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抓實幹在湖南】瀏陽:老舊小區迎來「逆生長」

2020-12-04 湖南在線

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既利在當下,又著眼長遠。瀏陽市創新老舊小區改造機制,用好「黨建+微網格」「把話筒交給群眾」「五先五後」「四張圖」等一系列方法舉措,改造工作按照安全、功能、美觀三大要素蹄疾步穩依序推進——

瀏陽 老舊小區迎來「逆生長」

美麗的瀏陽河,環繞著瀏陽城區廣廈千萬間。

立面改造即將完工的集裡街道花炮小區。 範遠志 攝

改造中的關口街道福盛小區。 範遠志 攝

7月24日,淮川街道西正社區。義務監督員陳南其(左二)和居民們一起與工程方對接商議施工疑難問題。範遠志 攝

在原市物資局宿舍居住了40年的85歲老人陶蘭英告訴記者,樓道裡漏水的木格子窗戶今年換成了嶄新明亮的鋁合金推拉窗。範遠志 攝

淮川街道西正社區,施工材料被圍擋並有序堆放,居民們暢通出行。範遠志 攝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瀏陽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提供)

城東社區政府中行小區開展第167期「把話筒交給群眾」活動,收集到老舊小區改造意見10餘條。

7月25日,集裡街道花炮小區,超市老闆黃仲輝看著破損的外牆煥然一新。 範遠志 攝

7月24日,長興福盛小區雨汙分流管網改造現場。範遠志 攝

淮川街道西正社區醫藥設備小區召開「微網情深」面對面懇談會,共商清理煤棚推進小區改造。

王文隆 邢 驍

盛夏時節,一篇熱文在瀏陽市民的微信朋友圈內轉發:「看看,《瀏陽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三年實施方案(2020年—2022年)》出來了,2020年,瀏陽將新開工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21個,有你們那兒不?」

作為城市更新的重要組成部分,老舊小區改造量大面廣,關係千家萬戶切身利益,考驗城市治理水平。「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既利在當下,也著眼長遠,要把握安全、功能、美觀三大要求的順序。」長沙市委常委、瀏陽市委書記黎春秋說,在改造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居民意願、找到最大公約數、形成強大的合力,讓發展更有質量,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近年來,瀏陽市老舊小區改造步伐明顯加快,無論是大改建,還是微改造,該市堅持「依託民意決策改不改,依靠民情規劃怎麼改,依從民力共同參與改」,力求因地制宜推進,全力實現惠民生和促發展雙贏。

走訪瀏陽老舊小區改造,總有一些鏡頭,讓人難忘:

小區道路「白改黑」改造完成那天,一位70多歲的老人拉著老伴的手在小區散步,由於年久失修,以前路面坑坑窪窪,每到下雨出行都是深一腳淺一腳,老人說:「如今不僅路面寬敞平整了,小區裡更是鬱鬱蔥蔥,幸福感在不斷提升。」

走訪瀏陽老舊小區改造,總有一些觸動,令人感懷:老舊小區裡住著不少老人,他們為建設瀏陽辛勤工作,省吃儉用了一輩子。如今,讓老舊小區配套設施完善,生活更加便利與舒適,正是社會發展對老人們晚年生活的美好回饋。

房屋「固頂強基」,暢通「管網血脈」,老舊小區加速蝶變

建於2000年的瀏陽市關口街道福盛小區,正在發生蝶變。

這是一個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共有住戶200多戶,常住人口1500餘人。「最怕遇到下雨天,天花板的水漏到屋裡到處都是,床上的被褥經常被淋溼。」小區居民尋霞家住頂層,一說起漏水問題,她和家人直搖頭。

「小區約有一半頂樓住戶家中天花板漏水,還有不少居民家的外牆滲水。」小區業委會主任王勇說,小區曾動用維修基金對房屋進行修補,可由於漏水面積太大,一直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麻煩不止於此。道路開裂、坑窪,汙水管網堵塞,配套設施老舊……老舊小區的通病集中爆發。

