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汙分流+綠地改造!寶山這個小區的「微改造」,「改」出更多幸福感!

2020-11-21 澎湃新聞

雨汙分流+綠地改造!寶山這個小區的「微改造」,「改」出更多幸福感!

2020-11-18 1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吳淞發布 ,作者吳小布

吳淞發布

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政府吳淞街道辦事處 美麗吳淞,人文吳淞,幸福吳淞!

李金居民區的金泰園小區建成於上世紀70年代末,這樣一個歷經近50年風雨的小區,近年來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住宅陳舊、配套綠化雜亂、管網老化、道路破損等問題,日益影響居民生活質量。

最困擾李金居民區泰和路710弄7-10號居民的應該就是小區中的一片綠地了,本來配套綠地是好事,可對於這裡的居民卻成了心病,原來這片綠地由於缺少修剪維護,其中雜草叢生、汙水橫流、樹木枝葉肆意,過密的樹林不僅影響了相鄰居民的晾曬,還可能成為不法分子有機可乘的場所,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但近300平方米的面積,若要改造,高昂的施工報價,讓李金居委、物業、業委會都望而卻步。

直到今年九月初,這個困擾居民多年的問題,終於迎來了解決的曙光,政府實事工程雨汙改造工程進入小區施工作業,李金居民區黨組織計劃以雨汙分流改造施工為契機,對這片綠地進行改造。在得到居民100%同意後,居民區黨總支、物業、業委向施工方講述了居民們迫切想要改造這片綠地的訴求。在實地勘測後,面對這項不小的工程,施工現場負責人犯了難,不賺錢,還得倒貼錢,又是本職之外的工作,這個忙幫不幫?

看到了施工單位的猶豫,李金居民區黨總支並沒有放棄,經過多次溝通接洽,施工方終於答應免費幫助居民們解決這個困擾多年的問題,並表示,雨汙分流改造和幫助居民改造綠地,目的一致都是要讓居民滿意,做到居民的心坎兒裡,這個忙我們幫了。

經過數月的改造,再次來到這片綠地,已煥然一新,布局合理、修剪整齊的綠化,一條曲折、幽靜的小道穿越其中,一番怡然自得之景,這裡已經成為不少居民散步的首選地,周邊居民也終於能打開窗戶,迎接久違的陽光。

「這次改造讓我眼前一亮。小區整體環境視覺上大大提升,整潔度提高了很多,好幾年不敢開窗,現在終於可以打開了,心裡踏實了、安全了。改造後的這條小路看著就讓人舒心,老年人在這裡散散步很愜意。」居民張先生說,小區先後經歷了多次改造,這次改造真的好。現在,他有時間就會來這裡走走,「很開心。環境好了,心情也好。」

多年以來,作為老舊小區覆蓋眾多的李金居民區,始終堅持以居民需求為導向,通過「美麗家園」建設、「社區微改造」,持續做好民生文章,著力為居民交上一份暖心的「民生答卷」。在李金居民區,小區道路拓寬了、消防通道打通了、社區花園亮化了……「微改造」,改出更多幸福,為居民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和舒心。

