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鄉2016年將打造六大歷史人文景觀 讓人記住鄉愁

2020-11-22 湖南在線

  「寧鄉故事」示意圖

  炭河古城古闕建設現狀。 長沙晚報通訊員 戴震寰 攝

  香山風情的「香山故事」板塊已經初具規模。長沙晚報記者 陳飛 攝

  湘軍博物館效果圖。

  竹山塘工業遺址公園效果圖。

  玉潭老街效果圖。

  香山小鎮上的糧食博物館。  長沙晚報記者 陳飛 攝

  長沙晚報記者 李廣軍 通訊員 鄧利良  

  大美寧鄉,山水人文大圖徐徐展開。

  猴年伊始,「五養之鄉」寧鄉又傳來了好消息:2016年將隆重打造炭河古城、道林古鎮、玉潭老街、創意煤城、「香山風情」、「神勇湘軍」六大聚焦寧鄉故事的歷史人文景觀,讓人記住鄉愁、留住回憶的同時,更加面向未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2906平方公裡,144萬人,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東西,這是生態的、人文的、精緻的;一個地方的發展,不僅要看數據和牌子,而且要有獲得感,而飽含歷史底蘊的寧鄉故事,也是大眾的、現代的、經濟的。把寧鄉故事講好了,就能變成生產力,變成發展的巧實力。」正如寧鄉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寧鄉縣委書記譚小平所說,唯有充分發揮縣域內自然山水資源和歷史人文資源優勢,才能切實提升城市承載功能和城市人文魅力,實現縣域軟實力的迅速提升。

  下面,就讓記者帶您來走遍東西南北,品讀寧鄉故事,再次發現寧鄉的精彩!

  還有,請別忘了,寧鄉,有著無處不在的故事、無處不在的商機、無處不在的項目;寧鄉的大門,為您開敞!寧鄉的故事,待您續寫!寧鄉的熱土,等您歸來!

  炭河古城

  穿越到西周看3000年前青銅時代

  寧鄉黃材,在泥沙攪拌著時間的地底下,一座古城即將橫空出世。

  炭河古城,將以宏大敘事和偉大想像力,再現3000年前青銅時代的生產生活、帝王與平民的鮮活空間和場所。

  這裡有氣勢雄渾的古闕古臺、堅固聳立的城門城樓、黃沙滾石的青羊古道、禮樂宮殿的西周王宮、炭火青銅的西周作坊、刀耕火種的西周漁獵、市井院落的青羊人家、獨具韻味的千手大屋、神秘傳奇的西周遺址,更有8萬畝生長著參天大樹的西周森林。

  據了解,炭河古城建設規劃控制面積86000畝,其中核心區建設面積1800畝,包括「西周遺址、西周博覽、西周王宮、西周漁獵、西周作坊」五大板塊。目前,景區的古闕、古城牆夯土構築物主體工程已經完成,青羊古城城牆東線基礎施工已經全部完工,青羊古道兩側城牆工作面正在建設。

  今年國慶期間,炭河古城核心景區將可以開門迎客,屆時,一個宏大全新的古建築群,將呈現在世人面前,重現3000年前南方都邑的繁榮與昌盛。

  香山風情

  以步行為主題的城市休閒公園

  曾經的交通要道319國道,因為城市的發展,如今稍顯沉寂。

  但寧鄉人相信,不久的將來,這裡會重現昔日繁華。

  因為夏鐸鋪,因為香山小鎮。

  去年年底,別具特色的香山小鎮第一期建設完工。至此,省會和周邊地區市民又多了一個休閒、遊覽的好去處。香山小鎮位於寧鄉縣夏鐸鋪鎮,毗鄰香山國家森林公園和美麗中國主題文化園,其所在地素有寧鄉東大門之稱。該項目投資6000多萬元,去年7月啟動建設,到建成僅用了5個月的時間。

  作為寧鄉2015年新型城鎮建設的重點項目之一,香山小鎮主要包括集鎮立面改造、市政建設以及寧鄉門、香山故事廣場和老糧庫等節點建設。如今,當市民漫步在夏鐸鋪風情街,總會不由感慨:這是一條多麼別致、靜謐、悠閒、舒爽的文藝小街哦。那座別出心裁的寧鄉門、那個意味深長的黃土景牆、那盞獨具匠心的香山燈、那富有時代印記的老糧庫、那排排傲嬌的梧桐樹……總是那麼地令人歡心和暢意。

