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主城區提升改造 老舊小區「改」出好生活

2020-12-05 樂居網福州

「馬尾多年來新城建設力度很大,城市面貌有了很大的變化。但老城片區由於規劃建設時間久遠,城區面貌略顯老舊,尤其和東江濱沿線面貌相比,給人一種不協調的感覺。」12月1日,家住馬尾舊街的老馬尾人李先生接受採訪時坦言。

「但從近年來看,馬尾主城區大力度的提升改造,帶給我們巨大的欣喜。」李先生說,「古韻悠悠的街巷、綠意盎然的道路沿線、房屋外立面刷新、街頭還出現了一個個迷你版公園……」細數馬尾肉眼可見的「微小」變化,李先生歡喜點讚:「馬尾越來越美了,政府工作做到了百姓的心坎上。」

據了解,為了讓老百姓有更好的宜居環境,五年來,馬尾區重點加快城市品質提升工作,注重生態、人文、經濟相結合,「精雕細琢」每一個細微角落,為城區居民生活帶來盎然綠意,豐富了休閒方式。

尤其是去年起,馬尾重點開展「多位一體」綜合提升工作,老街巷整治、拆牆透綠、老舊小區提升改造、街頭小公園及纜線下地……今年馬尾「多位一體」老城區綜合提升工作,包括13個大項目、200多個小項目,預計在本月底全面完成。

城市邊角地變身休閒「小公園」

愜意的休閒步道、仿樹樁的休閒凳、冒出新芽的喬木、五顏六色的花草……馬尾區委老乾局公交站附近原來是片雜地,周邊居民違章搭建,不久前,經過園林工人的「精雕細琢」,成為一個精緻的「口袋」公園。

「該地塊原來被雜物堆砌,影響市容市貌。」區園林中心工作人員林先生告訴記者,「我們利用這小小的四百多平方米建造一個『口袋』公園,就近的居民增加休閒場所,也扮靚市容市貌,一舉兩得。」

家住海西提小區的鄭女士對這樣的變化讚不絕口,「家門口的小公園讓人太驚喜了,吃過晚飯,帶著家人下樓就近散散步,別提多愜意了。」

星達路上正榮財富中心停車場旁,榕樹下「驚現」一個小公園,休閒步道穿過,人們坐在休閒石凳上閒話家常,花草樹木相映成趣,據了解,這樣的街頭綠地公園,今年區園林中心共建成38個。林先生告訴記者:「這些公園面積小到幾百平方米,大到一兩千平方米,種植著各類開花喬灌木,形成疏密有致的植物景觀、花海花帶景觀。在豐富生態多樣性的同時,馬尾區園林中心還適當增加步道、休閒座椅、景觀燈等公園設施,滿足遊客和居民休憩娛樂的需求。」

老街巷整治「顏值」大提升

12月1日,記者來到羅星塔公園南門入口,只見一條道路嶄新的瀝青路向前延伸,路旁水溝和圍牆邊上,補充種植的綠植配合花草相映成趣。

「該路段原為花崗巖路面,由於道路破損、行路難,飽受群眾詬病。」區市政工程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改造中對破損嚴重的道路進行挖掘重築,新建10釐米厚瀝青面層、24釐米厚C25基層和20釐米厚級配碎石墊層,並進行補充綠植,提升道路顏值。

今年,馬尾區圍繞居住密集、文化底蘊豐富的老街巷,進行系統綜合整治提升。君竹路10號-1小巷、聯安路南段、星發路、步行街南段、羅星塔公園南門入口通道等10條老街巷均在改造之列。

該負責人表示,此次老街巷整治主要圍繞硬體、軟體提升兩個方面展開。硬體上,他們對路面及以下開展雨汙水管網分離、埋設強弱電管溝等管網系統改造及路面提升改造。地上部分將主要開展店牌店招整治、空中纜線規整等立面改造,並增設居民休憩場所。軟體方面則在工程建設過程中融入船政等文化元素,以展示馬尾現代都市面貌,體現城市魅力,彰顯地域文化建築特色。

