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長沙段水勢趨穩 東江水庫補水僅能維持60天

2020-11-22 搜狐網

    10月20日從空中拍攝的長沙橘子洲大橋附近裸露的河床。湘江長沙段水位自10月初以來多次突破歷史最低,而進入11月份後水勢基本保持了平穩。圖/記者殷建軍

    24.93米,湘江長沙段水勢趨平穩

  東江水庫補水僅能維持約60天,後期安全用水形勢更加嚴峻

  本報記者趙晶 李柯夫 實習生周震 長沙報導

  前晚8時,24.93米;昨日上午8時,24.89米;昨日下午2時,24.90米;昨日下午5時,水位再次回到24.93米。一天之內,湘江長沙段水位經歷一次波折後,又回到了原位。「現在水勢已基本平穩,不會再像前幾天那樣大幅回落了。」長沙市水文局水情科科長陳春明介紹。

  大風影響圍堰施工

  10月27日,上遊株洲航電樞紐的日平均下洩發電流量由500立方米/秒左右減少到了470立方米/秒左右。28日20時,再減少50立方米/秒。在下洩流量減少的影響下,前幾日,湘江長沙段水位出現了大幅回落。「現在水位基本上維持在24.9米到25米。」陳春明說。

  此外,為抬高水位,湘江圍堰正在優化方案,進一步縮窄過水口。但據了解,昨日受大風影響,圍堰未能大規模作業。

  東江水庫補水僅能維持60天

  昨天8點,湘江上遊的東江水庫水位實時數據顯示為274.9米。隨著東江水庫3次加大下洩馳援湘江,其補水能力已捉襟見肘。省防指表示,按目前的補水力度和方式,東江水庫只能維持約60天的補水任務。

  東江水庫有關人士介紹,10月5日起,按省防指要求,東江湖庫區放水量提高到120立方米/秒。7日,省防指再次電令要求加大放水量到170立方米/秒。20日,省防指第三次緊急電令,東江湖放水量提高到205立方米/秒。根據水調部門提供的數據,東江湖水面160平方公裡,目前還可動用的水量約38億立方米。但東江湖水位目前只有274.9米,比正常水位低了9米多,庫容較正常減少約18億立方米。且近期水量也明顯減少,現在入庫流量是30立方米/秒,要長時間維持205立方米/秒的出水量顯然難以為繼。

  據氣象部門預測,全省10-12月降雨120mm左右,比歷年均值將偏少三成左右。後期安全用水形勢將更加嚴峻。特別是由於湘江幹流株洲上遊最近的三個梯級工程均接近死水位,已無應急水源,一旦發生水汙染事件,後果非常嚴重。省防指表示,在確保湘江長沙站水位24.8米的前提下,為應對可能發生的水汙染事件和長期枯水局面,我省將加強湘江流域各工程的統一調度,提高調度方案抗風險能力,並強化汙染源的監控。