  香山,一個以步行為主題的城市休閒公園,純淨至極。

  道林古鎮

  到「小南京」尋找長沙記憶

  悠悠荊江,千古道林。寧鄉縣道林鎮古為商賈重鎮,素有「小南京」之稱。這裡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山水相映,風景秀美。如今,京港澳高速複線與長韶婁高速在此交會,道林互通、花明樓互通、南谷互通互連環繞,是寧鄉唯一一個全方位緊鄰長株潭城市群核心的鄉鎮。

  如今,道林古鎮建設用地3000畝,定位「看鄉土中國、讀瀟湘故事、找長沙記憶」,將圍繞「鄉愁、古韻、穿越、風情」四個關鍵詞,集中構建鄉土中國、瀟湘故事、道林人家、田園牧歌、時尚風情五大板塊,演繹當代湖南乃至中國最浪漫的鄉土、鄉情、鄉韻、鄉愁的故事。其中,「瀟湘故事」,將由三段處於不同歷史時期的街巷組成時空的穿越地,主要景點為明清印象之窄巷矮屋、明清印象之寬街大宅,「民國印象」傳承西洋文化影響下的老長沙建築。「建國三十年」則用獨特的語錄和符號喚起記憶。

  如今,第一期工程項目漁人居、古城牆、吊橋已經動工,根據規劃,田園新鎮、道路兩廂在今年五一可迎接遊客觀光旅遊。

  神勇湘軍

  湘軍博物館展現「湖湘精神」

  近代中國歷史上曾流傳「無湘不成軍」的說法,這種精神的締造者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寧鄉人。湘軍人數史料統計不一,公認的是鼎盛時期有12萬人。而民國《寧鄉縣誌》記載加入湘軍的寧鄉人竟然「先後數萬」。後來,湘軍中的寧鄉人有不少成為了中高級將領,其中著名的就有楓木橋(今屬灰湯)人劉典,其系封侯拜相的湘軍領袖左宗棠的得力助手,為收復新疆、平定暴亂立下了千古傳誦的偉績。

  今年,以劉典故居的保護為契機,回溯湘軍領袖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郭嵩燾等人的豐功偉業,憑藉寧鄉灰湯適中區位、氣度恢弘的開闊場地和古井、古坪、古牆等建築元素,這裡將建設研究湘軍文化歷史、展現「湖湘精神」的湘軍博物館。

  據了解,「神勇湘軍」板塊正在規劃設計中。

  創意煤城

  媲美巴黎左岸北京798

  寧鄉縣煤炭壩,因煤而興,而又因煤而困。

  曾經,行走在煤炭壩鎮,一個個廢棄的礦區,一棟棟衰敗的廠房,配著夕陽西下,讓人心生感慨:有出路嗎?出路在哪?

  保留,再利用,產業升級!創意煤城,應運而生。

  記者來到曾經頗有名氣的竹山塘煤礦,這個煤礦已經關閉,但遺留下來的礦車、軌道、調度室等卻成了寶貝——百年煤城有很多具有歷史文化的景觀、建築、設備和設施,煤炭壩將對其進行保留和恢復,充分利用其百年採煤歷史和特色教育基地,挖掘和打造意蘊深厚的休閒旅遊觀光產業。

  明天的煤炭壩,將借無法複製的工業遺存之勢,以創味、創展、創藝和創客為功能,在湖南版圖上打造一個媲美巴黎左岸、北京798、上海老場坊、廣州紅磚廠的新一代升級版工業遺存與工業文明的保護地和重生地,將吸引上百位國內外一流的畫家、書法家、雕塑家、建築師、規劃師、園林師、動漫師等進駐。

  創意煤城,將帶給長沙極大的驚喜。

  玉潭老街

  打造寬窄巷子嶺南天地升級版

  玉潭老街正迎來機遇。

  年前,《玉潭歷史文化街區及棚戶區改造項目一期概念方案》在當地媒體公示,立即引發市民熱議,大家展望玉潭未來的模樣,欣喜改變即將發生在身邊。

  這一期規劃用地規模約300畝,位於玉潭鎮,西起振興中路,東至東溈南路,南起玉潭中路,北至化龍溪沿線。計劃打造14大重點項目,主要規劃內容包括規劃仿古建築建設、保留建築立面改造、化龍溪水系景觀整治及老橋改造、龍溪路提質改造、人民北路拉通、市民廣場建設、街巷道路及古牆改造、市政管線整治等及其他基礎配套設施。

