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天"將分三期治理25處積水點 20公裡管線雨汙分流將解決

2020-12-07 人民網北京頻道

原標題:「回天地區」將分三期治理25處積水點

本報訊(記者 解麗)本市第三個汙水治理三年行動計劃日前出臺,為落實該行動計劃,北京排水集團正式發布相關落實方案。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北京排水集團了解到,備受矚目的「回天地區」將利用三年時間解決20公裡管線雨汙分流問題,並分三期實現25處積水點的治理。

根據本市第三個汙水治理三年行動計劃,北京排水集團力爭到2022年底實現「四個成效」,即確保中心城區汙水管網覆蓋率進一步提升,治理後的黑臭水體「長治久清」,適時推進「小微水體」應補盡補,面源汙染及合流制汙染治理示範工程取得顯著成效,汙泥產品本地資源化利用率顯著提升。

北京排水集團相關負責人指出,第三個三年行動計劃中,改造雨汙合流管線將成為重中之重, 「地下雨水管線和汙水管線合流,是河湖遭受汙染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在雨季,部分汙水排入下遊河道,易造成水體汙染。」 本市計劃通過源頭治理、末端攔截、分散調蓄、就地處理等方式,解決雨汙錯接混接,同時在傾倒垃圾較多的道路安裝防傾倒雨水箅子、推進合流及初雨調蓄設施建設、安裝垃圾攔截裝置等三年行動方案任務,消減面源汙染和合流制溢流汙染。

對於備受矚目的「回天地區」,北京排水集團將利用三年時間通過工程手段解決該地區20公裡管線雨汙合流問題,基本實現回龍觀及天通苑東部地區雨汙分流,並計劃分三期解決回天地區現有積水點25處,其中10處位於回龍觀,15處位於天通苑。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排水集團還計劃啟動9座調蓄設施的建設。相關負責人介紹,雨水在沒有蓄水池的情況下直接入河,會對河道甚至地下水造成汙染。「初期雨水中除了垃圾、沙土等,還含有大量有機汙染物,有些指標跟生活汙水相差無幾。像化學需氧量(COD)的含量約在300毫克/升,生活汙水的含量為450毫克/升,而之後的乾淨雨水,COD則只有70至80毫克/升。所以,對初期的雨水,我們收集起來之後會輸送到再生水廠進行處理,再排到河道之中,這樣既擴充了再生水的來源,也減輕了河道的汙染。」

據悉,截至目前,中心城區下凹式橋區已建成62座調蓄池,今年一年,40座初期雨水池已累計收集9萬多立方米的初期雨水。今年對初期池進行水質檢測,發現經過24小時的沉澱靜置,汙染物濃度可下降約40%。北京排水集團明年計劃啟動陶然亭、西郊砂石坑、圓明園西小流域調蓄設施工程建設,完成龍潭西湖調蓄設施建設;2021年啟動先農壇、廣安門橋、棗林前街、白紙坊橋及大觀園的深化設計;2022年陸續建設並投入運行。

明年,北京排水集團還將試行「先蓄後排」運行模式,在小到中雨天氣下,優先利用調蓄池存續雨水。雨後,這些收集起來的雨水也將被越來越廣泛地用於道路降塵、綠化灌溉、洗車、補充河道景觀用水等。

(責編:孟竹、鮑聰穎)

推薦閱讀

北京城市副中心規劃設計導則啟動試行此次發布的《規劃管理版導則》將副中心155平方公裡作為一個統一整體進行管控。通過建築空間、濱水空間、街道空間、綠色空間和地下空間5個分篇,建立起涵蓋地上和地下、城市規劃和建設實施的全方位空間管控體系。【詳細】