通訊員:池海佳

原標題:《雨汙分流+綠地改造!寶山這個小區的「微改造」,「改」出更多幸福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今年淮安已完成232個小區集中排水雨汙分流改造工程
    從黑臭水體形成量來看,城區人口數量多、密度大,黑臭水體較多,因此,對黑臭水體進行控源截汙治理,首先要實施集中排水戶雨汙分流改造工程。近日,市區北京新村小區雨汙分流改造工程通過驗收。「這下好了,路修好了,管道通了,路面不會漫水了。」家住北京新村3區5號樓1單元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在這裡已經住了十多年,小區年久失修,下水管道淤堵、漏損嚴重,下雨天汙水常常外溢。
  • 小區微改造後 路燈一直不亮
    相關部門表示將儘快重新更換恢復光亮  本報訊  (融媒體記者盧曉韻 謝展霖)近日有市民向12345民生熱線反映,自己居住的小區在微改造後
  • 浙江省工程建設標準《城鎮雨汙分流改造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從浙江省住建廳獲悉,浙江省工程建設標準《城鎮雨汙分流改造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於近日公布。詳情如下:關於徵求《城鎮雨汙分流改造技術標準》 (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各市建委(建設局),杭州、溫州、紹興、台州市綜合執法(城管)局,寧波市水利局,各有關單位:根據我廳《關於印發〈2018年度浙江省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及相關工程建設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建設發〔2018〕341號),由杭州市市政設施發展中心等單位編制的《城鎮雨汙分流改造技術標準
  • 雨汙分流改造工程正有序進行中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國曉寧 實習生 郝福鈺 熊丹丹為完善城市排水防澇體系,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從今年開始實施的聊城城區雨汙分流改造項目正在如火如荼進行,近日,建設路、西關街等路段半幅已經施工完畢、恢復路面,地下雨水、汙水各行其道並投入使用
  • 書記市長籤署總河長令,廣州將對443條地下河實施雨汙分流改造
    都和合流渠箱有關按照廣州市第9號總河長令要求,廣州計劃在2023年年底前,對全市443條合流渠箱實施雨汙分流改造工作。與合流渠箱相關聯的水體截汙閘可在改造完成後開啟,使相關水體實現疏通水脈作用,是第9號總河長令的實施完成目的。
  • 什麼是雨汙分流?「城管開放日」告訴你
    這對我們大多數市民來說這是陌生的,然而就是依靠著雨汙分流才能夠幫我們解決很多生活中汙水排放的問題。  7月11日,杭州市市政設施監管中心邀請了市民代表和媒體,在下城區潮鳴街道開展了住宅小區雨汙分流工程成果展示暨「城管開放日」活動。  2017年下城區截汙納管小區雨汙分流項目共計16個,實施對象主要是長慶、潮鳴兩個街道的8個社區400餘幢居民住宅樓。
  • 馬尾主城區提升改造 老舊小區「改」出好生活
    家住海西提小區的鄭女士對這樣的變化讚不絕口,「家門口的小公園讓人太驚喜了,吃過晚飯,帶著家人下樓就近散散步,別提多愜意了。」星達路上正榮財富中心停車場旁,榕樹下「驚現」一個小公園,休閒步道穿過,人們坐在休閒石凳上閒話家常,花草樹木相映成趣,據了解,這樣的街頭綠地公園,今年區園林中心共建成38個。
  • 嘉定區財政局精準施力,積極推進雨汙混接改造工作
    住宅小區雨汙混接是造成周邊河道汙染的主要根源之一。根據國家「水十條」以及本市相關文件要求,到2020年底,嘉定區要基本完成全區住宅小區雨汙混接改造工作。一是全面摸清底數,分步實施。雨汙混接改造面廣量大,經各街鎮排摸統計,全區雨汙混接改造涉及的小區共有276個,總改造面積約1840萬平方米。截至目前,有128個小區正處於施工階段,146個小區已基本完成改造工作,預計今年年內可順利完成257個住宅小區改造計劃任務。二是積極籌措資金,足額補貼。區級財政按照以獎代補的方式對改造工作予以支持,參照市級獎勵資金同比例進行匹配。三是堅持改管並重,確保實效。
  • 老舊小區改造不能「驢糞蛋表面光」
    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雲平最近,記者在昆明幾個老舊小區走訪時發現,有的小區沿街牆體刷上了橘黃、土紅的顏色,光鮮亮麗。但走進背街或小區內部,卻是另一番景象:樓棟牆體還是黑灰水泥牆;一些小區內環境髒亂差,垃圾溢出垃圾桶,臭氣燻天,寵物糞便隨地可見;綠化帶裡土地裸露,風一吹灰塵亂飛;很多單元房的門禁系統早已破壞,樓道裡貼滿各種各樣的小廣告。粉刷小區沿街牆體,有助於提升小區「顏值」,但只刷牆卻不提升內部基礎設施功能,屬於典型的「只穿新衣不洗澡」。
