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縣誌丨百年寧鄉九偉人

2021-01-13 湖南在線

寧鄉地處湘中,山川秀美、物產豐富、人文薈萃,是一個千年古縣、人口大縣和經濟強縣。自「五四」運動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寧鄉便是一方紅色熱土。早在1925年初,就正式建立了在中共湘區委員會領導下的黨的組織——「寧覺支部」,這是當時湖南省最早建立黨組織的縣市之一。此後不久,又建立了中共寧鄉縣委員會,全縣發展黨員700多人,團員600多人,是當時省內黨、團員發展較多的縣。寧鄉人前赴後繼,英勇鬥爭,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紅色土壤孕育出了祖國的英雄兒女,在新中國的創建和其後建設過程中,寧鄉一縣之隅誕生了九位傑出人物,他們是劉少奇、何叔衡、謝覺哉、姜夢周、王凌波、歐陽欽、甘泗淇,還有陶峙嶽和至今健在的著名科學周光召。他們被鄉親們尊稱為「寧鄉百年九偉人」。

劉少奇

寧鄉人傑當首推劉少奇。劉少奇1898年出生於寧鄉花明樓炭子衝,他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理論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之一。劉少奇出生於寧鄉,也成長於寧鄉。他在寧鄉接受了革命啟蒙教育並受到新思想的啟迪,他以寧鄉為起點,義無反顧地走上了革命道路。在參與創建新中國的進程中,他出生入死、屢建奇功,是中國共產黨傑出的工運領袖、白區工作正確路線的代表和黨建巨匠。新中國成立後,他殫精竭慮、忘我工作,結合國情率先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點(色)的社會主義」這一重要思想,是卓越的黨和國家領導人之一;而他晚年的不幸悲劇,更折射出這位偉人堅持真理、矢志不渝的高風亮節,使人們懂得革命道路的艱辛與曲折,給後人以沉痛的啟迪。劉少奇波瀾壯闊的一生起始於寧鄉、光輝於中國、享譽於世界、彪炳於青史,他是受人民景仰和愛戴的最偉大的「寧鄉之子」。

何叔衡

何叔衡是寧鄉人傑中又一位偉大人物,他和謝覺哉、姜夢周、王凌波並稱為「寧鄉四髯」。何叔衡於1876年出生於寧鄉沙田杓子衝,他是中共「一大」代表、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是我們黨和新中國歷史上的一位傑出人物。何叔衡是清未秀才,受過封建文化和封建禮教的毒害,對舊中國的落後有切膚之痛。1918年他和毛澤東、蔡和森等一道創建了新民學會。1921年7月,他與毛澤東一道出席了中共「一大」。何叔衡一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便以改造舊中國為已任,投身於革命洪流之中,逐步實現了由封建秀才到民主主義者再到共產主義者的偉大革命轉變。在湖南,他創辦紅色學校,宣傳馬克思主義,為發展和壯大黨的組織嘔心瀝血;在中央蘇區,他治國有方、嚴明司法,雖受錯誤打擊仍堅定信念,堅持做黨分配的工作;紅軍長徵後,他留守根據地,在嚴酷的環境中堅持鬥爭。1935年2月24日,他在福建長汀水口附近被敵包圍,突圍時壯烈犧牲。何叔衡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獻給了人民解放事業,他忠於自己的信仰並為之奮鬥,用生命實踐了「我為蘇維埃流盡最後一滴血」的錚錚誓言。

謝覺哉

在創建新中國的過程中,謝覺哉也是一位重要人物,因為他是這一開天闢地偉業中的年長者之一。在中央蘇區,謝覺哉與何叔衡、林伯渠、董必武、徐特立並稱為「蘇區五老」;長徵到達陝北後,他又與徐特立、林柏渠、吳玉章、董必武並稱為「延安五老」。謝覺哉於1884年出生於沙田蘭馥衝,他是清未秀才,教過私塾。在接受新思想後,謝覺哉與封建制度徹底決裂,毅然走上了革命道路。「五四」運動後,他創辦進步刊物抨擊封建軍閥的反動統治,積極推動新文化教育和政治革新,並於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此後,他更是全身心地投入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在黨的宣傳、教育和司法等戰線上做出了傑出貢獻。他是新中國第一任內務部長和第三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曾參與和主持制定多部新中國法律,是中共法制建設的奠基人之一。1971年,他在全國政協副主席崗位上去世。

