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鎖水資源「卡脖子」 長沙這樣過「水」難關

2021-01-08 紅網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吳公然 長沙報導

湖南省城長沙,境內水系發達,流域面積10平方公裡以上的河流335條。多年平均降雨1500毫米,本地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96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為1509立方米,具有過境水量大、降雨時空分布不均、人均水資源量少等特點。水是生命之源,是生產之要,是生態之基。一個城市如果沒有持續穩定的水資源供給,將會給未來發展留下隱患。長沙正向國家中心城市邁進,打造「山水洲城」不能被水資源緊張「卡脖子」,把自然雨水蓄起來、把清潔水源引過來、把過境河水留下來,是長沙近年來擺脫水資源難題的途徑。

把自然雨水蓄起來:3000畝梅溪湖造就一個「梅溪城」

9月25日,在長沙召開的2017年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行政首長聯席會議上,來自香港、澳門、廣東、福建等地的行政首長及貴賓無不驚嘆於梅溪湖國際新城的魅力。其中最耀眼的當屬擁有3000畝湖面的梅溪湖。

青山如黛,綠樹成蔭,湖水蕩漾著清波,空氣瀰漫著清爽,這幾乎是所有人初見梅溪湖的印象。梅溪湖國際新城以湖而名,依湖發展,經濟活躍,一座顏值爆表的現代化、國際化、宜居宜業新城已然誕生。一個湖幾乎成就了一座城。當人們盡享梅溪湖的美時,卻很少人知道這個湖怎樣運轉著一片天地,讓這裡萬眾矚目,名傳千裡。

城中湖,湖對城的意義不僅僅是人類天生喜歡水,更有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為我所用。梅溪湖如今庫容700萬立方米,匯水面積12.3平方公裡。而梅溪湖剛建時,只是一片雜草叢生的灘涂地,水從哪兒來?

梅溪湖投資(長沙)有限公司總工室副主任、水務辦公室主任湛忠介紹,梅溪湖的水主要靠收集雨水而來。雖然長沙雨量比較充沛,但降雨時空分布不均,降雨基本集中在5—7月,佔全年降雨量的2/3,到秋季、冬季便處於缺水季節,加上沒有有效的留水措施,導致季節性缺水嚴重。

建湖就是為了留住自然雨水。它能為城市減輕防汛壓力,調節地區微氣候,增加對城市水資源的供應。然而,梅溪湖向天要水,水不會主動流來,需要人工設施導引雨水;同時也不是有水就收,雨水必須經過淨化才能流入湖中。梅溪湖因為被賦予了建設者的智慧,讓這一汪碧波彰顯靈魂。雨下到地上後,混雜了地上的各種塵土、垃圾等物質,這樣的水很髒,是不能直排入湖的。在雨水和湖之間必須有一個緩衝空間,這個空間能起到削減水量、淨化水體的管水作用。梅溪湖的建設者們採取源頭控制、中途收集、末端淨化三位一體方式進行雨水管理。

梅溪湖附近有一座叫桃花嶺的山,山上的水流到山下就是梅溪湖。如果對山水不加以控制,暴雨時形成的洪水將直衝入湖,這對圍湖而建的梅溪湖新城將形成威脅。建設者們的對策是通過桃花嶺高排系統從源頭控制雨水,以桃花嶺北向截洪道為載體,將桃花嶺山體優質山水進行截流並利用生態調蓄塘對雨水進行源頭削減。

那麼,那些直接下在城區的雨水如何收集呢?《梅溪湖新城水資源管理辦法》要求,地上總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以上的房地產建設項目;地上總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築;總用地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的新、改、擴建廣場項目,停車場,以及所有公園、綠地;新建城市主、次幹道(含兩側人行道)等都必須配套建設雨水收集利用設施。

