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老街 嚴乙力 攝
一條老街,一段歷史。至今仍擁有老街的地方,都是幸運的。
蜿蜒的街巷,黢黑的屋簷,凹陷的青石板以及兒時的糖果櫃……儘管時光帶著灰塵,但煙火色依舊如常。
隨著城市進程加快,一大批老街湮滅在歷史的車輪下。在兩江新區,有這樣一條老街,毗鄰生機勃勃的水土高新城,安靜、淡然,與繁華為鄰,為這個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地,留住過往痕跡,安放內心鄉愁。
城市在生長,歷史在延續,這新與舊、快與慢,豐富著兩江的人文向度,也沉澱著兩江對歷史傳統的鮮明態度。
歷史老街讓鄉愁得以安放
水土老街清末置水土鎮。抗戰時期國民政府遷往重慶,嘉陵江畔的水土亦繁榮一時。
歷史上,水土老街,是老江北的中心。曾經這裡繁極一時,車水馬龍。如今,縣府辦公大樓依然佇立,無聲地述說著那些年的過往。
幾百年來,老街生活依舊緩慢。攝影愛好者愛到水土,用鏡頭撫摸老街歷史的皺紋。也惹得眾多老街走出去的人,一陣陣唏噓,依舊能記得老街上的土沱酒、土沱麻餅、張麻糖等,以及經營了幾十年的小餐館,陳舊的桌子,被煙火舔舐的屋梁……記憶一下扯回兒時,鄉愁便在心頭蔓延。
漫步老街,走過斑駁陳舊的古宅木門,陽光穿過茂密的樹梢,斜斜地投映在青石板上,斑駁的樹影,如數百年前一樣,沒有變化。
街道上,婦人們扎堆嘮嗑,孩童們蹣跚學步,老人坐在門前,不言不語,將目光拉長,如同老街一樣安靜,坐在歲月的光陰裡,坐進歷史的塵埃裡。
而與水土老街相毗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座現代新城——水土高新城正匯聚智慧、高新技術、大數據等要素,著力打造山水交融、內暢外聯、產業高端、宜居宜業的生態智慧新城。
老街顯得陳舊,新城顯得堅硬,新舊並存,老街為快步前進的水土保有一絲柔軟,留住城市向上發展的根基。
高新產業新城正在冉冉升起
老街很舊,歷史文脈保存完整,青磚灰瓦舊物襯託鄉愁餘韻。
城市很新,高新產業不斷發展,「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發展。
重慶京東方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外景圖
今年3月8日,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公示的第九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名單中,兩江新區憑藉近年來在大數據領域的出色表現成功入選。此次獲批示範基地的區域範圍包括水土、照母山兩個片區,其中水土片區主要培育數據存儲與管理產業集群,集聚了聯通、浪潮、騰訊等龍頭企業,為政務、金融等產業領域提供數位化服務。
重慶藥友製藥
水土已引入京東方、萊寶高科、騰訊、康寧玻璃等頭部企業,為發展實體經濟、建設創新高地、打造智慧城市、展現水土魅力注入了強大的底氣。未來,水土高新城還將以「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雲聯數算用」全要素群及生物醫藥為招商重點,以支柱產業補鏈、提質、增量為抓手,打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國際數據港產業集群,同時引領帶動永川、廣安、南充等毗鄰區域高新技術產業加速發展,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水土,一座高新產業新城正在嘉陵江畔冉冉升起。
開往春天的地鐵年底停靠水土
伴隨水土高新城大開發、大建設熱潮,水土的基礎設施正在全面加速,形成縱橫交錯的交通網絡。方正大道、雲漢大道、悅復大道,一條條寬敞的坦途快速建成,「五縱七橫」「井字型」路網密布全域。 外環高速、渝廣高速通達園區。東環鐵路、黃茅坪支線鐵路以及軌道正抓緊建設。軌道交通6號線支線二期已順利實現電通,將於年底通車投運,該工程將連通悅來與水土組團。6號線支線二期規劃終點位於水土高新城沙河壩站,線路開通後,水土高新城綠色公共運輸便捷度大大提高,對發展水土經濟將產生帶動作用。 放眼水土,已初步形成集公、軌、鐵、水於一體的立體綜合交通格局。這座崛起的高新城,正進一步強化大通道和內部路網建設,加快打造兩鐵、兩軌、兩高、兩快和兩環三射的立體交通網絡。
獨擁山水交融自然生態底蘊
擁有老街的水土,也擁有彌足珍貴的自然資源,地處中梁山與龍王洞山之間,嘉陵江環繞,竹溪河、後河穿行全域,擁有山水交融的自然生態底蘊。「兩山、一江、兩河、十四公園」構成山水交融的生態環境。
雲霧中的水土嘉陵江大橋
水土高新城圍繞天然竹溪河打造的景觀和依山而建的城市主題公園,已形成環繞的公園景觀群落。其中圍繞竹溪河約11公裡河岸線打造的約3700畝竹溪河公園,將成為水土的中央景觀帶。目前,竹溪河景觀工程二期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預計2021年完工。
水土已進入高速發展期,相繼建成的雲頂山公園、雲興公園、思緣公園、飛馬李子坡公園、水滴橋水系公園、竹溪河公園,正在建設的馬元溪水體公園、興仁公園、紅旗水庫水體公園分布於園區的各個區位,覆蓋了人居範圍。
水土正按「推窗見綠、出門見景、四季有花、全域4A」標準進行提檔建設,實現了「天天有花開、四季花不同、綠色為本底、全域是景區」,2019年9月被工信部認定為「綠色園區」。
城市功能齊備打造幸福生活場景
「出行有坦途,居者有華屋,上學有名校、就業有保障,患病有所醫,老來有所養」這是水土高新城的承諾,現已成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生活場景。
「兩鐵、兩軌、兩高、兩快」大通道配合「一環五縱七橫」的立體交通網絡,讓園區企業和市民更加方便。1400家市場主體為社會提供近4萬個工作崗位,加上園區提供的就業培訓、創業幫扶和招聘服務,讓市民在家門口就實現就業創業。
國科大重慶學院 劉德良 攝
復興法庭、特勤消防站、社區農貿市場、養老服務中心等一批便民配套設施相繼建成投用,讓轄區居民就近感受生活的便捷和舒心。兩江雲頂大酒店、雲中街、萬壽思源人才公寓等重點區域有序配套22.35萬平方米商業,金融街打造8萬平方米綜合商業體,基本滿足區域企業員工和市民生活需求。
在教育上,水土高新城目前共規劃建設學校24所,其中小學15所,中學9所。擁有國科大重慶學院、西大附中、江北中學等名校,構建從幼兒園到博士後全程優質教育體系,提供高水平、整體性、持續性的優質教育服務。同時,知名三甲醫院等優質名醫相繼落地建設,為轄區市民提供便捷的醫療服務;約250萬定向商品房、163萬人才公寓,惠及徵地拆遷群眾和企業工人近10萬人。
此外,一批國內知名開發企業落子水土,匠心築就與山水合居的高品質住宅,為前來園區就業、創業和置業的廣大市民提供更美好的安居和生活。
有歷史底蘊,有鄉土元素,也有科學配套規劃,高新產業集群,嘉陵江畔水土高新城,正在加速向山水人文之城蛻變。
撰稿:張馨允 通訊員 王健名 除署名外由兩江投資集團供圖
主編:羅再芳
總值班:丁香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