姜夢周

「寧鄉四髯」合影

姜夢周是「寧鄉四髯」之一。他於1883年出生於寧鄉五裡堆一個鄉村塾師家庭,很早就接觸了新文化並拒絕參加科舉考試。1922年,他經何叔衡介紹進入湖南自修大學學習並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湖南省的第19名共產黨員。建黨初期和大革命時期,他主要是通過任教做傳播馬克思主義和培訓革命人才的工作。1928年10月,他因叛徒出賣而被捕,1929年3月於長沙識字嶺英勇就義。正如謝覺哉所說的:「姜夢周是對革命有過大功的烈士」。

王凌波

王凌波是「寧鄉四髯」中年齡最小一位,1888年出生於寧鄉楓木橋袁河村。他早年從事地下工作,雖飽受7年牢獄之苦仍堅貞不屈、頑強鬥爭。1937年到延安後,長期從事黨的宣傳教育工作,為黨培養了大批幹部。1942年9月因患腦溢血而英年早逝。王凌波一生堅定信念、埋頭苦幹,徐待立讚譽他為「共產黨員的楷模」。

歐陽欽

寧鄉人傑中的歐陽欽於1900年出生於寧鄉靳水河畔的鄧家衝。在中央蘇區時,他反對「左」傾冒險主義,堅定擁護毛澤東的軍事路線;在新中國成立後的「大躍進」中,他頭腦清醒,批評和制止了一些嚴重違背經濟規律的行為;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更表現出錚錚鐵骨,與林彪、「四人幫」一夥進行了堅決鬥爭。在半個多世紀的革命生涯中,他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在參與創建新中國的歷史進程中,寧鄉出了兩名上將,其中之一是甘泗淇。甘泗淇將軍於1903年出生於寧鄉大溈山下的月山南竹山,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是新中國的開國將領之一。他與革命伴侶李貞將軍共同戰鬥、生死與共,是共和國開國將領中唯一的一對「將軍夫婦」。他戎馬一生,曾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並長期從事人民軍隊的思想政治工作,為革命做出了重要貢獻。

相對寧鄉籍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而言,陶峙嶽是從舊營壘中走出來的解放軍高級將領。他於1892年出生於寧鄉龍鳳山,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他曾是國民黨軍隊的高級將領,在與中國共產黨接觸後,他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完成了從舊軍閥到革命將領的轉變。1949年9月25日,他率領新疆的國民黨官兵通電起義,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為和平解放新疆起了重要作用。

上述八位寧鄉籍開國功臣,劉少奇與何叔衡在中共黨史上的地位最高,寧鄉藉的其他英雄人物可以說都是在這兩位革命家的引響和幫助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在黨的建黨初期,劉少奇與何叔衡已是師友和戰友,何叔衡比劉少奇年長22歲,是晚清秀才,在家鄉是非常知名的教育家。青年時代的劉少奇對年長的何叔衡仰慕已久,但他們真正見面相識是1922年前後在中共湘區委員會舊址長沙清水塘。後來為了革命,他們各奔東西和海外。毛澤東等在江西瑞金創建中央革命根據地後,劉少奇和何叔衡又在一塊相遇了,當時他們同被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