最後在末端環湖設置雨水淨化區,採用自然生態溼地的處理模式,經過格柵、沉砂池、生態植物塘對初期雨水進行三級處理,保證入湖水體質量。同時對雨水的收集和利用遵循海綿城市的原則,道路、廣場採用透水鋪裝,中央分隔帶及公共綠地採用下凹式綠地等,最大限度地將雨水收集、處理,直接入湖調蓄;最大限度地將雨水截流下滲,年下滲總量達80 萬立方米左右,形成地下徑流,為梅溪湖在地下補水。環湖敷設的湖水利用管網,利用梅溪湖湖水作為周邊區域道路澆灑、綠化噴灌、公廁衝洗用水,節約了水資源和城市運營成本。

在自然界,水越好的地方,生物繁衍就越繁茂。人類社會也一樣,梅溪湖的好山好水,吸引很多人來此安家立業。剛剛一家搬進梅溪湖新城的張先生說,梅溪湖就像城市中的世外桃源,感覺呼吸的空氣都是甜的。湘江新區管委會住建環保局環資處丁立軍解釋,這源於梅溪湖對地區微氣候的調節,起到淨化空氣的作用。相對城市鋼筋水泥森林,湖水的比熱容大,吸熱或散熱能力強,湖水能在夏天大量吸收熱量,有效緩解城市的熱島效應;而在冬天,向空氣散發的熱量,在一定程度上為城市保溫。

要管好一個湖,眼裡不能只有湖,還要有湖所依存的流域。梅溪湖隸屬於龍王港流域,流域面積173平方公裡,所轄範圍水系眾多,包括三湖三河七水庫,幹流龍王港河全長28.9千米,流入湘江。建設者們以龍王港流域為單元,推動實施水環境治理的截汙納管、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海綿城市建設、江河湖庫連通、水生態修復及水土保持等「五大系統工程」,最終解決片區三湖三河七水庫的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災害問題。

把清潔水源引過來:一河「清泉」向西流

從長沙市往東走80公裡,有一個除湘江外的長沙第二水源地——瀏陽株樹橋水庫。從2010年8月開始,每天近50萬噸Ⅱ類以上優質原水源源不斷地輸往湖南最為繁華的城市,幾百萬長沙市民因此受益。

從此,深山中的株樹橋水庫受到人們前所未有的關注,那裡的水是從哪裡來的?有沒有汙染的威脅?……現在,株樹橋水庫不僅僅是作為地區的防洪抗旱發電設施,更承擔了幾百萬長沙市民對優質水資源的殷切期盼。

株樹橋水庫是國家大(Ⅱ)型水庫,也是長沙最大的水庫。水庫位於瀏陽市東部,截瀏陽河主要支流小溪河(發源於大圍山)蓄水而成,總庫容2.78億立方米,水庫面積16050畝。2011年,被列為全國重要飲用水水源地。水源保護區域涉及小河、張坊、中和、永和、高坪5個鄉鎮,22個行政村,58000多居民。一萬六千多畝碧波如鏡,既蜿蜒曲折,又浩淼深沉。環保專家評估,庫區內沒有礦山,沒有放射性源,土壤背景好。庫區內森林覆蓋率高達87%,存活量大,水系發達,工業汙染源、生活汙染、農藥、化肥汙染極少,水體像清泉一樣清澈透明,是理想的天然潔淨飲用水源。

如何保護株樹橋水庫這一優質水源寶庫,讓一河清水向西流,是幾百萬長沙人心之所系。2006年5月1日,《長沙市株樹橋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對水庫引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和核心保護區提出11條保護措施,實行嚴格的水生態保護。按《條例》要求,株樹橋對核心保護區實行封山育林,水庫不能養魚、捕魚,旁邊的樹木不能砍伐,那周圍百姓的生產生活怎麼辦?