  而龍溪坊、玉潭書院、公館坊、大宅院、半仙閣、寧鄉文化書社、白果井、火神廟、老城故事、文廟、梅花苑等重大項目的出臺,不由得讓人浮想聯翩——玉潭老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魅力的歷史故事,將打造成都寬窄巷子、廣州嶺南天地的全新升級版!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為寧鄉縣委宣傳部提供。)

相關焦點

  • 《記住鄉愁》海外版即將登陸國家地理頻道《華彩中國》欄目
    紀錄片《記住鄉愁》海外版將於2019年2月9日起通過美國國家地理頻道《華彩中國》欄目面向全球觀眾播出。海外版紀錄片改編自中央電視臺同名系列紀錄片,由五洲傳播中心與國家地理頻道聯合製作。海外版節目在整體上延續了《記住鄉愁》的精神氣質,以傳統村落為載體,以生活化的故事為依託,以鄉愁為情感基礎,以優秀的傳統文化為核心,展現傳統村落的自然環境、人文景觀、民風民俗、鄉土之物、文化積澱等。為吸引更多的海外觀眾,此次海外版的改編邀請了國家地理頻道華裔主持人吳宇衛(George Young)擔綱主持。
  • 所有寧鄉人,這裡有一道「填空題」等你來答!
    所有寧鄉人,這裡有一道「填空題」等你來答!」 珍藏這份屬於我們的小美好 只因這一口美食,讓我愛上寧鄉 寧鄉地方特色美食 與其悠久的人文歷史一樣源遠流長 前方高能,
  • 千年狀元井 滋養會讀書的寧鄉人
    千年來,狀元古井水質清洌甘甜,大旱不涸,已成為寧鄉十中的一處人文景點。  賀文兵 攝   長沙晚報訊:「這口古井有千年歷史了,方圓十裡的鄉民都把這古井當文物了。」近日,記者來到位於寧鄉縣巷子口的寧鄉縣第十中學,當地村民陳國軍將記者帶到學校操場邊,指著一口古井向記者介紹。   寧鄉十中校長邱田民告訴記者,學校原址是寧鄉歷史上唯一的狀元、南宋禮部尚書易祓的故宅。校園內的這口古井叫狀元井,水質清洌甘甜,大旱不涸。井深3米多,長5米,寬3米。記者看到,古井邊長著一株3人才可合抱的古槐樹,枝葉扶疏,遮蔽著水井和井的周圍,身處其間,清涼爽朗。
  • 曾是西域古國的新疆烏什縣,藉助載體打造歷史人文景觀
    今天,我只想躺在她溫柔的懷裡,久久不願醒來……01、烏什縣的人文歷史烏什縣,古稱溫宿國,是一座歷史古城,也是古西域三十六城郭國之一,是古絲綢之路中道的邊陲重鎮。隨行的烏什縣宣傳部工作人員告訴我,近年來,烏什縣非常重視旅遊業的發展,提出了「特色農業和勞務輸出富民、礦業開發強縣、生態旅遊及口岸開發興邊」戰略和「整合旅遊資源,按照建設景點、培育景區、打造精品、主輔兼顧的思路,挖掘各景點的特色,打造旅遊景點一日遊或兩日遊精品線路,提高旅遊產業效益」的旅遊發展思路,而原始沙棘林是繼燕泉山景區打造的又一個極具特色的旅遊景區,未來將申報國家級溼地公園
  • 記住鄉愁:來國博品味山東民間藝術的「造物智慧」
    展覽現場 什麼是鄉愁?鄉愁就是留存在人們內心深處的那種對故鄉生活的深刻記憶和常常眷戀。7月15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的「記住鄉愁——山東民藝展」,可能讓在北京漂泊的山東遊子有「回家」的感覺。人們亦藉助不同時刻的遊藝活動與審美創造,祭祀、禳祝、狂歡、祈福,打造了平凡生活中的一個個華彩樂章,傳頌著恆常的文化信念與理想願景,體現了樂天達觀的文化性格,成為增強族群文化認同與社會凝聚力的重要方式。展覽現場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覽的展品以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創建的中國民藝博物館館藏為主。
  • 新城與老街為鄰 水土 融進高新產業 也能安放鄉愁
    城市在生長,歷史在延續,這新與舊、快與慢,豐富著兩江的人文向度,也沉澱著兩江對歷史傳統的鮮明態度。歷史老街讓鄉愁得以安放水土老街清末置水土鎮。也惹得眾多老街走出去的人,一陣陣唏噓,依舊能記得老街上的土沱酒、土沱麻餅、張麻糖等,以及經營了幾十年的小餐館,陳舊的桌子,被煙火舔舐的屋梁……記憶一下扯回兒時,鄉愁便在心頭蔓延。漫步老街,走過斑駁陳舊的古宅木門,陽光穿過茂密的樹梢,斜斜地投映在青石板上,斑駁的樹影,如數百年前一樣,沒有變化。
