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故事」示意圖
炭河古城古闕建設現狀。 長沙晚報通訊員 戴震寰 攝
香山風情的「香山故事」板塊已經初具規模。長沙晚報記者 陳飛 攝
湘軍博物館效果圖。
竹山塘工業遺址公園效果圖。
玉潭老街效果圖。
香山小鎮上的糧食博物館。 長沙晚報記者 陳飛 攝
長沙晚報記者 李廣軍 通訊員 鄧利良
大美寧鄉,山水人文大圖徐徐展開。
猴年伊始,「五養之鄉」寧鄉又傳來了好消息:2016年將隆重打造炭河古城、道林古鎮、玉潭老街、創意煤城、「香山風情」、「神勇湘軍」六大聚焦寧鄉故事的歷史人文景觀,讓人記住鄉愁、留住回憶的同時,更加面向未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2906平方公裡,144萬人,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東西,這是生態的、人文的、精緻的;一個地方的發展,不僅要看數據和牌子,而且要有獲得感,而飽含歷史底蘊的寧鄉故事,也是大眾的、現代的、經濟的。把寧鄉故事講好了,就能變成生產力,變成發展的巧實力。」正如寧鄉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寧鄉縣委書記譚小平所說,唯有充分發揮縣域內自然山水資源和歷史人文資源優勢,才能切實提升城市承載功能和城市人文魅力,實現縣域軟實力的迅速提升。
下面,就讓記者帶您來走遍東西南北,品讀寧鄉故事,再次發現寧鄉的精彩!
還有,請別忘了,寧鄉,有著無處不在的故事、無處不在的商機、無處不在的項目;寧鄉的大門,為您開敞!寧鄉的故事,待您續寫!寧鄉的熱土,等您歸來!
炭河古城
穿越到西周看3000年前青銅時代
寧鄉黃材,在泥沙攪拌著時間的地底下,一座古城即將橫空出世。
炭河古城,將以宏大敘事和偉大想像力,再現3000年前青銅時代的生產生活、帝王與平民的鮮活空間和場所。
這裡有氣勢雄渾的古闕古臺、堅固聳立的城門城樓、黃沙滾石的青羊古道、禮樂宮殿的西周王宮、炭火青銅的西周作坊、刀耕火種的西周漁獵、市井院落的青羊人家、獨具韻味的千手大屋、神秘傳奇的西周遺址,更有8萬畝生長著參天大樹的西周森林。
據了解,炭河古城建設規劃控制面積86000畝,其中核心區建設面積1800畝,包括「西周遺址、西周博覽、西周王宮、西周漁獵、西周作坊」五大板塊。目前,景區的古闕、古城牆夯土構築物主體工程已經完成,青羊古城城牆東線基礎施工已經全部完工,青羊古道兩側城牆工作面正在建設。
今年國慶期間,炭河古城核心景區將可以開門迎客,屆時,一個宏大全新的古建築群,將呈現在世人面前,重現3000年前南方都邑的繁榮與昌盛。
香山風情
以步行為主題的城市休閒公園
曾經的交通要道319國道,因為城市的發展,如今稍顯沉寂。
但寧鄉人相信,不久的將來,這裡會重現昔日繁華。
因為夏鐸鋪,因為香山小鎮。
去年年底,別具特色的香山小鎮第一期建設完工。至此,省會和周邊地區市民又多了一個休閒、遊覽的好去處。香山小鎮位於寧鄉縣夏鐸鋪鎮,毗鄰香山國家森林公園和美麗中國主題文化園,其所在地素有寧鄉東大門之稱。該項目投資6000多萬元,去年7月啟動建設,到建成僅用了5個月的時間。
作為寧鄉2015年新型城鎮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香山小鎮主要包括集鎮立面改造、市政建設以及寧鄉門、香山故事廣場和老糧庫等節點建設。如今,當市民漫步在夏鐸鋪風情街,總會不由感慨:這是一條多麼別致、靜謐、悠閒、舒爽的文藝小街哦。那座別出心裁的寧鄉門、那個意味深長的黃土景牆、那盞獨具匠心的香山燈、那富有時代印記的老糧庫、那排排傲嬌的梧桐樹……總是那麼地令人歡心和暢意。
香山,一個以步行為主題的城市休閒公園,純淨至極。
道林古鎮
到「小南京」尋找長沙記憶
