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林繼偉
昨天寫了《一江六河、蒼耳之洲(甑皮洲)還有挖沙之痛》,提到:
在湘江長沙段匯入湘江的一級支流不只六條;
「一江六河」的提法,只是說首要抓好靳江河、龍王港、瀏陽河、撈刀河、沙河、溈水的綜合治理。
*一級支流是指直接入河流幹流的河流,二級支流是指直接流入一級支流的河流。
湘江長沙段到底有多少條一級支流(直接流入湘江的河流)?
查遍網絡,其實沒有官方答案。小編目前只能說,有十餘條,除以上六條主要的,還有南託港、港子河、柳林江、馬橋河、石渚河、觀音港、白泉河等。
到底有多少條,請容許我再花些時間和精力實地走訪。
弄清數量,重要嗎?
我覺得重要,不搞清數量,萬一被人搞掉(填埋或是由明河改成暗渠)一條,你如何能追究他的責任?!
弄清數量,有這麼難嗎?
比較難,要實地走訪,還要甑別。
由於水利建設、堤壩防洪、城市建設等原因,一些河流發生了較大變化。
有些河流消失了,有些河流變小了,有些河流改道了,有些河流由明河變成了暗渠。
有些河流失去了自然入江口,取而代之的是涵閘。雖隔著涵閘就與湘江直接相連,但它們其實不能算一級支流了(本人觀點),奄奄一息的它們,水量小甚至斷流,涵閘也是長期關閉,或只是敞開小口。


長沙市住房城鄉建設局2016年1月公示了《長沙市已建成區黑臭水體清單》,長沙市建成區內5區有24處水體列為黑臭水體,其中一處是「湘江C」,起點是「雙管子河入湘江口處上遊50米」,終點是「雙管子河入湘江口處下遊100米」。
2019年12月6日,作為綠色瀟湘「清水為鄰」項目的志願者,夜幕下才尋到雙管子河入湘江口處。
見到相隔很近但閘門都緊閉的兩座涵閘,不由得哂笑,既然不再有河水自然流淌入湘江,再以湘江一級支流來稱呼雙管子河其實有些滑稽。

在雙管子涵閘上遊8公裡處,是港子河入湘江口,相信見到這樣一幕,沒有誰會質疑港子河是湘江一級支流的地位。

龍王港入湘江口,正在建調水泵站,2019年11月30日攝。
沙河入湘江口,2019年11月23日攝。
撈刀河入湘江口,正對著龍洲。
十餘年前,撈刀河改道,為了行洪需要,將龍洲挖小並分割成兩小塊。

八曲河,最是憋悶,不到兩公裡馬上就到湘江了,但1951年實施了溈水改道工程,溈水不經靖港東流入湘江,改為南下奪八曲河的河口在新康入湘江。
八曲河,也就喪失了湘江一級支流的地位,只能算是溈水的一級支流,湘江的二級支流了。
兩水交匯,為什麼八曲河是溈水支流,而不是改道而來的溈水是八曲河的支流?
因為溈水水量更大、流域更廣、流程更遠。
***
愛母親河,更要知母親河,歡迎關注《長沙生態環境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