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為什麼這麼XIANG?

2020-12-06 湖南24小時

一江兩岸,水與城和諧共生。李帥 攝

編者按:為彰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市)」等國字號金字招牌效應,進一步乘勢而上提升寧鄉美譽度、影響力、吸引力,寧鄉市融媒體中心特開設「打造『一江兩岸』宜居寧鄉新坐標「 專欄,陸續推出系列深度報導,全方位展示「一江兩岸」的美景人居、城市發展等繁榮景象和深厚的人文底蘊、文明風尚等,敬請關注!

寧鄉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李向

溈江,從西部莽莽大山中發源,一路向東奔流匯入湘江,全長140 餘公裡,是楚溈大地上最大的河流,也是寧鄉城市發展的命脈所在。如今,穿城而過的溈江兩岸天藍山青、碧流潺潺,一幢幢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倒影在江中,一座座雄偉壯麗的大橋橫跨江面,橋上車人如流,江邊綠草成茵,每天鍛鍊、休閒的市民成群……這一切,構成了山河秀麗、人水相依的唯美畫卷,「躺在江景房裡,看日升月落;漫步蜿蜒江堤,聽花謝花開。」成為了一江兩岸居民生活的真實寫照。

近年來,寧鄉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走綠色發展之路,全力打造自然生態與人文環境相結合、現代都市與田園鄉村相融合、農耕文化與現代文明相契合的全域旅遊城市、宜居宜業之都,大力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就業促進、扶貧解困、教育助學、醫療衛生、百姓安居、民生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等民生工程,傾情為民解紛憂,促進人民幸福指數與經濟發展水平同步提升。

辛勤耕耘結碩果。今年,寧鄉市收穫一系列國字號燙金名片:「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2020中國工業百強縣」「2020 年縣域營商環境百強縣」「2020 中國旅遊百強縣」「2020中國最縣幸福感百佳縣市」「2020 中國社會保障百佳縣市」「2020 中國最美縣域」……一塊塊獎牌,一份份榮譽,代表著廣大市民對寧鄉城市的認同感、歸屬感、安定感和滿足感,以及外界人群的嚮往度、讚譽度,老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如同奔流不息的溈江水一般,在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城市變化中,源源不斷,與日俱增……

【關鍵字「靚」】

一座綠意盎然的生態之城

11月8日,房產銷售人員張三喜接待了一位新客戶李女士,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在看完戶型、了解價格之後,李女士全款購買了他手中一套174平方米的江景房,整個過程僅花了兩個多小時。

「我看中的是這套房子樓層高,緊靠江邊,視野開闊,能看到溈江四季美景和城市風貌。」李女士坦言。記者了解到,李女士在讀小學時就離開了寧鄉,大學畢業後一直在廣東發展,現定居廣州市區,供職於深圳市一家外資企業。近年來,她每年都要回寧鄉住上一段日子。

「路寬了、天藍了、水清了,購物出行都非常方便,每次回家,我都發現寧鄉一直在變好。再工作幾年,我決定提前退休,回寧鄉養老,這次特意回來選了這套大戶型的江景房。」李女士憧憬著退休後的生活,回到家鄉,不再四處奔波,和家人一起徜徉溈水河畔,滿目青山連屏、碧水潺潺,如漫步畫中,多麼的舒適愜意。

「以前買房子大家不敢買在江邊,因為江裡垃圾多,水質差,現在江景房成了搶手貨。」張三喜介紹。

「這幾年寧鄉變化很大,一江兩岸三洲的美麗風光令人沉醉!放眼江中,珍洲、鱔魚洲、溜子洲各有各的景致,江面上水光瀲灩、魚蝦歡跳,耳邊傳來清脆的蟲鳴鳥叫,這種感覺特別閒適、自在、幸福。」騎行愛好者周武每周末都要花上大半天時間,沿著溈江,在金洲湖溼地公園內暢快地騎行幾圈。

金洲湖國家溼地公園美如畫。廖希攝

如果說,溈江是鑲嵌在楚溈大地的靚麗印記;那麼金洲湖國家溼地公園,則像是佩戴在楚溈大地胸脯上的一枚名牌標誌。走進公園,你可以撫摸風雨廊橋那略顯斑駁的朱紅色立柱,立於橋上看江景遼闊,也能漫步於明清古韻濃厚的正龍古街,於飛簷翹角、白牆黛瓦間感受寧鄉那濃厚的文化底蘊。