悠悠荊江,千古道林。寧鄉縣道林鎮古為商賈重鎮,素有「小南京」之稱。這裡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山水相映,風景秀美。如今,京港澳高速複線與長韶婁高速在此交會,道林互通、花明樓互通、南谷互通互連環繞,是寧鄉唯一一個全方位緊鄰長株潭城市群核心的鄉鎮。
如今,道林古鎮建設用地3000畝,定位「看鄉土中國、讀瀟湘故事、找長沙記憶」,將圍繞「鄉愁、古韻、穿越、風情」四個關鍵詞,集中構建鄉土中國、瀟湘故事、道林人家、田園牧歌、時尚風情五大板塊,演繹當代湖南乃至中國最浪漫的鄉土、鄉情、鄉韻、鄉愁的故事。其中,「瀟湘故事」,將由三段處於不同歷史時期的街巷組成時空的穿越地,主要景點為明清印象之窄巷矮屋、明清印象之寬街大宅,「民國印象」傳承西洋文化影響下的老長沙建築。「建國三十年」則用獨特的語錄和符號喚起記憶。
如今,第一期工程項目漁人居、古城牆、吊橋已經動工,根據規劃,田園新鎮、道路兩廂在今年五一可迎接遊客觀光旅遊。
神勇湘軍
湘軍博物館展現「湖湘精神」
近代中國歷史上曾流傳「無湘不成軍」的說法,這種精神的締造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寧鄉人。湘軍人數史料統計不一,公認的是鼎盛時期有12萬人。而民國《寧鄉縣誌》記載加入湘軍的寧鄉人竟然「先後數萬」。後來,湘軍中的寧鄉人有不少成為了中高級將領,其中著名的就有楓木橋(今屬灰湯)人劉典,其系封侯拜相的湘軍領袖左宗棠的得力助手,為收復新疆、平定暴亂立下了千古傳誦的偉績。
今年,以劉典故居的保護為契機,回溯湘軍領袖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郭嵩燾等人的豐功偉業,憑藉寧鄉灰湯適中區位、氣度恢弘的開闊場地和古井、古坪、古牆等建築元素,這裡將建設研究湘軍文化歷史、展現「湖湘精神」的湘軍博物館。
據了解,「神勇湘軍」板塊正在規劃設計中。
創意煤城
媲美巴黎左岸北京798
寧鄉縣煤炭壩,因煤而興,而又因煤而困。
曾經,行走在煤炭壩鎮,一個個廢棄的礦區,一棟棟衰敗的廠房,配著夕陽西下,讓人心生感慨:有出路嗎?出路在哪?
保留,再利用,產業升級!創意煤城,應運而生。
記者來到曾經頗有名氣的竹山塘煤礦,這個煤礦已經關閉,但遺留下來的礦車、軌道、調度室等卻成了寶貝——百年煤城有很多具有歷史文化的景觀、建築、設備和設施,煤炭壩將對其進行保留和恢復,充分利用其百年採煤歷史和特色教育基地,挖掘和打造意蘊深厚的休閒旅遊觀光產業。
明天的煤炭壩,將借無法複製的工業遺存之勢,以創味、創展、創藝和創客為功能,在湖南版圖上打造一個媲美巴黎左岸、北京798、上海老場坊、廣州紅磚廠的新一代升級版工業遺存與工業文明的保護地和重生地,將吸引上百位國內外一流的畫家、書法家、雕塑家、建築師、規劃師、園林師、動漫師等進駐。
創意煤城,將帶給長沙極大的驚喜。
玉潭老街
打造寬窄巷子嶺南天地升級版
玉潭老街正迎來機遇。
年前,《玉潭歷史文化街區及棚戶區改造項目一期概念方案》在當地媒體公示,立即引發市民熱議,大家展望玉潭未來的模樣,欣喜改變即將發生在身邊。
這一期規劃用地規模約300畝,位於玉潭鎮,西起振興中路,東至東溈南路,南起玉潭中路,北至化龍溪沿線。計劃打造14大重點項目,主要規劃內容包括規劃仿古建築建設、保留建築立面改造、化龍溪水系景觀整治及老橋改造、龍溪路提質改造、人民北路拉通、市民廣場建設、街巷道路及古牆改造、市政管線整治等及其他基礎配套設施。
而龍溪坊、玉潭書院、公館坊、大宅院、半仙閣、寧鄉文化書社、白果井、火神廟、老城故事、文廟、梅花苑等重大項目的出臺,不由得讓人浮想聯翩——玉潭老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魅力的歷史故事,將打造成都寬窄巷子、廣州嶺南天地的全新升級版!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為寧鄉縣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