相關焦點

  • 雨汙分流」您知道嗎
    近日我市展開雨汙分流工程改造工程,什麼是雨汙分流呢? 雨汙分流,是一種排水體制,是將雨水和汙水分開,各用一條管道疏鬆,進行排放或後續處理的排汙方式。
  • 飽受漯河網友質疑的雨汙分流工程,政府回應了…
    暴雨過後 雨汙分流再度成為熱搜詞···· 7月22日,一場大暴雨,漯河市區多處積水嚴重,雨汙分流又成為了市民口中的「熱搜詞」,相信很多人會說,這就是所謂的利民工程嗎?
  • 書記市長籤署總河長令,廣州將對443條地下河實施雨汙分流改造
    這些針對河湧汙染源源頭的治理工作,已為廣州原有的147條黑臭水體消除黑臭影響起到作用。在前期治水工作的基礎上,廣州進一步深挖影響市民生活工作、影響治水效果的痛點。如果能對合流渠箱進行治理,不僅可以進一步消除廣州黑臭水體的汙染源,合流渠箱上方周邊區域的雨季內澇隱患也將得以消除。已實施雨汙分流改造渠箱,有的揭蓋復湧可行龍舟廣州市河長辦表示,廣州市在2019年第4號總河長令發布時,已在天河區深湧流域、海珠區北降湧、白雲區景泰湧等河湧實施合流渠箱雨汙分流改造。
  • 北京雨水處理髒淨分開 75處積水點汛前治理見成效
    北京雨水處理髒淨分開 75處積水點汛前治理見成效 2014-06-10 09:09:57  32座雨水泵站將開工  昨天,北京排水集團防汛指揮大廳中,汛期預警響應顯示錶掛在牆上,不時有工作人員做著記錄。北京排水集團副總經理鄭江介紹說,按照三年行動方案,去年本市開始啟動中心城區75座雨水泵站的升級改造。去年完成升級改造一期20座泵站,今年啟動第二批23座雨水泵站改造,預計今年7月15日前將具備防汛功能。
  • 站前街拆違助力「雨汙分流」治理工作
    日前,隨著最後一面近10米的圍牆被推倒,站前路69號鐵路小區210平方的違章建築終於相繼被拆除完畢,這是站前街執法隊配合街道開展「雨汙分流」治理工作進行的又一項「拆違」行動。在站前路69號後,就有這樣有一處200多平方米的歷史性違章建築,該鐵皮屋長期被鐵路職工用來存放雜物和作其它用途,不美觀的同時也存在安全隱患。違章建築拆除前按照站前街「雨汙分流」的治水規劃,有一條新的汙水管道需從該違建鐵皮屋下經過。
  • 雨汙分流改造工程正有序進行中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國曉寧 實習生 郝福鈺 熊丹丹為完善城市排水防澇體系,改善城市人居環境,從今年開始實施的聊城城區雨汙分流改造項目正在如火如荼進行,近日,建設路、西關街等路段半幅已經施工完畢、恢復路面,地下雨水、汙水各行其道並投入使用
  • 今年淮安已完成232個小區集中排水雨汙分流改造工程
    從黑臭水體形成量來看,城區人口數量多、密度大,黑臭水體較多,因此,對黑臭水體進行控源截汙治理,首先要實施集中排水戶雨汙分流改造工程。近日,市區北京新村小區雨汙分流改造工程通過驗收。「這下好了,路修好了,管道通了,路面不會漫水了。」家住北京新村3區5號樓1單元的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在這裡已經住了十多年,小區年久失修,下水管道淤堵、漏損嚴重,下雨天汙水常常外溢。
  • 什麼是雨汙分流?「城管開放日」告訴你
    這對我們大多數市民來說這是陌生的,然而就是依靠著雨汙分流才能夠幫我們解決很多生活中汙水排放的問題。  7月11日,杭州市市政設施監管中心邀請了市民代表和媒體,在下城區潮鳴街道開展了住宅小區雨汙分流工程成果展示暨「城管開放日」活動。  2017年下城區截汙納管小區雨汙分流項目共計16個,實施對象主要是長慶、潮鳴兩個街道的8個社區400餘幢居民住宅樓。
  • 公園管線綜合圖紙_2020年公園管線綜合圖紙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究其原因,就是傳統的設計流程中各個專業之間是相互獨立的,建築專業、結構專業和設備專業之間的設計信息交流主要是通過相互提資來進行,缺乏實時協同性,交流難度較大。多戶停電 兩地鐵施工單位受頂格處罰),施工單位又「闖禍」把供水主管道和燃氣管道挖斷。