記者了解到,今年老街巷綜合整治提升工作圍繞「一增——增氛圍布置;二拆——拆違章搭蓋、拆廣告牌;三補——補大樹、補綠籬、補花卉;四修——修路面、修人行道、修樹池、修路緣石;五治——治髒亂差、治澇點、治纜線、治照明不足、治佔道違章」等方面開展。「個別街巷還進行了外立面改造,對建築主要造型進行優化設計,融入船政文化元素。」 上述負責人說,「目前,羅星塔南門入口道路、聚星路、聚星一路、星發路等四條道路已完成最後一道工序——瀝青攤鋪,其餘路段完成透水磚鋪設,準備瀝青攤鋪,約在12月中下旬全面完成。」

老舊小區「改」出好生活

馬尾主城區的許多住宅小區都已有20年以上歷史,這些老舊小區或多或少都存在功能老化的問題。去年和今年,我區先後整治提升27個老舊小區,從「面子」到「裡子」,著力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環境。

沉降損壞的地面得到了修復、經久老舊的雨汙管網得到了換新,懸掛雜亂的電線經過整理下地、停車區域劃分後規整多了……12月1日,記者在凱興花園小區看到,老舊小區提升改造工程已經基本完工,小區面貌得到巨大的改善。「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們小區翻新大變樣,每個業主心裡都樂開了花。」凱興花園小區業委會主任黃愛華開心地說。

今年7月底,我區啟動對宏江花園、凱興花園、8400廠宿舍、羅星花園、外供宿舍、龍珠新村、君山花園、君福樓、利順新村、順星樓、福居新村、寶馬花園、革新宿舍、東方花園、永福樓等15個老舊小區整治提升工作,目前各個小區主體工程基本完成,正在進行掃尾施工,計劃在12月底前全部完成。

以往,老舊小區管理多是業委會志願者承擔,帝豪花園去年經過改造,小區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今年4月,三木物業公司入駐帝豪花園,對其進行專業化管理服務,受到居民的一致肯定。「如今道路乾淨整潔了、車輛停放規整了、草木修剪整齊了,小區環境更好了,居民心情更順暢了。」居民唐允浩用一連串變化道出如今的美好生活。

「根據小區的不同情況,改造方案量身定製。」區房地產開發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馬尾打造出15個安防設施齊備的智能小區,並啟用10條街巷二維碼商戶管理系統,通過物聯網、5G等高科技手段串聯相關設施設備進行城市智慧管理試點,創新社區治理模式。」

區住建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除了社區管理智能化,在城區道路、園林景觀養護上,馬尾區探索出市政、園林、環衛「三合一」管理養護模式,實現建設、移交、管養無縫對接,持續鞏固品質提升成果。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文章來源:福州新聞網

優質內容推薦

加快網籤備案!鼓勵房地產企業促銷!大福州周邊發布新政!福州這些地方近期將停電!快看看有你家嗎?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落幕