  • 「文明」,讓寧鄉變得更加美好!
    教書育人40年,將自己的青春年歲奉獻給了講臺。自1996年退休後,24年來退休不離崗,始終為了身邊人,為黨的中心任務而忙碌著!如今,83歲的他,還經常起早摸黑的,抓工作、寫講稿、走學校、下社區……只為多做一點好事!他就是「湖南好人」易伯衡。  「我相信,愛是可以傳遞的。『熱心公益人人都能參與』」。在寧鄉,丟失了物品怎麼辦?家中的寵物犬不見了怎麼辦?親人不慎走失怎麼辦?
  • 湖南省寧鄉市竟然出了這六大名人,寧鄉人的驕傲!
    三國時置新陽縣,寧鄉自此開始設郡縣;唐貞觀元年(627年)以「鄉土安寧」之意置寧鄉縣;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建縣,隸潭州長沙郡;新中國成立後,寧鄉曾歸屬益陽、湘潭兩地區;1983年劃歸長沙市轄;2017年12月,寧鄉正式撤縣建市。寧鄉還出土了四羊方尊、人面紋鼎、象紋大銅鐃等1500多件青銅器,被譽為「南中國青銅文化中心」。2018年,寧鄉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13.74億元。
  • 寧鄉為什麼這麼XIANG?
    李帥 攝編者按:為彰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市)」等國字號金字招牌效應,進一步乘勢而上提升寧鄉美譽度、影響力、吸引力,寧鄉市融媒體中心特開設「打造『一江兩岸』宜居寧鄉新坐標「 專欄,陸續推出系列深度報導,全方位展示「一江兩岸」的美景人居、城市發展等繁榮景象和深厚的人文底蘊、文明風尚等,敬請關注!
  • 寧鄉文旅與阿里飛豬戰略合作 寧鄉旅遊官方旗艦店上線
    9月29日,寧鄉文旅與阿里飛豬戰略協議籤署儀式舉行。籤約儀式。9月29日,飛豬平臺「寧鄉旅遊官方旗艦店」正式上線運營。紅網時刻9月29日訊(記者 何超)今天,寧鄉文旅與阿里飛豬進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寧鄉景區(點)將免費進駐飛豬寧鄉旅遊官方授權超市,形成線上景區景點介紹、客服、預約、預定和核銷流程。同時,阿里飛豬旅行將全面提供技術支持,進行全系統展示、推介、大數據展示和分析。
  • 湖南寧鄉:"五個一"助力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有效破解了「怎樣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為誰培養人」的立德樹人重點和難點,逐步形成了寧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工作特色。圖片來源:寧鄉文明網  2016年3月,寧鄉市成立中小學校黨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關心下一代工作統籌協調領導小組,全面優化整合中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類活動。三年來,市委先後三次召開全市中小學校黨建工作和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大會,市委常委會5次研究學生思政工作,市委書記兩次主持召開思政教師座談會。
  • 具體規劃已經出臺,將成為省內重要歷史人文景觀——大辛莊考古遺址...
    孫立成指出,該遺址為一處以商文化為主、集居址和墓地於一體的大型聚落遺址,對於研究山東地區商代歷史文化、建立山東地區商代考古學文化編年序列及商代夷商關係具有重要意義。孫立成表示,濟南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要高度重視和認真做好遺址發掘、文物保護工作,切實將優秀歷史文化和悠久城市記憶傳播開來、傳承下去,為打造「文化濟南」提供有力支撐。
  • 歷史文化街區:傳承城市文脈的原生性基因
