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雨水倒灌,如今花飄香!李滄老舊樓院化身幸福「海綿」

2020-11-25 半島深度

半島客戶端記者 徐傑

要說老百姓的幸福指數高不高,收穫感、滿足感強不強,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小區居住環境了。連日來,記者採訪發現,李滄區結合海綿城市建設,對轄區的老舊樓院進行海綿化改造,大大提升了轄區居民居住環境,收穫了無數點讚。今年底,李滄區將完成60個老舊樓院的海綿化改造整治。除了李滄區外,青島其他區市也紛紛下大力氣開展老舊樓院改造工作,根據2018年市辦實事,今年青島市將對500個居民樓院實施綜合整治,進一步優化市容市貌,提升居民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

●吐槽

小區地勢落差大 雨水倒灌進民居

4月30日,記者來到李滄區雙城小區時,乾淨整潔的小區裡鳥語花香,抬眼望去,樓前樓後多個植被帶打造而成的雨水花園各具特色,白色的鵝卵石在草坪上擺出一個個圓圈,美觀又醒目,小區整體環境十分優雅。作為一個入住已十幾年的老小區,在去年冬天,這裡的居住環境還一直是居民較為集中的吐槽點,諸如雨水衝刷大、樓梯牆皮掉落、綠地損毀嚴重、圍牆開裂有塌方危險等。

「俺這個小區的地勢東高西低,落差有七八米,最擔心的就是下雨天了,只要雨水稍大點,地勢低的樓就容易發生雨水倒灌。」小區居民李先生告訴記者,在小區西側地勢較低的8號、9號樓,曾經在下大雨時,雨水沿斜坡傾瀉而下,灌入這兩棟樓的樓道裡,住在一樓的居民家就遭了殃。以前還有個別居民圈佔綠地種菜,小區樓前樓後的綠地損毀比較嚴重。「最讓人擔心的就是小區東側的那處圍牆,不單單是影響美觀,更存在嚴重安全隱患。」李先生掏出手機,找出幾張此前圍牆的照片給記者看,殘破的圍牆確實有些令人觸目驚心。

記者了解到,此處圍牆屬於多年遺留問題了,由於地勢原因,小區東側緊挨著一片未拆遷區域,早已無人居住,圍牆因年久失修已坍塌。未整修前,圍牆處樹根裸露、土層鬆軟,水土流失嚴重,儘管下方是一大片空地,但無人敢在此處活動鍛鍊或者停放車輛。

●變身 

固「危牆」建廣場,雨水花園花飄香

經過海綿化改造後的李滄區尚風尚水小區。

如今,經過一個冬天的樓院整治,雙城小區居民再提起居住的環境,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記者在小區內探訪時,來到了此前最讓人擔心的圍牆處,現在這裡已經改成了一處安全可靠的小廣場。負責該小區海綿化整治的鄒先生介紹,為解除圍牆的隱患,他們首先清理了圍牆邊緣的荒草、樹木,然後通過鋪設護網、澆灌水泥等護坡手段,牢牢固定了此處圍牆和斜坡。此外,還在護坡下方設置了截水溝,方便雨水導流,將塌方危險徹底解除。「為了配合整個小區的美化改造,我們對圍牆採用藝術彩繪的形式進行美化,並將圍牆下方空地平整改造為一處小廣場,方便居民休閒活動或停車。」鄒先生說。

而對於小區此前綠地的損毀狀況,施工改造方充分結合地勢打造了十個雨水花園,通過鋪設透水磚、綠化帶增植補綠,以及設置下沉式綠地等方式,將整個小區的綠地有機串聯。如此一來,即便是一場大雨,雨水經過這些雨水花園的層層過濾、滯留、減速,匯集到地勢低處的雨水會大為減少。該小區的雨水滯留率提高到75%以上,達到了海綿化改造目標。

「小區的院牆也重新粉刷了,看起來跟個新小區一樣。停車位地面全部改造成透水磚,綠化帶裡種了很多我都叫不上名字的樹,高低錯落,開花可香了。」小區居民龍先生滿意地說。

●進展 

48處老舊樓院正在變「海綿」

在李滄區華泰社區的老舊樓院海綿化改造中,除了建下沉式綠地、雨水花園等,還在島城首次採用了模塊化蓄水池進行雨水收集利用:通過小區內雨水管網末端收集雨水並經初期截汙、棄流處理,然後儲存到蓄水模塊中沉澱澄清,最後經過地埋式一體機等設備的過濾、消毒,再將雨水提升至清水池,用於清洗路面、澆灌綠化等。改造後的華泰社區,不僅基礎設施條件得到較大改善,對雨水也實現了「源頭控制、過程處理、末端收集」,做到了「小雨不溼鞋,大雨不積水」,同時還能淨化雨水,實現水的循環利用,體現了生態環保理念。

