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稀奇!我市老舊小區「能喝水、會呼吸」

2020-12-05 瀟湘晨報

改造後的小區雨汙混流問題得到解決,透水混凝土、透水鋪裝會「吸收」路面上的雨水,雨水花園可收集雨水……連日來,隨著我市部分老舊小區改造的陸續完工,記者發現,一個個融入海綿城市理念的小區全新亮相,讓水泥鋼筋混凝土的城市建築變得可以自由呼吸、自然吐納,這可是件新鮮事。

「我們小區是『能喝水、會呼吸』的小區,以後雨再大路面也不會積水。」11月18日,記者走進七一路334號的二招家屬院,居民王女士對剛剛改造完工的小區讚不絕口。據了解,該小區建於上世紀80年代,改造前管網、線路嚴重老化,院內建有成片的煤房和違章建築,既影響美觀也存在著嚴重的安全隱患。經過改造後,如今,小區搖身變花園,樓院也換上了新顏。新增設的雨水花園可以吸納雨水管中的雨水,如果雨量大無法完全吸收,還可以將雨水引入小區雨水管道。

據城中區城鄉建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打造「能喝水、會呼吸」的「海綿城市」,近年來,在項目實施中加入海綿城市理念,對具備條件的小區實施雨汙分流改造與市政管網有效銜接、排水管道進行重新敷設、增設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透水磚鋪裝等海綿化措施,對小區從源頭實現雨、汙水分流。讓建成區域「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的海綿城市建設願景得以實現。

另外,為緩解城市內澇,方便百姓出行,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自2019年起,城中區加快老城區主管網的梳理,以雨汙分流主管網為依託,利用高滲透性的地質特點,針對片區「量體裁衣」制訂雨汙分流改造計劃,通過理清管道脈絡、突出循環理念,有針對性地治理城市「靜脈」「動脈」,有效將地下管網雨水和汙水高效分離,在緩解市政雨水管網的排水壓力的同時,還提升了雨水資源回補地下水量。自2019年起,先後實施了生產巷、觀門街、營房巷等10條道路的雨汙分流改造項目和飲馬街片區大新街、小新街、新民街等5條道路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項目。

