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記市長籤署總河長令,廣州將對443條地下河實施雨汙分流改造

2020-12-06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梁懌韜

通訊員 趙雪峰

廣州一些原本露天存在的河流,因歷史治水理念和現代城市規劃建設需要,目前被人為覆蓋,並以合流渠箱的性質繼續為城市承擔排水功能,隨著廣州當前治水理念的提升,這些合流渠箱不僅存在汙染水體的可能,還難以對雨季的防洪排澇工作起到支撐作用。

12月1日,記者從廣州市河長辦獲悉,廣州市市委書記張碩輔和市長溫國輝已共同籤署廣州市第9號總河長令,一批常年人為覆蓋的「地下河」將接受雨汙分流改造。

大雨時河湧為何排黑臭水?為何有的地方總內澇?都和合流渠箱有關

按照廣州市第9號總河長令要求,廣州計劃在2023年年底前,對全市443條合流渠箱實施雨汙分流改造工作。與合流渠箱相關聯的水體截汙閘可在改造完成後開啟,使相關水體實現疏通水脈作用,是第9號總河長令的實施完成目的。

記者從廣州市河長辦獲悉,按照控源、截汙、清淤、補水的理念,廣州已對多條曾經的黑臭水體實施「三源四洗五清」工作,不少河湧、河道兩旁的疑似涉水違建或拆除、或進行雨汙分流改造,消除不少原本汙染廣州河湧的汙染源,一些「散亂汙」源頭也因治理工作消除。

這些針對河湧汙染源源頭的治理工作,已為廣州原有的147條黑臭水體消除黑臭影響起到作用。在前期治水工作的基礎上,廣州進一步深挖影響市民生活工作、影響治水效果的痛點。

廣州市黃埔區,一條長埋地下的合流渠箱接受雨汙分流改造

廣州市河長辦介紹,合流渠箱因人為覆蓋長埋地下,在雨季到來時難以發揮防洪排澇作用,易使合流渠箱上方周邊形成內澇隱患。

由於歷史治水理念和如今治水理念有差別,大部分合流渠箱沒有按照雨汙分流理念設計,導致雨水和汙水混合流入渠箱。為保障與合流渠箱相關聯的河湧、湖泊等水體水質清潔,不少合流渠箱及相關水體只能設置長期關閉的截汙閘,但在雨季時,這些截汙閘因排澇需要又不得不開啟,導致汙水流出,這也是廣州不少水體在大雨期間出現黑臭現象的關鍵原因。

隨著合流渠箱進一步長埋地下,渠箱自身也會出現滲水、上方被疑似違法建設騎壓等問題。如果能對合流渠箱進行治理,不僅可以進一步消除廣州黑臭水體的汙染源,合流渠箱上方周邊區域的雨季內澇隱患也將得以消除。

已實施雨汙分流改造渠箱,有的揭蓋復湧可行龍舟

廣州市河長辦表示,廣州市在2019年第4號總河長令發布時,已在天河區深湧流域、海珠區北降湧、白雲區景泰湧等河湧實施合流渠箱雨汙分流改造。

廣州市白雲區棠景沙湧合流渠箱,採取揭蓋復湧方式完成雨汙分流改造

經過一年實踐,上述河湧皆取得良好治理效果,如深湧中支湧通過揭蓋復湧不再長埋地下,重新露天的河道不僅可供當地居民進行龍舟活動並為碧道建設提供條件,還解決了當地雨季時的防洪排澇問題;北降湧也因合流渠箱的治理,不再常閉河湧口的截汙閘。

在相關探索治理的基礎上,廣州在2020年年底發出針對合流渠箱雨汙分流治理的第9號總河長令,希望相關治理經驗能夠用在所有需要治理的合流渠箱上。

據悉,納入治理名單的443條合流渠箱遍布廣州各區,其中越秀區35條、海珠區73條、荔灣區44條、天河區64條、白雲區45條、黃埔區12條、花都區30條、番禺區51條、南沙區3條、從化區15條、增城區43條、跨行政區28條。

廣州市河長辦介紹,443條納入治理名單和合流渠箱,目前已有20條因前期治水工作而完成雨汙分流工作,397條已有獨立的改造計劃,5條將結合地塊開發同步實施改造,21條需要論證後才確定改造方案。

為按時按質量完成相關工作,廣州市計劃成立合流渠箱雨汙分流改造攻堅推進小組,負責統籌推進全市合流渠箱雨汙分流改造相關工作,並明確全市443條合流渠箱雨汙分流改造工作的責任人、建設內容、完成時間、截汙閘開閘計劃等。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圖片 | 通訊員提供