其實,每一個老舊樓院的海綿化改造,都是李滄區海綿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記者了解,海綿城市建設如今已成為李滄區城市品質提升的一張名片。自2016年青島成功入選我國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名單後,李滄區東起青銀高速、西至環灣路、南起京口路、北至湘潭路共計25.24平方公裡的面積成為試點區域。李滄區將試點區劃分為樓山河、大村河、板橋坊河3個流域共182個項目,今年將完成132個海綿城市項目建設任務,完成70%的海綿城市建設面積。

作為海綿城市建設的一部分,李滄區今年對轄區內較為陳舊的60個小區樓院進行海綿化整治,實現居民生活空間的宜居舒適。目前,百通馨苑、金水翠園、惜福家園等48個老舊樓院正在進行施工,年底前,60個小區樓院整治將全部完工。

●目標 

綜合整治居民樓院 全市今年將達500個

據李滄區建管局工作人員介紹,海綿化改造主要包括鋪裝改造、綠地改造以及其他設施改造等方面。

首先,在鋪裝改造方面,將甬道破損且不透水鋪裝更換為透水性良好的陶瓷透水磚,並通過適當坡度將雨水導入樓間綠地。

其次,在綠化改造方面,對樓間綠地進行微地形處理,在綠地中設置下凹綠地和生物滯留設施,創造出可供雨水滯留、淨化、下滲的區域。

此外,在其他設施改造方面,小區車行道兩側增設開口路沿石,方便雨水流入道路兩側綠地;對堵塞、破損嚴重的建築雨落管進行斷接,通過成品排水溝將建築屋面雨水導入樓前綠地;部分小區則在雨水管網末端附近區域設置模塊化蓄水池,收集的雨水可用於小區綠地澆灑及道路衝洗。

李滄區建管局工作人員舉例說,在這些老舊樓院整治的海綿化改造中,尚風尚水小區的整治也是典範之一。經改造後,小區的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居民宛若住進了世外桃源。工作人員說,他們利用尚風尚水小區的地勢,不僅打造了人工湖、木棧道,還豐富了小區內的植被層次,沿坡度設置了雨水花園和雨水收集池。特別是在下雨天,意境十分優美。

除了李滄區外,近年來,青島各區市紛紛下大力氣在老舊樓院改造方面開展工作,著力提升居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比如,市南區等均將改善居民居住條件列入今年區辦實事;市北區今年計劃綜合整治老舊樓院300處,全面完成三年整治任務,並免費為全區非物業管理居民樓院提供排水管網養護服務。

