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雨水中總氮檢測方法的優化探析

2020-12-01 北極星環保網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摘要:提出了一種初期雨水中總氮檢測的優化改進方法。採用50ml具塞磨口玻璃比色管代替25ml比色管,實際樣品取樣量增大為20.0ml,消解後吸取15ml上清液按標準方法進行檢測。用優化改進後的方法測定初期 雨水樣品,相對標準偏差為2.5%~6.2%,加標回收率為95%~107%;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有效消除懸浮物對比色過程的幹擾,確保初期雨水總氮的測定結果準確可靠。

初期雨水為降雨初期形成的地面徑流,一般指降雨在不同的匯水面或管渠系統中形成徑流初期的某一部分量,是基於場降雨事件和具體條件下的衝刷規律,以控制汙染物含量較高的初期徑流,並達到較理想的徑流汙染控制效率為目標,衍生出的一個經驗性概念及控制參數[1]。初期雨水具有較高的汙染負荷,夾帶著地面殘留汙染物,其COD、氨氮、總氮等指標接近甚至高於典型城市生活汙水的濃度[2]。近年來,初期雨水所帶來的面源汙染問題已經引起國內外的關注,其中,COD、SS、氨氮、TP、總氮等是重點檢測和關注的指標。

目前地面徑流等地表水中總氮的檢測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水質 總氮的測定 鹼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36-2012)[3]:量取10.00ml地表水樣品於25ml具塞玻璃磨口比色管中,加入5.00ml鹼性過硫酸鉀溶液,在高壓蒸汽滅菌器中於120~124℃條件下消解30min後,加入鹽酸溶液,在220nm、275nm兩個不同波長下進行比色,根據兩個不同波長的吸光度計算合成吸光度,在校準曲線上查得總氮含量。而實際操作過程中,由於初期雨水樣品含有較多懸浮物,對過硫酸鉀消解後的樣品加酸操作後,樣品溶液仍存在較多懸浮物,加入無氨水定容後,比色管內懸浮的顆粒不易分層,且取樣比色過程易帶入懸浮(懸濁)物質,從而影響測定。王治舵研究發現,渾濁度較大的水樣在消解後於275 nm 波長的吸光度有明顯抬高現象,非有機物造成幹擾吸光度A275的偏高,直接影響檢測的結果,導致總氮測定結果偏低[4]。為消除初期雨水中懸浮物對測定的影響,通常採用的做法是對消解後的樣品進行過濾或離心操作,取濾液或離心後的上清液進行比色,但這樣做法較繁瑣,過濾操作時濾紙可能帶入幹擾物至樣品溶液中影響測定。

本文針對初期雨水中懸浮物對總氮比色測定的影響,提出一種改進的樣品前處理方式,實驗證明改進的樣品前處理方式能有效消除懸浮物對比色過程的幹擾,確保總氮的測定結果準確可靠。

1 實驗

1.1 主要儀器與試劑

1.1.1 主要儀器

日本ALP高壓蒸汽滅菌器;哈希DR5000紫外分光光度計;50ml和25ml玻璃磨口具塞比色管若干。

1.1.2 主要試劑

過硫酸鉀(AR)、氫氧化鈉(AR)、鹽酸(AR),總氮標準溶液(ρ=1000μg/ml)。

1.2 實驗步驟

1.2.1 校準曲線的繪製

校準曲線採用HJ636標準方法進行繪製。分別取標準使用液若干於25ml比色管中,加水稀釋到10.0ml刻度線,配製成總氮含量(以N計)分別為0.00,2.00,5.00,10.0,30.0,70.0μg的標準系列,加入5.00ml鹼性過硫酸鉀溶液,塞緊管塞,用紗布及紗繩紮緊瓶塞,以防彈出。將比色管置於高壓蒸汽滅菌器中,保持溫度在120~124℃之間30min進行消解。 等待液體冷卻到室溫之後,再加入1.0ml鹽酸溶液,用水稀釋至25ml刻度線,蓋塞混勻。採用10mm石英比色皿,在紫外分光光度計上,以水作參比,分別於220nm波長及275nm波長位置測定其吸光度,按HJ636標準方法繪製曲線,具體數據見表1。

