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新華社刊發的一篇《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的文章,讓既有老舊社區加裝電梯再次成為熱點話題。早在3月份的2018年政府工作的建議中,第六項明確提出「有序推進『城中村』、老舊小區改造,完善配套設施,鼓勵有條件的加裝電梯。」由於歷史原因城市中相當一部分建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商品房,大部分是沒有電梯的多層樓房,但這些房屋目前都處於城市核心位置,交通便捷,配套齊全。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對房地產市場有何影響?我們邀請到房聯行總經理陳俊霖先生,聽聽他的觀點。
騰訊房產漢中:您如何看待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這一熱點?
房聯行陳俊霖:」9月20號國家《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意見印發,意見中指出『近年來,我國在擴大消費規模、提高消費水平、改善消費結構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要看到,當前制約消費擴大和升級的體制機制障礙仍然突出。』如今各地都在大力推行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並出臺相關政策,通過加強社區、家庭的適老化設施改造,優先支持老年人居住比例高的住宅加裝電梯,是構建更加成熟的消費細分市場,是一種壯大消費新增長點的表現形式。
騰訊房產漢中: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對城市有何影響?
房聯行陳俊霖: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獲得許可,標誌著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更新拉開序幕。目前全國31個省份共有老舊小區約15.9萬個,佔地面積超過20.3億㎡,建築面積近35億㎡,涉及居民4213萬戶。這是網上的數據,實際數據可能更大。
時間上,這些小區實際可能並不「老」。因為在第一輪的舊城改造過程中,也就是八九十年代的城市化進程中,大多數企業、職工住宅、小區、危房已經得到拆遷。目前的在居住使用的小區,更多的是九十年代以來修建的,它們的特點是:位置好,交通便捷,就醫方便,一般是多層住宅。按照房屋設計使用壽命,一般房屋都是50年以上的使用壽命,這些房屋剛投入市場不到30年,正是黃金使用期。而且按照70年產權期限,這些小區也遠遠沒有達到土地使用年限。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獲得許可,它的重點意義在於,標誌著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更新拉開序幕。為什麼這麼說呢?按照國際經驗,尤其是歐美發達國家經驗,社區更新、城市更新,往往比新建社區的量更大。社區更新包括哪些呢?它包括照明改善、綠化改善、空間改善、風貌改善、交通改善等等,電梯加裝是其中重要一項。它標誌著,對具有市場價值的小區,進行綜合改造,從而提升其居住舒適度,發揮其地理區位優勢,將成為一個全新的行業。目前比較多的,是對老廠房進行改造提升,打造成為創客空間、美食城、影視基地、文化園區等等,在不久的將來,通過對成片居住小區的提升改造,將成為一個常態,成為開發的主要內涵,也是城市運營的主要方向和課題。
騰訊房產漢中:這對於房地產市場有哪些影響?
房聯行陳俊霖: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將推動一二手房消費產生深刻變革,首先對新房市場的預期會產生變化。剛改型、改善型需求,顧名思義是原來的住房已無法滿足現在的需求。老舊社區加裝電梯的實現,將會極大地減少一部分剛改型和改善型群體,通過對電梯等交通系統的改善,以及小區風貌的提升,原有老舊小區蛻變成一個全新的社區。
其次,對二手房市場供需產生變化。影響一個小區房屋價格的,包含實物、權益和區位因素。房地產實物是指房地產中看得見、摸得著的部分,如建築物的外觀、建築結構、設施設備、裝飾裝修等,電梯就對應實物因素中的設備設施。老舊小區安裝電梯前,根據金三銀四原則,房價最高的為三樓及四樓這樣的中間樓層,而一旦安裝了電梯,房屋價格也就發生了改變。像六七層這樣的以前不值錢的樓層,改造後,舒適度得到改善,視野優勢獲得釋放,價格自然是水漲船高,因此以往老舊小二手房市場中較難出手的高樓層如今也揚眉吐氣了,與之相反的一層二層很可能還會迎來貶值的跡象,無論是採光還是噪音或多或少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騰訊房產漢中: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是否是盤活存量的一種方式?
房聯行陳俊霖: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可以說是藉助技術手段來對存量資產進行改造來提升項目的資產價值。在以往的老舊小區,面對老年人的出行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辦法時,多數人尋求了改善型項目。自然原來的老破小被剩了下來,雖然所處地段優越,交通便捷,但樓體相對老舊,檔次較低,物業服務水平跟不上主流需求。老舊小區通過加裝電梯,發揮其區位優勢,進一步改善環境和服務,進而獲得市場的認可,實現市場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