株樹橋水庫管理局水資源科科長熊奇峰介紹,向長沙供水後,株樹橋水庫爭取到從每噸原水費中提取0.045元作為保護經費,長沙市財政解決部分經費,每年籌措資金1000多萬元,按照上級批覆的封山育林、農田生產、居民生活、村級經濟、環境整治、生態農業等項目,投放到保護區水源地進行生態補償。補償補助經費惠及保護區1.4萬多戶農戶。在株樹橋水庫保護區內有林、田、地的農戶,每年都有相應的補償和補貼。雖然發到每個農戶手裡的數額不大,但對凝聚保護區居民保護水資源的共識,促進水源地生態經濟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槓桿推動作用。

瀏陽市高坪鎮志民村,與株樹橋水庫核心保護區相隔僅一座山,山上樹木茂密,近年來,村民沒上山砍伐過一棵樹。該村村幹部李華榮介紹,受益於株樹橋水庫對村級經濟的幫助,村裡建橋修路,完善基礎設施,發展小辣椒種植等農業產業,村民有了固定收入,就沒有上山砍樹的必要了。

在村民的生活方面,整個高坪鎮都在株樹橋集水區域的一級保護區內,禁止向水體內傾倒垃圾,在16個村和1個社區分派了垃圾桶,派專人收垃圾,促進保護區內鄉鎮實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在核心保護區的永和鎮和小河鄉,村民建一個三格化糞池能獲得1600元的補助,有效減少了生活汙染直排對水庫的影響。截至目前,保護區5個鄉鎮近三年改廁3000多戶。調動部門通力協作,保護區無磷洗衣粉銷售率達100%,有效杜絕了水體的富營養化。

保護株樹橋水庫,既要有「胡蘿蔔」也要有「大棒」。依據《條例》,在保護區27個村設立33人的護水員隊伍,建立了市、鄉(鎮)、村三級保護網絡。水庫管理局成立3個水源保護專業機構,配備近70人專職從事水源保護工作。在日常巡查監管方面,株樹橋水庫在取水口、進壩公路、核心保護區等重要區域設置了幾十個智能監控點,安裝視頻監控裝置,實現重點區域24小時不間斷監控。60多人現場監管隊伍,每天多批次巡查核心區,嚴厲打擊涉水、涉漁等違規行為。

在維護水質水體安全方面,庫區設立的水質自動監測站,24小時進行水質自動監測,及時掌握水庫水質情況,並定期抽取的水樣送往省水環境監測中心進行檢測。一旦發現水質有變將及時採取措施,保證水質的穩定。

株樹橋水庫雖然不再有水產養殖,但依然定期投放魚苗。為了維護水體水質,近5年來,共投放濾食性魚苗200多萬尾,以消除浮遊生物對水體水質的威脅。並嚴厲打擊炸魚、毒魚、非法捕魚等現象,恢復水體生物鏈,促進水體生態平衡。在工業和農業汙染控制方面,關閉了水源地境內20多家造紙廠等排汙企業。對畜禽養殖汙染開展「治、拆、轉」行動,治理養殖戶200多戶,一級保護區全部取締退出養殖。通過測土配方施肥、統防統治、生物殺蟲技術等措施,農業面源汙染得到控制。

水庫的核心保護區和一級保護區設立了193塊界碑,在重要路段、保護區邊界設立了200多塊界標和安全警示標識,在壩區取水口周圍安裝了600米隔離防護欄,在水庫上遊安裝圍欄防止漂浮物入庫。儘管如此,仍有20多人的垃圾打撈隊伍,每天進行打撈。

現在的株樹橋水庫,水面光潔如鏡、碧波蕩漾,兩岸是鬱郁青山,保護入微的水生態呈現一片絕美的水景觀。

把過境河水留下來:生態蓄水樞紐不再讓長沙「喊渴」

2017年,長沙遭遇歷史罕見汛期,湘江長沙站水位漲至歷史新高39.51米。時間回到2012年1月,湘江長沙段達歷史最枯水位22.6米。最枯水位和最高水位昭示著,因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湘江季節性缺水嚴重。

