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記者 黃秋怡
通訊員 徐鴻寶 李佳 丁曙明
淮安因水而生、因水而興。近年來,淮安市高度重視黑臭水體整治,大力推進主城區控源截汙工程,促進水環境整治工作再上新臺階。
治水須治源。從黑臭水體形成量來看,城區人口數量多、密度大,黑臭水體較多,因此,對黑臭水體進行控源截汙治理,首先要實施集中排水戶雨汙分流改造工程。
近日,市區北京新村小區雨汙分流改造工程通過驗收。「這下好了,路修好了,管道通了,路面不會漫水了。」家住北京新村3區5號樓1單元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在這裡已經住了十多年,小區年久失修,下水管道淤堵、漏損嚴重,下雨天汙水常常外溢。
據了解,由於部分老舊小區只有一根排水管,雨汙合流、排水管網錯接亂排現象嚴重,不僅使汙水混接入河,也導致雨天大量雨水混接進入汙水系統,大幅增加汙水管網、汙水處理廠負擔,降低處理效率。
北京新村位於市中心,周邊道路交通繁忙,小區居民眾多,施工車輛進出不便,給渣土運輸及材料進場造成難度。此外,小區地下管線複雜且年久老化,也給施工帶來很多不確定性。
淮安同方控源截汙工程有限公司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周密部署,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推進管道改造工程。進場前,公司邀請居民代表與物業人員參加協調會,匯報實施方案,聽取多方建議;抽調精幹力量成立項目部,明確分工,積極與城管、路政等部門協調,統籌推進工程進展;在小區醒目位置張貼投訴電話,及時回復居民訴求,降低對居民生活的影響。
新建雨汙分流改造管道約1.2萬米,疏通管道約9000米,恢復砼路面約2.4萬平方米……僅用時三個月,北京新村提前完成雨汙分流改造工程。
北京新村雨汙分流改造工程是淮安市控源截汙工作的一個縮影。
為全面推進雨汙分流改造工程,淮安市抓住管網這個核心。「2017年起,我們從每個小區、每棟樓、每一戶、每一根管道入手,全面勘察,對300個居住小區進行集中排水雨汙分流改造,雨汙分流總面積約為664萬平方米,確保從源頭分流到位。」淮安市同方控源截汙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周翔說。截至10月底,已完成232個居住小區集中排水雨汙分流改造工程,完成軍營路一體化泵站、延安西路泵站和24個汙水管網的新建完善工程。控源截汙工程有效解決了汙水管網淤積問題,提高了汙水收集系統運行效率,對實現黑臭河道控源截汙、改善河道水環境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
在高效推進雨汙分流改造工程的同時,淮安市探索健全排水設施的維護管理與長效監管機制。
「我們通過建設智慧水務平臺,提升全市排水業務的標準化管理水平。在平臺建設前期,布點監測河道、管網水質水量,目前已完成關鍵業務系統的原型設計工作。」周翔介紹,智慧水務平臺基於地理信息系統(GIS)、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移動網際網路等關鍵技術,通過建設標準規範、物聯感知網絡、排水大數據中心、智慧應用、私有雲及基礎設施五大體系,為市給排水服務中心提供一套全面、科學的信息化工具。
在智慧水務平臺,可以查看關鍵績效指標(KPI)數據,對重要排水戶管網、泵站、汙水廠的各項數據進行實時監管,精準記錄違法佔地、非法排口等情況,加強排水運營業務監管,從而推動淮安市全面提升排水系統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