1.2.2 實際樣品的測定

實際初期雨水樣品的前處理採用優化改進方法:取20.0ml初期雨水樣品於50ml具塞磨口玻璃比色管中進行消解,加入10.0ml鹼性過硫酸鉀溶液,塞緊管塞,用紗布及紗繩紮緊瓶塞,以防彈出,用校準曲線相同的消解條件進行消解,冷卻後,移取15.0ml消解後樣品的上清液於25.0ml具塞磨口玻璃比色管中;在其中加入1.0ml的鹽酸溶液;加水稀釋25ml刻度後,蓋緊混合均勻,以水作為實際參比,利用10mm石英比色皿,按HJ636標準方法進行比色分析,根據其吸光值在校準曲線中查得測定結果。

2 結果與討論

2.1校準曲線

校準曲線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標準曲線測定結果

精密度測定結果顯示,樣品1、樣品2、樣品3,經6次測定實驗後,當樣品總氮含量在1.00mg/L以上時,結果相對偏差在5%以下;當樣品總氮含量在1.00mg/L以下時,測定結果相對偏差在10%以下,各樣品相對偏差均在質量控制的合理範圍內,表明所使用優化改進方法的檢測結果精密度良好。

2.3加標回收試驗結果

對樣品1、樣品2、樣品3開展6次加標回收率測定實驗,加標溶液濃度10.0μg/mL,其加標回收率結果範圍如表3所示。

表3 加標回收率測定結果

由表3可得,樣品1、樣品2、樣品3進行測定後,得到對應的加標回收率控制在95~107%範圍內,所有樣品的加收回標率的測定結果均符合實驗室質控要求,表明檢測的數據準確性良好。

2.4 加入模擬初期雨水懸浮物本底的標準樣品實驗分析結果

取兩支環境保護部標準樣品研究所生產的總氮標準樣品,配製時加入經超純水清洗除氮處理的黃泥沙,使每個稀釋後的標樣懸浮物含量約100mg/L,配製成模擬初期雨水本底的標準樣品進行實驗分析,其測定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模擬初期雨水本底的標準樣品實驗分析結果