「老舊小區環境髒亂差,既是小區居民的『心事』,也是城市治理者的『心病』。」瀏陽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主要負責人說,改造老舊小區,就是要補民生短板。

今年4月,瀏陽市正式啟動對福盛小區的改造項目,改造內容包括2萬餘平方米的房屋立面、2000餘平方米的平臺防水、1250平方米屋頂天溝防水、1萬餘平方米的樓梯間粉刷,同時新修瀝青路面、鋪設雨汙管道、完善人行道、綠化、電力、停車場等基礎設施。

走進福盛小區,工人們正忙得熱火朝天:開挖溝渠,鋪設管道,暢通小區「管網血脈」。「下水道堵塞、樓頂漏水等棘手問題都有效緩解了。」王勇介紹,隨著施工推進,小區發生著可喜的變化。

目前,福盛小區已完成主體部分房屋樓面及平臺防水,屋面和外牆「固頂」工程和雨汙分流「強基」工程進入掃尾階段。預計9月份,小區將完成整個改造工作。

據介紹,瀏陽市將建成於2000年及以前、公共設施落後、影響居民基本生活、居民改造意願強烈的住宅小區作為改造對象。去年以來,經全面調查摸底,該市將包括福盛小區在內的全市267個符合條件的老舊小區納入改造項目庫,涉及改造戶數28919戶,改造總建築面積403.09萬平方米。

正在「蝶變」的不只是福盛小區。集裡街道花炮小區作為特色產業街區的樣板小區打造,目前主體已完成60%,配套設施完成65%左右;淮川街道農械廠小區作為特色文化街區的樣板小區打造,目前已完成拆違工作和部分改造工作;淮川街道土產小區已完成雨汙管網鋪設、消防栓安裝、樓道粉刷,新建化糞池汙水收集……

對於居民們來說,除了環境改善,以福盛小區為例,小區改造的紅利,可謂「真金白銀」。以福盛小區為例,居民的房子一樓出租,以前租金也就幾百元一月,如今已經漲了200多元每月,這還只是中等水平的漲幅。「租金最高漲了300多元一月,預計改造完成後,還會漲。」王勇說。

謀劃出「方子」,改造有「四圖」,因地制宜施策推進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發布。圍繞老舊小區改造中需解決的問題難點,該《意見》提煉出需要探索的「九個機制」,包括建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統籌協調機制、建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生成機制、建立改造資金政府與居民合理共擔機制等。

老舊小區改造的穩步和快速推進,離不開瀏陽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單位的精心謀劃和設計。此前,瀏陽市一直致力於頂層設計,不遺餘力展開相關機制探索,因地制宜「對症下藥」。

黎春秋在走訪調研城市斑點和老舊小區之後,第一時間主持召開了全市城市有機更新工作部署會議。在瀏陽市安居工程領導小組(市長吳新偉任組長)下設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指揮部,由常務副市長鄧陽鋒任指揮長、分管副市長周耀輝任常務副指揮長,辦公室設市住房保障服務中心,發改、住建、財政及各街道辦事處等單位為成員,形成了日常議事機制。與此同時,該市通過制定《瀏陽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三年實施方案(2020-2022年)》《瀏陽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指南》啟動規劃編制,構建了老舊小區改造框架。

如何建立改造資金政府與居民合理共擔機制?該市以瀏發集團為主體,統籌上級補助、本級配套和融資資金,建立企業投入和業主出資的機制,集中力量辦大事……

整體推「改舊」,全市「一盤棋」。瀏陽推行「四統四分」工作法,即統一設計、分開立項,統一招標、分開預算,統一實施、分開結算,統一驗收、分開迎檢。

首先為房屋主體和配套基礎設施兩大項改造,做統一改造方案設計,嚴格按上級補助資金來源和考核要求精準使用資金,分開立項,房屋主體部分歸口住建部門,配套基礎設施歸口發改部門,使項目更明晰,責任更明確。

