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雨水為降雨初期的雨水,一般是指在不同匯水面,降雨衝刷地面所形成的雨水徑流的一部分量,是根據具體降雨條件下的衝刷規律所得出的經驗性概念。
該部分雨水由於對大氣的淋洗和對地面的衝刷,具有汙染物濃度高,對水質影響大的特點。由於不同降雨事件具有不同的衝刷過程,對初期雨水的界定一直都存在爭議,依然是各國學者還在攻克的技術難題,目前還沒有統一的結論。
主要被接受的觀點有兩種:
1)以降雨歷時為基礎,就是在降雨過程中,以某一時間點之前的雨水定義為初期雨水。假如在前20分鐘降雨產生的雨水徑流包含了整場降雨的大部分汙染物,20分鐘後水質較好,則20分鐘之前的雨水稱為初期雨水。
2)以降雨量為基礎,就是在降雨過程中,以初始一定降雨量範圍內的雨水定義為初期雨水。假如在前7mm降雨量的雨水徑流中包含整場降雨的大部分汙染物,而7mm之後的雨水汙染物濃度有逐漸下降的趨勢,則稱前7mm降雨量為初期雨水。
初期雨水的棄流初期雨水汙染物負荷很高,假如對其不加以處理両直接排放到自然水體或進行利用,則會造成對受納水體的汙染或增加對南水處理構築物的負擔M前,我國對初期雨水多採用棄流的處理方式,就是將初期雨水和汙水一同排到汙水處理廠迸行處理,而後期雨水被分離直接排放到自然水體或經過簡單處理加以利用》以下為兩種常用的初期雨水棄流方式:
(1)容積法雨水棄流方式此法原理為雨水徑流從進水管流入棄水池中,當水面升翁到高水位時,後期雨水會從排水管處流出進入雨水排水系統,雨停後池中剩下的初斯雨水從排空管流人汙水處理系統。
(2)採用雨水跳躍井的棄流方式,降雨初期,地面雨水徑流最很小,在流過雨水人流管後會產生跌水,雨水會落入初期雨水截流溝排人汙水管道;隨著雨水量增大,雨水流速變大,在經過人流管後會發生跳躍式下落.,後期雨水會從雨水出流管處排出
初期雨水的棄流方式除了這兩種還有很多,如旋流分離棄流方式,小管棄流方式等等,無論用哪種方式,最終目的都是將初期雨水分離出來單獨處理,避免對水體造成汙染初期雨水的處理與利用初期雨水的處理是為了減少雨水中的汙染物質對水體的汙染負荷,處理方式有末端處理和源頭處理,處理工藝主要有混凝、過濾、沉澱和植物吸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