由表4可看出,兩組模擬初期雨水懸浮物本底的標準樣品,各組平行測定結果比較接近,均在標準樣品定值控制限值範圍內,檢測數據的準確度高,表明實驗室質量控制情況良好。

3 結論

本文提出了一種檢測初期雨水中總氮的優化改進方法:採用HJ 636標準方法繪製校準曲線;而對實際初期雨水樣品的前處理先取20.0ml初期雨水樣品於50ml具塞磨口玻璃比色管中進行消解,加入10.0ml鹼性過硫酸鉀溶液,用校準曲線相同的消解條件進行消解,然後移取15.0ml消解後樣品的上清液於25.0ml具塞磨口玻璃比色管中,按HJ 636標準方法進行比色分析,根據其吸光值在校準曲線中查得測定結果。用該優化改進後的方法測定初期雨水樣品,相對標準偏差為2.5%~6.2%,加標回收率為95%~107%;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有效消除懸浮物對比色過程的幹擾,確保初期雨水總氮的測定結果準確可靠。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水質 總氮的測定方法比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總氮是水質檢測的一個重要指標,但是測定過程複雜且容易引入誤差。每種測定方法的水樣預處理、消解以及測定方法皆有異同與優劣。目前國內主流的總氮檢測方法仍然是鹼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但是此種方法水樣預處理時間較長,對實驗過程中所用到的水和玻璃器皿的清潔程度要求也比較高,有著各方面的局限性,並不能滿足水體監測工作人員們的需求。
  • 水質檢測中總氮為什麼會小於氨氮?有以下幾種原因!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在水質檢測中,總氮和氨氮是最常見的兩個重要指標。從理論上講,水體中的總氮含量應該大於氨氮含量,它們的關係應為:總氮=有機氮+氨氮+硝酸鹽氮+亞硝酸鹽氮。但在實際檢測中,由於總氮檢測步驟較為繁瑣,實驗條件比較複雜,檢測出來的數據時常會出現總氮含量小於氨氮含量的反常情況,從而不得不返工重做,加大了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
  • 水質指標總氮的快速檢測
    大量汙水、廢水等排入到河湖等水體,使得水中有機氮和無機氮含量增加,造成生物和微生物大量繁殖,消耗了水體中的溶解氧,使得水質惡化。另外江河湖泊等水體中如果含有超標氮類物質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因此總氮是衡量水質的一個重要指標。
  • 關於城市初期雨水收集與處理的探討
    依據《給水排水工程快速設計手冊》中相關要求,確定建設項目初期雨水收集時間為5 min,根據實際工程經驗計算出降雨歷時為8 min,由此按降雨歷時8 min計算初期雨水流量。這些不同的計算方法並沒有註明適用條件,在具體設計中不知如何選用。因此,期待有更準確的計算方法,標註有清楚的使用條件以及較為精確的公式係數,為初期雨水的設計提供理論依據。
  • 818 上海要花74億建的竹園初期雨水處理廠
    在這50座城鎮汙水廠中,還包含2座另類處理廠:規劃2座初期雨水處理廠,以「工程淨化」為主處理初期雨水汙染。據中國水網查詢,上海市對於初期雨水治理關注已久。在今年1月發布的《蘇州河環境綜合整治四期工程總體方案》中,就對初期雨水汙染治理給出方案,並提出系列相關項目,包括實施蘇州河段深層排水調蓄管道系統工程、市政泵站汙水截流設施建設與技術改造,推進天山、桃浦、曲陽、龍華、長橋和泗塘等六座汙水處理廠功能調整轉變為初期雨水調蓄設施,啟動竹園初期雨水處理廠的建設。
  • 初期雨水棄流控制難點分析
    由於不同降雨事件具有不同的衝刷過程,對初期雨水的界定一直都存在爭議,依然是各國學者還在攻克的技術難題,目前還沒有統一的結論。主要被接受的觀點有兩種:1)以降雨歷時為基礎,就是在降雨過程中,以某一時間點之前的雨水定義為初期雨水。
  • 莫讓雨水成汙水 浙江探索治理初期雨水直排汙染
    浙江在線10月29日訊(記者 肖淙文 施佳琦 區委報導組 石全 袁偉江)自古以來,雨水被賦予詩意、浪漫的意味,但在現代城市管理中,一項與雨水相關的汙染,正默默地侵蝕著我們的環境。尤其是在廠房林立、煙囪高聳的工業區,未經處理的雨水,已成為河流的主要汙染源之一。
  • 雨水收集器如何解決初期雨水棄流的問題
    平時無雨時的屋面覆蓋有較多的灰塵、沙粒或者樹葉,開始降雨的5分鐘或者2毫米內的雨水汙染程度非常高,一般需要將此部分的雨水首先排放掉才可以進行收集。此環節的排放既要做到有效又需要自動運行。上海競舟公司開發了機械式棄流裝置和容積式棄流裝置兩種方式,這兩種不同的棄流裝置適合於不同的雨水棄流環節。
  • 工廠初期雨水竟然也要做零排放
