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全國百強縣市榜單中,江蘇的縣市佔據了前三甲,前20強中,江蘇也有8席,可謂縣市實力強大。而中部省份中,湖南的長沙縣、瀏陽市和寧鄉市能躋身前20強,令人矚目!
首先,湖南長沙、瀏陽和寧鄉,2019年GDP增速亮眼,都超過了8%,瀏陽和寧鄉都超過了8.5%,放到全國縣市中,這個增速都屬於第一方陣。
長沙縣,你可以說因為靠近省會,盡說樓臺先得月,產業、人才和城市發展當然得益。但是,這裡不得不說,長沙其他方面的指標,那也是優秀的
長沙縣還在「軟環境」的優化方面下足了功夫。去年,長沙縣被推選為「2019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縣級)」之一,代表著這裡有較好的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居住條件、自然環境等。
營商環境直接影響到大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多寡和增量速度。世界銀行發布的一項報告表明,良好的營商環境會使投資率增長0.3%,GDP增長率增加0.36%。2019年1至11月,長沙縣新增商事主體18684戶,平均每天有51個「老闆」誕生,市場主體年增幅已連續5年超過25%。
另外就是,長沙縣不靠海、不沿邊,彌補開放短板定在了臨空經濟領域!2017年,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三級協同發力的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規劃範圍為130平方公裡,核心區40平方公裡。僅僅兩年,依託黃花國際機場,一個融空港、產業、城居為一體的黃花綜保區橫空出世。長沙縣正在全力拓展「一核三城」,著力構建「兩軸四區」空間布局。
再說瀏陽,瀏陽市是湖南省轄縣級市,由長沙市代管,因縣城位於瀏水之北(陽面)而得名。瀏陽地處湘贛邊界,湖南東部偏北,古為「吳楚咽喉」,是省會長沙副中心和湘贛邊區域性中心城市。瀏陽交通區位佳,毗鄰黃花機場、長沙南站,境內有三條高速公路,高速總裡程超過227公裡,位居全省縣(市)第一。
一直以來,瀏陽推進「興工強市」戰略,在動能轉換、園區建設、產業培育、效率變革、環境優化等方面持續發力、久久為功,瀏陽工業經濟呈現步穩質優勁足的良好發展態勢。
目前瀏陽共有工業企業3600多家,規模以上企業910多家,上市企業8家(數量居全省前列),建設了1個國家級經開區、1個省級高新區、1個市級兩型產業園和6個工業集中區,打造了15條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匯聚了藍思科技等一批國內領軍企業,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機械製造、煙花爆竹、食品家居、新能源材料等工業產業集群不斷發展壯大。
寧鄉市,治邑於三國,建縣於北宋,地處湘中東北部。2017年4月,國家批准寧鄉撤縣設市。
寧鄉是湖南湘江新區的重要組團和湖南的「一部一帶」,即長沙作為中心城市帶動中西部發展的過渡帶、長株潭城市群和環洞庭湖經濟圈的結合部。「3+2」(長株潭+嶽陽+益陽)戰略部署,寧鄉也是對接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五條大道對接長沙,高速、鐵路、快速幹道、機場縱橫交匯,對接省會、輻射湘中、暢達全國的立體大交通格局加快形成。渝長廈高鐵建成後,寧鄉到長沙僅需10分鐘,到常德預計僅需20分鐘。

值得一提的是寧鄉高新區是湘江新區西核心區的主體,已經集聚了以比亞迪、杉杉新能源、邦普循環、多氟多為代表的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集群。
寧鄉是全國聞名的「魚米之鄉」、「生豬之鄉」、「茶葉之鄉」,是全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和農產品後勤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