  • 浙江省工程建設標準《城鎮雨汙分流改造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
    》已完成徵求意見稿,現印發徵求各相關單位書面意見,請認真研究,提出修改意見,並於2020年4月13日前將修改意見反饋至主編單位。本標準共分7章和8個附錄,主要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基本規定,調查,設計,施工與驗收,運行維護與評價。本標準由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負責管理。由杭州市市政設施發展中心負責技術內容的解釋。執行過程中,請各有關單位結合實際,不斷總結經驗,並將發現的問題、意見和建議函告杭州市市政設施發展中心[地址:杭州市下城區體育場路231號,郵政編碼:310003],以供修訂時參考。
  • 南京:雨汙分流工程3年內主攻新城區(圖)
    大氣治理  3月初將出臺汙染天應急預案  汙染企業搬遷時間表  第一階段:2014-2015年,加快推進金陵石化及周邊地區、大廠地區、梅山地區和長江大橋這四個地區中小企業整治,推進區域內中小企業的關停和搬遷。
  • 黑臭水體治理「大考」:有地方宣稱已解決,但遇雨就原形畢露
    「黑臭水體問題的背後是環境基礎設施不合格的問題,有的地方已經宣傳(黑臭水體)問題解決了,但下了一場雨就原形畢露。」環境部水環境管理司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表示,黑臭水體整治工作要強調標本兼治,立戒「形式主義」,「南方多雨的地方,必須走雨汙分流這條路,老老實實做好控源截汙。」
  • 2020:開封城區黑臭水體將「清零」!
    據了解,建成後,新宋路機動車道將寬22米,雙向6車道。新宋路工農路交叉口實施道路渠化改造。新建快、慢車道及人行道後,進一步加大道路通行能力。汙水管網安裝中工程將對排水管網進行改造,實現雨汙分流,新增一條直徑1.1米的汙水管和一條雨水管,汙水管成為城市東區汙水排放的主管道,東區汙水將通過汙水管網進入東區汙水處理廠。
  • 從農村推行雨汙分流學到什麼?
    如今,新堂村再次超前了,村投入400萬元打造雨汙分流排水系統,成為全市目前惟一一個打造此系統的村。  無論是村裡通過引進資金開發建設,還是投入400萬元打造雨汙分流排水系統,這些措施的背後,無不顯示出發展思路和具體舉措的「超前」,而這種「超前」,不只是在時間上走在前面,更體現了一種頗具智慧的發展模式。
  • 泉城亮出水務成績單 「十四五」間日供水能力將新增50萬立方米
    與此同時,我市完成了43條黑臭水體治理,新建改建水質淨化一廠、二廠、仲宮等23座汙水處理設施,完成小區院落等8000餘公裡排水設施普查,建成前後引河、山化片區等示範工程,城區汙水處理能力達到140萬噸/日,比2015年的96萬噸/日增加了44萬噸/日。實施了大辛河、興濟河、全福河等河道有水工程,建成了小清河生態景觀48公裡風貌帶,打造了大汶河、華山湖等11條省級美麗河湖。
  • 廣州443條常年人為覆蓋「地下河」接受雨汙分流改造
    1日,記者從廣州市河長辦獲悉,廣州市市委書記張碩輔和市長溫國輝已共同籤署廣州市第9號總河長令,一批常年人為覆蓋的「地下河」,將接受雨汙分流改造。 河湧黑臭與合流渠箱有關 按照市第9號總河長令要求,廣州計劃在2023年年底前,對全市443條合流渠箱實施雨汙分流改造工作。
  • 寧波計劃四年建成零直排區:汙水全收集、管網全覆蓋、雨汙全分流
    簡單說,就是要在全市陸域總面積9816平方公裡內,全部實現「汙水全收集、管網全覆蓋、雨汙全分流、排水全許可、村莊全治理;沿河排口晴天無排水,地表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100%,劣Ⅴ類水體全面消除」目標。「作為縱深推進新一輪『五水共治』的龍頭工程,『汙水零直排區』建設是攻堅治水難題的一把利劍,是治理汙水直排頑疾的一劑良方。」寧波市副市長李關定表示,全市治水工作已從治標向治本轉變,從末端治理向源頭治理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