對兩大項統一招標,確定一個施工隊伍便於統籌規劃,同時按上級資金補助來源、審計等要求進行分開預算,使改造工作更有實操性。

將兩大項同時實施,避免改造過程中出現盲目上馬、肆意擴大改造內容、隨意拔高改造標準等情況出現,同時按上級資金補助來源、審計等要求分開結算。

兩大項統一驗收,分開做好迎檢資料,加強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操性,做到宜統則統、宜分則分,確保老舊小區改造有機協調、規範高效。

老舊小區改造項目進行前,為加快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瀏陽市開闢綠色通道,實行「三集」機制——集中辦公、集合查驗、集成審批辦理。符合條件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直接按照長沙市小額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簡化審批流程執行,其中主體項目直接按簡易立項程序審批,不再進行可研批覆;自然資源、住建等部門推行工程審批告知承諾清單,全面實施「承諾許可」,加快推進工程建設。

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瀏陽遵照「四圖」進行。

——城市斑點圖。通過前期摸底,詳細了解並制定了老舊小區項目分布片區、分布點。

——血脈經絡圖。改造過程中,該市重點完善「水、電、路、氣、網、梯、安、治」等基本功能,並以修復整治小區管網管線為依託,引入智能化建設系統,打通小區經脈。

——功能布局圖。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建設「菜、食、住、行、購、教、科、文、衛、體、老、幼、站、廁、園」等公共配套服務設施。

——精神風貌圖。根據城市歷史人文量身制訂改造計劃,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不僅做好工程上的修復完善,更注重維護城市傳統風貌特色、地域特徵和傳統街巷肌理,積極建設主題文化小區,尤其注重業態培養、產業升級,使老舊小區不再貧窮落後,實現可持續發展,將城市個性與歷史文脈融入改造過程,並注入瀏陽地方特色。

「同時,我們按照『五先五後』——先規劃後建設、先基礎後提升、先地下後地上、先屋頂後地面、先功能後景觀的順序進行建設。」瀏陽市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在具體選擇改造內容、確定改造標準時,根據資金投入能力,優先保障基礎類改造內容。

探索「黨建+微網格」改造機制,破解「天下第一難事」

不少老舊小區的改造,涉及「天下第一難事」——拆違。

淮川街道西正社區農械廠老舊小區改造最先碰到的難題,便是拆違。該小區始建於上世紀80年代,系原瀏陽市醫藥設備廠老舊宿舍區,共有房屋26棟,住戶549戶,1600多人。小區住戶大部分為原醫藥設備廠改制老職工,是一個典型的無物業、無業主委員會的開放式老舊小區。

在家門口「動刀子」,能不能動得了?

「如果再回到那時,我可能態度完全不同。」忙完手裡的活,王孟龍安靜地坐在板凳上,憶起當時情景,還有些不好意思。

王孟龍家陽臺有個加建部分,在項目改造中需拆除,剛開始王孟龍不太願意。私搭亂建,王孟龍並不是獨一個。「從地面到房屋立面再到樓頂,都有居民搭建的各類臨時建築,包括煤棚、加建陽臺……」社區負責人介紹,數十年下來,小區私搭亂建的違章建築超過160多處。

改造,得先啃違建這塊硬骨頭。

「社區工作人員上門,勸我拆掉陽臺擴建面,我想都沒想就回絕了。別的我都能同意,可我家的東西不能拆。」為阻止拆違,王孟龍用了避而不見的法子。

怎麼辦?瀏陽將黨建貫穿於老舊小區改造全過程,形成「黨建+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架構,為老舊小區工作提供組織保障。在老舊小區改造推進中,各社區黨總支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選60餘名黨員擔任小區「微網格長」,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做到多方參與,多級聯動。

王孟龍姐夫王繼英,就是小區10棟的聯戶微網格長,自項目進駐前期工作開始後,他帶頭籤訂了拆除歷史煤棚的委託協議書,隨後一直協助社區上戶做居民的工作。

了解情況後,王繼英主動做起了王孟龍的工作。「小區改造後,不僅環境更好了,咱房屋的價值也會提高不少,還在乎那點加建的陽臺?」他每天上門跟妹夫聊聊天,從改造的前景到改造的計劃,從個人利益到長遠之治,逐步跟他溝通。

