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
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胡妍
榕江北河,因其流經地級市市區和粵東工業發達區域,成為重度汙染的河流。經過集中整治,去年終於消除了劣Ⅴ類水質,河水變清,黑臭改善。然而汙水廠處理能力不足,配套汙水管網未搭建完成,導致支流汙染較重,榕江北河的治水攻堅仍任重道遠。
發源於梅州市豐順縣蓮花山脈的榕江北河,蜿蜒向東流,經揭陽、汕頭入海,滋養著沿途的人們。
榕江北河為榕江一級支流,全長92公裡,其中揭陽市境內約50公裡。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揭陽榕江北河受到嚴重汙染。位於榕江北河下遊的龍石國考斷面,2018年以來其水質一直為劣Ⅴ類,通過政府全盤推進控源、截汙、處理等工作,在2019年實現了消除劣Ⅴ類目標。
榕江北河作為揭陽的母親河,其水質的改善,是百姓最殷切的期盼。當地幹部群眾直面問題、背水一戰,新一輪的百日攻堅戰已經全面打響。
榕江北河上遊水變清
10月13日,天氣微涼,揭陽市揭東區玉湖鎮政府附近的的榕江北河,碧波蕩漾、河岸翠綠,樹木在微風下輕拂,小魚在淺水區成群遊蕩。《小康》記者從河中裝取一瓶水,只見瓶中水呈微黃色,沒有雜質。
沿著河岸公路驅車上行,一路河水清清,不覺已來到揭東區新亨鎮秋江村。北河橋閘附近的河畔停泊了幾艘漁船。天空下起了小雨,村民都停止了打魚,只有一位老伯仍在自己漁船上聚精會神地拾掇簍子裡的小魚。老伯介紹,自己姓陳,是秋江村的村民,今年70多歲了,在這裡生活了一輩子,也打了一輩子的魚。這會正處理打撈上來的非洲鯽魚,準備餵養鴨子。
從小在河邊長大的陳伯,也目睹了榕江北河的變化:「前些年河水汙染嚴重,現在能感覺到水質比原來好了。秋江村附近沒有大型工廠,汙染源主要是農村生活汙水。村民將死豬、死雞隨意扔下河,養殖場的亂排亂放,這些都是水汙染的原因。這兩年,政府關停了村裡的兩個養豬場,又建起汙水池;村民也減少了亂扔禽畜的行為,榕江北河的水慢慢好起來了,在這裡捕魚的村民也逐漸多起來了。」但陳伯認為,現在這些河水只是看起來不錯,實際上水質仍不達標,他也期待榕江北河水真正能變清的那天。
村內河湧水體黑臭
城區內的榕江北河流域水質日漸濯清了,那麼各村匯入的支流(河湧)水質情況怎麼樣呢?記者一行來到新亨鎮仙美村,在大路邊一塊廣告擋板後面看到被遮掩住的一條墨綠色河湧。兩三米寬的湧邊雜草叢生,河內淤泥清晰可見。
沿著河湧往村內走,河水的顏色逐漸變深,從墨綠色變成了黑色。河湧兩旁,一邊是製衣廠和家庭小作坊,另一邊是居民區。岸邊雖然建設了集中的汙水管道,但馬路邊仍有一幢洋別墅,將自家汙水管道連接河湧,生活汙水直接排入了河中。河湧邊氣味刺鼻,站久了讓人有眩暈感。沿著河湧繞到另一面,只見在一間鞋廠旁,水質沒有明顯變化,但河湧內放置了活水裝置與生物生態基,偶爾有一兩隻水鳥在此棲息。河湧盡頭,斷面是榕江北河一級支流新西河排洪渠仙美段,此處出示了新亨鎮河長公示牌。與河湧相比,排洪渠水質有了明顯改善,河水呈深綠色,渠中每隔幾米放置一處生物生態基。
玉城河流域人口密集,生活汙水和垃圾造成水體汙染嚴重。圖 / 胡妍
對於村內河湧水汙染情況,仙美村委副書記蔡茂輝解釋說,其實仙美村也是受害者。仙美村的雨汙分流已經建設完成,但由於仙美村在這一片區地勢最低,是河流的下遊地區,每次一下雨,周邊所有村子的汙水都匯集到這裡。過去有水庫的水可以定時的衝刷洗淨河湧的水,但自從水庫的水用作生活用水以後,河湧的淤泥汙垢就越積越厚。
「目前,仙美村已經建了一座汙水處理廠,但由於處理量不夠,需要一批批處理,才會有汙水堵塞。現在汙水處理廠正在抓緊時間擴建,等擴容後,仙美村所有的汙水都可以得到處理。」蔡茂輝說,淨化後達標的內河水將用於農田灌溉,不會流入榕江北河流域。
