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泰傳感的工人正在高規格的生產車間操作設備。張迪 攝)
姜仁順 汪坦嶽 向小玉
科技創新的引擎越強大,高質量發展的動能就越澎湃。
位於國家級瀏陽經開區(高新區)的湖南啟泰傳感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傳感器和物聯網開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企業。從2006年創辦,到2019年建成當時全國唯一一條金屬基壓敏晶片量產線,十年磨一劍,啟泰傳感徹底改變了我國高端壓敏晶片長期依賴進口的狀態。據了解,啟泰傳感只是瀏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以技術進步推動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企業孵化平臺——長沙e中心。)
目前,瀏陽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21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近三成,上市企業數量位居全省縣(市)第1位,有力促推了瀏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成功獲批創建全國首批創新型縣(市)建設單位,榮獲「湖南省智慧財產權工作先進縣(市、區)」,在全國科技工作會議和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現場會上作為典型進行經驗交流,獲評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示範縣(市、區),是中部地區唯一上榜縣(市、區)。
瀏陽不斷健全完善政策環境,加快優化創新生態。為鼓勵和引導科技創新,突出政府引導,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在全省縣(市區)率先成立由3位院士、9位專家組成的科技創新專家諮詢委員會,構建了縣域科技創新「1+8」政策體系,營造了良好的科技創新生態,激發了創新創造活力。
瀏陽通過精準服務、政策引導、資金支持等方式,不斷提升企業主體的創新能力,在全省首創R&D科技服務外包,通過政府購買方式,引入5家專業科技服務機構,為全市科技企業創新發展提供 「一對一」精準服務。2019年以來,開展線上線下培訓活動30餘場,實現了全市規模以上企業全覆蓋。
(瀏陽經開區(高新區)。 張迪 攝)
「我市大力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為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提供了真金白銀的支持。」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瀏陽已為全市科技企業兌現本級「1+8」政策資金1385萬元。
瀏陽堅持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的科技投入機制,全市研發經費持續快速增長,全面激發了市域創新活力。2020年爭取省級研發獎補資金3022萬元,藍思科技、湘北威爾曼製藥、湖南迪諾製藥等企業充分享受了政策紅利,其中藍思科技獲得補助1000萬元。
在亞洲最大的自動靜脈採血器生產基地,瀏陽三力集團三天研發生產出的病毒血液採樣管,為全球抗疫貢獻了瀏陽力量。
今年6月份,在全省科技創新獎勵大會上,瀏陽市中洲煙花研發的「組合煙花全自動化生產線」項目獲2019年度湖南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藍思科技自動化生產線。 本文照片除署名外均由瀏陽經開區(高新區)提供)
積極搭建科創平臺,為企業創新賦能助力。瀏陽圍繞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搭建科創平臺,建成國家級科技平臺12家,省、市級科技平臺130家,院士專家工作站10家,國家級眾創空間、科技企業孵化器4家,國家級星創天地2家,大批科技專家入駐平臺開展科研,科技平臺支撐和帶動作用日益顯現。永清環保公司依託農田土壤汙染防控與修復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等平臺,實施的稻田鎘砷汙染阻控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獲得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催生科創熱潮,需要強有力的人才磁場。瀏陽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一大批人才匯聚瀏陽貢獻智慧,共引進企業人才10萬餘人,人才總量超過20萬人。不斷深化市校合作,先後邀請周其鳳、印遇龍等院士專家來瀏指導,與中南大學建立全面市校合作關係,推動政產學研協同創新,一大批創新成果落地瀏陽,實現交易轉化。三年完成技術交易29.13億元,申請專利707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