的各種功能活動常遵循一定的時間順序發生,而且周而復始,呈現節律性變化的現象。
生物鐘是生物本身的內在節律,它既由基因決定,也受到自然界環境變化(光照、飲食等)的影響,使內在節律與外界環境同步。每個健康的生物體內,都有一個勤勉的生物鐘在夜以繼日、有條不紊地在工作著。
晝夜節律以日為周期,它調控著人和動物在白天或夜晚分別進行不同的生理活動,比如讓我們白天進食,晚上睡覺等等。那麼它是怎樣順利完成這項任務的呢?
原來,在我們的大腦裡有一個叫做視交叉上核(SCN)的部位,是哺乳動物最重要的晝夜節律起搏器。SCN一般利用光來校準生物鐘,當它接收到外界光信號後便開啟大約24小時的光暗循環。但即使沒有光,SCN也會讓動物保持著晝夜節律:一直處於黑暗環境中的人和動物通常還是會繼續吃吃睡睡。
�� 圖片來源:Kondratova AA, et al., Nature, 2012
生物鐘亂了,長胖只是後果之一
隨著科技與社會的發展,因為人工照明的存在,人們常會主動選擇改變環境的明暗周期,延長清醒時間。這樣的熬夜或作息不規律,都會導致人的活動與內在的晝夜節律不協調。如此一來,不僅損害大腦神經、肝臟腸胃功能,還會影響機體的能量及物質代謝,導致肥胖、糖代謝受損、血壓升高、血脂異常等內分泌代謝疾病,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經常晚睡的人群,如夜班工作者、喜歡熬夜的學生中,肥胖發生率也相對較高,其原因與熬夜導致人體正常的代謝活動被破壞不無關係。如果熬夜再加上在錯誤的時間內進食,危害則更大,如在人們本該睡覺的時間段進食,就會更容易造成體重增加和代謝不良。
想減肥?別跟你的生物鐘打架
生物鐘存在著個體差異,也就是說每個人進入夜晚狀態的時間並不完全相同。這與人體內的褪黑素(與睡眠相關的一種激素)的濃度變化有著直接關聯。在特殊的實驗室環境下,收集個人的每小時唾液樣本可以得到每個人不同的褪黑素分泌曲線,當褪黑素水平顯著上升時,個人生物鐘的夜晚也跟著悄悄來臨了。
�� 圖片來源:阿德萊德睡眠健康睡眠研究中心(AISH)
就進食習慣而言,在越臨近個人生物鐘的夜晚時間(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夜幕降臨時間)進食,越容易導致肥胖。
�� 圖片來源:McHill AW, et al., Am J Clin Nutr, 2017
扇形圖中0點代表個人生物鐘夜晚開始的時間;黑色箭頭指示的點為卡路裡中點(人體每天消耗50%熱量的時間點均值)相對於個人生物鐘夜晚開始的時間。
不難發現,身體脂肪含量較低的人,其平均進食的時間距離個人生物鐘夜晚開始的時間較遠;而身體脂肪含量較高的人,平均進食的時間距離個人生物鐘夜晚開始的時間較近。
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夜間人體的基礎代謝(基本生命活動所消耗的能量)和食物熱效應(攝食後人體消化、吸收、代謝食物營養素等活動所消耗的能量)會自動降低,在更接近「生物鐘夜晚」的進食會使機體趨於能量攝入大於能量消耗,從而增加脂肪的合成和儲存。由此看來,想要健康減肥或者保持好身材,就要記住不能在晚上貪嘴哦。吃得越晚,和你個人生物鐘 「打架」的可能性就越大,也許不知不覺又要胖三圈了呢。
事實上,肥胖本身是一種受多因素影響的複雜疾病,未來還需要科研人員不斷深入研究,才有希望找到更有效、更實用的解決方案來預防或治療過量的脂肪增加。而現在,晝夜節律(生物鐘)的差異性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跟著自己的節拍,該吃的時候吃,該睡的時候睡,規律作息,也許就是預防肥胖最簡單有效的辦法!
-參考文獻-
[1].MCHILL AW, PHILLIPS AJ, CZEISLER CA, et al. Later circadian timing of food intake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body fat[J]. Am J Clin Nutr,2017,106(5):1213-1219.
[2].DHURANDHAR NV, BINKS M. When to eat![J]. Am J Clin Nutr, 2017,106(5):1171-1172.
[3].SRIDHAR GR, SANJANA NS. Sleep, circadian dysrhythmia, obesity and diabetes[J]. World J Diabetes, 2016,7(19):515-522.
[4].HUANG W, RAMSEY KM, MARCHEVA B, et al. Circadian rhythms, sleep, and metabolism[J].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 2011,121(6):2133-2141.
[5].KONDRATOVA AA, KONDRATOV RV. The circadian clock and pathology of the ageing brain[J]. Nature, 2012,13:325.
撰稿:傳染病防治與消毒管理科 高梅影
審稿:朱渭萍 郝莉鵬
原標題:《又雙叒叕胖了?可能是你的生物鐘亂了》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