相關焦點

  • 邯鄲老舊小區改造,改出幸福生活
    為了讓這些「衰老」的樓房重獲新生,近年來,我市開展了大規模的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特別是去年,這項工作被列入我市10件民生實事之一,其進度進一步加快。來自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的最新數據顯示,去年我市累計投入資金近12億元,319個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已全部完成。
  • 老舊小區改造不能「驢糞蛋表面光」
    但走進背街或小區內部,卻是另一番景象:樓棟牆體還是黑灰水泥牆;一些小區內環境髒亂差,垃圾溢出垃圾桶,臭氣燻天,寵物糞便隨地可見;綠化帶裡土地裸露,風一吹灰塵亂飛;很多單元房的門禁系統早已破壞,樓道裡貼滿各種各樣的小廣告。粉刷小區沿街牆體,有助於提升小區「顏值」,但只刷牆卻不提升內部基礎設施功能,屬於典型的「只穿新衣不洗澡」。
  • 河口區老舊小區改造換新顏
    為改善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實現房屋居住安全,結合「四供一業」維修改造要求,於2019年10月開始對整個社區的單元門、水、電、氣和暖進行優化升級。截至目前,河瑞社區已全部完成小區的單元門、水、電、氣和暖的優化升級工作,確保居民有一個舒適居住環境。
  • 池州部分老舊小區改造仍停工不前?回應:正在進行中,施工有先後
    ,此前,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曾報導池州城區秋浦花園等老舊小區改造進度遲緩等問題,並引發廣泛關注。「從2020年8月開始施工,馬上都快半年了,小區老舊改造工程還沒全部結束,這樣的改造速度真讓我們苦不堪言。」近日,池州主城區秋浦花園等小區居民向記者反映,秋浦花園等老舊小區改造工程進度太慢,嚴重影響小區居民正常生活。
  • 徐立毅調研老舊小區改造時強調 系統把握 統籌推進 主動探索 促進城市環境大改善治理能力大提升
    ,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市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樹牢新發展理念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統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促進城市人居環境持續改善、社會治理水平不斷提升,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經區:老舊小區改造「治病」又「健身」
    經區金海灣花園小區佔地420畝,共56棟居民樓, 2080戶,原停車位不足100個,停車壓力極大,由於年久失修,道路坑窪不平,小區內硬化破損嚴重,汙水管道時常阻塞,生活汙水排不出、居民出行難等問題愈加嚴重。
  • 今年,漣水6個老舊小區改造全面完工
    老舊小區改造涉及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今年,漣水縣完成6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據了解,今年,漣水縣住建局對現代名流花苑、陶然居小區三期、文雅居、富貴花園、梅園小區、公路站宿舍區6個老舊小區實施綜合改造,投資額約為1500萬元,改造面積約25萬平方米。目前6個小區改造已全面完工,順利完成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民生實事任務。
  • ...改造為啥我們家不一樣》後續 老舊小區改造啥標準、有哪些項目?
    此外,還有多位讀者認為,老舊居民樓內的管線等也已老化,時常管道堵塞,還存在安全隱患,若是能選擇將這些也改造,就能從根源解決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難題。  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項目,都有哪些?  11月13日上午9時40分許,帶著讀者和網友的諸多疑問,記者來到了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老舊小區綜合改造指揮部辦公室。
  • 改舊煥新順民意 環境提升聚民心 宿州市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
    改舊煥新順民意環境提升聚民心宿州市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為持續改善城鎮老舊小區居民的生活環境和居住條件,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宿州市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科學謀劃、高位推動,全面推進全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
  • 城市與社會︱老舊小區改造中被忽略的居民情感
    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本研究以瀋陽市友誼小區為例,探索了居民友誼小區中的居住經歷,揭示居民對拆遷改造的矛盾態度。作為典型的東北老工業城市,瀋陽的城市發展長期存在「重生產、輕生活」的問題,在居民的住房等方面欠帳較多。因此,地方政府和居民擁有強烈的住房改造意願。從上世紀80年代末瀋陽就開始進行大大小小的拆遷和改造。到2000年左右,改造規模和範圍進一步加大。
  • 中央發文:推進2000年底前老舊小區改造,將惠及上億居民