責編|馮茵

審籤|吳瑕

實習生|高爽

相關焦點

  • 廣州443條常年人為覆蓋「地下河」接受雨汙分流改造
    隨著廣州當前治水理念的提升,這些合流渠箱不僅存在汙染水體的可能,還難以對雨季的防洪排澇工作起到支撐作用。1日,記者從廣州市河長辦獲悉,廣州市市委書記張碩輔和市長溫國輝已共同籤署廣州市第9號總河長令,一批常年人為覆蓋的「地下河」,將接受雨汙分流改造。
  • 廣州印發第9號總河長令,443條合流渠箱要「開閘」
    近日,廣州市第9號總河長令正式頒布,要求2023年底前完成全市443條合流渠箱雨汙分流改造工作,實施合流渠箱「開閘」行動。同時,市河長辦同步向各級河長、各區委、各河長製成員印發第9號總河長令內容。2023年底前完成全市443條合流渠箱雨汙分流改造工作,打開截汙閘,疏通河道水脈,提升城市品質。
  • 雨汙分流」您知道嗎
    近日我市展開雨汙分流工程改造工程,什麼是雨汙分流呢? 雨汙分流,是一種排水體制,是將雨水和汙水分開,各用一條管道疏鬆,進行排放或後續處理的排汙方式。
  • 雨汙分流改造工程正有序進行中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國曉寧 實習生 郝福鈺 熊丹丹為完善城市排水防澇體系,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從今年開始實施的聊城城區雨汙分流改造項目正在如火如荼進行,近日,建設路、西關街等路段半幅已經施工完畢、恢復路面,地下雨水、汙水各行其道並投入使用
  • 今年淮安已完成232個小區集中排水雨汙分流改造工程
    從黑臭水體形成量來看,城區人口數量多、密度大,黑臭水體較多,因此,對黑臭水體進行控源截汙治理,首先要實施集中排水戶雨汙分流改造工程。近日,市區北京新村小區雨汙分流改造工程通過驗收。「這下好了,路修好了,管道通了,路面不會漫水了。」家住北京新村3區5號樓1單元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在這裡已經住了十多年,小區年久失修,下水管道淤堵、漏損嚴重,下雨天汙水常常外溢。
  • 浙江省工程建設標準《城鎮雨汙分流改造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從浙江省住建廳獲悉,浙江省工程建設標準《城鎮雨汙分流改造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於近日公布。詳情如下:關於徵求《城鎮雨汙分流改造技術標準》 (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各市建委(建設局),杭州、溫州、紹興、台州市綜合執法(城管)局,寧波市水利局,各有關單位:根據我廳《關於印發〈2018年度浙江省建築節能與綠色建築及相關工程建設標準制修訂計劃〉的通知》(建設發〔2018〕341號),由杭州市市政設施發展中心等單位編制的《城鎮雨汙分流改造技術標準
  • 雨汙分流+綠地改造!寶山這個小區的「微改造」,「改」出更多幸福感!
    雨汙分流+綠地改造!寶山這個小區的「微改造」,「改」出更多幸福感!但近300平方米的面積,若要改造,高昂的施工報價,讓李金居委、物業、業委會都望而卻步。 直到今年九月初,這個困擾居民多年的問題,終於迎來了解決的曙光,政府實事工程雨汙改造工程進入小區施工作業,李金居民區黨組織計劃以雨汙分流改造施工為契機,對這片綠地進行改造。在得到居民100%同意後,居民區黨總支、物業、業委向施工方講述了居民們迫切想要改造這片綠地的訴求。
  • 飽受漯河網友質疑的雨汙分流工程,政府回應了…
    暴雨過後 雨汙分流再度成為熱搜詞···· 7月22日,一場大暴雨,漯河市區多處積水嚴重,雨汙分流又成為了市民口中的「熱搜詞」,相信很多人會說,這就是所謂的利民工程嗎?
  • 什麼是雨汙分流?「城管開放日」告訴你
    什麼是雨汙分流這對我們大多數市民來說這是陌生的,然而就是依靠著雨汙分流才能夠幫我們解決很多生活中汙水排放的問題。  7月11日,杭州市市政設施監管中心邀請了市民代表和媒體,在下城區潮鳴街道開展了住宅小區雨汙分流工程成果展示暨「城管開放日」活動。  2017年下城區截汙納管小區雨汙分流項目共計16個,實施對象主要是長慶、潮鳴兩個街道的8個社區400餘幢居民住宅樓。
  • 獻上這份廣州治水成績單——打造幸福河湖永不止步
    支湧完成了47.6公裡支管網建設,上遊6條支湧及植物園湧實現了清汙分流,引入清水(山水)4.6萬噸/日。共完成了流域內9個城中村截汙納管,敷設汙水管網622公裡,安裝立管987公裡。排水單元達標雨汙分流改造16.9平方公裡(佔需整改25.9平方公裡65%)。另外,大觀淨水廠已於2020年6月底上線投產,增加汙水處理能力20萬噸/天。
  • 中紀委證實南京市長季建業被調查
