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門鎮全力推進治水攻堅,努力實現水清岸綠。虎宣供圖
大寧社區中南部的江門湧發源於蒲蘆山,江門湧從過去的河水黑臭、水體狀況令人生厭,通過控源、截汙、清淤、活源等一系列有效舉措,已變得水質清淨、兩岸整潔,吸引周邊的群眾重新回到河湧旁,感受水環境改善帶來的生活品質提升。
江門湧的變化讓周邊市民感到滿意,市民譚先生表示,以往河邊幾乎沒人會走,現在的閒暇時間裡,有不少附近的工廠職工會在河邊散步、休閒,人們與江門湧親近了不少。
江門湧變清是虎門鎮治水攻堅的成效之一。虎門鎮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前期綜合治理,虎門鎮水環境綜合治理成效逐漸提升,河湧水質逐步變好變清,部分河湧水生態逐步得到恢復。
2020年以來,虎門鎮聚焦汙染防治攻堅戰,動員全鎮力量,正視補短板和不足,抓重點、迎拐點,集中力量打好治水攻堅戰,統籌協同各職能部門和流域各社區共同落實生態環境治理,按照每天約4公裡的完成進度大力推進汙水管網建設,努力實現水清岸綠。
水清岸綠獲好評
蠔坦湧是虎門鎮路東社區和宴崗社區的一條界河,也是濱海灣新區範圍內磨碟河的一條重要支流,流域範圍覆蓋虎門鎮沙角、路東、宴崗和南柵4個社區。
昔日,該河湧一度汙染嚴重,水質不佳。如今,這裡成了「新天地」。
在蠔坦湧虎門鎮路東社區寧洲橋河段,這裡河湧的水質清澈,不時可以見到魚、蝦在水中潛遊;河湧兩岸種滿了各式各樣的植物,充滿自然氣息;河湧水面偶有的漂浮物也只是河邊樹木的落葉。
清漂工人表示,虎門鎮路東、宴崗等社區每天安排人員利用清漂船對蠔坦湧進行巡迴保潔,確保水面無垃圾、無雜物。
蠔坦湧經過虎門鎮政府和社區兩級的大力治理後,河湧水體水質和河岸景觀得到了顯著改善,周邊居民對此也讚不絕口。虎門鎮路東社區居民賴先生說,蠔坦湧的水質和環境不斷改善,當地居民十分欣喜,「如今蠔坦湧的水體不黑不臭,還引來魚蝦暢遊,周邊居民能再次親近這條路東人的『母親河』,感覺很幸福。」
蠔坦湧變清的背後是治理效能的體現。虎門鎮路東社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鎮社區兩級從清淤清表、沿河截汙、整治「散亂汙」、引水活源和加強宣傳等5個方面對蠔坦湧實施了全面治理。其中,清淤清表工作已於去年完成,前後共投資140萬元,清淤2萬多立方米,並對河道範圍內的垃圾、雜物、雜草和雜樹等障礙物實施清理;沿河截汙工作方面,有關各方投資約1010萬元,鋪設了截汙管道3000多米,整治157個排汙口,確保各類汙水不再直排入河。
在引水活源工作方面,虎門鎮利用魚塘蓄水排放的方式,將寧洲汙水處理廠處理後的水,以每天10萬立方米的規模灌入蠔坦湧,保持蠔坦湧河水循環流動,增強水動力,達到消除黑臭的目的。
無獨有偶,流經大寧社區的主要工業區的江門湧,過去,河道兩岸幾乎無限制地排汙入河使得江門湧的水生態環境不堪重負。「過去江門湧河水極為黑臭,河面有大量漂浮物,甚至偶爾會冒出不同顏色的泡沫,環境之惡劣令人難以忍受。」市民譚先生說,經過治理後,如今河道內水質清淨,細看還能看到河底的碎石,沒有臭氣傳出,河岸一側的入河排汙口已修建管道完成截汙,另一側則種上了水草等,顯得綠意盎然,一幅水清岸綠的圖景展現在眼前。
蠔坦湧、江門湧水環境明顯好轉是虎門全鎮水汙染治理工作初顯成效的一個縮影,類似這樣的河湧治理虎門鎮已全面展開。
目前,虎門鎮江門湧、蠔坦湧等10條河湧已實現穩定消除黑臭,龍眼新湧等10條河湧基本消除黑臭,治理初顯成效,不少河湖面貌有了較大改善。
聚全鎮之力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
改革開放前,虎門河湧河中水清澈,魚蝦成群,由於在前期發展過程保護環境工作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要求,部分企業和市民保護環境意識不強,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水環境受汙染的問題逐步凸現,河湧水質逐漸變差,影響人居環境,同時又成為制約社會經濟發展和城市品質進一步提升的瓶頸。治理虎門水環境,改善城市環境,提升虎門鎮綜合競爭力是一項十分迫切的重大工作。
經過梳理發現,虎門全鎮主要河流共24條,形成了三大水系,分別是東引運河水系、海島片區水系、南部片區水系。
今年以來,虎門鎮按照全鎮全流域「一盤棋」的理念,將全鎮水環境治理劃分為磨碟河流域、東江下遊片區及白沙片區「三大板塊」實施,遵循「控源、截汙、清淤、治堤、活源、生態修復」的治理步驟,優先突出抓好控源、截汙工作。