從氣候條件看,湖南秋冬季節少雨,湘江河段常年出現枯水季節。枯水期平均時間5個月,特長年份長達7個月,甚至出現湘江斷流,嚴重影響長株潭三市的生活和工業用水。

在2012年1月的枯水期,水位過低,自來水廠都無法取水,長沙城區幾座水廠供水告急,不得不採用上遊水庫調水、延伸取水口和限航等應急措施來保證長沙城市的取水安全。

位居江南多雨之地,河流卻頻遭斷流之痛,讓長沙不得不下大力氣蓄水。長沙充分利用雨洪資源,持續加大水庫除險加固、山塘溝渠清淤擴容、大型河壩水閘和城區溼地湖泊建設等增蓄工程的推進力度,將天上的雨水、江河的過境水「留下來」。其中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及庫區水利項目建設是把湘江水留下來的關鍵。該項目位於長沙市望城區蔡家洲,2009年開工建設,共投資90億元,庫容6.75億立方米,庫區面積80平方公裡,是全國最大的城市中心水源地。

樞紐工程蓄水之後,庫區水位可常年保持在26米以上,枯水期上遊引江水入湖,豐水期下遊放水入河,湘江斷流終於不再重現。工程有效地解決湘江長沙段枯水季節水位持續走低、給沿岸造成取用水困難、城市供水等問題。

2014年9月,湘江已經進入枯水期,然而湘江長沙段一直維持在26米以上的保障水位。枯水期江水不枯,這得益於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從2014年11月開始,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全面蓄水,意味著長株潭三市供水將徹底告別枯水期。全面蓄水後,長沙樞紐庫區水位(長、株、潭)可以保持在29.7米,比城市供水警戒水位高出大概7米,湘江水位將整體提高3.5米。不但是長沙,株洲和湘潭也成為了庫區城市,2000噸級的輪船可以通江達海,暢通無阻。

湘江樞紐工程建設讓湘江長沙段經歷了一場關乎城市水生態文明建設的「整容」手術。把湘江水留下來將長沙「山水洲城」的美麗獨特地貌「補齊全了」,進一步凸顯長沙「城在水中、水在城中、人在畫中」的親水宜居城市環境,也擺脫了枯水期用水困難、供水緊張的煩惱。

長沙依水而建,因水而興,水是其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依託,而有水才能談及水生態治理和文明建設。利用多樣蘊涵智慧的工程蓄水、引水、保水,「把水留下來」讓長沙市水生態文明建設邁好了紮實的第一步。