相關焦點

  • 湘江長沙站跌破歷史最低水位 水深僅1.2米
    當天14時,湘江長沙段水位降至24.77米,低於24.80米的歷史最低值。目前,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已採取措施,從上遊調水、補水,並將在適當的時候採取人工降雨,增加降雨量。同時,為確保城區安全正常供水,長沙市已啟動湘江枯水期應急取水工程。   本報記者 郭立亮 攝   湖南日報12月15日訊(記者 柳德新 通訊員 彭娟)24.77米!
  • 湘江長沙站跌破歷史最低水位 水深僅1.2米(圖)
    湘江長沙段水位降至24.77記者 郭立亮 攝  湘江長沙段水位降至會商決定,東江水庫繼續按不低於2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為湘江補水,株洲航電樞紐按500立方米每秒流量均勻下洩,保持湘江長沙站水位24.80米左右,確保最低不得低於24.50米。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省政府顧問謝康生要求,加強湘江水質監測,確保水質安全。除環保部門加密監測外,水文部門、自來水公司也要加強水質檢測。
  • 湘江(長沙段),多少條一級支流?
    一江六河、蒼耳之洲(甑皮洲)還有挖沙之痛》,提到:在湘江長沙段匯入湘江的一級支流不只六條湘江長沙段到底有多少條一級支流(直接流入湘江的河流)?查遍網絡,其實沒有官方答案。小編目前只能說,有十餘條,除以上六條主要的,還有南託港、港子河、柳林江、馬橋河、石渚河、觀音港、白泉河等。
  • 解鎖水資源「卡脖子」 長沙這樣過「水」難關
    然而,梅溪湖向天要水,水不會主動流來,需要人工設施導引雨水;同時也不是有水就收,雨水必須經過淨化才能流入湖中。梅溪湖因為被賦予了建設者的智慧,讓這一汪碧波彰顯靈魂。雨下到地上後,混雜了地上的各種塵土、垃圾等物質,這樣的水很髒,是不能直排入湖的。在雨水和湖之間必須有一個緩衝空間,這個空間能起到削減水量、淨化水體的管水作用。梅溪湖的建設者們採取源頭控制、中途收集、末端淨化三位一體方式進行雨水管理。
  • 湘江!湘江!
    2015年,長沙全面啟動湘江庫區違停躉船整治,先後取締躉船93艘、遷移16艘、提質改造41艘,累計完成216艘船舶生活汙水汙染防治設施改造。2013年至2015年,長沙先後投入近60億元,完成主城區42公裡截汙幹管建設,對城區101個排汙口截汙,實現城區段旱季無汙水下河;拆除非法砂場140家,清退採砂船80條,整治採砂船649條。
  • 長沙一男子竟用地籠網在湘江捕魚
    長沙男子張某在湘江布下「地籠網」抓魚,這個行為給他帶來了麻煩。23日,開福區人民法院湘江環境資源法庭公開開庭審理了3起非法捕撈水產品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其中,張某被判拘役2個月,緩刑2個月。蔣某、劉某分別被判拘役4個月,緩刑4個月。經查明,2020年8月9日14時許,張某在開福區新河街道濱江公園附近的湘江段水域內,使用地籠網和卡網等禁用漁具捕撈水產品。
  • 湘江長沙段水位暴漲「超警」1.06米 直逼歷史最高水位 (5/10)
    湘江長沙段水位暴漲/10) "← →"翻頁 7月9日,湖南長沙橘子洲觀光臺及部分步行區被洪水淹沒
  • 湘江長沙站水位破記錄已禁航 居民家進水1米深
    原標題:湘江長沙站水位破歷史記錄 實施全面禁航中新網長沙7月2日電(記者 傅煜)2日,繼超過歷史最高水位後,湖南湘江長沙站水位一路上漲,15時達39.44米。中新社記者 楊華峰 攝在暴雨洗刷下,位於長沙市區湘江江心的著名景區橘子洲遭洪水「穿洲」。中新網記者航拍視頻顯示,橘子洲頭觀光臺及四周的臨江遊步道完全被淹,景區中心地帶也全部是水,與東西側的江水連成一片。臨江地帶的樹木被淹得只剩樹冠。長沙交通部門稱,自2日10時52起,長沙地鐵2號線湘江中路站、橘子洲站停止對外服務,列車在此兩站不停站通過。
  • 長沙9名初三學生「走讀湘江」之旅:9天行程2000公裡
    用青春守護母親河  ——9名初三學生9天行程2000公裡「走讀湘江」    6月22日,長沙橘子洲景區「湘江宣言」雕塑前,9名中學生開啟「走讀湘江」之旅。劉科 攝  花9天時間,從藍山縣的湘江源,到嶽陽的湘江入洞庭湖口,行程2000多公裡,一路順流而下,探訪湘江源、湘水與瀟水匯合處、東洞庭湖等15個地點,7處水樣取樣並進行專業水質檢測。開展這項活動的,是來自長沙的9名初三學生。  這是一次由湖南省保護母親河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湖南省環保志願服務聯合會主辦的首期「走讀湘江」綠色遊學活動。
