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溪河30條一級支流水質達II類以上

2020-12-06 廣州日報

記者從市河長辦獲悉,經過上下遊共同努力,流溪河治水已取得了顯著成效,流溪河流域從化段流經的3個國省考斷面長期穩定在Ⅱ類以上水質,溫泉鎮以上30條一級支流基本達到Ⅱ類以上水質。此外,流溪河碧道示範段工程也正在積極推進中,「流溪九灣,一灣一景」正在慢慢變成現實。

美麗的流溪河

流溪河兩岸環境變好了,每天都有小驚喜

作為廣州人的母親河,廣州對流溪河的治理從未停步。2014年,《廣州市流溪河流域保護條例》出臺,為流溪河流域保護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2018年以來,廣州市河長辦共印發8道總河長令,全面推進落實河長制湖長制有名有實,創新性地設立了九大流域河長,其中流溪河流域河長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親自擔當,統籌幹支流、上下遊、左右岸綜合治理及「廠網河」一體化管理,大力推進流域內控源截汙、巡河拆違等各項工作。

「我想保護她」廣州流溪河巡查保護大隊白雲段黃繼攀這樣說道。在全面落實河長領治的基礎上,流溪河流域還設置了巡查保護大隊,針對流域內水環境整治、水安全保障、水資源保護進行全方位呵護巡查,隊員們數年如一日用腳步丈量流溪河長,用真心印證流溪河情。「每天都開著巡邏車在河邊巡邏,是一種很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前段時間違規的農家樂很多,現在拆遷了,逐漸地變好了,草坪也鋪上了,慢慢地這個生態環境跟上來了。好像每天流溪河都為我準備了小驚喜。」黃繼攀表示。

流溪河碧道雛形初現

上半年廣州9個國考斷面全部穩定達標

2019年,根據廣東省萬裡碧道的工作部署,廣州市將碧道建設作為水環境治理的升級版大力推進,流溪河流域通過水環境提標、水安全整治、河流生態系統修復與保護、特色景觀營造與遊憩系統建設,煥發沿線古遺蹟、古村落、特色小鎮新的生機。目前已開展流溪河碧道示範段工程,「流溪九灣,一灣一景」正在慢慢變成現實。

在廣州市河湧監測中心的羊城智慧治水大腦,大屏幕正顯示全市3000餘名河長巡河、河湧上報問題解決、流溪河流域相關信息數據可視化情況。「廣州智慧水務的開發應用,正在逐步實現水環境、水安全、水保障的高效聯動、協同治理,同時民間河長、輿情舉報等平臺更是有效服務了『開門治水、人人參與』的全民治水新格局。」工作人員介紹道。

目前,經過上下遊共同努力,流溪河治水已取得了顯著成效,流溪河流域從化段流經的3個國省考斷面長期穩定在Ⅱ類以上水質,溫泉鎮以上30條一級支流基本達到Ⅱ類以上水質。通過系統治理以及碧道建設,流溪河流域沿線已形成「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生態廊道,成為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好去處。

流溪河流域治理與保護工作是新時代廣州市開展河湖綜合治理的一個縮影。經過不懈努力,2020年1~6月,廣州市9個國考斷面全部穩定達標;列入國家監管平臺的147條黑臭水體已基本消除黑臭,車陂湧、雙崗湧、景泰湧整治入選全國治水典型案例;流溪河流域89條一級支流劣Ⅴ類數量由46條減少到12條,汙染物氨氮排放總量削減84%;全市汙水處理能力達到766萬噸/日,躍居全國第二;據2019年市統計局調查結果,市民認為建設美麗宜居花城過程中成效最為顯著的是「黑臭河湧治理」;廣州市河長制湖長制工作連續2年獲得國家督查激勵、廣東省考核優秀等次;流溪河流域內從化區以全省第一的成績入圍國家首批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白雲區被評為水利部河長制湖長制全國10個先進縣(區)之一,白海面湧治理入選全省「十大環保監督優秀案例」;海珠溼地碧道、增江碧道、蕉門河碧道被水利部作為「美麗河湖、幸福河湖」的典範在全國廣泛宣傳。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杜娟 通訊員 趙雪峰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杜娟 通訊員 趙雪峰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張影