根據2018年市辦實事,今年青島市將對500個居民樓院實施綜合整治,進一步優化市容市貌,提升居民居住條件和生活品質。

相關焦點

  • 我市老舊小區「能喝水、會呼吸」
    改造後的小區雨汙混流問題得到解決,透水混凝土、透水鋪裝會「吸收」路面上的雨水,雨水花園可收集雨水……連日來,隨著我市部分老舊小區改造的陸續完工,記者發現,一個個融入海綿城市理念的小區全新亮相,讓水泥鋼筋混凝土的城市建築變得可以自由呼吸、自然吐納,這可是件新鮮事。
  • 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公司生態市政院院長王家卓:海綿城市為解決...
    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公司生態市政院院長 王家卓城市內澇治理工作應納入「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任務,廣東省各城市應儘早謀劃,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治理目標和系統化方案。廣東省應及時總結深圳市、珠海市海綿城市試點經驗,在全省系統化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持續推進黑臭水體治理,實現「長制久清」。要加快城鎮汙水管網建設,補齊汙水設施短板,推動汙泥處理處置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排查管網,加快汙水管網建設,推進管網錯混接改造,消除城市建成區內的汙水管網空白區,減少自然水體汙染,提高汙水處理質效。
  • 李滄致力河道生態建設,打造美麗幸福河湖
    這對於有多條河流橫貫城區的李滄來說,效果尤其明顯。新年伊始,記者了解到,近年來,李滄區城市管理局致力於河道生態建設,打造幸福美麗河湖,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已成為市民生活中的常態風景。據了解,依託河長制,李滄區初步建立了覆蓋全區的河湖智慧化平臺,河湖養護管理全面進入信息化階段。
  • 經區:老舊小區改造「治病」又「健身」
    經區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建設局多次組織專家召開老舊小區改造方案論證會,從細節入手對小區的硬體和軟體環境改造方案反覆推敲,包括停車場車位、道路硬化工程、雨水、汙水、暖氣管網維修、綠化及小遊園建設、海綿城市建設和智慧小區建設等。4月1日,金海灣花園老舊小區改造調度會開在工地現場,改造工程主要涉及路面硬化、停車位劃分、熱力管網、汙水管網改造、綠化帶重整、管線下沉等方面。
  • 老舊小區有了封閉物業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工程已經接近尾聲,這裡即將由開放式的樓群變成封閉式物業小區。一個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配套設施更加齊全,服務功能更加便捷的「安全、便民、綠色、整潔、有序」的幸福家園,即將呈現在居民面前。走在二三街坊社區的樓群裡,過去老舊斑駁的樓體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紅黃拼色的統一樓群,整體色調整潔明快。懸掛在樓體外的各種纜線也逐步減少,歸於管網埋在地下。
  • 河南洛陽:打造宜居家園 老舊小區換新顏——老建築的歷史記憶
    其中,4號樓、6號樓,分別是老一輩革命家習仲勳和焦裕祿同志曾經生活過的地方。隨著時代的發展,居住人口的增多,以前時髦的「蘇式洋房」也漸漸「褪色」,居民的居住落差感較大。據了解,澗西區目前有老舊小區210個,有蘇式建築群的小區17個,區政府在「群眾滿意」和「宜居提質」上下功夫,堅持把老舊小區改造與蘇式建築群風格、居民的實際需求、智慧小區建設相結合
  • 邯鄲老舊小區改造,改出幸福生活
    為了讓這些「衰老」的樓房重獲新生,近年來,我市開展了大規模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特別是去年,這項工作被列入我市10件民生實事之一,其進度進一步加快。來自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我市累計投入資金近12億元,319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已全部完成。
  • 從「海綿+」到「+海綿」 青島城建再添必選項
    「以前一到雨季,小區居民就要集體『抗洪』,經過一番改造,小區不僅沒了內澇,而且綠化植被被儲存的雨水澆灌得鬱鬱蔥蔥。」家住青島李滄區梅庵新區的市民周阿姨感嘆道。由於小區位於老虎山旁邊,每逢下大雨、暴雨,從山上流下來的水倒灌進小區,居民都得用泵往外抽水才能出門,嚴重的積水讓居民苦不堪言。   「這次改造,不僅小區不積水了,小區整體環境也有了很大提升。」
  • 固原本土「科技神器」助力海綿城市建設
    連日降雪融化後,西南新區玫瑰苑小區安裝的21套雨水收集箱蓄滿了水。「有了這樣的『集雨神器』,大幅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負責安裝雨水收集箱的寧夏浩迪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說。目前,像這樣的雨水收集箱已在市區部分小區及政府機關推廣應用,在海綿城市建設中配套使用,同時,城市綠化工程一併使用雨水滲漏器。
  • 八旬老太王愛蓮將樓院的老式電錶換成插卡式電錶
    中國甘肅網據蘭州晚報在3月22日報導了《「操心樓」裡有個操心奶奶》,八旬老太王愛蓮忙前忙後將樓院的老式電錶換成了插卡式電錶。家在華林坪的師先生看了本報報導後,也希望能把自家住的家屬樓電錶統一更換成插卡式電錶。師先生家住在華林坪郵電巷,此處只有一棟家屬樓,而且是個老小區,沒有物業,電費無從繳納,到了繳電費的時候,一般是住戶輪流收取電費再向供電部門繳納。