幾番勸導,王孟龍籤下了拆除委託書。「小區環境確實好多了!」隨著改造工程推進,王孟龍看到了變化,臉上堆滿笑容。

平日裡,小區所在的金沙黨支部黨員、「微網格長」和社區工作人員5+2、白加黑上戶做工作,動員居民拆除違章建築和煤棚。拆了之後自家雜物放哪裡?拆煤棚是不是想方便外來車輛停車?大家始終耐心勸導,向居民解釋拆違用途,最終居民紛紛籤訂了自願委託拆除協議。

居住在10棟的張新明,不僅自家煤棚和加建陽臺籤了拆除協議,還幫著社區和微網格長尋找無人認領的煤棚業主。正是在大家的共同參與下,僅僅一周時間籤訂自願委託拆除協議書的居民就達到了130餘戶。

目前,該小區拆違工作已全部完成。

以同樣的模式,集裡街道禧和社區黨支部和樓棟聯戶黨員共同努力,號召花炮小區業主積極響應改造,主動拆除違章建築6000平方米,使改造工作得以快速推進。

如今,不僅是2019年開始改造的老舊小區福盛小區、花炮小區、土產小區完成了拆違,2020年將新開工的21個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也已全部完成拆違,為項目推進打下了堅實基礎。

「拆違是最難的,做完了這項工作,後面的工作就容易多了。」瀏陽市政府有關負責人感嘆。

改哪裡,如何改,咋監督?把話筒交給群眾

一些居民建議,淮川街道金都大廈小區改造時解決小區內停車難。但規劃車位涉及小區內花池的拆除,居民鄒伏初不同意。鄒伏初從事園林護理工作多年,對小區花池有感情,花池增綠補綠的時候他種下了綠苗;花池無人監管的時候,他主動修理綠籬澆護樹木。為了增加停車位而拆掉小區的這片綠,他接受不了。

了解情況後,淮川街道城建辦和朝陽社區工作人員找到他,協調在保留且優化綠化的情況下,合理設計居民休閒區並增添車位。鄒伏初接受了,並根據自己多年的園林工作經驗,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還主動擔任起小區的改造項目監督員。

「不少居民所提意見中肯,有助於提升改造工程品質。」朝陽社區負責人深有感觸。

老舊小區改造涉及千家萬戶,各種訴求不斷。對於「改哪裡,怎麼改」的問題,每戶居民都有自己的想法。

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瀏陽將話筒交給群眾,「改哪裡,怎麼改」居民群眾一起議。同時,各微網格長發揮「四員」——政策法規宣傳員、民情信息收集員、和諧穩定促進員、推動發展引領員作用,搭起了部門和居民之間的溝通橋梁。

在淮川街道城西社區土產小區、北園社區黃泥灣小區、朝陽社區蜜餞廠宿舍等小區,微網格長全面開展入戶調查,指導居民填寫徵求意見表。社區整合各方意見,形成具體可行、廣為接受的改造框架。期間,還召開微網格議事會,當面聽取群眾合理化建議,通過線上線下傳遞「微話筒」,廣泛聽民意、聚民智,從而確保改造內容、改造流程和改造效果精準。

推動老舊小區改造,淮川街道不僅摸索出了「黨建+微網格」「把話筒交給群眾」等方法,將其常態化,還採取「民生吹哨、部門報導」方式,將話語權進一步交到群眾手中。

在這個過程中,微網格充分發揮聽取群眾意見、搜集群眾訴求、了解群眾困難等方面的「探頭」作用。

接下來,對微網格收集到的民生問題,所在微網格按普通、難點和特殊進行分類,分別吹響街道「內部哨」、單位「日常哨」和部門「集結哨」,並根據訴求強烈程度和問題複雜程度分為「普通民生問題」和「綜合整治項目」。普通民生問題由街道辦所或社區自行解決,綜合整治項目則由街道統籌調度相關市直部門或其派駐機構來「報到」集中解決。

微網格「吹哨」,部門來報到,確保對群眾提出的問題「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實」。