    這意味著2025年底以前,全國將完成17萬個老舊小區的改造任務,上億居民將受惠。老舊小區的哪些東西需要改?實踐中老舊小區的改造內容非常繁雜,為此,《意見》將老舊小區劃分為三類: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中央財政資金重點支持基礎類改造內容。
  • 湖北老舊小區改造:枝江市多方聯動規整「空中蜘蛛網」
    11月20日,記者了解到,自湖北宜昌枝江市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開展以來,該市已投資近百萬元,完成了民主大道、勝利路等34條主次幹道,蔬菜小區、財苑小區等82個老舊小區,城南市場、馬半路市場等4個農貿市場的弱電線路整治工作。
  • 雨汙分流+綠地改造!寶山這個小區的「微改造」,「改」出更多幸福感!
    雨汙分流+綠地改造!寶山這個小區的「微改造」,「改」出更多幸福感!>「這次改造讓我眼前一亮。小區整體環境視覺上大大提升,整潔度提高了很多,好幾年不敢開窗,現在終於可以打開了,心裡踏實了、安全了。
  • 352個小區已開工,施工改造按下「快進鍵」,江城老舊小區紛紛刷新高...
    破舊掉皮的牆麵粉飾一新,亂搭亂蓋的棚子拆掉後長出了竹林,堆滿垃圾的角落種上了鮮花與綠植,過去的空地建成了居民休憩鍛鍊的樂園……改造後的老舊小區刷出高顏值,生活環境大為改善,居民滿意度顯著提升。去年以來,武漢啟動老舊小區改造,計劃用3年時間,基本完成760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截至11月底,已有352個老舊小區開工改造。
  • 今年濟南已完成50個老舊小區改造 268部電梯「上樓」
    今年以來,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精心組織推進群眾普遍關心的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打造紅色物業等工作,著力解決結構性的民生問題,補齊民生發展短板,努力提升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老舊小區有了封閉物業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老舊小區改造試點工程已經接近尾聲,這裡即將由開放式的樓群變成封閉式物業小區。一個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配套設施更加齊全,服務功能更加便捷的「安全、便民、綠色、整潔、有序」的幸福家園,即將呈現在居民面前。「這次老舊小區改造涉及的範圍很廣,惠及的居民也很多。」共和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董宇明說,這次改造就居民關心的問題,例如上下水、供暖、環境衛生、出行等方面進行了升級,通過這次改造極大提升了居民們的幸福指數。董宇明介紹,鐵西區共和小區始建於上世紀90年代,當時由於經濟情況等限制基礎建設較為不足,存在排水管網不暢、道路安全缺乏保障、小區整體綠化差和健身設施設置不合理等問題,對居民人居環境造成了較大影響。
  • 龍港區:升級改造 老舊小區變身幸福港灣
    近年來,龍港區持續加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通過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不斷提升城市顏值,優化服務功能,提升市民生活品質,使市民真正從住有所居邁向了住有宜居。家住龍港區建南社區天龍家園小區的居民張雅輝告訴記者,她所居住的小區屬老舊小區,基礎設施老舊,道路破損路面較多,居民出行不便。通過改造,不僅改善了小區內居民們的生活環境,也提升了小區形象,使小區真正實現了舊貌換新顏。
  • 【真抓實幹在湖南】瀏陽:老舊小區迎來「逆生長」
    近年來,瀏陽市老舊小區改造步伐明顯加快,無論是大改建,還是微改造,該市堅持「依託民意決策改不改,依靠民情規劃怎麼改,依從民力共同參與改」,力求因地制宜推進,全力實現惠民生和促發展雙贏。 走訪瀏陽老舊小區改造,總有一些觸動,令人感懷:老舊小區裡住著不少老人,他們為建設瀏陽辛勤工作,省吃儉用了一輩子。如今,讓老舊小區配套設施完善,生活更加便利與舒適,正是社會發展對老人們晚年生活的美好回饋。 房屋「固頂強基」,暢通「管網血脈」,老舊小區加速蝶變 建於2000年的瀏陽市關口街道福盛小區,正在發生蝶變。
  • 目前老舊小區改造有什麼進展?存在什麼問題,有什麼具體的推進措施?
    把改善老舊小區居住環境、提升居民生活質量,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上重要議事日程,作為民生工程加以推進,是各級政府責無旁貸的責任。項目實施單位按照確定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設計方案和改造實施方案,加強工程管理,統籌安排施工時序,兼顧居民日常生活,提高改造施工效率,把好工程質量關。竣工驗收。項目完工後由業主單位組織街道辦事處、居委會、業主委員會(或業主代表)、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和監理等單位共同驗收。
  • ...一批重大民生工程蓄勢待建 老舊小區改造、養老育幼工程、社區...
    新年伊始,多地陸續曬出2020年民生領域成績單,「圓滿收官」「超額完成」成為高頻詞。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惠民生補短板還將持續加碼。《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從中央部委到地方,正在密集謀劃實施新一批重大民生工程。除了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外,養老育幼工程、社區新基建也將加速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