相關焦點

  • 中國開發水電,印度擔憂遭「卡脖子」
    本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將在雅魯藏布江下遊實施水電開發」的新聞一夜之間成為印度媒體爭相報導的熱點,他們擔心被中方「卡脖子」。印度報業託拉斯等媒體幾乎原封不動地引用上述報導,強調印度和孟加拉國作為雅魯藏布江下遊流域國家可能因此面臨水資源安全威脅。《印度斯坦時報》報導稱,中國在跨境水資源方面比印度更具戰略優勢,是南亞和中南半島上7條大河的上遊流域國家,儘管中印2018年恢復了有關跨境水文數據互換共享的協議,但印度仍擔心中國將跨境河流「武器化」。
  • 印度70%的水源受汙染,專家坦言:或許中國經驗能幫我們渡過難關
    但除了全球變暖這一個挑戰以外,還有水資源的汙染問題也是現在很多國家都在面臨的一個挑戰和危機。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現在全球範圍內受到水資源汙染問題最嚴重的國家就是印度了,而至於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也將是印度人最大的困擾了。
  • 水圈、水函數、空中流域及水資源
    2013年7月赴青海任職後,王光謙院士開創性的提出了雲水資源利用的新理念,國內外影響較大,編制的青海水生態文明先行區建設方案已列入青海水利「十三五」發展規劃,是三江源生態保護的重要支持。 講座內容簡介:水圈是地表及大氣中,為運動水物質所佔據、彼此關聯形成的全球性動力結構,對其他圈層結構的存在和演化有基礎性作用,乃人類命運所系。過去,我們在水圈地表分支做出了諸多努力,依託水沙兩相流的動力學模型和流域泥沙動力學模型,實現河道與流域過程的耦合,將泥沙研究從河流拓展到流域尺度。
  • 湘江長沙綜合樞紐二期月底過水 洩水閘弧門寬度國內第一
    本報訊(記者 嶽冠文 通訊員 陳慶芳)弧門在眾人的注視下緩緩開啟,大約10分鐘後,順利到達鎖定高程……記者昨日在湘江長沙綜合樞紐工程看到,左汊二期洩水閘弧門安裝調試成功,將保證左汊洩水閘二期工程在本月底安全過水。
  • 長沙芙蓉區東湖街道設民間河長、湖長、井長和渠長保護水環境
    長沙晚報訊(記者 胡媛媛)「河長」這個稱謂你一定不陌生,可你聽說過湖長、井長和渠長嗎?昨日在芙蓉區東湖街道,4名熱衷生態環保、樂於奉獻的居民接過聘書,成為芙蓉區首批民間河長、湖長、井長和渠長,他們中既有多次乘皮划艇漂流瀏陽河,留下河域生態第一手資料的大學教師,也有20年如一日守護古井、呵護水質清甜的熱心居民。
  • 全球水資源危機 對世界各國的外交政策帶來嚴重挑戰
    第三,海水淡化技術的迅速發展,能夠保護開普敦這樣的沿海城市免遭旱災侵襲。第四,在雨季充分利用地下水含水層作為天然蓄水池,幫助農民在缺水季節渡過難關。第五,即使是高度汙染的水,也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得到淨化——當然需要付出成本代價。最大的難點在於,上述解決方案都價格昂貴,而從全球的層面來講,我們的討論才剛剛開始涉及由誰來買單、該付多少的問題。
  • ...分析城市水生態、水環境、水安全、水資源等多重需求,並充分...
    【住建部:海綿城市建設目標和指標的確定應堅持「生態優先、安全為重、因地制宜」原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關於國家標準《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與設計標準(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意見稿提出,海綿城市建設目標和指標的確定應堅持「生態優先、安全為重、因地制宜」原則,分析城市水生態、水環境、水安全、水資源等多重需求,並充分考慮可達性。
  • 中東水危機;葉門或成全球首個水資源全耗竭國家
    不容忽視的中東水危機  在衝突不斷的葉門,缺水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葉門可能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水資源完全耗竭的國家  文/顧正龍  中東地區是世界上缺水最為嚴重的地區,那裡「水比油貴」,幾乎所有的中東國家都在鬧水荒。
  • 中科院要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領域取得突破
    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下一步要攻克哪些技術難關?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中科院不能包打天下,還是要聚焦關鍵的核心技術,瞄準基礎材料、核心工藝、基礎算法、重大裝備等基礎性、戰略性的關鍵核心技術需求,在光刻機、橡膠輪胎、高端晶片等方面,我們爭取要主動揭榜,發揮多學科的綜合和建制化優勢,集結精銳力量組織系統攻關,有效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
  • 《光學解鎖》|遊戲未必需要大製作,一道光的折射也是人生的感悟
    但我從未想到我能夠從一款極小型的遊戲中得到感悟,一款只有幾MB的遊戲《Sampo Lock》(光學解鎖)很多人甚至都沒有聽說過這款遊戲,而我也是偶然看到了它。遊戲玩法十分簡單,玩家只需要移動遮擋光線的箱子,並且利用特殊的可以使光線轉向的箱子,點亮遊戲中的光學鎖即可。
