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計劃四年建成零直排區:汙水全收集、管網全覆蓋、雨汙全分流

2020-11-21 中國水網

浙江省寧波市定下了一個大目標。 根據新出臺的《寧波市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寧波市在全省率先開展「汙水零直排區」建設,計劃未來4年內打通排水「經絡」體系,力爭在全市各縣市區內,不讓一滴汙水直排入河,以徹底改善全域水環境質量。

攻堅汙水直排頑疾

「汙水零直排區」是什麼概念?簡單說,就是要在全市陸域總面積9816平方公裡內,全部實現「汙水全收集、管網全覆蓋、雨汙全分流、排水全許可、村莊全治理;沿河排口晴天無排水,地表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100%,劣Ⅴ類水體全面消除」目標。

老小區、舊城區、城鄉接合部(城中村、城郊村)、鄉鎮(街道)建成區、中心村、自然村、工業園區(產業集聚區)、畜禽養殖場、十小行業、沿街店鋪集聚區等排汙整治「老大難」區塊,則被納入「汙水零直排」重點整治的範圍,力爭實現治汙無死角。

建設「汙水零直排區」也有了時間表。

根據寧波市政府下發的《寧波市創建「汙水零直排區」工作實施意見》,到2017年底,寧波市鎮海區、北侖區50%的鄉鎮(街道),其他區縣(市)10%的鄉鎮(街道)要完成「汙水零直排區」創建;2018年,鎮海區、北侖區、寧波保稅區、大榭開發區、東錢湖旅遊度假區、寧波國際海洋生態科技城、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基本建成「汙水零直排區」,其他區縣(市)30%的鄉鎮(街道)完成「汙水零直排區」創建;2019年,寧波杭州灣新區、寧波國家高新區、寧波機場與物流園區基本建成「汙水零直排區」,其他區縣(市)60%的鄉鎮(街道)完成「汙水零直排區」創建;2020年,其他區縣(市)基本完成「汙水零直排區」創建,全市基本建成「汙水零直排區」。

「作為縱深推進新一輪『五水共治』的龍頭工程,『汙水零直排區』建設是攻堅治水難題的一把利劍,是治理汙水直排頑疾的一劑良方。」寧波市副市長李關定表示,全市治水工作已從治標向治本轉變,從末端治理向源頭治理轉變。

精細化截汙納管

寧波北侖區因臨港工業和外來人口湧入帶來了大量水資源消耗和汙染物排放,特別是人口密集的城中村和城鄉接合部,更成為這一地區治水中最難啃的硬骨頭。

緊鄰臨港產業集聚區的北侖區霞浦街道老城區,便是其中之一,然而,當記者來到霞浦街道的寶前河邊,見到的卻是煥然一新的景象。河岸上,相隔不遠便有一座截汙井,每個雨水口都標明了河長姓名、職務和聯繫方式。河道口建設了換水泵站,可強化河道生態補水,提高了水體的自淨能力。

這要歸功於北侖區的精細化截汙工作。針對城鎮及城中村環境複雜、難以每戶接管的歷史遺留問題,該區推出了「主管道先行,精細化截汙,最後50米納管」工程,使生活汙水不落河、不落地。

「我們對具備雨汙分流的地方採取接戶納管的方式,老城區居民採取截汙納管的方式,部分河道則採用沿河截汙的模式,同步對60個沿河排汙口實施截汙納管。」北侖區環保局副局長朱洪波告訴記者,晴天汙水進入管網輸送到汙水處理廠,雨天當雨水量大時再溢流到河道,減輕汙水處理廠負荷,這樣更具有現實操作性。

