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舊煥新順民意 環境提升聚民心 宿州市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2021-01-09 瀟湘晨報

改舊煥新順民意

環境提升聚民心

宿州市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為持續改善城鎮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宿州市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科學謀劃、高位推動,全面推進全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2020年,在完成78個老舊小區改造年度目標任務的基礎上,主動提標擴面,全年累計投入資金約2.6億元,完成改造老舊小區151個,建築面積183萬平方米,直接惠及居民18629戶。

一是高度重視,高位推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將城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納入民生工程、「兩治三改」雙向調度,對工作推進中遇到的問題,每周一由市城鄉建設指揮部集中會商,統一協調、合力解決,形成既分工協作、又整體推進的高位推動工作格局。市住建局作為全市老舊小區改造牽頭部門,配備專班,抽調專人負責,建立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業務科室抓落實的工作機制,主要領導定期調度、聽取匯報;同時,與縣區籤訂目標責任書,強化工作考核,形成一級管一級,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工作機制。

二是規範管理,多方監督。

加強項目管理,規範項目審批和招標程序,加強日常巡查和指導,強化項目建設全過程的動態質量安全監管,委託質監部門全程跟蹤,確保工程質量。鼓勵群眾全程參與,充分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建立「居民義務監督員制度」,通過個人申請、群眾推薦,聘請群眾威信高、認真負責的小區居民為義務監督員,全程參與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的進度、質量及安全監督,有效保證了小區改造的效果和質量。

三是建管並重,長效管理。

老舊小區改造後,遵循小區業主意願,有條件的小區在街道(鄉鎮)、社區組織協調指導下,由業主及時依法選聘物業服務企業,對照物業服務標準,明確服務內容和收費標準;暫不具備條件的小區,由街道(鄉鎮)辦事處牽頭徵求業主意見,通過託管、社會組織代管、居民自管等方式進行管理,做到小區改造完成一個,後期管理跟進一個,建立老舊小區長效管理機制。完善推廣「紅色物業」管理模式,依託紅色物業公司,為老舊小區市場化物業服務提供託底保障,確保改造後的老舊小區實現物業服務全覆蓋,鞏固提升改造成果。

四是以人為本,三問於民。

改造前「問需於民」,形成共識。通過入戶走訪、座談交流、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多方徵求意見,全面了解群眾需求,從「政府配菜」到「居民點菜」,側重解決居民最最關心關注的問題,將居民最期待、最急需的領域納入改造範疇。改造中「問計於民」,達成共建。提前公示改造方案,充分徵求民意,並根據居民反饋意見及時作出科學調整。改造後「問效於民」,實現共評。通過電話回訪、入戶走訪、第三方績效評價等形式,全面了解居民群眾對改造效果的滿意程度,真正把住戶群眾的需求和滿意作為工作的首要目標。

通過大力實施提升改造,曾經「路面坑窪不平、外牆老化脫落、配套設施陳舊、雨汙水亂流、環境髒亂差……」的場景一去不復返,老舊小區徹底甩掉了昔日的龍鍾之態,重新煥發出新的生命力,老舊小區蛻變為環境優美的宜居小區。平坦整潔的小區道路,亮麗如新的小區外牆,整齊劃一的停車位,隨處可見的休閒座椅,鬱鬱蔥蔥的花草植物……走進曾經的老舊小區,看到的是煥然一新的場景,從「老破差」到「新綠美」,越來越多的市民感受到了老舊小區改造後「幸福來敲門」的喜悅。

硬化小區道路、改造雨汙管網、完善基礎設施、房屋外牆翻新、提升綠化環境……通過一系列的改造提升,如今已經改造完成的小區發生了美麗蝶變:地面乾淨整潔,綠植蔥蘢,花木繁茂,嶄新的宣傳欄展示著小區改造前後的鮮明對比。道路寬了、車位多了、建築新了、景色美了……越來越多的老舊小區實現裡子「好住」了、面子「好看」了,煥然一新的家園透出濃濃的幸福味道。

老舊小區改造,改善的是環境,凝聚的是民心。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強化舉措,統籌部署,全面深入推進全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有序有力有效開展,努力將這項民生工程做好、做實,全力打造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公評、成果共享的新格局。通過改造讓老舊小區這些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細胞」重換新生,給老百姓提供一個更加舒適、幸福的生活環境,讓城市發展更有顏值,讓小區生活更有溫度,讓群眾幸福更有質感!