相關焦點

  • 湘江(長沙段),多少條一級支流?
    一江六河、蒼耳之洲(甑皮洲)還有挖沙之痛》,提到:在湘江長沙段匯入湘江的一級支流不只六條*一級支流是指直接入河流幹流的河流,二級支流是指直接流入一級支流的河流。湘江長沙段到底有多少條一級支流(直接流入湘江的河流)?查遍網絡,其實沒有官方答案。
  • 廣州:到2020年重點河流一級支流水質穩定達到Ⅳ類
    據介紹,《方案》原則上要求流溪河、白坭河和東江北幹流等重點河流的一級支流水質2018年消除劣Ⅴ類,2019年基本達到Ⅳ類,2020年穩定達到Ⅳ類。編輯:alan
  • 入渭13條一級支流排汙口「體檢」
    4月1日至4月30日,西安開展專項執法活動,重點核查入渭的13條一級支流所有排汙口,河流及向排汙口排放廢水的所有工業企業、監測斷面及排汙口水質及流量
  • 小溶江,小溶江是灕江的一級支流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灕江,珠江水系西江(珠江上遊幹流)的支流桂江上遊河段的通稱,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北部。江桂林市區段兩岸地面標高在154~132米之間,屬一級階地的堆積物,上部為粉砂質粘土,一般厚度2~4米,下部為砂卵層,最厚達20~30米。河槽寬在125~585米之間,河岸高3~5米。河床由砂、卵石組成,並常年長有水草。河床灘潭相間,灘長潭深。河灘主要分布在董家巷、新碼頭、解放橋、象山、灕江橋、白果樹村、吳家裡、王家裡、柘木鎮及小龍門村附近河段。
  • 長江支流你知多少?
    長江流域面積和同長度的世界大河比起來並不算大,這從側面說明了其支流的特性,也就是長度較短、流域較小,但是這並不妨礙其支流的眾多,據統計,流域面積在1000km²以上的支流有437條,1萬平方千米以上的有49條(不僅僅是限於一級支流
  • ...奮進新昆明」系列|劣V類水體全面消除 滇池連續三年水質達IV類
    據介紹,林草部門實施了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陡坡地治理、廊道面山綠化等國家和省市重點林業生態工程,完成人工造林99.84萬畝、封山育林68.09萬畝、森林撫育79.09萬畝、低效林改造30.55萬畝、提質增效改造40.08萬畝,建設苗木基地10.5萬畝。滇池面山、交通沿線、城市面山及江河兩岸得到生態植被修復,生態景觀明顯提升,綠色成為春城的主要基色。
  • 增城區東江北幹流33條一級支流水環境治理EPCO工程初見成效
    今年,增城區對東江北幹流的12條一級支流、1條二級支流、1條沿江暗渠開展水環境治理EPCO項目。目前整治的13條河湧,均已全面消除黑臭,其中11條河湧氨氮和溶解氧指標達到地表V類水質標準及以上。  據東江北幹流大墩斷面的水質監測結果,2019年較2018年全年平均水質,氨氮降低36.8%,溶解氧增加65.4%,其中2019年11月份水質全面達到了地表II類水質國考標準,水質大幅度改善。  據介紹,增城區內東江北幹流一級支流共33條,根據增城區環保局水質數據統計,2017年全年檢測平均水質均未能達到考核標準,呈現劣V類甚至黑臭狀態,對東江北幹流下遊造成嚴重影響。
  • 和平鎮4條練江重要支流完成整治,江面波光粼粼……
    點擊播放 GIF 0.3M和平鎮嚴格按照區委、區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力打好練江水質達標攻堅戰,目前,轄內4條練江重要支流基本完成整治而流域內大小河湧加快清淤疏浚,全力以赴確保練江水質達到五類水標準,重現「蜿蜒如練」的美景。▲整治後的練北水已達到五類水標準。▲整治後的井仔灣已達到五類水標準並保持穩定。▲整治後的太和坑水質也明顯改善。和平鎮處於練江中下遊,岸堤較長,溝渠較多,該鎮壓實河長制,強力推進河庫「五清」專項行動,並持續查漏補缺,全面提升水質。
  • 赤水河支流習水河發現長江鱘
    國慶節後,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員們來到赤水河流域支流習水河,開始漁獲物科研監測中科院進行科研捕撈,在赤水河流域支流習水河裡發現了長江鱘,發現數量如此之多的長江鱘還是頭一回。據悉,是在10月10日,在高洞河的寒沱點,科研捕撈了42條長江鱘起來,
  • 桃江:資水一級支流沾溪發布藍色預警
    大益陽客戶端訊(通訊員 胡衛紅)受強降雨及上遊來水的影響,7月19日10:30,桃江縣水文局對資水一級支流沾溪河段發布洪水藍色預警,預計未來6小時內,沾溪河段將出現漲幅1.0至1.5米左右的洪水。
