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惠州淡水河水質為何能連跳兩級?
2020年廣東省「治汙攻堅一號令」明確,全力推進惠州淡水河紫溪等5個國考斷面水質消除劣Ⅴ類。今年1月-8月,淡水河紫溪斷面氨氮、總磷濃度大幅下降,水質躍升至Ⅲ類水標準。「看到檢測結果時有些不敢相信,像是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惠州市生態環境局惠陽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敏感慨,並特意將微信頭像設為淡水河風景照。這個「不可能」的任務如何完成?
-
廣東治水創新防汙與保源措施!榕江北河:支流排汙排廢嚴重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胡妍榕江北河,因其流經地級市市區和粵東工業發達區域,成為重度汙染的河流。經過集中整治,去年終於消除了劣Ⅴ類水質,河水變清,黑臭改善。然而汙水廠處理能力不足,配套汙水管網未搭建完成,導致支流汙染較重,榕江北河的治水攻堅仍任重道遠。
-
滇池流域汙染負荷已超環境容量 昆明「十三五」擬追投200億治理
滇池流域汙染負荷已超環境容量 昆明「十三五」擬追投200億治理 每日經濟新聞 2016-09-07 00:19:51
-
省環保廳發布2018年7月水環境質量狀況 總體水質輕度汙染
8月14日,陝西省環境保護廳發布2018年7月全省水環境質量狀況,全省河流總體水質輕度汙染,與上年同期的輕度汙染相比,水質穩中向好;與6月份的良好相比,水質有所下降。 黃河幹流陝西段水質輕度汙染 4個湖庫中,瀛湖水質優,石門水庫、王瑤水庫水質良好,紅鹼淖重度汙染。
-
冷空氣將至 吹散逆溫層 成都重度汙染天氣6日傍晚將結束
自11月2日起,四川盆地西部及南部部分城市先後出現了一次汙染過程。3至4日,汙染態勢持續加重,截至5日下午,盆地呈區域性汙染態勢。「本次汙染過程預計將在6日傍晚冷空氣到來的影響下結束。」成都市環保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預測,全省空氣品質將從11月6日起逐漸好轉,7至8日,盆地大部城市為優或良。
-
未來十年中國投346.6億元防治地下水汙染
《規劃》確立了未來十年的兩個有限的目標,即到2015年基本掌握地下水汙染狀況,初步控制地下水汙染源,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質惡化趨勢,全面建立地下水環境監管體系;到2020年,對典型地下水汙染源實現全面監控,重要地下水飲用水水源水質安全得到基本保障,重點地區地下水水質明顯改善,地下水環境監管能力全面提高,地下水汙染防治體系基本建成。
-
國家環保總局7月18日發布6月地表水水質報告
國家環保總局7月18日發布了2005年6月地表水水質報告。報告顯示,與上月和去年同期相比,七大水系總體水質基本穩定,珠江水質良好,遼河、淮河、松花江、黃河水系水體中度汙染,海河汙染嚴重;本月監測的26個重點湖庫,水庫水質好於湖泊,富營養化程度輕於湖泊。
-
「十三五」期間佛山治水成效顯著
今年11月中旬,佛山生態環境治理再獲央媒關注,佛山治水經驗登上《小康》雜誌。近年來,佛山加大水環境治理力度,水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明顯成效。2020年前三季度,水質達到「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廣佛跨界河流水質呈明顯改善趨勢,省考佛山水道橫滘斷面、西南湧和順大橋斷面水質從2016年劣V類提升至Ⅳ類,水質為「十三五」同期最好。
-
讓韓江秀水長清——廣東韓江潮州段全國示範河湖高分通過驗收
韓江發源於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在梅州市大埔縣三河壩匯合汀江和梅潭河後,自北向南流經潮州、汕頭兩市,最後分5條河流注入南海,幹流全長470公裡,是廣東僅次於珠江的第二大河。韓江流域涉及廣東、福建、江西三省,流域面積3.01萬平方公裡(廣東省境內1.79萬平方公裡),多年平均年水資源量273億立方米(廣東省境內156億立方米)。
-
湖北汈汊湖水遭重度汙染:河裡走一趟800隻鵝死光
如今,汈汊湖水遭重度汙染,臭氣燻天,湖區漁民、村民大熱天也不敢開窗。 7月1日,被稱為我省最嚴厲的水管法《湖北省水汙染防治條例》正式施行,這為汈汊湖水域汙染治理帶來曙光。 汈汊湖水汙染如何造成?治汙難點何在?記者近日隨省人大城環委進行暗訪,一探究竟。
-
先行探索創新機制全域治水構建「水美僑鄉」 「江門經驗」變「河長...