記者 小蕊

【來源:西寧晚報社】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邯鄲老舊小區改造,改出幸福生活
    為了讓這些「衰老」的樓房重獲新生,近年來,我市開展了大規模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特別是去年,這項工作被列入我市10件民生實事之一,其進度進一步加快。來自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我市累計投入資金近12億元,319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已全部完成。
  • 今年濟南已完成50個老舊小區改造 268部電梯「上樓」
    拆除私搭亂建,樓裡樓外粉刷一新,閒置房屋改造利用,水電氣暖配套升級,專業物業公司入駐,老樓房加裝上新電梯……如今,當你走進印象中曾經的「老、破、小」的小區時會發現,它們已然不是記憶中的模樣。全面改造50個老舊小區「這兩年我們小區一年一個樣兒,坑坑窪窪的道路鋪平了,髒兮兮的內外牆粉刷了,一下雨就積水的管道疏通了,破舊的景觀花園翻新了,出門還有了電梯坐,聽說下一步還要再改造提升,生活環境真是越來越好了。」說起升級改造,歷城區花園路山大洪樓校區第五宿舍居民普遍對小區現在的環境表示滿意。而這樣的效果,正是得益於我市在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所堅持的「裡子面子一起改」。
  • 宜興市老舊小區天然氣改造「點亮」居民新生活
    原標題:老舊小區天然氣改造 「點亮」居民新生活   11月17日上午8點半,張渚鎮牛犢山新村居民薛惠打開燃氣灶,煮起了生薑水。與往常不一樣的是,最近幾天她家用上了剛通的管道天然氣。
  • 老舊小區二次供水設施將分批改造
    老舊小區水損嚴重,二次供水設施亟待改造、供水同城不同網,同質不同價問題如何解決……25日上午,在市人大舉行的我市供水用水工作專題詢問會上,5位詢問人和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進行了一場「有來有往」的對話。5位詢問人針對我市供水用水存在問題尖銳發問,應詢人一一回應。
  • 管道天然氣進老舊小區,安裝費2100元
    但我市城區432個老舊小區,目前還有八成沒有接入管道天然氣。   昨日,記者從市住建局了解到,瀏陽推進老舊小區天然氣全覆蓋工作目前有了「大動作」——今年3月至12月期間,改造天然氣管道的老舊小區,安裝費將統一定價為每戶2100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只要50%居民同意,老舊小區就能接入管道天然氣。老舊小區安裝管道天然氣將更實惠、更便捷。
  • 老舊小區改造四項工程惠民生:光明小區安路燈 居民心裡更敞亮
    老舊小區改造既是城市「提檔升級」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事關老百姓的一項民心工程前不久,家住連山區光明小區的趙大爺向我們反映,他們小區的亮化工程正在有序施工中,大傢伙兒心裡別提多高興了。光明小區一直是連山區興工街道民富社區多年的老舊小區,屬於棄管小區。多年來,小區內沒有公共照明,給附近居民生活帶來很大不便。今年,我市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四項工程」,將光明小區列入試點區域。9月初,「明亮工程」在光明小區的一、二、三區開工,小區安裝了新型太陽能路燈。
  • 衡陽市雁峰:老舊小區展新顏,特色街巷「呼之欲出」
    雁峰區解放路以南先鋒片區舊城改造是我市舊改的核心區域,為改善居民生活環境,該區正在對馬嘶塘和愛民巷兩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在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基礎性配套設施改造是工作的重點,主要包括對老舊建築物、路面、雨汙管網等硬體設施進行提質改造,同時合理增設部分綠化、停車、消防、環衛、照明等公共設施。
  • 多管齊下 台州市區143個老舊居民小區煥新顏
    在大部分台州人的認識中,老舊小區意味著,小區的水泥路面應該是破爛不堪的;綠化帶應該雜草叢生,死株、枯樹很多,砌石大量破損、風化;一下雨就會「水漫金山」;停車是很難的;樓道裡是黑乎乎的;消防設施是被損壞的;空中管線是密密麻麻,比五線譜還要多出好多根的……  也正因為如此,在我市今年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十大攻堅行動裡,老舊小區的改造排在了第一位,因為「髒亂差」,被列為「難題王」。
  • 山東加大老舊小區改造力度:改造水電氣路、光纖,加裝電梯、配建...
    《方案》提出,要加大城市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力度,重點改造建設小區水電氣路及光纖等配套設施,有條件的可加裝電梯、配建停車設施。  《方案》提出,2019年年底前,省財政安排老舊小區改造補助資金2.3億元,帶動市縣財政、水氣暖專營公司投入13億元,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改造全省老舊小區項目881個,改造面積1711萬平方米,惠及居民20.16萬戶。
  • 老舊小區改造不能「驢糞蛋表面光」