如今的寧鄉城,一江碧水穿城過,青山如障抱城眠,一條條綠樹鮮花掩映的道路縱橫交錯,溪渠、水庫、公園星羅棋布,灑落在溈水之濱,寧靜祥和的生態之城構築起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不斷吸引著人們來到這裡安居、就業、發展……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從「成長陣痛」中走來的寧鄉人,深刻體會到「環境是最大資源,生態是永久財富」的道理,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抓鐵有痕的幹勁,除臭剿劣、三個清零、汙水處理提質擴容……一仗接著一仗打,還自然一江清流,還百姓一河碧波,生態環境保護的力度和成果,讓人們對美麗宜居城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一江兩岸」城市核心景觀帶形象初步顯現,吸引人們紛紛前來購房置業。「本地人,外地人,來到寧鄉就是一家人」,守護青山綠水的心寧之鄉,已成為定居在這裡的人們的共同心願。

【關鍵字「暢」】

一座四通八達的便捷之城

「一到放假,我都要從長沙自駕回鄉下,最開始走319國道和金洲大道,經常堵車,走得慢,每次至少都要4個小時以上。現在基本上都是走嶽寧大道,時間省了近一半。」巷子口鎮的謝先生每個周末都要從長沙趕回老家,與妻兒團聚,也親身體驗到了寧鄉交通的日益便捷。

「寧鄉城區道路四通八達,想去一個地方,有多條道路可選擇,從來不會出現因為堵車而誤事的情況。」市民高明說,幸福在哪裡?幸福就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裡,在大家的心坎上。

「2000年以前,過南門橋為進城,過汽車老站為出城!不過兩裡多路,點燃一支煙,繞城走一圈。」共和國同齡人戴國光是城市交通發展的見證者,他不勝感慨,「如今,城區道路北拓南聯、東延西改,城區建成面積達到70平方公裡、常住人口40餘萬人的宜居宜業宜遊之城,太不容易了!」

從城區上空俯瞰,寧鄉大道貫穿南北,金洲大道、嶽寧大道、319道橫貫東西,許廣、長張、長邵婁、婁益四條高速相接環擁,石長鐵路和呼之欲出的渝長廈高鐵跨江穿城,一環路、二環路、三環路撐起城市主骨架……「三環、十三橫、十三縱」的城區精細骨架網,描摹出寧鄉城區的輪廓,再點綴以鱗次櫛比的辦公大樓、商業中心、公園、風光帶等,系上一條穿城而過的溈江玉帶,儼然一幅現代中型城市的工筆畫。

【關鍵字「暖」】

一座眾人稱道的幸福之城

「在家裡用手機提交了資料,門都沒出就拿到了補貼。」2019年5月6日,白馬橋街道的馮勝順利領到了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對「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的高效便捷讚不絕口。

「7臺用於『一帶一路』建設阿聯項目的60噸越野吊車順利上了高速,如期趕上了船期。這次,我深刻體會到了寧鄉對企業全方位『保姆式』服務,真心為寧鄉一流的營商環境點讚。」三一重起公司發運科長喻堅由衷讚嘆。原來,2019 年6 月3日,因為湖南高速公路管理運輸地磅改革,導致三一重起公司發往「一帶一路」阿聯項目建設的7臺60噸越野吊車因超重而無法上高速,在寧鄉市與省、長沙市相關部門的積極對接、協調幫助下,這批越野吊車順利駛上了高速,如期上船。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探究寧鄉高質量發展,不難發現,這裡除了擁有堅實的產業基礎,還擁有強大的軟實力--優良的營商環境與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我為什麼在長沙寧鄉一期、二期、三期不斷地投,就是因為當地政府的誠信感動了我。在這裡,不是企業有困難主動找政府,找市委書記、市長解決問題,而是政府主動上門服務企業,各部門的幹部主動幫企業解決問題。」格力電器掌門人董明珠坦言,她真切地感受到了寧鄉這座城市的溫度、熱情,可以讓格力電器集中精力創新,安心發展,她要通過格力電器讓「寧鄉智造」這張名片更加閃亮。

而對於城市的老百姓而言,幸福是什麼?看得了病、住得上房、上得起學、掙得到錢、養得起老……相信每個市民心中都有著其中一個或多個答案。近年來,寧鄉市完成棚改3 萬餘戶,新建(擴)學校30餘所,對城區2000 年以前建成的88個老舊小區全面提質;建設「15分鐘步行生活圈」37個,新建成投入「城市驛站」12座;實行「交房即交證」,市民購房,實現一手拿新房鑰匙、一手拿不動產權證;20 餘萬名志願者遍布全市,讓「人人都做文明人、家家遍吹文明風、村村建起文明街」的文明之風吹遍了城鄉……在民生保障方面,寧鄉市一筆筆「真金白銀」持續投入,承載的是沉甸甸的「民生分量」,不斷為老百姓的幸福指數「加碼」。