在寧鄉籍的老革命家中,謝覺哉是一位承前啟後人物,他與何叔衡交往時間最早,與劉少奇交往時間最長。與何叔衡如他自己所說是「少同學,壯同事,同做共產黨員」,在中央蘇區同為毛澤東的重要助手。他與劉少奇於1922年前後在毛澤東、何叔衡的住處清水塘見過面。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後的1929年4月,謝覺哉曾向中共中央建議,要選一個「有本事的領導者」到滿州省委工作,以改變局面。很快,中央根據謝覺哉的建議,決定劉少奇擔任中共滿州省委書記。後來,在中央蘇區首府瑞金和革命根據地延安,他們有機會常常見面,但又常常分別,因是戰爭環境,彼此間很少有直接交往的機會。新中國成立後的1959年,謝覺哉出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這時劉少奇擔任國家主席並主持中央一線工作,謝覺哉面對三年困難時期國家法制缺失造成的混亂局面,曾向劉少奇匯報請求中央高度重視恢復法制秩序,得到少奇同志的認可並為此作出過重要批示。在1966年的「文化大革命」初期,一次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接見紅衛兵,他在城樓上徵求謝覺哉對發動紅衛兵起來反修防修的意見,謝覺哉是個大實在人,又是黨內大老之一,他說,娃娃們舉著紅旗手舞足蹈,樣子是好看,但「文化大革命」屬於思想領域和上層建築的範疇,不宜採取這種方式。言下之意,他不贊成用極端的方法對待劉少奇。毛澤東聽後沒有當面責備謝覺哉,也沒有正面答覆謝覺哉的疑問,只要求他安心養老,健康長壽。今天我們可以客觀公正地說,謝覺哉當時在有意無意之中,確實想力圖化解兩位同鄉主席之間的治國理念分歧,並試圖為劉少奇說幾句公道話,只可惜,「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歷史常常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

劉少奇和開國上將甘泗淇是在戰爭年代相識的,並且有過直接交往。1942年11月,劉少奇從華中返回延安,途中必須通過敵人的封鎖線。當時毛澤東很為劉少奇的安全擔心,他直接給甘泗淇等駐地部隊密電,要求他們:「少奇過路,你們派人接待時須非常小心機密,不要張揚,但要謹慎敏捷。」其時,甘泗淇和林楓、周士第等安全把劉少奇接到120師部,確保了劉少奇平安返回延安。後來,到了1947年,劉少奇在晉西北主持中央工委工作,甘泗淇和夫人李貞又負責保護和照顧劉少奇的兒子劉允若、劉丁和女兒劉濤,彼此間建立了很深的革命情誼。新中國成立後的1964年,甘泗淇因突發心臟病去世,劉少奇表達了深切的追思之情。

劉少奇和歐陽欽算是大同鄉中的小同鄉了,他們的老家彼此相隔不過四五裡路。青少年時代或許他們見面過,但算不上是朋友,因為沒有在一塊讀書。在戰爭時代,他們最早相識中央蘇區的首府瑞金。但也只是在開會時相見,沒有具體交往。新中國成立後的1961年初,歐陽欽時任中共中央東北局第二書記兼黑龍江省委第一書記,他能見到劉少奇的機會多了,問他請示工作的次數也多了。1961年初,歐陽欽約請劉少奇到東北視察林業,劉少奇原準備在五月份成行,後因「廣州會議」後,他為了進行農村調查,在湖南老家蹲點時間長達44天。為此,劉少奇在當時的長沙縣天華大隊給歐陽欽致信,告訴他必須推遲去東北的時間,信中說:

歐陽欽同志:

前曾約定到東北看看,因最近有些感冒,恐難於適應東北氣候,故改向西南行。以後有機會,當到你處一行。特此奉告。

順致

敬禮!

劉少奇

四月十七日

後來,劉少奇從湖南調查返京後,於當年7月16日至8月11日,深入小興安嶺和大興安嶺區,對我國林業資源和生產情況進行了深入調查,歷時20餘天,並作了重要指示。歐陽欽全程陪同視察,他說:「國家主席用這麼長的時間視察林業,我們要向劉主席學習,學習他重視林業的精神。」

劉少奇與姜夢周同樣相識於1922年前後,但由於姜夢周犧牲得太早,劉少奇與他沒有直接工作交往。

劉少奇與王凌波在抗日戰爭初期和延安時期,彼此有過聯繫,但因戰爭環境,彼此間沒有深入的交往。據王凌波夫人姜國仁回憶,劉少奇在延安馬列學院作《論共產黨員的修養》演講時,王凌波聽過劉少奇的講授。

