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寧鄉市,湖南省轄縣級市,由長沙市代管,位於湖南東偏北的洞庭湖南緣地區、長沙市西部。截至2018年末,寧鄉市戶籍人口143.09萬人,常住人口130.50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1.2%。三國時置新陽縣,寧鄉自此開始設郡縣;唐貞觀元年(627年)以「鄉土安寧」之意置寧鄉縣;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建縣,隸潭州長沙郡;新中國成立後,寧鄉曾歸屬益陽、湘潭兩地區;1983年劃歸長沙市轄;2017年12月,寧鄉正式撤縣建市。寧鄉還出土了四羊方尊、人面紋鼎、象紋大銅鐃等1500多件青銅器,被譽為「南中國青銅文化中心」。2018年,寧鄉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13.74億元。當然寧鄉市自古至今名人眾多,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其中較為知名的六位,也歡迎各位朋友補充,讓我們銘記那些在歷史上作出貢獻的名人。
第一位:陶峙嶽
陶峙嶽 (1892.09.18─1988.12.26),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上將,湖南省寧鄉市仙鳳鄉人。在軍旅生涯中,歷任湖南省督軍公署參謀處上尉參謀,譚延闓部「護字營」營參謀長、營長,湘軍營長、團長,國民革命軍團長、副師長、師長、軍長、副總司令、總司令等職。先後參加了護國護法戰爭、北伐戰爭、會攻南京、復克徐州之役、蔣桂戰爭、蔣馮閻戰爭、對中央蘇區的歷次「圍剿」、淞滬會戰等。1949年9月25日,率駐新疆的10萬國民黨軍官兵通電起義,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為和平解放新疆,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為新中國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貢獻。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88年12月26日在湖南長沙病逝,享年97歲。
第二位:潘世徵
潘世徵(1916—1961)湖南省寧鄉縣人。石河子大學首任校長。一九三0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參加了長徵。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0師三五九旅七一八團衛生隊隊長,旅後勤部衛生部政治委員,旅衛生部部長,南下支隊衛生部部氏。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原軍區衛生部部長,第一野戰軍二軍衛生部部長,第一兵團衛生部部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新疆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兼衛生部部氏。一九五一年赴蘇聯莫斯科中央醫師進修學院學習,獲醫學副博士學位,後入蘇聯基洛夫軍事醫學科學院特別系學習,一九五六年回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副院長。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第三位:程千帆
程千帆 (1913—2000),男,漢族,九三學社社員、中國著名古代文史學家、教育家,是公認的國學大師,在校讎學、歷史學、古代文學、古代文學批評領域均有傑出成就。程千帆原名逢會,改名會昌,字伯昊,四十以後,別號閒堂。千帆是其曾用過的許多筆名之一,後來就通用此名。祖籍湖南寧鄉,老家在寧鄉土蛟湖竹山灣(現改屬望城縣),後遷居長沙。程千帆1928年入金陵中學,1936年畢業於金陵大學。歷任金陵中學、金陵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教職。
第四位:周光召
周光召,1929年5月15日出生於湖南長沙寧鄉市,理論物理、粒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會士,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名譽主席,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原中國科學院院長。1951年周光召從清華大學畢業後轉入北京大學研究院學習;195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從北京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1957年至1960年擔任蘇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中級研究員;1961年至1964年擔任核工業部核武器研究院理論部副主任,核武器理論研究所副所長、所長,核工業部九局總工程師,第二機械工業部九院研究所所長;1979年擔任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第五位:宋君強
宋君強,1962年7月21日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市,數值天氣預報和高性能計算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少將軍銜,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教授。1979年宋君強考入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應用力學系,先後獲得應用力學學士學位、應用力學碩士學位;1986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在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系兼研究所工作,先後擔任講師、副教授、研究員;199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9年擔任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研究所副所長;2004年擔任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學院軟體研究所所長;201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6年擔任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
第六位:甘泗淇
甘泗淇(1903年—1964年),原名姜鳳威,別名姜炳坤。湖南省寧鄉縣十都月山楠竹山(今黃材鎮八渡水村)人。中國人民的革命戰士、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歷任紅二方面軍政治部主任、八路軍一二零師、晉綏軍區、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主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抗美援朝中,他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結合志願軍實際,對政治工作中一些帶根本性的問題作認真的探討。其中關於政治工作要「鑽進去,冒出來」等重要論述,對全軍政治工作具有指導作用。志願軍回國後,任解放軍總政治部副主任。並被選為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64年2月,甘泗淇病逝於北京,終年6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