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惠州淡水河水質為何能連跳兩級?

2020-12-04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環境監測網訊:近兩年,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淡水河邊垂釣的市民越來越多。「以前水髒,還有臭味,旁邊公園新建的濱水設施也少有人願意來玩。現在水好了,魚多了,來休閒娛樂的人也多了。」說話間,林先生拋餌入河,不時有人從河邊半島文化公園的棧道散步經過。

2020年廣東省「治汙攻堅一號令」明確,全力推進惠州淡水河紫溪等5個國考斷面水質消除劣Ⅴ類。今年1月-8月,淡水河紫溪斷面氨氮、總磷濃度大幅下降,水質躍升至Ⅲ類水標準。「看到檢測結果時有些不敢相信,像是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惠州市生態環境局惠陽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敏感慨,並特意將微信頭像設為淡水河風景照。這個「不可能」的任務如何完成?記者近日走訪淡水河流域來尋找答案。

淡水河治理成一號工程

沿淡水河而行,白鷺不時低飛掠過水麵,兩岸綠樹隨風搖曳,眼前的景象很難和昔日的劣Ⅴ類水質產生聯繫。

從深圳梧桐山順流而下,全長近百公裡的淡水河縱貫深惠兩市。「1994年前後淡水河水質開始惡化,到2006年河水已經慘不忍睹。」張敏介紹。2008年,淡水河治理列入省人大重點督辦事項。經過5年治理,到2012年,流域內12座汙水處理廠和配套管網建成,淡水河逐漸消除黑臭。

但到2016年,特別是深圳東進戰略的實施及惠陽經濟快速發展,中心城區以及部分鄉鎮人口大幅增加。截汙不到位、管網缺口大、汙水處理廠處理標準低等缺陷隨之浮出水面,每天十萬立方米的汙水直排入淡水河,水質出現反彈。

而中央第一輪環保督察重點反饋淡水河的汙染問題,讓治水更加迫在眉睫。「我們深刻認識到這是制約發展的最大短板,所以將淡水河治理列入全區一號工程,所有資源優先服務治水。」張敏表示。

為徹底解決淡水河汙染問題,惠州市委、市政府高規格成立汙染防治攻堅指揮部,市主要領導坐鎮指揮,統籌推進治理。惠陽區委、區政府制定三年水汙染攻堅計劃(2018—2020年),計劃三年投入49億元治水。

治水涉及部門多、事項繁雜,如何有效推進治理工程落地?面對此前「九龍治水,各自為政」的難題,惠陽區成立「一號工程」指揮部,區主要領導坐鎮指揮,協調各級各部門,有序推進治汙設施與配套管網建設,管控工業、農業面源汙染,深入開展河湧整治等。

同時,日漸完善的河長制體系也讓精細化治水成為可能,542名四級河長深入治水一線,為淡水河進行人工「把脈」。建立區、鎮、村三級聯防聯控機制,著力推進非法養殖場巡查清理、「散亂汙」企業整治等。

對流域內12座汙水處理設施進行全面提標改造

第三期工程進行擴容。「基本24小時輪班,全線動工,各相關部門大力支持,協調工程加速推進。」溫廠長介紹,2019年3月底工程開工,由於很多設備需提前4個月下單訂製,為加速完成,「5月份就開始下單,等工程建好馬上可以上設施。」到10月20日,僅用時7個月,每天能處理7萬噸生活汙水的第三期工程通水投產。

目前,惠陽區已對流域內建成的12座汙水處理設施進行全面提標改造,已基本實現尾水優於地表水Ⅳ類標準排放,部分尾水甚至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實現對淡水河補水。

提標之外,一批新的處理設施上馬正讓汙水有處可去。2019年來,惠陽區新建、擴建3座汙水處理廠和6座一體化處理設施,新增汙水處理能力22.85萬噸/日,目前全區汙水處理能力達50.35萬噸/日。

如何讓汙水處理廠發揮效用?管網是關鍵。2019年淡水河流域新建成217公裡配套管網,河流主幹管網全覆蓋,初步實現旱季汙水不入河。同時治理沿河排汙口,惠陽區已完成淡水河流域282個入河排汙口治理,並建立各級河長排汙口治理巡查機制,做到發現一個、治理一個。

夏天的雨,說來就來。大雨中,惠陽城區第二汙水處理廠出水口處,汙水經過處理後噴湧而出,直奔入一旁的淡水河。「汙水處理後的出水達到Ⅳ類水標準,每天為淡水河有效補水15萬立方米。」汙水處理廠溫廠長介紹,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後,服務城區以及周邊鄉村30多萬人。