截至目前,北侖區共投資0.9億元對中心城區100餘處(個)片區實施「最後50米」截汙納管工程,54個城中村已有46個完成截汙納管工程,覆蓋率達到85%,為全區河道水質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與截汙納管齊頭並進,北侖區排水設施網格化普查也取得了積極成效。自2015年開始,北侖區全面開展已建排水設施的檢查、維修和養護工作,通過查閱資料與現場調查相結合、人工調查與機器排摸相結合、水質監測與追根溯源相結合的方法,每年花費3500萬元,打通斷頭管、修復破損管、糾正錯接管、改造混接管、疏通淤積管。

「水環境問題的關鍵在排口,核心在管網。只有切實把目前的汙水處理、排水現狀的家底摸清了,『汙水零直排區』建設才能有的放矢。」寧波市環保局汙防處處長費良漢說。

從初期雨水開始源頭治理

除了生活汙染,對工業強市寧波而言,工業汙染防治也走向深化。以往被人忽視的工業企業初期雨水,也納入了監管的範疇。

工業重鎮鎮海區在對工業企業汙水全部納管治理之後,將整治利刃直指工業企業初期雨水,並以此為突破口,對13個工業園區(集聚區)、1000家企業進行雨汙分流改造。

在永大構件有限公司內,一座900立方米的初期雨水收集池已投入使用,這是目前寧波市最大的初期雨水收集池。

「初期雨水指的是降雨初期的雨水,其溶解了空氣中的酸性氣體、汽車尾氣、工廠廢氣等,降落地面後又會沾染地表汙染物。這些雨水直排入河道後,會對水環境造成較大汙染。」鎮海區環保局副局長馮林照告訴記者。

馮林照介紹,永大構件有限公司是一家水泥製品企業,廠區地面的雨水往往偏鹼性,直排入河後,對河道水質有所影響。在當地治水辦、環保局要求下,廠區投入幾十萬元資金進行了雨水管渠改造,地面和屋頂的雨水經管渠收集後,進入雨水分流井進行分流。前期雨水進入初期雨水收集池,後期雨水則經雨水溝和雨水監測井,排入廠外的河流。這套完整的雨汙水分流和中水回用系統,就像人體內的代謝體系,讓企業各種水體「分道揚鑣」。初期雨水收集池內的雨水,也全部回用於企業生產。

自2015年年底開始,鎮海區先後對18個工業園區(集聚區)、1400家企業進行精細化排查,並與城市總體規劃、排水專項規劃等銜接,編制了《鎮海區工業園區及企業雨汙分流專項規劃》,制定了《鎮海區全面推進工業園區(集聚區)企業雨汙分流改造專項工作方案》。截至目前,已有300家改造企業完成設計,150家改造企業啟動建設,100家企業完成改造。

記者了解到,寧波市將把創建「汙水零直排區」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屆時,八大功能區塊都將根據水環境質量、涉水汙染源及排水設施調查情況、城鎮汙水管網建設情況、完善管網長效管理機制等指標,開展驗收考核,並根據創建驗收結果進行資金獎勵。