【來源:宿州市住建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全面推進廣西城鎮老舊小區...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大力推進全區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20〕23號),結合廣西實際,制定本方案。各市、縣人民政府要按照標準,於2020年12月底前對轄區內2005年底前建成的所有住宅小區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建立本級城鎮老舊小區資料庫和改造項目儲備庫,在國土空間規劃的指導和約束下編制完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專項規劃,以市為單位報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備案。儲備庫按自治區有關規定實行動態管理。
  • 老舊小區改造不能「驢糞蛋表面光」
    但走進背街或小區內部,卻是另一番景象:樓棟牆體還是黑灰水泥牆;一些小區內環境髒亂差,垃圾溢出垃圾桶,臭氣燻天,寵物糞便隨地可見;綠化帶裡土地裸露,風一吹灰塵亂飛;很多單元房的門禁系統早已破壞,樓道裡貼滿各種各樣的小廣告。粉刷小區沿街牆體,有助於提升小區「顏值」,但只刷牆卻不提升內部基礎設施功能,屬於典型的「只穿新衣不洗澡」。
  • 目前老舊小區改造有什麼進展?存在什麼問題,有什麼具體的推進措施?
    據介紹,海南將分批次推進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按照相關標準把老舊小區改造分為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三種類型進行改造。今年海南計劃完成153個老舊小區、893棟住宅樓、建築面積247萬平方米,惠及20000戶以上居民的改造工作,目前已啟動前期工作。
  • 四川城鎮老舊小區這樣改造
    12月2日,記者從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推進現場會上獲悉,截至11月下旬,全省老舊小區改造累計完成投資額64.9億元。其中,納入2019年改造計劃的小區已開工735個,開工率100%,累計完成投資33.4億元;納入2020年改造計劃的小區已開工4065個,開工率98.5%,累計完成投資31.5億元。全省40個示範項目已全部開工。
  • 中央發文:推進2000年底前老舊小區改造,將惠及上億居民
    時隔三個月,中央再次強調老舊小區改造。今年四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加大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力度,推動惠民生擴內需。今天(7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用5000多字明確了老舊小區的改造方式,惠及17萬個小區、上億居民。
  • ...一批重大民生工程蓄勢待建 老舊小區改造、養老育幼工程、社區...
    除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外,養老育幼工程、社區新基建也將加速推進。業內指出,民生重大工程建設將撬動巨大的投資空間,要發揮好中央預算內投資等政府資金的帶動作用,引導社會資本共同參與。多部門開列新年民生工程清單2020年,河北省20項民心工程全部完成或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老舊小區改造、市政老舊管網改造、城市排水管網雨汙分流改造、文化惠民等工程實際完成量均超過年度目標任務的30%以上……這是日前河北省公布的一組2020年民生工程成績單。這只是一個縮影。
  • 【真抓實幹在湖南】瀏陽:老舊小區迎來「逆生長」
    近年來,瀏陽市老舊小區改造步伐明顯加快,無論是大改建,還是微改造,該市堅持「依託民意決策改不改,依靠民情規劃怎麼改,依從民力共同參與改」,力求因地制宜推進,全力實現惠民生和促發展雙贏。以福盛小區為例,居民的房子一樓出租,以前租金也就幾百元一月,如今已經漲了200多元每月,這還只是中等水平的漲幅。「租金最高漲了300多元一月,預計改造完成後,還會漲。」王勇說。 謀劃出「方子」,改造有「四圖」,因地制宜施策推進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發布。
  • 國務院重磅文件:6年改造17萬個老舊小區 一文讀懂
    有望帶來萬億級投資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國務院有了新部署。7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公開了《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用5000多字描繪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路線圖,這涉及居民上億人,備受外界關注。
  • 徐立毅調研老舊小區改造時強調 系統把握 統籌推進 主動探索 促進城市環境大改善治理能力大提升
    ,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市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樹牢新發展理念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統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促進城市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社會治理水平不斷提升,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經區:老舊小區改造「治病」又「健身」