    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雲平最近,記者在昆明幾個老舊小區走訪時發現,有的小區沿街牆體刷上了橘黃、土紅的顏色,光鮮亮麗。記者還發現,許多老舊小區存在車輛亂停亂放、車位「一位難求」問題——有的小區乾脆把綠地剷平,用水泥澆築成停車場,看似解決了停車難,卻讓小區沒了公共綠地。還有小區住戶私搭亂建,把公共綠地圍成自家花園,嚴重侵佔公共空間。老舊小區改造浮皮潦草、半途而廢的背後,是職能部門投入不足、監管不力。
  • 經區:老舊小區改造「治病」又「健身」
    經區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建設局多次組織專家召開老舊小區改造方案論證會,從細節入手對小區的硬體和軟體環境改造方案反覆推敲,包括停車場車位、道路硬化工程、雨水、汙水、暖氣管網維修、綠化及小遊園建設、海綿城市建設和智慧小區建設等。4月1日,金海灣花園老舊小區改造調度會開在工地現場,改造工程主要涉及路面硬化、停車位劃分、熱力管網、汙水管網改造、綠化帶重整、管線下沉等方面。
  • 改舊煥新順民意 環境提升聚民心 宿州市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改舊煥新順民意環境提升聚民心宿州市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為持續改善城鎮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宿州市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科學謀劃、高位推動,全面推進全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 河口區老舊小區改造換新顏
    為改善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實現房屋居住安全,結合「四供一業」維修改造要求,於2019年10月開始對整個社區的單元門、水、電、氣和暖進行優化升級。截至目前,河瑞社區已全部完成小區的單元門、水、電、氣和暖的優化升級工作,確保居民有一個舒適居住環境。
  • 【真抓實幹在湖南】瀏陽:老舊小區迎來「逆生長」
    道路開裂、坑窪,汙水管網堵塞,配套設施老舊……老舊小區的通病集中爆發。 「老舊小區環境髒亂差,既是小區居民的『心事』,也是城市治理者的『心病』。」瀏陽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主要負責人說,改造老舊小區,就是要補民生短板。
  • 北京老舊小區「保暖」有妙招:安裝室溫採集器
    為應對此波風雨交加的降溫,各供熱單位根據氣溫變化提前升溫供熱,其中往年供熱效果不佳、投訴率較高的老舊小區成為重點供熱保障對象。11月17日下午兩點左右,副中心最大的供熱企業京能集團北京熱力華源通州分公司提前開始提升鍋爐負荷,增加了供熱量,提前向居民家中蓄熱。
  • 太陽能路燈 照亮老舊小區
    近日,平城區福興園小區居民驚喜地發現,小區內道路和樓前新裝了許多太陽能路燈,每到夜晚,小區內明亮如晝,極大方便了居民夜間出行。老舊小區綜合治理改造是市政府惠民實事之一。自8月開工以來,施工人員對平城區25個老舊小區進行綜合治理改造,從地上到地下,從牆面到屋頂,建築工人們加班加點搶抓工期。目前,因冬季氣候寒冷,大多數改造項目已停工,工人們抓緊開展煤氣管線、照明等部分不受氣候影響的安裝項目。福興園居民看到的太陽能路燈就是目前正在實施的工程項目。居民們發現,相較於過去的傳統路燈,新型太陽能路燈不僅美觀、大方,而且亮度高、輻射面廣。
  • 【回眸「十三五」】土左旗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
    經過改造後的老舊小區,不僅提升了「顏值」,還大幅提高了樓房節能保暖性能。 據了解,此次土左旗改造的老舊小區共有7個,包括城建小區、郵電小區、水泥廠小區、人壽小區、電力小區、檢察院小區、力祥小區,共計11棟居民樓,366戶居民,總居住面積3.2萬平米,計劃總投資681萬元。
  • 關乎寒冬供暖、菜價、老舊小區改造…寧夏百姓反映的問題有了反饋!
    (記者 秦磊 楊超 張濤 劉惠媛 周昕 實習生 馬馳 文/圖)老舊小區改造關鍵詞 院落美了物業有了,斑駁樓體依舊如故—— 老舊小區改造怎樣能「內外兼修」? 銀川市興慶區寧夏供銷社家屬院居民畢顏祥反映:寧夏供銷社家屬院建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老舊小區裡都屬「高齡」。
  • 龍港區:升級改造 老舊小區變身幸福港灣
    近年來,龍港區持續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通過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不斷提升城市顏值家住龍港區建南社區天龍家園小區的居民張雅輝告訴記者,她所居住的小區屬老舊小區,基礎設施老舊,道路破損路面較多,居民出行不便。通過改造,不僅改善了小區內居民們的生活環境,也提升了小區形象,使小區真正實現了舊貌換新顏。
  • 池州部分老舊小區改造仍停工不前?回應:正在進行中,施工有先後
    ,此前,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曾報導池州城區秋浦花園等老舊小區改造進度遲緩等問題,並引發廣泛關注。「從2020年8月開始施工,馬上都快半年了,小區老舊改造工程還沒全部結束,這樣的改造速度真讓我們苦不堪言。」近日,池州主城區秋浦花園等小區居民向記者反映,秋浦花園等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進度太慢,嚴重影響小區居民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