由於人口多,生活汙水成了淡水河最主要的汙染源,補齊治汙設施短板在淡水河治理中尤為關鍵。

第二汙水處理廠早前已建成,但處理能力不足,因此建設

自動監測站為支流水質「把脈」

「氨氮濃度為1.15mg/L,Ⅳ類水標準是1mg/L-1.5mg/L,總磷0.2mg/L也達標(達到Ⅲ類標準)。」水質在線監測工程師黃明烽,讀著一級支流橫嶺水入淡水河河口斷面自動監測站的數據。監測站每四小時測一次水質,數據實時上傳平臺。

「就像給支流安排了一個醫生,隨時為水質『把脈』。」惠陽分局工程師黃錦容說,24小時實時監測監控,一旦出現超標,就表明有新增汙水或異常廢水進入河體,馬上溯源精準治汙。這樣的自動監測站在區內已經建成16個,基本覆蓋淡水河主要一級支流。

除了監測河水外,還採用科技手段監管企業排放。「流域內企業很多,執法人員有限,一旦出現偷排現象,對汙水處理設施衝擊很大。」張敏介紹,2019年初開始引入治汙工況過程監控科技軟體系統,通過在重點企業治汙設備安裝監控裝置,精準監控其治汙設施運行情況,有效解決企業廢水排放監管難、取樣難的問題。

去年10月底,淡水河各項治水工程基本完工。「但還是很擔心有漏洞,於是邀請第三方治水專家團隊幫忙。」張敏說。舀水、送檢、看排口,這支約30人的巡查團隊,動用無人船、無人機或採取人工手段,定期對淡水河從頭到尾進行查漏補缺,確保汙水應收盡收。

從2019年11月起,淡水河水質明顯改善,穩定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今年1月-8月,淡水河紫溪斷面氨氮、總磷自動監測均值降至0.714mg/L、0.15mg/L,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