截至目前,淮川街道轄區各個微網格通過「吹哨」的方式,已累計解決各類民生問題279個,包括老舊小區拆違、天然氣難入戶、排水不暢、路燈損壞、房屋漏水、樓頂種菜、噪音擾民、圍牆修繕等,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穩步提升。

在集裡街道,各社區黨總支在每個改造小區設立「民意會客廳」,充分徵集居民意見,對小區改造設計方案反覆修改;每一個樓棟單元遴選出1至2名骨幹聯戶黨員,負責小區業主聯繫聯絡、居民意見徵集反饋等工作,使全體居民形成「小區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意識,為改造項目順利開展爭取了主動。

……

「國家政策、施工進度、技術難點……政府怎麼安排的,老百姓怎麼想的,我們做好傳達、溝通,推動問題解決。」集裡街道有關負責人說。

協商改舊,並沒有影響工程效率。「我們店門口的臺階缺了一塊,以前運貨的時候經常出現小腿被劃傷的情況。」花炮小區一門店老闆說,一經反映,缺口被補好了,再也不用擔心受傷了。在老舊小區黃泥灣小區,為保證居民夜晚出行安全,社區採取地毯式檢查,更換了所有損壞的燈泡……

小區「顏值」不斷提高,家住花炮小區的張女士就明顯感受到了這一變化。「街道社區工作人員經常和我們商量。」張女士感嘆,以前樓棟過道裡面堆滿了廢棄的裝修材料,影響出行,向社區反映後,樓道間的雜物被清理乾淨,居住環境變好了,心情也變好了。

各街道辦事處堅持「改造提升」與「居民自治」雙同步,倡導「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激發群眾參與熱情,鞏固了老舊小區改造成果。

每個改造小區由街道城建、綜治、社區黨總支和小區業委會抽調專人,組成小區改造項目指揮部和臨時黨支部,將支部建在項目上,每周一碰頭、每季一調度,有力推動改造順利進行。同時,各業委會推舉業主代表擔任工程監督員,嚴把質量關,認真監督施工單位是否規範和標準作業。

