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河長辦獲悉,經過上下遊共同努力,流溪河治水已取得了顯著成效,流溪河流域從化段流經的3個國省考斷面長期穩定在Ⅱ類以上水質,溫泉鎮以上30條一級支流基本達到Ⅱ類以上水質。此外,流溪河碧道示範段工程也正在積極推進中,「流溪九灣,一灣一景」正在慢慢變成現實。
美麗的流溪河
流溪河兩岸環境變好了,每天都有小驚喜
作為廣州人的母親河,廣州對流溪河的治理從未停步。2014年,《廣州市流溪河流域保護條例》出臺,為流溪河流域保護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2018年以來,廣州市河長辦共印發8道總河長令,全面推進落實河長制湖長制有名有實,創新性地設立了九大流域河長,其中流溪河流域河長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親自擔當,統籌幹支流、上下遊、左右岸綜合治理及「廠網河」一體化管理,大力推進流域內控源截汙、巡河拆違等各項工作。
「我想保護她」廣州流溪河巡查保護大隊白雲段黃繼攀這樣說道。在全面落實河長領治的基礎上,流溪河流域還設置了巡查保護大隊,針對流域內水環境整治、水安全保障、水資源保護進行全方位呵護巡查,隊員們數年如一日用腳步丈量流溪河長,用真心印證流溪河情。「每天都開著巡邏車在河邊巡邏,是一種很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前段時間違規的農家樂很多,現在拆遷了,逐漸地變好了,草坪也鋪上了,慢慢地這個生態環境跟上來了。好像每天流溪河都為我準備了小驚喜。」黃繼攀表示。
流溪河碧道雛形初現
上半年廣州9個國考斷面全部穩定達標
2019年,根據廣東省萬裡碧道的工作部署,廣州市將碧道建設作為水環境治理的升級版大力推進,流溪河流域通過水環境提標、水安全整治、河流生態系統修復與保護、特色景觀營造與遊憩系統建設,煥發沿線古遺蹟、古村落、特色小鎮新的生機。目前已開展流溪河碧道示範段工程,「流溪九灣,一灣一景」正在慢慢變成現實。
在廣州市河湧監測中心的羊城智慧治水大腦,大屏幕正顯示全市3000餘名河長巡河、河湧上報問題解決、流溪河流域相關信息數據可視化情況。「廣州智慧水務的開發應用,正在逐步實現水環境、水安全、水保障的高效聯動、協同治理,同時民間河長、輿情舉報等平臺更是有效服務了『開門治水、人人參與』的全民治水新格局。」工作人員介紹道。
目前,經過上下遊共同努力,流溪河治水已取得了顯著成效,流溪河流域從化段流經的3個國省考斷面長期穩定在Ⅱ類以上水質,溫泉鎮以上30條一級支流基本達到Ⅱ類以上水質。通過系統治理以及碧道建設,流溪河流域沿線已形成「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水草豐美、白鷺成群」的生態廊道,成為老百姓美好生活的好去處。
流溪河流域治理與保護工作是新時代廣州市開展河湖綜合治理的一個縮影。經過不懈努力,2020年1~6月,廣州市9個國考斷面全部穩定達標;列入國家監管平臺的147條黑臭水體已基本消除黑臭,車陂湧、雙崗湧、景泰湧整治入選全國治水典型案例;流溪河流域89條一級支流劣Ⅴ類數量由46條減少到12條,汙染物氨氮排放總量削減84%;全市汙水處理能力達到766萬噸/日,躍居全國第二;據2019年市統計局調查結果,市民認為建設美麗宜居花城過程中成效最為顯著的是「黑臭河湧治理」;廣州市河長制湖長制工作連續2年獲得國家督查激勵、廣東省考核優秀等次;流溪河流域內從化區以全省第一的成績入圍國家首批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試點,白雲區被評為水利部河長制湖長制全國10個先進縣(區)之一,白海面湧治理入選全省「十大環保監督優秀案例」;海珠溼地碧道、增江碧道、蕉門河碧道被水利部作為「美麗河湖、幸福河湖」的典範在全國廣泛宣傳。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杜娟 通訊員 趙雪峰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杜娟 通訊員 趙雪峰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