而揭陽榕城區的玉城河也是匯入榕江北河的支流之一。在玉城村村口蔥鬱的大樹旁,流淌著的就是玉城河的水。只見河水呈黑墨色,水裡的淤泥裸露出來,一股刺激性異味撲鼻而來。記者正準備用礦泉水瓶裝一些河水查看水質,此時一位路過的老人看到此情景趕忙上來阻止:「這河裡的水可不能喝啊!」這位年過八旬的王伯告訴記者,他從小是喝玉城河的水長大的,以前玉城河的水很清,家家戶戶都取河水來煮飯吃,小孩子都在河裡抓魚。「可近些年來,村裡建設了工業園,企業生產帶來的工業廢水使得玉城河的水汙染越來越嚴重,村民也就不再靠近玉城河。每隔一段時間,有關部門會過來一車車的將河中汙泥清走,玉城河的水質就會變好一段時間。」王伯說。記者觀察水瓶的狀況,除了河水顏色微微發黃髮黑以外,確實有好些黑色的沉澱物。
從村裡往河岸邊走,便到了玉城河支流與榕江北河的匯流處。岸邊修建了石欄與長堤,村民平時可以在這裡散步,欣賞一河兩岸的風景。細雨中,一位中年男子在河堤上在遙望江景。這位王先生也是玉城村長大的村民,眼見玉城河這些年的變化。「玉城河的水就是從這裡的水閘匯入榕江北河。企業偷排偷放廢料汙水讓玉城河水變髒變臭了,我們揭陽的母親河——榕江北河也因此受到了影響。」王先生希望有關部門加大整治力度,還村民碧水藍天。
河堤上修建了玉城水閘和新林水閘,當前新林水閘的管網鋪建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從玉城水閘口提取的斷面水流來看,水質較玉城河水清澈,減少了些許沉澱,顏色呈淺黃色。
根據2020年1-9月的監測數據顯示,江濱支流口(仙美村內河)水質為劣Ⅴ類,主要超標因子化學需氧量64毫克/升(主要受生活汙染源、工業汙染源影響)、氨氮2.62毫克/升(主要受生活汙染源影響)。玉城河河口水質為劣Ⅴ類,主要超標因子氨氮5.27毫克/升(主要受生活汙染源影響)。
揭陽市生態環境局水環境管理科負責人表示,造成汙染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江濱支流(仙美村內河)、玉城河兩個流域人口密集,生活汙染壓力很大。江濱支流流域6個村(居)約4萬人日產汙水約6000噸。玉城河流域5個村(居)約2.67萬人日產汙水約4000噸。由於流域範圍內農村雨汙分流工作尚未全面建成,市政管網未完全覆蓋,汙水接駁尚未完成,部分生活汙水未經處理直排,造成支流汙染比較嚴重。
二是江濱支流(仙美村內河)流域主要工業產業類型為雜鹹加工,且缺乏產業規劃、布局雜亂,工業、企業(小作坊)混雜於民居,「散亂汙」問題較為突出,清理整治後死灰復燃現象時有發生,監管難度大。
對此,揭陽市將針對存在汙水處理廠管網接駁及進水量、進水濃度不足等問題,繼續深入排查,列出排汙口、「散亂汙」企業、工業企業清單等汙染源清單,以及汙水處理廠運行及管網接駁問題清單,靶向施策,精準落實管控措施和工程措施。
背水一戰,決戰百日攻堅
據生態環境部全國地表水水質8月月報,榕江北河為輕度汙染。而到了9月,榕江北河則是重度汙染。揭陽的水汙染防治工作到了攻堅時刻。
在揭東區揭陽產業園磐東街道的善行橋河口,引入了揭陽市美景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建設水汙染治理工程。善行橋河口位於玉城水閘與榕江北河龍石國考段面的中間段。該項目主要處理生活汙水,其內河總長3000米,服務人口約35000人。因為河流主要汙染物為溶解氧,氨氮,COD、總磷等指標超標,為了急切改善目前水質問題,以汙水直接生態基進行曝氧、生物掛膜等集中處理組合系統,以消除劣Ⅴ類,達到排放標準。在河湧上遊的支線淺水區,可以看到生物生態基,岸邊擴建工程也正在修建中。
