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本市下凹立交橋雨水泵站的雨水收集和處理將首次大規模實現髒水和淨水分開,以保護河道的潔淨。
北京晨報記者從北京排水集團獲悉,本市下凹立交橋雨水泵站總共三批75座升級改造完成後,整體雨水抽升能力將提升一倍多,從35.5萬立方米/小時提升到73.1萬立方米/小時,蓄水能力從最開始的0,躍升到14.7萬立方米。
32座雨水泵站將開工
昨天,北京排水集團防汛指揮大廳中,汛期預警響應顯示錶掛在牆上,不時有工作人員做著記錄。北京排水集團副總經理鄭江介紹說,按照三年行動方案,去年本市開始啟動中心城區75座雨水泵站的升級改造。去年完成升級改造一期20座泵站,今年啟動第二批23座雨水泵站改造,預計今年7月15日前將具備防汛功能。
市排水集團技術部部長張軍介紹,第一批泵站解決的是逢雨積水擁堵最嚴重的橋區,主要圍繞三環主幹路,目的是「打通」三環;今年啟動的第二批23座泵站選擇的是對周邊居民出行影響較大的橋區,二環、四環、四環外都有,保證暴雨時不會出現積水斷路。目前,第三批32座泵站的改造方案前期工作也已開展,今年汛後將陸續啟動開工建設。三批75座泵站總體完成升級後,整體抽升能力將提升一倍多,從35.5萬立方米/小時提升到73.1萬立方米/小時,蓄水能力從0提高到14.7萬立方米。
首次處理「初期雨水」
今年,北京立交橋區雨水泵站首開髒雨水和淨雨水分開的「先河」。據鄭江介紹,去年改造升級的一期20座泵站中,16座調蓄池的「初期池」到今年汛期將全部發揮作用,這保證了第一批比較髒的雨水不直接排入河道。「好比有時候下雨,我們看見車子上都是泥點子,這就是『初期雨水』,比較髒。」北京所有的雨水都是就近收集和排入河道,從今年開始,本市首次大規模啟動單獨收集和處理「初期雨水」,送到汙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再排入河道,以減少汙染物入河,保護河道的潔淨。後續比較乾淨的雨水可以直接排入河道或者通過收集用於橋區周邊綠地、小區澆灌,道路灑掃等。
75處積水點治理見效
今年汛前,市排水集團完成了75處積滯水點治理。「6月下的幾場雨,每個積滯水點我們都去看了,達到了預期效果。」張軍說。排水集團第一管網分公司經理田志勇說,遇大雨雨水管線導致積水的情況現在幾乎不存在了,主要是地下其他管線施工和大型車輛很容易破壞雨水支管,加上東西城有些道路比較老舊,管道比較老化,導致積水。總體上,積水點處於下降趨勢。
田志勇還透露,東西城共有老舊方溝41公裡,到今年完成80%清淤,待清淤完畢,城區方溝也將成為蓄水池。為了避免暴雨裡井蓋「跑」掉的風險,排水集團今年5月15日前新安裝了2萬個井口防墜網,實現了城區重點地區全覆蓋。此前,排水集團排查了城區重點地區500毫米以上管徑的雨水和合流檢查井,統統都要安裝上防墜網。
晨報記者 王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