劉少奇和陶峙嶽老家相距很近,早年他們沒有直接交往。陶峙嶽棄暗投明加入革命陣營後,劉少奇非常高興,倍加讚賞。新中國成立後,他們在有關會議上見過面,但沒有個人間的深入交往。

最引人驕傲的是寧鄉作為一個縣,自古人文厚重,星光燦爛,在締造新中國的重要歷史時刻,寧鄉不但出了國家主席劉少奇,而且還出了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的何叔衡,兩位開國元勳出在同一個縣,除湘潭出了毛澤東外,在中國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個有這樣光榮的地方。在革命戰爭年代,寧鄉的革命者正是在這兩位偉人的影響和教導下,一代一代的寧鄉志士為了新中國的建立,前趕後繼、英勇犧牲,這些英烈中:有面對敵人屠刀視死如歸仍高呼「共產黨萬歲」的中共湘東特委書記夏尺冰;有身負重傷仍率部英勇作戰,直至壯烈犧牲的紅三軍團五師參謀長胡震;有被敵人凌刑處死的「溈山起義」主要領導人謝南嶺;有被敵人剖腹牽腸仍高聲怒斥反動派的縣農民部長喻東聲;有被敵人打得皮開肉綻仍不屈服的區農協委員長楊文寰;有受盡敵人30多種酷刑始終不吐一詞的紅二師交通站長劉石三嫂;有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的紅二師團長鍾傑;有父子三人同時為革命赴難的共產黨員李九華、李鳳陽、李鳳朝父子;有被敵人身砍9刀,最後被倒置活埋的克強學院學生會領導人高繼青……這些烈士的英勇事跡和獻身精神,驚天地,泣鬼神,他們同樣不愧為寧鄉人民的優秀兒女。

周光召

新中國成立後,寧鄉人前赴後繼,以求是和創新為特徵的寧鄉精神代代傳承,又出現了周光召這樣傑出的科學家。周光召的父親是著名橋梁專家周鳳九,寧鄉檀樹灣人。周光召於1929年5月出生於長沙嶽麓山下,在老家度過了幼年時代,6歲時離開寧鄉老家。他曾先後任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協主席和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等職。同時,他還是著名的理論物理學家和粒子物理學家。周光召從小受父親影響,勤奮好學。開始他對自然科學特別是機電很感興趣,但1945年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兩顆原子彈產生的巨大衝擊波改變了他專攻機電的初衷,轉而對核武器研究產生濃厚的興趣。1947年他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物理系,得到名師周培源、錢三強等教授的指導。大學畢業後,他執教北大物理系。1957年被國家選派赴莫斯科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從事高能物理、粒子物理理論研究。1958年他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了粒子的螺旋態振幅並建立了相應的數學方法,成為當時國際學術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1962年2月,周光召開始了長達18年隱姓埋名的國防科研生涯,他為新中國的原子彈、氫彈以及以後一系列核武器研究殫精竭慮,作出了重大貢獻。他獲「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第3462號國際小行星也被命名為「周光召星」。

從1921年建黨到即將到來建黨一百周年,寧鄉共誕生了9位傑出人物。敘述到這裡,請允許我試用一首《詠寧鄉人物》詩為本文作結:

詠寧鄉人物

(一)

百年奮鬥光榮史,紅色寧鄉貢獻多。

闢地開天有何老,中華崛起頌毛劉。

「甘陶」①百戰軍功著,「四髯」②英名青史留。

「夫婦將軍」③思緒重,晚情難捨母親河。

(二)