「百姓期盼的,就是政府關注的。政府要做的,正是百姓需要的。」在這樣的執政理念下,近年來,寧鄉市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大力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就業促進、扶貧解困、教育助學、醫療衛生、百姓安居、民生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等民生工程,實現城市宜居宜業、地域文化獨特、空間舒適美麗、生活質量良好、生態環境優化、社會文明安全、社會福利及保障水平較高,等等,生動詮釋著一座城市的幸福。

【關鍵字「火」】

一座爭相打卡的多彩之城

「兩天時間,我們一家人在灰湯泡了溫泉,去炭河古城看了《炭河千古情》的演出,還去長沙方特過了一把嗨玩的癮。寧鄉離得近又好玩,捨不得走,下次還會再來。」10月,家住長沙河西的禹持盈一家三口自駕來寧鄉,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周末,意猶未盡。

10 月1日至8日,長沙方特國潮音樂節開啟歡樂暢玩模式。「作為一名大學生,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與現場這麼多觀眾朋友一起讚頌祖國,心情特別激動,祝願我們祖國越來越強大,人民生活越來越幸福!」長沙衛生職業學院學生封宇娟告訴記者,景區活動精彩不停,遊客不僅能夠感受到高科技的神奇,同時也能參與到這些愛國主義主題活動中,體會到不一樣的闔家歡樂。

「今年,炭河裡青銅博物館已累計接待國內外遊客70餘萬人次,免費講解4000餘場次,遊客滿意率100%。」市炭河裡遺址管理處負責人告訴記者,一路之隔的炭河古城開園僅兩周年,已累計接待遊客超1000萬人次。

「今年國慶、中秋『雙節』期間,寧鄉市各大景區共計接待遊客66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28億元,紅色旅遊、鄉村休閒度假遊等受遊客青睞。」市文旅廣體局負責人介紹。

翻開寧鄉旅遊地圖,一個個景點盡顯「熱」度--舉世聞名的四羊方尊出土於此,文化瑰寶炭河古城遺址沉睡於此,讓這片神奇的土地有「南中國青銅文化中心」的美譽;密印禪寺歷經千年香火不絕、青年毛澤東遊學之路貫穿全境、共和國主席劉少奇故裡靜臥靳江河畔、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及人民司法奠基人謝覺哉故裡名聞遐邇……

與各大景點的紅火相呼應,近年來,寧鄉的商貿也呈現出一派繁榮發展新局面。夜幕降臨,寧邦廣場內流光溢彩,人聲鼎沸,一派熱鬧繁華景象。作為寧鄉市大型商業綜合體的領頭羊,寧邦廣場總投資達45億元,總建築面積達80 萬平方米,入駐品牌商戶超200 家,為寧鄉乃至長沙河西地區的廣大市民購物消費帶來全新體驗。

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經過近30年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和快速的城市化進程,寧鄉由此產生的巨大商機吸引了大潤發、人人樂、天虹等知名商業企業搶攤寧鄉,寧邦廣場、時代奧特萊斯、春城萬象、翡翠湖商業廣場等城市綜合體成為新地標,大河西農產品物流中心、沙河市場、豪德市場等大型批發市場接連拔地而起,多元業態薈萃交融為寧鄉商貿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數據統計,今年1至10月,寧鄉市累計完成限上社零103.8億元,累計增長7.1%。全市新增完成「四上企業」43家,其中工業16家、建築業2 家、批零住餐業15家、房地產業7家、規模服務業3家。

幸福,是一座城市的溫度。如今,一個業興、家富、人和、景美的大美寧鄉正闊步前進,勤勞的寧鄉人民用辛勤和智慧織就了一張幸福的大網。這個幸福,就叫「我家住在寧鄉城」!