今年5月,我市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獲得4000萬元獎勵;2018年和2019年,我市以地級市第一名的成績獲得省河長制考核「優秀」等次;在省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中,我市連續五年獲得「優秀」等次……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0月,全市優良水體比率上升12.9%;9個國考、省考斷面水質優良比率達到100%,創近5年同期最高水平。
-
河北:10至12月各設區市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平均控制在4天以內
【河北:10至12月各設區市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平均控制在4天以內】11月25日訊,近日,河北省制定實施了《河北省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將2020-2021年秋冬季目標設置為兩個階段
-
浙江頻出治水新招 打造「水清岸綠河湖美」
2019年,浙江103個國考斷面中Ⅲ類水以上斷面佔96.1%,同比上升2.9個百分點;221個省控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佔91.4%,同比上升6.8個百分點;人民群眾獲得感持續增強,治水公眾滿意度達到88.5%的新高。今年一季度,浙江的水環境質量繼續保持穩步改善態勢,103個國考斷面、221個省控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佔比同比分別再上升3.9個和5個百分點。
-
江西省人民政府 工作動態 鄱陽湖區水質水量動態監測通報第1期
贛江、撫河、昌江、修河、西河及博陽河入湖控制斷面水質為Ⅱ類水,水質良好,佔入湖水量的91%,信江入湖控制斷面水質為Ⅲ類水,水質較好,佔入湖水量的4.6%,樂安河入湖控制斷面水質為Ⅴ類水,受到重度汙染,佔入湖水量的4.4%;湖區評價斷面10處,無一處Ⅰ、Ⅱ類水,Ⅲ類水佔60%,Ⅳ類水佔40%,主要汙染區域分布於康山、都昌、蚌湖及渚溪口一帶水域,主要超標項目為總磷。
-
衢江:清流澆灌轉型花 治水催生現代循環農業樣板
編者按:作為國內經濟較為發達的省份之一,浙江率先感受到環境汙染帶來的發展壓力。2013年,浙江主動調整進入新常態,打出了一套以「五水共治」為突破口的轉型升級組合拳。 全省各地紛紛響應,繪製「治水」藍圖,定下治理目標。
-
獻上這份廣州治水成績單——打造幸福河湖永不止步
《廣州市抓源頭 補短板 保生態 強機制 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體》治水經驗被住建部專刊採用報中辦國辦。 廣州市河湖長制工作於2018年、2019年連續獲得國家督查激勵、省考核優秀;白雲區入選2019年全國10個河長制湖長制激勵市縣;民間河長蘇志均當選全國「十大最美河湖衛士」。
-
...生生物多樣性,重建河湖健康平衡的生態系統,是生態治水的根本措施
與天然湖泊不同,鳳凰湖是個「出生」僅10年的城市人工湖。從水生態系統改善,到植物過量結構性失衡,再到精細調控重現水清魚戲,鳳凰湖的治理之路雖坎坷艱辛,但探索應用了新技術,開創了新模式,為城市河湖的治理提供了不少啟示。
-
渤海汙染不影響海冰淡化水質
陳偉斌、顧衛等專家認為,環渤海地區儲存的海冰正常年份平均可開採量100億立方米,資源豐富。而科學實驗證明,海冰脫鹽後可達到水庫、河流等地表水一類水標準,這表明渤海汙染不會影響海冰淡化後的水質。
-
「水十條」將出 強調水質、水量和水生態一體化管理
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在峰會上透露,目前「水十條」已基本編制完成,《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正在加快推進,專家預計大氣、水和土壤這三大環保行動計劃涉及環保投資需求將超過6萬億元。在三大環保行動計劃中,《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任務艱巨。
-
中國人喝的是毛主席時代的水,毛主席治水27年頂幾千年
當年,參加荊江分洪工程的有10萬軍工、16萬民工;此外,還有技術工人和工程技術人員4萬人。該工程於1952年6月20日勝利建成,比預定計劃提前15天。工程僅用了75天的工期,速度之快,令中外水利界讚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