愛黨愛鄉心繫國,先賢給力續春秋。

光召隱姓勞戈壁,核爆功高礪不休。

海選訪賢迎俊傑,招商引智啟新猷。

吾鄉又見英豪聚,喜看星空耀鬥牛。

注釋:①指甘泗淇和陶峙嶽兩位上將。

②即「寧鄉四髯」。

③開國將領中唯一的一對將軍夫婦,指甘泗淇和李貞。

新湖南客戶端整合編輯

資料來源:寧鄉縣政協 百度百科

相關焦點

  • 寧鄉2016年將打造六大歷史人文景觀 讓人記住鄉愁
    猴年伊始,「五養之鄉」寧鄉又傳來了好消息:2016年將隆重打造炭河古城、道林古鎮、玉潭老街、創意煤城、「香山風情」、「神勇湘軍」六大聚焦寧鄉故事的歷史人文景觀,讓人記住鄉愁、留住回憶的同時,更加面向未來。
  • 湖南日報丨生態文明之光照耀美麗寧鄉
    這是一處湖湘文化的重要源脈,青銅文化、紅色文化、民俗文化在此交相輝映。 這是一方經濟發展的熱土。寧鄉是全國百強縣,在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排名第20位,全國工業百強縣中排名第9位。 這是富饒、美麗、幸福寧鄉!
  • 長沙寧鄉一中百年校慶 周光召、劉源等發來賀信
    今天上午,長沙市寧鄉一中舉行建校百周年慶典。  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光召、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政委劉源等發來賀信。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98所省內外高校,15所海外大學、校友分會,37所各省示範性中學,企事業單位等各界表示祝賀,近萬名校友出席。  寧鄉一中創建於1912年,建校以來,曾五易其址,七更其名,經歷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過程。
  • 湖湘風物丨彭文杰:從五朵花,看湖湘文化
    五朵花裡的湖湘文化 文丨彭文杰 講中華文化,除了講老子的「一」、「二」、「三」外,如果不懂得「五」在文化中的奧妙,那還是一知半解。他生活在一個動蕩的時代,他玩轉了三個朝代,目睹了九個皇帝的更替,他十幾年的從政生涯,五次出仕,五次辭官。官越做越小,脾氣也是逆生長了。他胸中的塊壘,一千多年後,在範仲淹的《嶽陽樓記》得到充分表達,「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杜甫在一首詩中寫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 湖湘自然歷丨斯鳥若彩虹
    湖湘自然歷丨彩䴉 2021年1月11日 星期一 小寒第7日 當一隻彩䴉出現在湘東一處普通的池塘裡,慄紫、銅綠的羽毛在陽光下變幻出絢麗的光澤,一切都變得不那麼普通,像被一道奇異的光照亮。 去年12月底,一隻彩䴉在湘潭雨湖區的一片藕塘被人發現。
  • 《湘鄉縣誌》記載:在一個月時間裡,老虎噬人,死傷有五六十人
    有研究者對湖南縣誌的解讀,發現,明清時,湖南就應該有老虎600隻以上。研究者以清朝行政區劃為參照,發現在湖南49個縣誌中有老虎記錄,共涉及59個縣,在當時近百分之九十的州府。看來明清時期,人們走進山林,就有可能聽到虎大王或求偶、或宣誓主權的嚎叫聲。
  • 湖湘自然歷丨那隻從小學語文課本裡飛出的小鳥
    湖湘自然歷丨普通翠鳥 2021年1月16日星期六 小寒第12日 那隻從小學語文課本裡飛出的小鳥 一個冬日的早晨,在幾近枯竭的水塘邊,一隻豔麗的翠鳥守在一支木墩上,輕盈的身子,翠藍發亮的羽毛,專注地看著小片水域。
  • 寧鄉召開2019年高中教育教學工作大會
    紅網時刻11月17日訊(寧鄉站記者 何猜清 劉石江 通訊員 周正茂)11月15日,2019年寧鄉市高中教育教學工作大會在寧鄉五中召開。寧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彭曉靜、市教育局全體班子成員、市直高中和民辦高中及民辦職高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 瞭望丨耄耋「牛頭刨床」見證的「湖湘擔當」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蘇曉洲  ◇新中國成立70年間,擁有「心憂天下、敢為人先」湖湘文化精神的湖南人,發揚「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的「血性擔當」「搶挺精神」,大膽創新發展先進位造業,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提供了強勁動力
