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宜居水平、改善居住條件,杭州既有住宅加裝電梯作為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民生工程已進入第四年。截至目前,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全年新增完工347處,累計完工1156處。
完工量較去年同期翻番
今年已有347臺加裝電梯完工
「開工了,離坐上電梯的日子不遠啦!終於有了盼頭!」濱江區西興街道繽紛小區的居民們看著一臺臺機器進場施工都激動不已,雖然受疫情影響短暫停工,但市區兩級住保房管部門卻沒有停下為居民服務的步伐,早早開始緊鑼密鼓地為復工作好充分準備,爭取盡最大努力把疫情對加裝電梯工作所造成的阻延降到最低。
(繽紛小區施工現場)
全面復工以來,全市加裝電梯工作吹響了「加速度」的號角,十三個區、縣(市)和錢塘新區齊頭並進,加強對屬地街鎮、社區指導協調,全力推進加梯進程,如上城區、濱江區召開街道加梯推進會;拱墅區積極協調管線部門,預排管線遷改工作;臨安區率先啟動加梯聯審工作……一如既往地積極推進這項民生工程落到實處、取得實效,其中,有10個區、縣(市)更是將加梯工作納入了今年區級民生實事重點推進,讓更多住戶享受加裝電梯帶來的便捷。
截至目前,全市年度新增聯審項目327處,完工347處;歷年累計開工1424處,完工1156處,共惠及1.4萬餘戶、近3.5萬的居民。
與此同時,局還在全力推進國內首個加裝電梯政府規章——《杭州市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管理辦法》的制定,力求在民意統一、聯合審查、後續管理等關鍵性問題上有所突破,目前已報送市司法局審查。
「項目」、「政策」雙推並進,杭州正在著力加快加裝電梯由「盆景」變為「風景」
加梯貸、養老險
杭州加梯服務有創新
最近,家住餘杭區崇賢街道星海雲庭的業主很高興,因為他們申請的「加梯貸」已經成功辦理,距離「加梯夢」的實現又邁進了一步。
這是杭州推進加梯又一創新服務,「資金籌措難」一直以來都是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過程中的一大難點問題。針對老舊小區弱勢群體經濟能力的情況,餘杭區聯合中國銀行率先推出低利率「加梯貸」——業主可憑身份證、戶口本、房產證、加裝電梯合同或協議、收入情況及個人信用情況等材料申請最高授信15萬元的資金,既滿足居民加梯需求,又減輕了居民一次性支付資金壓力。目前,餘杭區崇賢街道星海雲庭和塘栖鎮水榭花都小區已有多位業主成功申請辦理了「加梯貸」,這也為後續全市的加裝電梯工作提供了操作藍本。
不僅如此,星海雲庭的業主們還可以通過全國首個加梯AR實景應用軟體為自己量身定製最稱心的加裝電梯樣式。這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加梯AR實景應用軟體日前在餘杭區試點成功,APP內置多種加梯方案和裝修配置,業主通過定位可即時實時生成與真實住宅疊加的加梯實景效果,並根據需求選擇電梯層站數、材質、顏色等細節內容,最後由AR實景軟體實時調整、一步到位,較以往的平面圖紙方案模式,更為直觀、簡單、高效。
(餘杭區南苑街道加梯服務地圖)
不僅如此,餘杭區南苑街道還發布了首張加裝電梯服務地圖,通過對轄區內每個小區每幢房屋實地踏勘,以「綠、藍、紅」三種顏色標識符合、基本符合和不具備加梯條件的房屋,居民看圖就知道自己的樓幢是否符合加裝條件,還著重宣傳了加梯政策和流程等問題,為居民提供了一份詳細攻略,也推動加梯工作進入「快車道」。
加裝電梯正在全面鋪開,越來越多的居民享受到了電梯上下樓的便利,而投入使用後,電梯的維保等問題也一直備受關注,圍繞「後續長效管理」這一問題,堅持探索和培育多元日常維保方式,按照「業主主體,市場運作」的原則,鼓勵各區先行先試,探索出業主自管、物業代管、第三方託管、購買電梯保險等多種維保方式。
今年,拱墅區大關街道先行先試、大膽創新,以小區微治理為平臺,以「民主促民生」為目標,通過「搭建平臺+參保」「公約管理+參保」「業主自治+參保」等形式,街道、社區、居民三方同向發力,推動加裝電梯項目積極參保,並率先在西四苑8幢1單元加梯項目中實現全國首臺加裝電梯購買「15+2」電梯「養老」綜合保險模式,為電梯加裝後未來17年的維保、人身意外等問題上了一道「保險」,也為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加梯項目後續維保提供了新模式、新路徑。
(拱墅區「15+2」電梯「養老」綜合保險籤約儀式現場)在今年浙江省開展的2019年改革創新最佳實踐案例評選活動中,杭州走出的「業主主體、社區主導、政府引導、各方支持」獨特加梯模式獲「優秀實踐案例」。這也鼓勵著市區兩級住保房管部門邁開加梯步伐不停歇,將繼續全面大力推進、完善頂層設計、打造精品項目、健全長效機制,不斷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來源:杭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