常年在善行橋旁賣魚的李小姐見證了善行橋河口水質的變化。「過去入河口這條小河湧汙水橫流,堆滿各種垃圾,現在建設了這個工程以後,河湧的水質大大改善,不再臭氣燻天,我們在這裡賣魚的環境也好多了。」李小姐告訴記者。
經過政府綜合整治,玉湖鎮政府旁的榕江北河碧波蕩漾,河岸翠綠。圖 / 餘弘陽
善行橋河口公示牌旁掛著橫幅,上面打著醒目的標語——「奮戰40天,決戰決勝龍石國考斷面攻堅大會戰」。據了解,今年以來,揭陽市嚴格按照廣東省委省政府汙染防治攻堅決策部署,加快推進龍石斷面汙染防治攻堅。各地各部門以「一河一策一專班」「一廠(場)一網一專班」為抓手,依靠省環科院、珠江流域局等技術支撐,充分利用中電建、航天凱天等大企業力量,合理統籌技術引導、工程建設、簡化程序以及資金運用,靶向施策,精準發力,推動開展榕江北河「910」奮戰40天行動。短短40天以來,8月份均值榕江龍石斷面水質恢復為Ⅳ類,氨氮為1.33毫克/升,成效顯著。
就在9月24日,揭陽市委書記蔡朝林在全市水汙染防治攻堅工作會議上提出了奮力決戰百日攻堅的新目標。揭陽市也印發實施了《揭陽市水汙染防治百日攻堅方案》,緊緊聚焦今年「確保龍石斷面穩定Ⅴ類後爭取達到Ⅳ類」的核心目標,會同各地各單位科學施策推進汙染防治攻堅,改善水環境質量、削減入河汙染物總量。榕江北河重點突出解決流域汙水管網覆蓋不全面、收集效率仍不高、汙水處理能力不足等主要問題;同步加緊查漏補缺,加強汙染源打擊管控和河道汙染整治。
揭陽樓後渠的龍石國考段面,河水呈翠綠色,沿江路段旁榕江北河的河水清澈見底,兩岸翠綠青蔥,江面上好些漁船正在撒網捕魚,岸邊行人正悠閒散步。在未來的幾十天裡,龍石國考斷面水質達標將迎來最後攻堅。而榕江北河支流消劣是決戰決勝龍石國考斷面達標的重點。
要治理好村鎮的支流(河湧)汙水,就要加快落實建設汙水處理廠、擴大配套管網覆蓋面積,這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據了解,為全面提升管網收水能力,揭陽開展汙水管網建設,40天新建幹支管網33.888公裡以及35.451公裡農村雨汙分流管網;北部片區管網20個拍門均完成改造;啟動過江備用管網連通工程,梅東大圓到望江北路約1公裡壓力管已建成投入使用;由省環科院對市區北部、中部片區管網進行檢測、找出問題點位,委託中電建公司進行排查修復及接駁。
善行橋河口水汙染整治工程。圖 / 胡妍
此外,揭陽注重全面提升汙水處理能力。當前,階段來北河流域增加汙水處理能力5.62萬噸/日。「910」奮戰40天行動計劃建設23座汙水處理一體化設施,40天已全部建成新增處理能力2.46萬噸/日。開展市區汙水處理廠(設計12萬噸/日)提量工作,40天已提升至14.7萬噸;啟動市區汙水處理廠三期(6-8萬噸/日)建設。對錫場、新亨5座汙水處理站進行工藝改造,2座(0.21萬噸/日)完成改造通水,其他3座正在抓緊進行工程建設。
為進一步解決北河流量小、水動力不足問題,生態補水工程項目正式啟動。揭陽市啟動從南河引水入北河工程,計劃引水10m3/s。40天梅兜水閘已完成開挖,梅兜段箱涵部分已經澆築完成,頂管段約80米已完成;南窖、馬山窖兩個提水泵站泵組設備已經完成採購,南窖泵站基礎正在抽水開挖。同時,全面強化環保執法。40天北河流域共出動執法人員2266人次,檢查企業523家次,責令整改企業33家,立案處罰3宗,移送公安機關行政拘留1宗,取締「散亂汙」11家。開展內餐飲、洗車等第三產業排汙情況的排查整改,共排查407家,落實整改292宗,採取斷水、斷電等強制措施77宗。
有關人士表示,揭陽市將緊緊圍繞「狠治、快建、善管」工作思路,通過重點突破、細化措施,改善區域水生態環境,讓河水「活」起來、「清」起來,助力龍石國考斷面水質達標。
(《小康》中國小康網 獨家報導)
本文刊登於《小康》2020年11月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