    經區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建設局多次組織專家召開老舊小區改造方案論證會,從細節入手對小區的硬體和軟體環境改造方案反覆推敲,包括停車場車位、道路硬化工程、雨水、汙水、暖氣管網維修、綠化及小遊園建設、海綿城市建設和智慧小區建設等。4月1日,金海灣花園老舊小區改造調度會開在工地現場,改造工程主要涉及路面硬化、停車位劃分、熱力管網、汙水管網改造、綠化帶重整、管線下沉等方面。
  • 河口區老舊小區改造換新顏
    為改善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實現房屋居住安全,結合「四供一業」維修改造要求,於2019年10月開始對整個社區的單元門、水、電、氣和暖進行優化升級。截至目前,河瑞社區已全部完成小區的單元門、水、電、氣和暖的優化升級工作,確保居民有一個舒適居住環境。
  • ...改造為啥我們家不一樣》後續 老舊小區改造啥標準、有哪些項目?
    此外,還有多位讀者認為,老舊居民樓內的管線等也已老化,時常管道堵塞,還存在安全隱患,若是能選擇將這些也改造,就能從根源解決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難題。  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都有哪些?  11月13日上午9時40分許,帶著讀者和網友的諸多疑問,記者來到了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指揮部辦公室。
  • 今年,漣水6個老舊小區改造全面完工
    老舊小區改造涉及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今年,漣水縣完成6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改造後小區變化如何?據了解,今年,漣水縣住建局對現代名流花苑、陶然居小區三期、文雅居、富貴花園、梅園小區、公路站宿舍區6個老舊小區實施綜合改造,投資額約為1500萬元,改造面積約25萬平方米。目前6個小區改造已全面完工,順利完成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民生實事任務。
  • 船山176個老舊小區要改造了!有你家嗎?
    11月25日,遂寧市船山區召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一期)EPC總承包交底暨項目推進工作會。會議就加快推動我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一期)進行了安排部署。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區政協黨組副書記黃鈺,項目涉及單位及參建單位人員參加會議,副區長任參主持會議。
  • 馬尾主城區提升改造 老舊小區「改」出好生活
    但老城片區由於規劃建設時間久遠,城區面貌略顯老舊,尤其和東江濱沿線面貌相比,給人一種不協調的感覺。」12月1日,家住馬尾舊街的老馬尾人李先生接受採訪時坦言。「但從近年來看,馬尾主城區大力度的提升改造,帶給我們巨大的欣喜。」
  • 352個小區已開工,施工改造按下「快進鍵」,江城老舊小區紛紛刷新高...
    破舊掉皮的牆麵粉飾一新,亂搭亂蓋的棚子拆掉後長出了竹林,堆滿垃圾的角落種上了鮮花與綠植,過去的空地建成了居民休憩鍛鍊的樂園……改造後的老舊小區刷出高顏值,生活環境大為改善,居民滿意度顯著提升。去年以來,武漢啟動老舊小區改造,計劃用3年時間,基本完成760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截至11月底,已有352個老舊小區開工改造。
  • 邯鄲老舊小區改造,改出幸福生活
    為了讓這些「衰老」的樓房重獲新生,近年來,我市開展了大規模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特別是去年,這項工作被列入我市10件民生實事之一,其進度進一步加快。來自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我市累計投入資金近12億元,319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已全部完成。
  • 今年濟南已完成50個老舊小區改造 268部電梯「上樓」
    今年以來,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精心組織推進群眾普遍關心的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打造紅色物業等工作,著力解決結構性的民生問題,補齊民生發展短板,努力提升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兩會熱議 | 如何破解老舊小區改造中諸多難題?
    兩會熱議 | 如何破解老舊小區改造中諸多難題?工作報告提出,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支持加裝電梯,發展用餐、保潔等多樣社區服務。在各地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實施老舊小區改造的過程中,如何破解改造過程中存在的諸多難題?來聽聽代表委員們怎麼說。
  • 龍港區:升級改造 老舊小區變身幸福港灣
    近年來,龍港區持續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通過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不斷提升城市顏值,優化服務功能,提升市民生活品質,使市民真正從住有所居邁向了住有宜居。家住龍港區建南社區天龍家園小區的居民張雅輝告訴記者,她所居住的小區屬老舊小區,基礎設施老舊,道路破損路面較多,居民出行不便。通過改造,不僅改善了小區內居民們的生活環境,也提升了小區形象,使小區真正實現了舊貌換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