    小編近期拜訪了一家客戶,是做鋰電池電解液的,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是不產生生產廢水的。但是因為工廠有罐區設置,並且產品裡含有磷酸鐵鋰,所以國家要求初期雨水也是要按照太湖流域標準做到零排放。廢水處理零排放設備初期雨水按照當地近20年最大暴雨的前15分鐘雨量為初期雨水量。
  • 陽極氧化行業廢水中的總氮如何去除?
    陽極氧化行業廢水中的總氮如何去除?從工藝流程上可以看出,整個流程中水洗的次數還是非常多的,所以廢水的排放量相對較大,如果不合理的控制廢水中的汙染因子含量,將會破壞我們的家園。2)產生總氮的工藝單元產生總氮的環節,主要是去灰--水洗--化拋--水洗。
  • 【乾貨】初期雨水收集池事故池常見問題與對策
    一、初期雨水收集池1、初期雨水收集池常見問題化工企業初期雨水通常含有較高濃度的化學品、按照清汙分流的原則,汙染的初期雨水需進行分流收集妥善處理,後期汙染程度較輕的雨水進過簡單預處理截留水中的懸浮物、固體顆粒雜質後,通過雨水系統直接排入自然受納水體。
  • 汙水處理廠規劃應考慮初期雨水處理
    在城市建設初期,由於資金缺乏等問題造成管網不完善。現在政府財政收入充足了,在規劃投資方面應該更多地考慮排水系統建設,不能只建地上,不注重地下。儘管北京市每年都在進行雨水管網改造工程,在經常發生內澇的立交橋區升級泵站、建設調蓄池,但李藝認為,目前改造的速度仍然較慢,投資不到位。 如今,內澇不僅是排水問題,已經釀成悲劇。
  • 總氮上升怎麼解決?汙水處理除總氮方法
    總氮是指廢水中各種形態氮元素的總量,包括有機氮和無機氮,硝態氮就是無機氮,廢水中的總氮濃度高低是衡量水質情況的重要指標之一,因此,總氮處理是目前備受關注的熱點。  目前應用廣泛且不產生二次汙染的總氮處理技術是生物脫氮法,而生物脫氮法又有很多種新的組合工藝,對總氮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
  • 技術交流|關於分流制地區初期雨水汙染治理設計的幾點思考
    在大氣汙染和地面汙染較為嚴重的區域,初期雨水的汙染衝擊負荷對周邊水系的環境質量影響很大,對水環境綜合治理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初期雨水收集的必要性已經不言而喻,但近年來諸多該類項目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暴露的運行效果欠佳、投資效益比低下以及造成的重大投資浪費等一系列問題,還是很值得我們設計人員從中細細反思。下面就初雨收集方面一些問題談一談我個人的一些淺見。
  • 新項目方法驗證能力確認報告(水質 總氮的測定 鹼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HJ 636-2012 )
    《水質 總氮的測定 鹼性過硫酸鉀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HJ 636-2012)由原環境保護部於2012年2月29日發布,已於2012年6月1日起實施
  • 類烏齊除氨氮方法/總氮去除劑多少錢
    總氮去除劑(氨氮去除劑)時目前市場上常用的氨氮去除方法之一,通過在汙水中投加氨氮去除劑達到淨化汙水中氨氮的效果。那麼氨氮去除劑的效果好嗎?氨氮去除劑應該怎麼投加使用?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氨氮去除劑。
  • 拱墅區治水出「新招」: 在羅家鬥河邊上建起了一套「初期雨水處理...
    拱墅區治水出「新招」: 在羅家鬥河邊上建起了一套「初期雨水處理系統
  • 【總氮專題】鹼性過硫酸鉀-紫外法中遇見的問題與對策
    總氮是指水體中各種形態氮的總含量。水體中氮含量的增加會造成生物和微生物類的大量繁殖,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水體質量惡化,出現富營養狀態。
  • 合肥南淝河初期雨水調蓄工程預計明年9月竣工 緩解城市內澇壓力
    眼下,位於合肥瑤海區濱河路與郎溪路交口西北角的工地上,南淝河初期雨水截留調蓄工程正在抓緊施工,預計於明年9月竣工。該項目完工後,將有效控制瑤海區南淝河幹流初期雨水汙染,也將在汛期讓雨水臨時「歇腳」,一定程度上緩解城市內澇壓力。據合肥市瑤海區南淝河初期雨水截留調蓄工程項目部總指揮程驥介紹,該項目為合肥市重點市政公用工程,總投資約3.22億元。
  • 某化工廠1000噸總氮廢水處理案例
    隨著環保查的越來越嚴,各個廠的總氮標準也隨之提高,廢水的總氮處理問題成了各大企業關注的焦點,找到合適的總氮處理工藝並不容易,要穩定在標準之下更難,下面是一總氮廢水處理案例,供大家參考:化工廠總氮廢水基本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