來源:今日寧鄉

編輯:卿雪

【來源:今日寧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李述初:非遺傳承人的堅守與千年寧鄉花豬的變遷
    長沙市非遺傳承人、湖南省流沙河花豬生態牧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述初消費日報網訊 延續了千年的寧鄉花豬,曾經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瀕臨滅絕,李述初走遍了寧鄉的山山水水,卻也只是找到了7頭種豬,50多頭母豬。
  • 寧鄉文旅與阿里飛豬戰略合作 寧鄉旅遊官方旗艦店上線
    9月29日,寧鄉文旅與阿里飛豬戰略協議籤署儀式舉行。籤約儀式。9月29日,飛豬平臺「寧鄉旅遊官方旗艦店」正式上線運營。紅網時刻9月29日訊(記者 何超)今天,寧鄉文旅與阿里飛豬進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寧鄉景區(點)將免費進駐飛豬寧鄉旅遊官方授權超市,形成線上景區景點介紹、客服、預約、預定和核銷流程。同時,阿里飛豬旅行將全面提供技術支持,進行全系統展示、推介、大數據展示和分析。
  • 寧鄉一中教育基金會成功換屆
    ▲新當選的寧鄉一中教育基金會理事長朱永揚發言  鄧傑平首先對新當選的寧鄉一中教育基金會理事長、執行理事表示祝賀,然後對基金會下階段的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  ▲市政協主席鄧傑平講話  他指出,寧鄉一中是湖南省首批示範性高級中學之一,是寧鄉優秀人才的培養搖籃,承載著145萬楚溈父老和眾多寧鄉籍在外鄉友的希望與夢想
  • 湖湘縣誌丨百年寧鄉九偉人
    寧鄉地處湘中,山川秀美、物產豐富、人文薈萃,是一個千年古縣、人口大縣和經濟強縣。自「五四」運動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寧鄉便是一方紅色熱土。早在1925年初,就正式建立了在中共湘區委員會領導下的黨的組織——「寧覺支部」,這是當時湖南省最早建立黨組織的縣市之一。此後不久,又建立了中共寧鄉縣委員會,全縣發展黨員700多人,團員600多人,是當時省內黨、團員發展較多的縣。
  • 「文明」,讓寧鄉變得更加美好!
    11月20日上午,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寧鄉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市委書記於新凡代表寧鄉參加表彰大會,領取了全國文明城市獎牌。(寧鄉航拍圖。資料圖。)在寧鄉,丟失了物品怎麼辦?家中的寵物犬不見了怎麼辦?親人不慎走失怎麼辦?賀鏗2016年創辦的「拾人拾物公益平臺」迄今為止在全國尋到失物2萬多件,1.5萬多件失物已物歸原主,為500多個家庭尋到失散親人,成功率達到60%以上,已吸引3萬多名愛心人士加入。
  • 寧鄉經開區中建科技湖南公司投產 繪就建築工業4.0寧鄉樣板
    寧鄉中建科技產業園一期佔地面積206畝,總投資10億元(效果圖)。   紅網時刻新聞見習記者 朱友芳 通訊員 肖豔偉 長沙報導   9月1日晚10點,寧鄉中建科技產業園一期廠房的管片、管廊、PC車間自動流水線全面啟動,工廠燈火通明,三條生產線的機鳴聲清晰明亮,一片欣欣向榮之景象。
  • 寧鄉一水庫驚現水母!
    廖建華拍攝的水母圖 「淡淡的白色,跟棉絮一樣,呈現圓圈狀,能在水裡到處遊動,我長這麼大 李站長也表示 此類水母雖然無毒 但對生長環境很挑剔 離開原來的生活環境後 存活的時間很短 請大家不要隨意打撈 此前,寧鄉曾多次發現野生娃娃魚
  • @寧鄉人,這份與你息息相關的答卷與藍圖請收好~
    ▲寧鄉。資料圖片「寧」的底色更加濃烈寧鄉,不畏挑戰、抓住機遇,「寧」的底色成色更足。不遺餘力保「康寧」。掃除黑惡,公平正義,天朗氣清,平安寧鄉加檔升級。「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提高了為人民服務的水平。注入新思路,賦能網際網路,智慧寧鄉建設全國領先。「鄉」的意蘊刻骨銘心寧鄉,不斷領悟和挖掘「鄉」的深刻意蘊,不斷推進高質量發展。寧鄉的「鄉」,造就著厚道「鄉」人。溈山溈水,孕育了厚道有為的寧鄉人。
  • 所有寧鄉人,這裡有一道「填空題」等你來答!
    只因這一路風景,讓我愛上寧鄉 寧鄉的景色,四季分明 每一個季節都令人無比心動 春天 灰湯桃花谷大片桃花盛開 暗香浮動
  • 純英式寄宿高中落戶湖南寧鄉
    17日,純英式寄宿高中——嘉治中學落戶寧鄉 人民網長沙2月17日電(邢驍)17日下午,英國劍橋大學商學院創始人Paul Judge來到湖南省寧鄉縣,與寧鄉碧桂園學校籤約合辦嘉治公學。
  • 千年狀元井 滋養會讀書的寧鄉人
    千年來,狀元古井水質清洌甘甜,大旱不涸,已成為寧鄉十中的一處人文景點。  賀文兵 攝   長沙晚報訊:「這口古井有千年歷史了,方圓十裡的鄉民都把這古井當文物了。」  寧鄉十中校長邱田民告訴記者,學校原址是寧鄉歷史上唯一的狀元、南宋禮部尚書易祓的故宅。校園內的這口古井叫狀元井,水質清洌甘甜,大旱不涸。井深3米多,長5米,寬3米。記者看到,古井邊長著一株3人才可合抱的古槐樹,枝葉扶疏,遮蔽著水井和井的周圍,身處其間,清涼爽朗。