編輯:李豔茹

相關焦點

  • 浙江建"汙水零直排區" 汙水不再犯雨水
    走進浙江思源絲網印刷小微產業園區,一套初期雨水回收系統引人注意,這是為了確保園區內汙水零直排不留死角而投資安裝的。「這裡印染企業集聚,平常路面難免有汙染物積累,一旦下雨,汙染物被雨水衝走,雨水就變成了汙水。」園區負責人介紹,而雨水回收系統可以將15分鐘內的降水識別為汙水,並引入汙水管網,處理後排放。  高投入換來高回報。
  • 汙水不再犯雨水 各走各的道
    截至目前,義烏財政投入48億元、其他渠道投入150億元用於「汙水零直排區」建設。全域366個區塊中95%已完成創建,預計今年可全部完成。  再觀磐安,則是別樣光景。「磐安作為經濟欠發達縣,在零直排區建設中投入資金有限,但也有自己的金點子。」磐安縣治水辦專職副主任厲旭陽說,其中最具特色的做法要數「清掃井」。
  • ...洞庭湖區城市水汙染問題比較嚴重,城市汙水管網建設普遍滯後...
    主體責任單位:市住建局督導牽頭單位:市住建局督導配合單位:市生態環境局整改目標:加強汙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改造,中心城區城市建成區基本實現汙水全收集、全處理,基本無生活汙水直排口。整改措施:1.開展市政排口和汙水管網系統排查。組織開展城市建成區汙水收集系統、處理系統、市政排口系統排查。
  • 金華浦江全面推進工業園區「汙水零直排」建設...
    金華市浦江縣一直遵循「能簡單的不要複雜、能利用的不要浪費、能收集的不要外流」的原則,堅持工業企業雨水、生產廢水和生活汙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達標排放,全面推進工業園區「汙水零直排」建設工作。
  • 莫讓雨水成汙水 浙江探索治理初期雨水直排汙染
    「每逢下雨天,雨水衝刷有汙染的地面或堆場,瞬間變成汙水,直接從雨水管道流向江河大海。」他說,以這種方式被汙染的雨水,水質不會比生活汙水或工業汙水好多少。  或許,一雙黑皮鞋的遭遇,還不能讓人意識到初期雨水汙染治理的重要性。但此後的2016年,在推進雨汙分流改造的治水實踐中,鎮海區很快意識到,若不對初期雨水進行收集和處理,雨汙分流改造的成效將會大打折扣。
  • 「汙水零直排區」建設應避免哪些問題?
    原標題:「汙水零直排區」建設應避免哪些問題?   目前,全國很多地方都建成了「汙水零直排區」試點,在實現城市汙水收集、雨汙分流等方面成效初顯。學界對「汙水零直排」的解釋是,對生產、生活和經營活動產生的汙水實行截汙納管、統一收集,經處理達標後再排放到外環境,做到「晴天不排水,雨天無汙水」。在實際運用中,這一概念被延伸為從汙水收集、轉運輸送到處理的全過程,不出現汙水直排或溢流現象。   在實踐中,「汙水零直排」依靠截汙納管和汙水就地處理兩種工程。截汙納管是消除黑臭水體的治本之策,汙水就地處理最終目的也是控源截汙。
  • 廈門:海灣型城市汙水系統問題與對策
    還有汙水相關的廠站從選址、建設也很緊湊、袖珍。下圖可以看出廈門實際上是一個典型的海灣城市。島內可以說是森林區,主要是以居住,商業,公共設施為主。島內的汙水系統,包括管網、廠站的建設和進出水水質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島外比較複雜,包括大量的居住用地和工業地。在汙水廠整個進水情況來說是比較複雜的。
  • 浙江打造「汙水零直排區」建設升級版
    先行先試再發力 全域攻堅零直排  調查工業企業129家,核查內容點近1000個,監測布點近800個。  在浙江先行創建「汙水零直排區」的啟動區之一——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針對區域重化工業發達、工業汙水排放強度大的問題,園區歷時4個月對工業企業排水現狀進行了調查,累計投入資金約6億元啟動了汙水管道明管化改造。
  • 今年江蘇完成管網排查7013公裡,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再加速
    「十三五」以來,全省累計新增汙水處理能力約316萬立方米/日,新建汙水管網約1.1萬公裡,城鎮汙水處理能力累計達1766萬立方米/日,城市(縣城)汙水處理率達96%;全省共整治黑臭水體468個,整治長度達900餘公裡,設區市和太湖流域縣級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 大口徑汙水幹管穿越白馬河公園 加快補足管網「空白」
    年底,汙水就將「走新路」流往祥坂汙水處理廠。以初步形成的城區汙水幹管系統為基礎,「十四五」期間,福州還將加快補足管網「空白」,讓城區汙水主動脈更健康有力。屢破難題 頂管施工不停步「現在就剩順接掃尾了!」18日上午,白馬河公園內,幾名施工人員在地下忙碌。相比之前緊張作業,現場顯得輕鬆許多。