  • 北回歸線上的明珠——廣州後花園 從化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
    北回歸線上的明珠——廣州後花園 從化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 從化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正門牌坊廣州後花園 從化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 正門牌坊 流溪河國家森林生態型公園總面積8932公頃,位於廣州市東北、從化區北部與良口鎮相連處,距廣州市區約90千米。
  • 水知識|在「水系」的眼中,河流的幹流和各級支流是個啥?
    直接匯入幹流的河流稱一級支流。匯入一級支流的河流稱二級支流。餘類推。如直接入海的黃河為幹流。流入黃河的渭河為黃河的一級支流。匯入渭河的涇河為二級支流。水系的名稱一般是用幹流的河名或以注入的湖泊、海洋名命名,如長江水系、太湖水系、太平洋水系等。根據水系的幹支流在平面上的分布形式可分為五類。
  • 黃河上遊最大一級支流——湟水全流域水質達到國家控制標準
    10月最新監測表明,經過5年多的不懈治理,黃河上遊最大一級支流——湟水河水質已由2007年的重度汙染轉化為全流域水質達到國家標準。  湟水河主幹流發源於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流經青海省會西寧市等9個縣、市,全長374公裡,其中青海境內為349公裡,流域面積達1.6萬平方公裡。
  • 廣州市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打造自然教育基地
    1月8日,廣州市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自然學校正式開課,本次研學課程由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和相關教學機構聯合開辦,共有25名學生參加。 自然學校結合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的自然景觀和特色資源,通過多種方式將流溪河森林公園打造成面向公眾開放的自然教育基地,推動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
  • 中國母親河—黃河主要一級支流統計
    黃河中上遊以山地為主,雨量較多,蒸發較少,植被保護比較完整,水多沙少,是黃河主要的來水區域,蘭州以上水量佔了黃河總水量的70%。中下遊以平原、丘陵為主。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被稱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黑河,又稱墨曲,發源於紅原與松潘兩縣交界岷山西麓,於甘肅省瑪曲縣匯入黃河,河道長456km,流域面積7608平方公裡。
  • 資江一級支流青峰河水體汙染原因已基本查明
    婁底新聞網訊 近日,有志願者反映資江一級支流青峰河水體受到汙染,婁底市政府高度重視,明確由市生態環境局牽頭成立調查組,迅速展開調查
  • 納波河,全長1705千米,是亞馬孫河左岸第一條較大的支流
    亞馬孫河支流眾多,其中長度超過1600千米的主支流就有7條,它們分別是馬臘尼翁河、烏卡亞利河、納波河、內格羅河、馬代臘河、塔帕若斯河、欣古河。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七條主要支流的基本情況:馬臘尼翁河,公認為是亞馬孫河源頭,全長1600千米,發源於秘魯西部安第斯山脈。它先是向西北流,再轉折向東流,上遊穿過安第斯山深谷,之後經過高地叢林形成了一系列急流瀑布,然後河水再向東流,經過炎熱、人口稀少的雨林區,在瑙塔下遊與烏卡亞利河匯流,形成亞馬孫河。
  • 黃河主要支流
    一級支流:①湟水。②洮河。③大夏河。④無定河。⑤延河。⑥汾河。⑦渭河。⑧洛河。⑨大汶河。⑩窟野河。(II)沁河。(l2)大黑河。……二級支流:①大通河。②涇河。③北洛河。④伊河。
  • 南河水質從Ⅲ類提升為Ⅰ類
    據生態環境部國家水質自動綜合監管平臺發布的地表水水質實時數據顯示,目前南河水質持續穩定為I類。而「十二五」期間,南河水質為Ⅲ類。  發源於朝天區的南河,幹流長79km,是嘉陵江左岸的一級支流,流域面積1076k㎡,有近1/3的河段流經廣元城市人口密集區,南河水質何以能持續穩定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