  • @寧鄉人,這份與你息息相關的答卷與藍圖請收好~
    掃除黑惡,公平正義,天朗氣清,平安寧鄉加檔升級。「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提高了為人民服務的水平。注入新思路,賦能網際網路,智慧寧鄉建設全國領先。「鄉」的意蘊刻骨銘心寧鄉,不斷領悟和挖掘「鄉」的深刻意蘊,不斷推進高質量發展。寧鄉的「鄉」,造就著厚道「鄉」人。溈山溈水,孕育了厚道有為的寧鄉人。
  • 寧鄉丨罘罳山上植樹忙 村民脫貧有希望
    寧鄉:罘罳山上植樹忙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寧鄉縣文明委、寧鄉縣委宣傳部、寧鄉縣人武部共同舉辦,湖南建工集團團委協辦 「這是我連續10年在寧鄉參加義務植樹活動了!」
  • 湖湘文化與「弦理論」
    形成於兩宋時期的湖湘文化一開始便以理學見長,並被譽為「理學之邦」。理學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注重對宇宙本源的追尋,在這一點上與「弦理論」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理學家看來,「太極」或「道」或「理」,代表了宇宙萬事萬物的最終根據,只有真正體認並依照這一根據,人們才能正確認識世界並指導人生。
  • 寧鄉為什麼這麼XIANG?
    李帥 攝編者按:為彰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市)」等國字號金字招牌效應,進一步乘勢而上提升寧鄉美譽度、影響力、吸引力,寧鄉市融媒體中心特開設「打造『一江兩岸』宜居寧鄉新坐標「 專欄,陸續推出系列深度報導,全方位展示「一江兩岸」的美景人居、城市發展等繁榮景象和深厚的人文底蘊、文明風尚等,敬請關注!
  • 寧鄉文旅與阿里飛豬戰略合作 寧鄉旅遊官方旗艦店上線
    9月29日,寧鄉文旅與阿里飛豬戰略協議籤署儀式舉行。籤約儀式。9月29日,飛豬平臺「寧鄉旅遊官方旗艦店」正式上線運營。紅網時刻9月29日訊(記者 何超)今天,寧鄉文旅與阿里飛豬進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寧鄉景區(點)將免費進駐飛豬寧鄉旅遊官方授權超市,形成線上景區景點介紹、客服、預約、預定和核銷流程。同時,阿里飛豬旅行將全面提供技術支持,進行全系統展示、推介、大數據展示和分析。
  • 寧鄉一中教育基金會成功換屆
    ▲新當選的寧鄉一中教育基金會理事長朱永揚發言  鄧傑平首先對新當選的寧鄉一中教育基金會理事長、執行理事表示祝賀,然後對基金會下階段的發展提出了具體要求。  ▲市政協主席鄧傑平講話  他指出,寧鄉一中是湖南省首批示範性高級中學之一,是寧鄉優秀人才的培養搖籃,承載著145萬楚溈父老和眾多寧鄉籍在外鄉友的希望與夢想
  • 中國最霸氣的一個省,人才輩出,近代還出了三位偉人,國人的驕傲
    中國最霸氣的一個省,人才輩出,近代還出了三位偉人,國人的驕傲文|小羽要是論我們國家近代百年來最牛最霸氣的一個省份,相信沒有那個省份能與湖南相提並論了吧!湖南自古就有「惟楚有才,於斯為盛」的美譽,在近現代更是人才輩出,在各個領域都有著頂尖的人才,值得一提的是湖南這個省份在近代更是出了三個偉人人,他們分別就是曾國藩,左宗棠,毛澤東,個個都是人中龍鳳。除此之外,近代史上在湖南也發生了諸多的歷史事件,比如秋收起義,平江起義等。下面大家就跟隨筆者來聊一聊湖南吧!了解歷史的朋友就應該知道,湖南人才第一次爆發就是發生在晚清時期。
  • 文化創意「點化」湖湘名品
    文化創意「點化」湖湘名品    創意設計讓長沙眾多文化產品走出湖南驚豔世界  長沙晚報記者 胡兆紅  《瀏陽河》,一曲名河天下頌。自2013年以來,「一起來唱瀏陽河」巡演開創了以一個文化符號衍生多個產業鏈條的模式。
  • 百年瞬間丨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
    百年瞬間丨第一枚實用氫彈爆炸成功 2021-01-07 19: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