  • 「點石成金」水資源危機!金融專家們要賣「水期貨」了
    ——尼葛洛龐帝《數位化生存》今日熱點「水資源危機!8000口井面臨乾枯威脅,金融專家們要賣『水期貨』了」。當地時間9月17日,全球最大期貨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宣布,他們將在今年年底前推出全球首張水價格期貨合約,這意味著水將成為一種像原油一樣的金融投機性商品。在當今世界,作為公共資源,水的稀缺性愈發嚴重,由此產生的對水資源的爭奪導致了公地悲劇,即公共資源悲劇。
  • 水資源的可持續管理
    為防止水資源危機的有害影響,中國應密切重視可持續水資源管理。可持續水資源管理的目標應該包括:為經濟發展及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充足的水資源,保護清潔的水環境,保障安全的飲用水,防止洪澇災害。
  • 「最帥院士」王德民:曾被清華北大拒絕,沒給西方「卡脖子」機會
    他高考成績幾乎滿分,被清華北大等名校拒絕,卻沒給西方「卡脖子」機會。在工業時代,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可以說哪個國家沒有石油相關技術,就很容易被其他擁有石油相關技術的國家「卡脖子」。可能對於這樣的中國脊梁,很多人並不覺得有多麼厲害,但是試想一下,如果中國沒有石油方面的相關技術
  • 「最帥院士」王德民:曾被清華北大拒絕,沒給西方「卡脖子」機會
    他高考成績幾乎滿分,被清華北大等名校拒絕,卻沒給西方「卡脖子」機會。 在工業時代,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可以說哪個國家沒有石油相關技術,就很容易被其他擁有石油相關技術的國家「卡脖子」。 中國幸好有他,才更多更好地有了源源不斷的石油。
  • 曲鳳宏委員:我國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汙染、水生態受損問題凸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5月24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馬宇平 寧迪 沈傑群 孫慶玲)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全國政協副秘書長、農工黨中央副主席兼秘書長曲鳳宏在發言中指出,「地大物博、人多水少」是我們的實際國情,水資源短缺、水環境汙染、水生態受損這三大問題日益凸顯。
  • 在水資源匱乏的今天,我們能否人工製造水?
    在一些地區,雖然有水源供應,但水質令人堪憂,往往是汙染纏身,飲用這樣的水可能是致命的。而在其他地區,可能根本沒有可行的供水系統。早在2006年,聯合國的一份報告估計,世界上有多達20%的人口無法獲得清潔的飲用水。這個事實不禁讓我們產生一種思考:如果人類如此迫切地需要水,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創造它呢?
  • 邀市民看「制水」
    節水、愛水、護水,今天,長沙市水務局、長沙水業集團邀請一批長沙市民代表走進水廠,參觀水的生產製作流程,感受水資源的珍貴。據了解,長沙自來水,除了常規的混合-絮凝-沉澱-過濾-消毒工藝基礎上,增加了臭氧和活性炭深度工藝,目的是進一步氧化吸附和生物降解有機物,提升出廠水質。目前,長沙的出廠水質全面優於國家標準。
  • 鄭州水資源短缺 但浪費水現象依然嚴重
    今日是第十五個「世界水日」,聯合國確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傳主題是「應對水短缺」。  越來越多的上班族上班後先到飲水機前接杯水已經成了習慣,接水前用純淨水先洗洗水杯更是習慣成自然。節約用水已經是老生常談,記者採訪發現,浪費水現象在鄭州仍相當普遍。
  • 半個多世紀後,美國將再次登月,探尋月球水冰繪製水資源地圖!
    這艘月球探測車的發射目的是為了探尋月球的水冰分布與含量的問題,來繪製出一份完整的月球水資源的地圖,為我們開採月球上的物質和實現星球移民奠定夯實的基礎。 這艘探測車的名字叫做Viper,主要目的就是前往月球南極尋找水資源,以及南極地區的水冰分布情況,在10月25日的國際航天大會上,NASA向世界展示了這艘月球車。
  • 大慶水資源總量約101億立方米 劃定「三條紅線」管水
    2012年,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要求全面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進一步健全覆蓋流域和省、市、縣三級行政區域的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指標體系,嚴格落實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水功能區管理等制度,建立水資源水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機制,推動建立國家水資源督察制度,切實把節約用水貫穿於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產生活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