項目竣工後,各業委會還將負責對項目進行長效管理和維護,讓老舊小區改造經得起群眾檢閱和時間檢驗。

相關焦點

  • 管道天然氣進老舊小區,安裝費2100元
    老舊小區居民注意   管道天然氣進你家,安裝費2100元   瀏陽力爭今年實現城區老舊小區天然氣全覆蓋   開門七件事,「柴」在「米」之前,相比於瓶裝液化氣,管道天然氣以其優質但我市城區432個老舊小區,目前還有八成沒有接入管道天然氣。   昨日,記者從市住建局了解到,瀏陽推進老舊小區天然氣全覆蓋工作目前有了「大動作」——今年3月至12月期間,改造天然氣管道的老舊小區,安裝費將統一定價為每戶2100元。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只要50%居民同意,老舊小區就能接入管道天然氣。老舊小區安裝管道天然氣將更實惠、更便捷。
  • 老舊小區公共照明將逐步「亮起來」 居民夜間出行將更方便
    隨著康樂新村、全椒新村、振興苑、安康苑等小區的公共用電電錶安裝業務完成,目前全市已經有三十幾個老舊小區的居民迎來可靠的公共照明,昨日記者獲悉合肥供電公司正全力推動本市的老舊小區亮化工程。
  • 老舊小區改造不能「驢糞蛋表面光」
    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雲平最近,記者在昆明幾個老舊小區走訪時發現,有的小區沿街牆體刷上了橘黃、土紅的顏色,光鮮亮麗。記者還發現,許多老舊小區存在車輛亂停亂放、車位「一位難求」問題——有的小區乾脆把綠地剷平,用水泥澆築成停車場,看似解決了停車難,卻讓小區沒了公共綠地。還有小區住戶私搭亂建,把公共綠地圍成自家花園,嚴重侵佔公共空間。老舊小區改造浮皮潦草、半途而廢的背後,是職能部門投入不足、監管不力。
  • 太陽能路燈 照亮老舊小區
    近日,平城區福興園小區居民驚喜地發現,小區內道路和樓前新裝了許多太陽能路燈,每到夜晚,小區內明亮如晝,極大方便了居民夜間出行。老舊小區綜合治理改造是市政府惠民實事之一。自8月開工以來,施工人員對平城區25個老舊小區進行綜合治理改造,從地上到地下,從牆面到屋頂,建築工人們加班加點搶抓工期。目前,因冬季氣候寒冷,大多數改造項目已停工,工人們抓緊開展煤氣管線、照明等部分不受氣候影響的安裝項目。福興園居民看到的太陽能路燈就是目前正在實施的工程項目。居民們發現,相較於過去的傳統路燈,新型太陽能路燈不僅美觀、大方,而且亮度高、輻射面廣。
  • 經區:老舊小區改造「治病」又「健身」
    經區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建設局多次組織專家召開老舊小區改造方案論證會,從細節入手對小區的硬體和軟體環境改造方案反覆推敲,包括停車場車位、道路硬化工程、雨水、汙水、暖氣管網維修、綠化及小遊園建設、海綿城市建設和智慧小區建設等。4月1日,金海灣花園老舊小區改造調度會開在工地現場,改造工程主要涉及路面硬化、停車位劃分、熱力管網、汙水管網改造、綠化帶重整、管線下沉等方面。
  • 河口區老舊小區改造換新顏
    為改善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實現房屋居住安全,結合「四供一業」維修改造要求,於2019年10月開始對整個社區的單元門、水、電、氣和暖進行優化升級。截至目前,河瑞社區已全部完成小區的單元門、水、電、氣和暖的優化升級工作,確保居民有一個舒適居住環境。
  • 【回眸「十三五」】土左旗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
    經過改造後的老舊小區,不僅提升了「顏值」,還大幅提高了樓房節能保暖性能。 據了解,此次土左旗改造的老舊小區共有7個,包括城建小區、郵電小區、水泥廠小區、人壽小區、電力小區、檢察院小區、力祥小區,共計11棟居民樓,366戶居民,總居住面積3.2萬平米,計劃總投資681萬元。
  • 全國百強縣市,湖南長沙、瀏陽和寧鄉躋身前20強
    而中部省份中,湖南的長沙縣、瀏陽市和寧鄉市能躋身前20強,令人矚目!首先,湖南長沙、瀏陽和寧鄉,2019年GDP增速亮眼,都超過了8%,瀏陽和寧鄉都超過了8.5%,放到全國縣市中,這個增速都屬於第一方陣。
  • 宜興市老舊小區天然氣改造「點亮」居民新生活
    原標題:老舊小區天然氣改造 「點亮」居民新生活   11月17日上午8點半,張渚鎮牛犢山新村居民薛惠打開燃氣灶,煮起了生薑水。與往常不一樣的是,最近幾天她家用上了剛通的管道天然氣。
  • 北京老舊小區「保暖」有妙招:安裝室溫採集器
    為應對此波風雨交加的降溫,各供熱單位根據氣溫變化提前升溫供熱,其中往年供熱效果不佳、投訴率較高的老舊小區成為重點供熱保障對象。11月17日下午兩點左右,副中心最大的供熱企業京能集團北京熱力華源通州分公司提前開始提升鍋爐負荷,增加了供熱量,提前向居民家中蓄熱。
  • 龍港區:升級改造 老舊小區變身幸福港灣
    近年來,龍港區持續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通過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不斷提升城市顏值家住龍港區建南社區天龍家園小區的居民張雅輝告訴記者,她所居住的小區屬老舊小區,基礎設施老舊,道路破損路面較多,居民出行不便。通過改造,不僅改善了小區內居民們的生活環境,也提升了小區形象,使小區真正實現了舊貌換新顏。
  • 老舊小區二次供水設施將分批改造
    同時加快起草《中山市供水用水條例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將老舊小區供水設施納入公共供水設施的具體實施辦法,完善二次供水設施改造、管理和維護的資金籌措機制,細化老舊小區二次供水設施移交的程序、條件以及各方責任等。