「補齊區域性局部治汙能力缺口是今年的重要任務。」張敏表示,今年將再投入17億元資金,推進支次管網建設,並完成重點區域雨汙分流改造,同時將完成兩座汙水處理廠提標升級和3座汙水處理廠擴建,新建1座一體化治理設施等,「力爭年底前全面消除劣Ⅴ類支流,讓淡水河長治久清。」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深調研|惠州淡水河:異味沒了,遊魚多了,水鳥回來了
    2020年省「治汙攻堅一號令」明確,要全力推進惠州淡水河紫溪等5個國考斷面水質消除劣Ⅴ類。經過系列治理,到今年1月-5月,淡水河紫溪斷面氨氮、總磷大幅下降,水質躍升至Ⅲ類水標準。「最開始看到檢測結果有些不敢相信,有種感覺是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惠州市生態環境局惠陽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敏感慨。這個「不可能」的任務如何完成?記者走訪淡水河流域尋找答案。
  • 惠州今年打響淡水河潼湖水汙染殲滅戰 年內建成截汙管網135公裡
    東江幹流惠州段水質總體保持穩定優良,8個城市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淡水河、潼湖流域(以下簡稱「兩河」流域)範圍全面建立「河長制」,實現「一河一長」……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兩河」流域汙染綜合整治和「水十條」考核斷面等工作,2017
  • 近兩月水質達四類標準 為近30年來最好水平
    去年以來,細心的他發現,淡水河的水越來越清,到河邊釣魚的人也越來越多,淡水河多個河段再現魚躍鷺舞的自然美景。 與李伯直觀感受相匹配的是一組環保部門的監測數據:2019年,淡水河氨氮同比下降50.5%。特別是2019年11月以來,淡水河水質達到四類標準,水質為近30年來最好水平。 淡水河水質實現從劣五類到四類質的飛躍,得益於惠陽區實施的「1號工程」。
  • 淡水河水質連續12個月 均值達地表水Ⅲ類標準——惠陽三年水汙染...
    淡水河水汙染防治,是惠陽區科學治水的生動實踐。從2018年起,惠陽開始淡水河水汙染防治攻堅戰。經過三年艱苦奮戰,2020年12月,包括橫嶺水在內的淡水河流域16條支流水質都已達標,淡水河紫溪國考斷面水質連續12個月均值達地表水Ⅲ類標準,實現了淡水河紫溪斷面消除劣Ⅴ類水的歷史跨越。
  • 廣東6.8%水質重度汙染 10年將投1187億治水
    《計劃》提出,廣東6.8%水質屬於重度汙染,10年內將投1187億治水。省環保廳有關負責人表示,廣東局部區域水環境質量雖然有所改善,但水汙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2010年全省仍有22.2%的省控斷面達不到功能目標要求,其中6.8%水質劣於Ⅴ類,屬重度汙染;4.1%的水庫呈輕度富營養狀態;280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問題有待解決根據《計劃》,1187億元的投資將實施聯合治水、飲水安全、水源保護、設施提效、親水景觀、數字監管、全民愛水等七大類工程項目。
  • 廣東上千條魚跳上岸是什麼原因?與地震有關嗎?
    最近一段時間,天氣變化可以說非常強,而最近關於「廣東潮州市某池塘裡上千條魚跳上岸的視頻」又引發了大家的熱議,不少人對這個視頻的出現感到擔心,很多人就開始擔心是否是地震前兆,到底有沒有這麼一回事情?我們先來看看具體的情況說明。
  • 小編攻略:廣東惠州有哪些好玩的地方?惠州必去的旅遊景點推薦!
    惠州、廣東省地級市背對著羅浮山,南臨大亞灣,毗鄰深圳、香港,北連河源市,東接汕頭市,西接東莞市和廣州市,是珠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之一,惠州是客家文化、廣府文化和潮汕頭文化的交叉點,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惠州在隋唐成為「廣東重鎮」,一直是東江流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地,是「嶺南名郡
  • 廣東第五大城市進行比較,惠州和中山,未來誰能更快脫穎而出?
    廣東第五大城市進行比較,惠州和中山,未來誰能更快脫穎而出?眾所周知,目前廣東省的經濟實力非常雄厚,尤其是其下屬的許多城市實力雄厚,為全省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目前在這個省中,以下各城市之間的競爭力都非常激烈,特別是第五大城市之間的競爭,其中有能力的是惠州和中山,實力雄厚,發展潛力巨大,在廣東第五大城市惠州和中山,今後誰能更快勝出?
  • 新建水質淨化廠出水標準達地表水Ⅳ類
    地處惠州南面的大亞灣區,因海而生,向海而興,是國家重點建設的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近年來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生態環境質量保持穩定,近岸海域水質100%達標。
  • 22號颱風最快今日生成,或連跳兩級登陸