    15日仍出席公開活動  15日上午,季建業主持召開南京市政府常務會議,對目前正在展開的雨汙分流工程施工組織提出一系列優化整改措施。  南京市雨汙分流工程是季建業主政南京期間,時間跨度最長也是最受爭議的工程,9月25日至26日,南京市委常委會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時,季建業曾帶頭批評與自我批評,坦承「雨汙分流工程等決策和實施中暴露的矛盾常委會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根據揚子晚報此前的公開報導,南京正在進行的雨汙分流工程,導致了全城大開挖,對百姓正常生活出行影響很大,不少南京市民吐槽抱怨。
  • "回天"將分三期治理25處積水點 20公裡管線雨汙分流將解決
    原標題:「回天地區」將分三期治理25處積水點 本報訊(記者 解麗)本市第三個汙水治理三年行動計劃日前出臺,為落實該行動計劃,北京排水集團正式發布相關落實方案。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北京排水集團了解到,備受矚目的「回天地區」將利用三年時間解決20公裡管線雨汙分流問題,並分三期實現25處積水點的治理。
  • 從農村推行雨汙分流學到什麼?
    如今,新堂村再次超前了,村投入400萬元打造雨汙分流排水系統,成為全市目前惟一一個打造此系統的村。  無論是村裡通過引進資金開發建設,還是投入400萬元打造雨汙分流排水系統,這些措施的背後,無不顯示出發展思路和具體舉措的「超前」,而這種「超前」,不只是在時間上走在前面,更體現了一種頗具智慧的發展模式。
  • 南京:雨汙分流工程3年內主攻新城區(圖)
    會議披露了南京雨汙分流和環境整治的最新計劃表,對於雨汙分流工程的再度推進,相關部門採取審慎的態度,要求工程先進行試點,在各個區選取1到2個片區作為試點,試點成功後再逐步推廣。今後3年的雨汙分流主要在新城區,避免老城區四處開挖。此外,南京還排出了一個跨度10年的汙染企業搬遷時間表,計劃搬遷梅鋼、南鋼等大型工業項目。
  • 站前街拆違助力「雨汙分流」治理工作
    日前,隨著最後一面近10米的圍牆被推倒,站前路69號鐵路小區210平方的違章建築終於相繼被拆除完畢,這是站前街執法隊配合街道開展「雨汙分流違章建築拆除前按照站前街「雨汙分流」的治水規劃,有一條新的汙水管道需從該違建鐵皮屋下經過。為了推動完成「雨汙分流」治理工作,近期,站前街道執法隊主動作為,多次聯繫溝通鐵路城管執法隊,就拆除工作進行了多方面協調。
  • 寧波計劃四年建成零直排區:汙水全收集、管網全覆蓋、雨汙全分流
    「我們對具備雨汙分流的地方採取接戶納管的方式,老城區居民採取截汙納管的方式,部分河道則採用沿河截汙的模式,同步對60個沿河排汙口實施截汙納管。」北侖區環保局副局長朱洪波告訴記者,晴天汙水進入管網輸送到汙水處理廠,雨天當雨水量大時再溢流到河道,減輕汙水處理廠負荷,這樣更具有現實操作性。
  • 「南蛇坑」清汙分流試點工程基本完成
    廣州市水務局局長龔海傑,天河區副區長黃國和、各區住建水務局相關領導、沙東街黨工委書記楊演鋒、辦事處主任馬東升、辦事處副調研員宋繼巍等陪同視察。  李紅衛一行實地考察了「南蛇坑」湧周邊環境水質、違建拆除情況,清淤及一體化淨水設施運行情況。經了解,目前南蛇坑清汙分流試點工程已基本完成,初步實現清、汙水分流,工程顯著改善了河湧的水質。
  • 廣州新書記外語流利 接待外商時不需要翻譯
    經中央批准,天津副市長任學鋒就任廣東省委委員、常委和廣州市委書記。  任學鋒「空降」羊城,被認為「打破了廣州33年來的傳統」。自1981年4月以來,歷任廣州市委書記(含第一書記)均有在廣東省內長期工作的經歷。
  • 書記市長齊下水 2100泳手競渡(組圖)
    隨著廣州市民代表吳錦榮一聲槍響,2012廣州橫渡珠江活動拉開序幕,40個方陣、2100餘名泳手分批躍入珠江暢遊。與以往6屆不同的是,今年首次組成廣州、佛山、東莞、中山、肇慶、清遠六市代表方陣同遊珠江,其中廣佛肇清四市領導更是親身下水參與橫渡。
  • 嘉定區財政局精準施力,積極推進雨汙混接改造工作
    住宅小區雨汙混接是造成周邊河道汙染的主要根源之一。根據國家「水十條」以及本市相關文件要求,到2020年底,嘉定區要基本完成全區住宅小區雨汙混接改造工作。一是全面摸清底數,分步實施。雨汙混接改造面廣量大,經各街鎮排摸統計,全區雨汙混接改造涉及的小區共有276個,總改造面積約1840萬平方米。截至目前,有128個小區正處於施工階段,146個小區已基本完成改造工作,預計今年年內可順利完成257個住宅小區改造計劃任務。二是積極籌措資金,足額補貼。區級財政按照以獎代補的方式對改造工作予以支持,參照市級獎勵資金同比例進行匹配。三是堅持改管並重,確保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