  • ...改造為啥我們家不一樣》後續 老舊小區改造啥標準、有哪些項目?
    該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通俗一點來說,老舊小區改造所包含的項目,是出了家門以外的公共部分都屬於改造範圍。這其中包含有房頂、外牆、樓梯間,以及小區道路、綠化、雨汙水、大門等。  他還介紹,關於老舊小區改造,今年7月10日,國務院曾發布《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 雨汙分流」您知道嗎
    近日我市展開雨汙分流工程改造工程,什麼是雨汙分流呢? 雨汙分流,是一種排水體制,是將雨水和汙水分開,各用一條管道疏鬆,進行排放或後續處理的排汙方式。
  • 我市老舊小區「能喝水、會呼吸」
    改造後的小區雨汙混流問題得到解決,透水混凝土、透水鋪裝會「吸收」路面上的雨水,雨水花園可收集雨水……連日來,隨著我市部分老舊小區改造的陸續完工,記者發現,一個個融入海綿城市理念的小區全新亮相,讓水泥鋼筋混凝土的城市建築變得可以自由呼吸、自然吐納,這可是件新鮮事。
  • 中小學生參與社區微改造調研,提出破解實際問題對策建議
    今天下午,一場由兒童主導的「兒童友好」社區微改造活動現場展示 ,在長寧區iShine工作室舉行,來自本市不同中小學的學生「社區規劃師」,組成個10個小組,現場「路演」他們對自己居住小區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 小區改造綠地變停車位 居民意見大 為何如此規劃
    南簡良東區的居民打來求助電話,說小區裡好好的綠地都被硬化了,要變成停車場,大夥不理解,意見很大,希望幫忙記者去現場看看。,而北院的改造的是在十月初開始的,老舊小區改造本來是好事,可大傢伙對此意見頗大。對於硬化綠地設置停車位的改造
  • 【真抓實幹在湖南】瀏陽:老舊小區迎來「逆生長」
    範遠志 攝 7月24日,長興福盛小區雨汙分流管網改造現場。 近年來,瀏陽市老舊小區改造步伐明顯加快,無論是大改建,還是微改造,該市堅持「依託民意決策改不改,依靠民情規劃怎麼改,依從民力共同參與改」,力求因地制宜推進,全力實現惠民生和促發展雙贏。
  • 廣州443條常年人為覆蓋「地下河」接受雨汙分流改造
    1日,記者從廣州市河長辦獲悉,廣州市市委書記張碩輔和市長溫國輝已共同籤署廣州市第9號總河長令,一批常年人為覆蓋的「地下河」,將接受雨汙分流改造。 河湧黑臭與合流渠箱有關 按照市第9號總河長令要求,廣州計劃在2023年年底前,對全市443條合流渠箱實施雨汙分流改造工作。
  • 道路平了、路燈亮了、汙水管道換新……「這樣的小區,我們住著舒坦」
    今年以來,邢臺以建設舒適宜居小區為目標,紮實推進、創新實施,共完成了209個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生活環境越來越好,濃濃的幸福感撲面而來。「這個冬天,捨不得搬了」88歲的姚玉花已在信都區育興社區省三建生活區住了半輩子,2棟樓84戶的鄰居裡,慢慢處出了不少老姊妹。以往入冬後,姚玉花便會搬到兒女家居住,雖說也捨不得鄰居們,但小區的環境,實在讓她的孩子不放心。
  • 「三線」蜘蛛網下地,排水排汙通暢,白雲這20個老舊小區變了
    記者今日從廣州市白雲區獲悉,作為全力推進的十大民生實事之一,白雲區今年共完成包括上述小區在內的20個老舊小區微改造項目,明年還將計劃推進28個項目改造建設,通過補齊民生短板,實現「舊貌換新顏」,讓老城區煥發新活力。微改造升級:20個老舊小區變宜居新社區「你看看我們小區周邊都是創意園、公寓和現代化小區,對比之下以前我們小區更顯破舊和落後。」
  • 打造小區微景觀!寶山這個社區的「兒童議事廳」亮了
    的主題,通過激發兒童創意創想,為小區公共空間提供創意性、建設性設計方案。小巴臘子開會咯會議開始前,首先推選出一名光榮的議事會Leader~議事會上,首先由社工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幫助小朋友們理解小區公共空間建設的背景、計劃和做法。確定在小區公共空間內選取了1個改造點,準備打造「社區微景觀」。
  • 包河2020年22個老舊小區施工啟動!預計11月底完工!
    老舊小區環境改造是一項民生工程,改造後的小區環境變美了,小區內的配套設施也同步「更新」,讓居民有了更好的生活環境。,全區22個省直老舊小區同步啟動施工,改造範圍涉及雨汙分流、屋面防水、道路修整等。為確保老舊小區環境整治「一小區一方案」,設計方案更有針對性和個性化,包河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在設計招標前,會通過入戶走訪、意見徵詢、居民座談等形式,最大限度收集居民意見和改造訴求,真正做到「改不改、改什麼、怎麼改」均由群眾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