    城市文脈是一座城市地域環境、人文氛圍、建築景觀等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因素有機結合與互動的衍生物和集合體,是城市唯一性特質的重要體現。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環境改善,更多採用微改造這種『繡花』功夫,注重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時指出,「要愛惜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我們辯證地對待歷史文化街區和城市文脈保護與傳承提供了根本遵循。歷史文化街區是歷史的凝固與沉澱,但不應作為凝固與沉澱的歷史。
  • 蘭州七裡河:為城市打造歷史記憶 蘭州老街蘭州府正式開放
    蘭州老街項目位於蘭州市七裡河區馬灘文化島,佔地面積約202畝,總投資28億元,秉承「為城市打造歷史記憶」的理念,蘭州老街深度挖掘甘肅地域特色文化資源,以黃河歷史人文、千年絲綢之路為背景,結合中國西北建築文化,明清風格的仿古建築,與生態景觀水系有機結合,展示原汁原味以古街風貌為載體的人文風情街。
  • 閩東之光:古厝修繕,喚醒記憶留住鄉愁
    根據有關資料記載,該古厝屬清朝寧德縣石堂巡檢司舊址,距今已有近三百年歷史。明清巡檢司作為地方上的州縣屬衙,與現今基層警政單位類似,即派出所。「2002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在《〈福州古厝〉序》特別提到,『保護好古建築、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的文脈,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無形的優良傳統。』文峰村作為國家級傳統村落、省級歷史文化名村。
  • 貴州省安順市深挖鄉愁文化 聚力打造文旅融合新業態
    在努力夯實鄉愁文化檔案基礎設施「硬體」基礎上,安順市還積極探索將活態文化檔案、口述檔案等新理念植入到傳統村落檔案建設工作中,通過文字、圖片、影音和實物等形式,多管齊下、多重發力,對傳統村落的歷史沿革、重大事件、建築特色、手工技藝、民俗文化等作了翔實記錄和全面保存,全力保護各個時期的歷史記憶,特別是在開展傳統村落檔案建設工作中把非物質文化遺產和地方文化特色資源的搶救性保護結合起來
  • 李述初:非遺傳承人的堅守與千年寧鄉花豬的變遷
    面對這一狀況,李述初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決定,畜養寧鄉花豬,讓這一豬種繁榮下去。寧鄉花豬,傳承於寧鄉區域的千年名豬李述初透露,寧鄉花豬的歷史淵源深遠。據記者了解,寧鄉羅家衝考古遺址在2016年12月初的考古挖掘中發現陶豬首一枚,表示早在幾千年前的上古部落時代羅家衝聚落的寧鄉先民,已具較高藝術審美觀念,豬已作為一種重要家養動物,出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
  • 張海龍看鄉愁: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
    如此一來,我們才能理解《記住鄉愁》的價值究竟何在。 大家可能會問,記住鄉愁到底跟「禮義廉恥,國之四維」有什麼關係? 剛剛成為《記住鄉愁》的策劃和撰稿時,我也一直在探究這個節目到底所為何來?
  • 湖南日報丨生態文明之光照耀美麗寧鄉
    一系列環境大整治、大治理大刀闊斧開展,隨即一座座小瓦窯、水泥機立窯、中小煤礦等「五小」企業完成了歷史使命,全部淘汰退出。2013年至今關閉退出非煤礦山35家;2017年以來,拆除黏土磚企業111家;2016年至今關閉退出煙花生產企業53家……有效遏制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趨勢。 生態所思,責任所負,情懷所系。
  • 關於打造賀勝路(蘄嘉高速-107國道段)綠化示範景觀道的思考
    (二)周邊綠化景觀道路現狀泉都大道在2019年完成綠化景觀工程,綠化以海綿式生態綠地為特色,上層以桂花、香樟、樸樹等組團為主,下層以大草坪為主,搭配草本地被植物,結合微地形,打造組團式、層次豐富的植物景觀。道路兩側有綠道,沒有林蔭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