  • 雨汙分流」您知道嗎
    近日我市展開雨汙分流工程改造工程,什麼是雨汙分流呢? 雨汙分流,是一種排水體制,是將雨水和汙水分開,各用一條管道疏鬆,進行排放或後續處理的排汙方式。
  • 項目分析:1.8億元六合區農村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一期工程EPC項目
    項目分析:1.8億元六合區農村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一期工程EPC項目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六合區農村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一期工程(EPC)項目本招標項目六合區農村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一期工程(EPC)項目已由六合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關於六合區農村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一期工程
  • 創新打造花園式、全地埋式城鎮汙水處理廠 高標準打造城鎮汙水治理...
    記者了解到,針對以往「汙水處理能力不平衡」的問題,杭州根據《杭州市汙水設施建設「十三五」發展規劃》,編制專項規劃和年度建設計劃,加快提升城市汙水處理能力,著力提高汙水管網覆蓋率和汙水收集率。「五年來,主城區從單一汙水處理廠,到如今規劃東西南北四個廠,我們力爭這些項目2022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 增城|治理汙水,打造北部生態保護區
    根據環評影響報告表的內容,項目主要範圍為派潭鎮鎮區及高灘片區(城鎮汙水處理廠納汙範圍),以及汙水管網周邊未覆蓋區域,本次工程範圍總計整治面積約20.4km2,包含派潭汙水系統和高灘汙水系統兩部分。項目以汙水處理提質增效為核心,以汙水收集和治理為重點,以恢復水體生態系統健康為導向,對增江及其支流的水環境進行提升,打造生態環境良好的北部生態保護區。
  • 資陽雁江7月底實現建制鎮汙水處理廠全覆蓋 對電魚毒魚「零容忍」
    封面新聞記者 陳遠揚「全區應建鄉鎮汙水處理廠17座,截止目前已建成運行15座,其餘2座將在7月底建成,屆時將實現建制鎮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水汙染防治水平將得到極大提升。」新聞發布會現場據了解, 以往雁江區農村河流、河段水質普遍較差,主要因大部分鄉鎮汙水處理廠建設滯後,已建汙水處理廠管網鋪設不完善,場鎮、聚居點生產生活廢水直排河流造成,甚至出現了局部黑臭水體。近年來,當地通過新建汙水處理設施和加強河道管護治理等,水質總體呈現明顯好轉。
  • 按每天約4公裡的完成進度推進汙水管網建設,虎門河湧水質逐步變好...
    大兵團作戰完成「三大片區」管網建設截汙管網是水汙染綜合防治工作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也是開展後續內源治理及生態修復工作的前提。通過完善鋪設截汙管網,併合理設置提升(輸運)泵房,可將沿線生活汙水統一收納並輸送至汙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杜絕汙水直排入河亂象。
  • 浙江省工業園區「汙水零直排區」建設獲全國推廣
    近年來,浙江省全域推進工業園區「汙水零直排區」建設,提出了汙水「應截盡截、應處盡處」的目標,綜合運用聲吶檢測等高科技手段深度排查管網,對環境風險較高的化工、電鍍等園區管網實施「暗改明、下改上」工程,大力推進雨汙分流改造和初期雨水收集處理,實施企業汙水、雨水排口在線監控和管網可視化、智慧化監管,有力提升了園區環境管理水平,助推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 合流制管網截流倍數對汙水廠的影響究竟如何?
    詳細分析版為減少合流制管網帶來的衝擊負荷、溢流汙染等問題,在新建管網大力推行雨汙分流的基礎上,合流制管網也在採取截流的方式進行改造。按照現行國家標準要求,合流制管網的截流倍數宜選用2~5,考慮到合流制管網普遍在現行國標頒布實施之前建成,截流倍數一般不超過1,這也意味著對於雨季,大部分場次的降雨將給合流制管網下遊的汙水處理廠增加1倍的處理水量,同時也會對汙水處理廠進水濃度造成稀釋,影響汙水處理廠的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