  • 湘江株洲段十多年不見四大家魚魚苗 湘江絕跡17種魚類
    記者從2014年湘江春季禁漁工作會議上獲悉,「四大家魚」魚苗在湘江株洲段已經有十多年不見蹤影。而根據統計,湘江魚類品種由159種降至142種,17種魚類滅絕,曾經在株洲出現的名貴魚類如中華鱘、白鱘、鰣魚、鰻鱺等,現已絕跡多年。
  • 嶽陽:未來3天洞庭湖城陵磯站水勢平穩 呈緩慢回落趨勢
    嶽陽日報訊(記者 劉 革)6月27日,嶽陽水文水資源勘測中心發布最新水情預測,未來3天,洞庭湖城陵磯站水勢平穩,呈緩慢回落趨勢。 27日8時,洞庭湖城陵磯站水位30.60米,較歷年同期均值(29.12 米)偏高1.48米,較26日8時上漲0.11米。
  • 湘江湘潭段水中大冷天驚現一女子,咋回事...
    湘江湘潭段水中大冷天驚現一女子,咋回事......推薦閱讀- 全文527字 閱讀約2分鐘 -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湘潭的氣溫由前幾天的上街穿裙轉變為出門穿襖小編躺在被窩裡享受著冬眠的愜意但是在湘江湘潭段河中間卻驚現一女子
  • 「潮湧湘江」|大江奔騰,「湘江大灣區」呼之欲出
    北接大王山,南連九華園,作為長株潭融城發展這盤戰略大棋的「棋眼」,坐擁60平方公裡的湘江大灣區緊乘「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政策東風,在湘潭市委、市政府精心謀劃布局下,依託其綿長的岸線資源和獨特的區位優勢,正成為宜居宜業的價格窪地和投資興業的價值高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商企目光。
  • 湘江好房榜|2020,誰在問鼎新湘江?!
    從文和友到茶顏悅色,長沙成為全國網紅城市;自貿區塵埃落定,湖南衝向世界………更國際範的長沙,正在向我們迎面而來!與此同時,湘江迎來全新發展機遇;湘江生活,也開啟全新高度。但美好生活,非止於一朝一夕;美好生活,非限於一城一地。湘江好房匯年度巨獻,重磅推出《湘江好房榜》不以銷售論英雄,更為城市發展立榜,為美好生活立榜!
  • 溼地長沙 | 紅嘴巨鷗因洋湖溼地改善出現長沙
    年嘉湖、洋湖都是江河故道型的溼地長沙市區及其近郊的溼地可分為江河故道型和溪流源頭型。長沙位於湘江和瀏陽河交匯的河流衝積平地,周圍為地勢較高的山丘,可謂「環城皆山也」,其地形屬於盆地,稱長沙盆地。湘江及其支流進入盆地後,有兩種情況:數十萬年間經常改道,於是留有故道、低洼地,逐漸在自然和人力作用下演變為溼地。
  • 誤入東江惠州段中華白海豚死亡
    記者昨晚獲悉,誤入東江惠州段的中華白海豚不幸死亡,已打撈上岸的中華白海豚屍體被運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接下來計劃製作成標本。昨日18時許,記者趕到東江潼湖段看到,該中華白海豚已經擱淺,據現場漁業專家檢查,證實其已死亡。
  • 僅112席!湘江東岸,萬科紫臺霸氣回歸!即將刷屏!
    放眼長沙,唯有主城湘江東岸,既佔據不可複製的市中心地段、又坐擁不可複製的湘江風光。只可惜,資源是有限的。過去十餘年,各大開發商的紛紛搶佔,讓今日的湘江東岸沿線幾無新增用地出讓,也幾無新產品可供選擇!萬科紫臺在此時還有新品未推,無疑會引起業界內外轟動。
  • 水分來源深度直接影響喀斯特石生植物水勢調節及乾旱脆弱性特徵
    但由於該區特殊的地質條件,地表水滲漏嚴重、水文過程迅速等導致降雨後只能維持數日的溼潤環境,巖溶乾旱頻發,嚴重影響植物的生長和分布。同時,全球變化尤其是降水格局變化背景下,西南喀斯特地區不僅年均降水量呈下降趨勢,極端氣候事件(如降水和乾旱)出現的頻率亦明顯升高,且這種變化的空間異質性正逐漸降低,致使該區植物承受雙重的水分脅迫。
  • 湘江死魚禍首為「魚藤精」 與工業汙染因素無關
    湘江死魚事件初步查明原因為非法捕魚  紅網長沙10月9日訊(通訊員 黃亮斌)近日被媒體廣為報導的湘江多處死魚事件,在排除工業汙染因素後,坊間關於投藥所致的說法被得到初步證實,有魚類「天敵」之稱的魚藤精逐漸浮出水面。
  • 長沙造遊艇將遊弋湘江
    長沙晚報通訊員 袁路華  約上三五好友,坐著遊艇,吹著江風,品嘗著紅酒,這是何等愜意;或開個派對,租一艘遊艇,放一曲狂野的音樂,感受霓虹燈閃爍下湘江兩岸的嫵媚……或許這些是很多長沙人的夢想,更重要的是,坐著的遊艇就是本地生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