  • 大雨拷問 海綿城市為何難成吸水海綿?
    作為曾經全國最大的城中湖,一個東湖的最大水容量相當於8個西湖(約1429萬立方米)。  這麼大量的水在短短幾天之內降落到地面,在短時難以排出的情況下,積水成了這幾日關於武漢消息最密集的一個詞彙。  圖為海綿城市概念圖  根據該方案,至2017年末,武漢爭取實現城市雨水管理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 識微見遠③|從理念到實施,上海「海綿城市」效果如何
    已建主要海綿設施現狀圖(左:雨水花園,中:海綿停車場,右:高位花壇)其中,雨水花園主要建造在小區的公共區域,其主要功能包括消納自身及周邊雨水,淨化水質,同時營造景觀環境。目前,該項目已基本建設完成其中一塊街頭綠地的海綿城市建設。按照地塊年徑流總量控制率85%設計,主要採用下凹式綠地、雨水花園、滲透渠等海綿設施。並且結合景觀設計,將噴泉的集水區改建成為雨水調蓄設施,雨水收集調蓄規模為35平方米。
  • 【技術】海綿城市工程案例詳解—雨水調蓄池
    城市水資源循環過程是構建「海綿城市」的重要內容,海綿城市建設中提及的「滲滯蓄淨用排」中的「蓄」指的就是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不僅把雨水留下來,同時也把降雨蓄起來才能達到調蓄和錯峰,而後進行有效利用的多重目的。當下,海綿城市蓄水環節還沒有固定的標準和要求,地下蓄水樣式多樣,總體常用形式有兩種:雨水調蓄池、塑料模塊蓄水。
  • 學習強國:椽筆水墨 書寫幸福城——湖南常德市海綿城市建設發展...
    他們打開蓋板、改造河堤、廣種水生物、疏通河道、增加調蓄容積;他們修建地下管網和新型雨水泵站、截流排水口、建設生態濾池;他們做活「水文章」,讓常德遍置「海綿」體,遠離內澇,真正成為一座會「呼吸」的城市。
  • 海綿城市是什麼意思 臨沂市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是什麼
    臨沂市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有了時間表。近日,我市下發《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我市將制定相關規劃,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5%以上的面積逐步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目標。
  • 「視頻」「海綿城市」小區是這樣:雨水豐沛時綠化帶就是「微景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雨水花園」實景。揚子晚報網1月12日訊(記者 張建波)傳說中的「海綿城市」到底是怎麼樣的?在無錫的禾嘉苑小區,居民有了更直觀的感受。今天上午,由無錫市北大街街道古運河社區牽手13家單位黨組織打造的「融和」黨建聯盟籤約,經過宜居改造的「海綿小區」,讓前來參觀的人們眼前一亮。「雨水多的時候,這裡就會流水潺潺,成為一道道『微景觀』。」建於1999年的禾嘉苑小區,是無錫較早的商品房小區,因與古運河相望,與無錫的惠山國家森林公園等遙相呼應,一副依山傍水的典型江南居住區樣貌,曾是很多當地人嚮往的住宅區。
  • 9月桃花飄香在心間,愛情喜撞桃花運,月老坐鎮,甜蜜爆表幸福萬年長
    9月桃花飄香在心間,愛情喜撞桃花運,月老坐鎮,甜蜜爆表幸福萬年長金牛座金牛座很難真的對某個人動心,但一旦動了心基本也很難收回來。9月桃花飄香在心間,愛情喜撞桃花運,月老坐鎮,甜蜜爆表幸福萬年長。不管曾經發生過什麼事,分手後他們只會記住那些你對他們好的事,而去忘記那些不愉快。所以分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雙子座他們都會懷念曾經的一點一滴,9月桃花飄香在心間,愛情喜撞桃花運,月老坐鎮,甜蜜爆表幸福萬年長。處女座處女座感性,念舊,每當一個人或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就會不禁想起逝去的感情,沉浸在甜蜜的回憶中默默流淚。
  • 海綿城市是什麼意思?屋頂雨水接起來最美還在後花園
    本報記者 王皇 攝  我是千佛山南路11號院,也是濟南海綿城市建設小組目前的駐地。以前每年下大雨我就只能接著,等著它們外流到路上去。不過,去年9月開始,工程人員花了3個月時間給我做內部手術,我從原先一個想方設法吐水的院子,變成了能喝水的院子。我可以留下85%的徑流量,調蓄1584立方米的雨水。
  • 溼陷性黃土地區海綿城市建設雨水滲蓄風險防控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導讀:針對溼陷性黃土地區海綿城市建設雨水滲蓄引發環境地質災害風險等問題,系統梳理國家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經驗,結合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提出開展溼陷性黃土地區海綿城市設計預評估的建議與方法,探討構建包括主動消除溼陷性、設置安全防護距離、貫穿溼陷性黃土層、防滲漏處理、強化疏排水
  • 工業廠房二期海綿城市建設雨水工程案例
    工業廠房二期海綿城市建設雨水工程案例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工業廠房二期海綿城市建設雨水工程案例項目位置:溫嶺市東部產業集聚區北片區項目規模:總用地面積為8.12 hm2一項目基本情況根據溫嶺東部新區總體規劃,東部新區將成為溫嶺市經濟中心、旅遊休閒中心和生態示範區,成為我國東部沿海圍墾開發的典範;東部新區總體規劃指導思想第一條就是「貫徹生態化及可持續發展」,海綿城市建設,從源頭削減汙染,過程控制降雨徑流,充分利用雨水資源,充分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