    根據中央氣象臺數據顯示,南海低壓維持在7級狀態,風速15米/秒(約54公裡/小時),相對來說還比較低,不過接下來將是一個快速增強的階段,根據初步預報數據顯示,預估在今天(29日)將會加強為8級熱帶風暴,也就是馬上要命名了,成臺在即,是完全可以確定了,而巔峰最強可能會達到10級,預估是在30日連跳兩級(連升兩級),最後登陸越南,強度基本上也就是10級狀態,相當於是一個
  • 惠州小河裡半天釣了幾十斤魚,扔在岸邊沒人要,臭死了!
    但對於生活在廣東惠州地區釣友來說,此時正是釣魚的好天氣,所以一到休息日,河邊總是擠滿了釣魚人。前幾天,一位剛入坑的釣友小李,來到惠州河邊釣魚時發現,河道岸邊全是被丟棄的死魚,都已經發臭了。(釣友小李在惠州河邊看到的丟棄在河邊的死魚)惠州河邊為何出現大量死魚這些被丟棄在岸邊的死魚,大大小小的估計有幾十斤重,經過釣友小李仔細觀察發現,原來這些死魚都是外來物種清道夫魚。據了解,惠州小河裡清道夫魚,不僅數量多且很好釣,但釣上來卻沒人要,大家都是直接扔在岸邊。
  • 近日暴雨導致廣東上千條魚跳上岸?這是什麼魚?
    近日,廣東進入汛期,多地開始連降暴雨,因暴雨而引發的各樣新聞開始頻上頭條。這不,5月18日,廣東潮州市一處池塘出現上千條魚跳上岸的視頻,就引起了網友熱議,有人害怕地認為,這是地震的前兆。據村書記和村民反映,這處池塘是死水池,水質較差,池塘裡大多是野生巴毛魚。18日中午一場雷陣雨後,池塘裡的魚由於天氣和環境原因才成群跳上岸。在現場查看時,池塘的魚沒有再跳上岸,池裡也沒有氣泡連續冒泡,周圍其他家禽也沒有異常。經和市地震臺核對,近日區域內也沒有小震紀錄。最後調查結果認為,發生魚兒成群上岸是天氣炎熱和池水水質差所導致。攀鱸是一條什麼魚?原來這只是虛驚一場!
  • 廣東惠州地區羅非魚鏈球菌病的分離、鑑定及藥敏分析
    廣東惠州地區羅非魚鏈球菌病的分離、鑑定及藥敏分析2015-05-28 15:5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病魚早期症狀不明顯,到中期治療難,嚴重影響了羅非魚養殖效益,給惠州水產養殖業造成了重大經濟損失。
  • 臺灣淡水河流域大量魚群死亡 初判高溫天氣所致
    中新社臺北8月14日電 臺灣淡水河和基隆河等河面13日起出現大量死亡魚群。新北市水利局14日稱,預估魚屍達數十萬尾。環保部門初步判斷為高溫天氣導致河水溶氧量不足所致。新北市環境保護局環保稽查科科長許銘志稱,對相關河流進行水質檢測後,未發現有農藥或重金屬等急毒性汙染。但水溫高達36度,且適逢低壓造成河水含氧量僅0.6%,低於魚類生存需要的2%,因此初步判斷為高溫天氣造成魚群暴斃。淡水河是臺灣北部最主要的河流,幹流及支流流經新北、臺北、基隆、桃園等多個城市,流域內人口佔全臺約三成。
  • 廣東潮州魚兒成群跳上岸,地震前兆?官方回應來了
    本文轉自【廣東公共DV現場】;大量池魚跳上岸街坊們紛紛擔心是否地震前兆?前幾天一些關於「大量池魚無故跳上岸」的視頻在廣東潮州街坊朋友圈流傳視頻中許多池魚跳上岸,出現在路面上這讓街坊們有所擔心5月22日潮州應急管理局就這件事情發布調查情況「魚兒成群上岸」非地震前兆,系天氣炎熱和池水水質差所導致的。
  • 惠州文脈:惠陽淡水老街:千年古城煥發新生機
    映入你眼帘的是一條條彎窄的街巷、成排的老屋,老屋流溢著滄桑,牆體斑駁,布滿苔蘚,與淡水河另一邊的新樓宇形成了鮮明對比。近日在惠州舉行的2019廣東旅遊文化節上,惠陽作為分會場之一,正式向外界發布此線路。不少人迫不及待前往探訪,一睹這條千年老街今日的容顏。
  • 到2025年惠州將建成245公裡碧道
    去年3月,惠州啟動了金山湖流域的整治工作。以金山湖為核心,圍繞兩湖四河(金山湖、惠南湖、金山河、河橋水、冷水坑河、蓮塘布河及其支流),全流域系統實施截汙治汙改善水質、生態修復、興建水利。碧道的建設,是這偌大工程中的一部分。金山湖片區的碧道,包括三部分——除了蓮塘布河沿岸之外,還有冷水坑河東江學府二期至金山湖段,河橋水惠州學院至冷水坑河匯流段。
  • 2020年廣東事業單位統考惠州考區龍門縣體檢公告
    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以下事業單位面試名單信息:2020年廣東事業單位統考惠州考區龍門縣體檢公告,更多關於惠州事業單位招聘,惠州事業單位考試,事業單位面試名單的內容,請關注廣東事業單位考試網/廣東人事考試網!
  • 1-11月廣東空氣和水環境質量成績單發布
    二、水環境2020年1-11月,地級以上市在用集中式飲用水源(79個)水質達標率為100%。2020年第三季度,縣級集中式飲用水源(82個)水質達標率為100%。2020年1-11月,71個地表水國考斷面中水質優良率(Ⅰ~Ⅲ類)為83.1%,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27個入海河流國考斷面(森高排汙口斷面因斷流未開展監測)水質劣Ⅴ類斷面比例為0%。
  • 廣東成千條魚無故跳上岸,是否與地震有關?
    今年事情比較多,最近天氣也變化無常,連動物也出現了異動。這兩天廣東有一池塘裡上千條魚突然自己跳上岸,村民們擔心這是地震前的徵兆。圖:廣東上千條魚跳上岸實際上,魚跳上岸的因素有很多,動物可以預警,但是談不前兆或徵兆。在我們印象中地震是災難,然而地球每天都會出現地震,我們生活的陸地如同一艘艘巨大無比的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