「針對虎門存在的治汙治水短板,虎門鎮委、鎮政府高度重視,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關於生態環境和治汙治水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研究制定虎門鎮全面推進治汙治水的措施。」虎門鎮有關負責人表示,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水汙染治理工作的決策部署,治理水環境,近兩年來虎門鎮先後制訂了《虎門鎮生態環境三年提質行動工作方案》《虎門鎮水環境綜合治理決戰年工作方案》《虎門鎮2020年社區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考核評價方案》《虎門鎮排水地塊源頭雨汙分流工作方案》《虎門鎮城鎮汙水「最後一米」接入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和工作要求,壓實社區和部門的責任,以攻堅的態勢、戰時的狀態,以大兵團作戰、分散多點並行方式,全力全速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
今年,虎門鎮加強對生態環境,尤其是水環境的治理。2月11日,虎門鎮召開水環境治理工作會,對今年的水環境治理工作進行調研和部署,從七大方面做好水環境的治理;3月,虎門鎮成立了鎮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指揮部,鎮主要領導任總指揮,分管領導任執行指揮,設立辦公室,分設綜合組、控源組、源頭雨汙分流組、河湧治理組、河道巡查組、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工程組、市政組、專家顧問組及執行力督導組等9個小組開展具體工作,並全面落實各社區的屬地責任,形成「1+9+29」的工作機制,全面統籌協調和組織落實水環境綜合治理。
為進一步加快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提升治汙治水質量,保證治汙治水各項工程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虎門鎮還專門聘請專業技術諮詢服務單位,全程參與虎門鎮水汙染治理攻堅的各項工作,提供流域治理與實施工程的技術諮詢,助力推進治汙治水工作。
大兵團作戰完成「三大片區」管網建設
截汙管網是水汙染綜合防治工作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也是開展後續內源治理及生態修復工作的前提。通過完善鋪設截汙管網,併合理設置提升(輸運)泵房,可將沿線生活汙水統一收納並輸送至汙水處理廠進行處理,杜絕汙水直排入河亂象。
虎門鎮於2007年起陸續推進截汙管網建設工作,目前已完成截汙主幹管網和一至五期截汙次支管網共262公裡並已全部通水。
據介紹,在前期已完成截汙主幹管網和一至五期截汙次支管網共262公裡並已全部通水的基礎上,為從源頭實現「汙水入管、雨水入河」,虎門鎮今年下半年全面鋪開「三大片區」管網的建設,通過大兵團作戰完成工程建設,最終實現截汙管網全覆蓋,提升汙水收集和處理率。「三大片區」規劃建設截汙管網500多公裡,目前已完成超過80%,工程在全速推進中,按照當前每天約4公裡的完成進度,可按既定計劃在今年底前全面完成。
「施工過程項目最高峰期現場共有施工點269個,參建人員3778名,投入設備1429臺。取得日均4公裡的速度持續推進,最高日完成達到6.5公裡。」 東莞市磨碟河片區雨汙管網及配套工程虎門片區施工方水電六局有關負責人說,自8月份項目部成立以來,該企業緊盯目標,完成項目內的管網建設。
為推進雨汙分流工程實施,虎門鎮還加強專業技術力量,採購第三方服務組建一支20人的專業技術隊伍,不分節假日,全天候開展排水戶雨汙分流改造工程現場核查、圖紙和材料預審等工作,力爭年底前全面完成重點工廠、公共建築、住宅小區等區域雨汙分流改造任務。
通過管網建設、源頭雨汙分流改造和管網接駁等整治落實排汙口的治理。虎門鎮入河排汙口整治數量為1040個,目前已完成約80%,剩餘的將結合「三大片區」工程建設和源頭雨汙分流改造同步實施整治。
為了實現「水更清、天更藍」的目標,虎門鎮多次召開全鎮的強化涉水工業汙染源整治行動工作會議,強化涉水工業汙染源環境監管執法工作,今年以來共清理「散亂汙」企業1575家,立案處理環境違法案件261宗,處罰金額2309萬元,查封經營場所44家,移送涉嫌環境犯罪案件25宗,刑拘52人(含5名房東),移送涉嫌環境犯罪案件同比提高150%;刑拘人數同比提高420%,彰顯環境監管執法震懾力,有效遏制企業非法排汙。
虎門鎮有關負責人表示,治水之路,久久為功,虎門鎮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為實現高質量發展營造天藍地綠水清的優美生態環境。
撰文:何明強
【來源:東莞日報社i東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