  • 房聯行陳俊霖: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將推動一二手房消費產生深刻變革
    早在3月份的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議中,第六項明確提出「有序推進『城中村』、老舊小區改造,完善配套設施,鼓勵有條件的加裝電梯。」由於歷史原因城市中相當一部分建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商品房,大部分是沒有電梯的多層樓房,但這些房屋目前都處於城市核心位置,交通便捷,配套齊全。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對房地產市場有何影響?我們邀請到房聯行總經理陳俊霖先生,聽聽他的觀點。
  • 湖南瀏陽:四歲男童電梯「消失」再見已是遺體!監控記錄絕望時刻
    生活當中意外是不可控的事情,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會出現突如其來的事情,將我們原有的計劃打破,俗話說計劃趕不上變化,生活當中我們一定要學會,面對突發情況時,我們能夠冷靜的處理問題,而不是去責怪自己為什麼事先沒有避免這樣事情的發生,近日在湖南瀏陽就發生了一起意外事件,該事件發生之後,瞬間引發了網友們的討論
  • 老舊小區有了封閉物業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工程已經接近尾聲,這裡即將由開放式的樓群變成封閉式物業小區。一個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配套設施更加齊全,服務功能更加便捷的「安全、便民、綠色、整潔、有序」的幸福家園,即將呈現在居民面前。「這次老舊小區改造涉及的範圍很廣,惠及的居民也很多。」共和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董宇明說,這次改造就居民關心的問題,例如上下水、供暖、環境衛生、出行等方面進行了升級,通過這次改造極大提升了居民們的幸福指數。董宇明介紹,鐵西區共和小區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當時由於經濟情況等限制基礎建設較為不足,存在排水管網不暢、道路安全缺乏保障、小區整體綠化差和健身設施設置不合理等問題,對居民人居環境造成了較大影響。
  • 兩會熱議 | 如何破解老舊小區改造中諸多難題?
    兩會熱議 | 如何破解老舊小區改造中諸多難題?工作報告提出,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支持加裝電梯,發展用餐、保潔等多樣社區服務。在各地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實施老舊小區改造的過程中,如何破解改造過程中存在的諸多難題?來聽聽代表委員們怎麼說。
  • 今年,漣水6個老舊小區改造全面完工
    老舊小區改造涉及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今年,漣水縣完成6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改造後小區變化如何?據了解,今年,漣水縣住建局對現代名流花苑、陶然居小區三期、文雅居、富貴花園、梅園小區、公路站宿舍區6個老舊小區實施綜合改造,投資額約為1500萬元,改造面積約25萬平方米。目前6個小區改造已全面完工,順利完成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民生實事任務。
  • 2022年湖南邵東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規劃,涉及27個小區單位
    邵東市2022年城鎮老舊小區的改造規劃,涉及到 #邵東#三個街道27個小區單位:大禾塘街道共計7個、兩市塘街道13個、宋家塘7個。房屋性質全部為私有。大禾塘街道城東社區 水保局家屬院建成時間1993年,20戶共2棟 ,建築面積為1786.69平方米 ,佔地面積為2832.95平方米.
  • 老舊小區改造四項工程惠民生:光明小區安路燈 居民心裡更敞亮
    老舊小區改造既是城市「提檔升級」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事關老百姓的一項民心工程前不久,家住連山區光明小區的趙大爺向我們反映,他們小區的亮化工程正在有序施工中,大傢伙兒心裡別提多高興了。光明小區一直是連山區興工街道民富社區多年的老舊小區,屬於棄管小區。多年來,小區內沒有公共照明,給附近居民生活帶來很大不便。今年,我市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四項工程」,將光明小區列入試點區域。9月初,「明亮工程」在光明小區的一、二、三區開工,小區安裝了新型太陽能路燈。
  • 邯鄲老舊小區改造,改出幸福生活
    為了讓這些「衰老」的樓房重獲新生,近年來,我市開展了大規模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特別是去年,這項工作被列入我市10件民生實事之一,其進度進一步加快。來自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我市累計投入資金近12億元,319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已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