  • 寧鄉召開2019年高中教育教學工作大會
    紅網時刻11月17日訊(寧鄉站記者 何猜清 劉石江 通訊員 周正茂)11月15日,2019年寧鄉市高中教育教學工作大會在寧鄉五中召開。寧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彭曉靜、市教育局全體班子成員、市直高中和民辦高中及民辦職高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 勁頭 甜頭 奔頭 寧鄉經開區2020發展「速寫」
    2020年,寧鄉經開區共有28個項目竣工投產,預計新增產能100億元以上。海報丨寧鄉經開區2020激燃時刻時刻新聞記者 易添麒 通訊員 謝喜陽 賀芬 長沙報導2020年6月9日,松井股份敲鑼上市,成為寧鄉經開區首家科創板企業……這一年,11家企業頂住疫情壓力,在寧鄉經開區追加投資。
  • 寧鄉一中今迎來百歲生日 周光召 劉源發來賀信
    本報9月29日訊(記者 王文隆 通訊員 鄧利良)今天,寧鄉一中迎來百歲生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科院原院長周光召,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政委劉源等發來賀信。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泰波、廣州軍區政治部原副主任鄧正明等出席慶典儀式。  寧鄉一中最初的校址在長沙古稻田,初名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
  • 寧鄉一中校友捐贈4萬個口罩給母校
    點擊播放 GIF 0.5M寧鄉寧鄉法官助7名農民工拿回欠款12萬來源:寧視界4月6日,畢業於寧鄉一中的魏子傑向其母校捐贈40000個口罩,該批口罩將用於4月7日高三年級開學後的師生防疫工作。據了解,魏子傑是2013年畢業於寧鄉一中551班,高考後赴美留學,回國後擔任湖南景程醫用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長。
  • 湖南日報丨生態文明之光照耀美麗寧鄉
    寧鄉是全國百強縣,在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排名第20位,全國工業百強縣中排名第9位。 這是富饒、美麗、幸福寧鄉!若翻開寧鄉工業發展史,走在前列,經濟飛速發展的寧鄉也遇到了「成長的煩惱」:「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表面繁華背後,是違建到處林立、環境髒亂不堪。 在一度有24家耐火材料廠的道林鎮鑫星村,煙囪林立。廠子來了,腰包鼓了,但人們的生活質量卻因環境汙染而大打折扣。村民們回憶說,曾經粉塵飛揚,河水黑臭。
  • 寧鄉發現世界上最小的哺乳類動物,還參演了黑貓警長!
    9月6日晚,寧鄉雙江口鎮衛生院為配合縣疾控中心捕捉老鼠用於藥理、毒性等科學實驗,就意外捕捉到了一隻酷似老鼠又不是老鼠的小傢伙。↓↓↓       鼩鼱在寧鄉等南方地區不算罕見,但因為平時市民很少注意,所以會覺得稀奇。部分鼩鼱身上可能攜帶病毒,提醒市民儘量不要接觸。
  • 寧鄉一中提質改造完工,校園面貌煥然一新!
    >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教學樓、宿舍面貌一新籃球場、田徑場改頭換面隨著雨汙系統的改造完成由市國資集團投資建設的寧鄉一中提質改造工程圓滿完成建設內容即將投入使用據了解,寧鄉一中目前所在校區於2001年完成建設投入使用,2016年學校提出提質改造申請,根據市委、市政府安排,由市國資集團投資4550萬元對校園進行提質改造。
  • 傳承「兩彈一星」精神 周光召將勳章捐贈寧鄉一中
    傳承「兩彈一星」精神 周光召將勳章捐贈寧鄉一中     在舉國上下仍然沉浸在歡慶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之際,為我國「兩彈一星」工程作出傑出貢獻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科技界泰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協主席周光召攜帶代表他一生功績和榮譽的「兩彈一星」功勳獎章回到了家鄉寧鄉
  • 湖南寧鄉:"五個一"助力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寧鄉各中小學校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德育品牌,全市20萬名學生行為習慣「一年比一年好」,中小學生對黨的知識知曉率從2017年初的45%提升到去年年底的92%,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問題學生同比下降71.8%,並湧現了出「全國誠信友善好少年」秦鑫、「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喻壯等一批青少年先進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