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70%的水源受汙染,專家坦言:或許中國經驗能幫我們渡過難關

2021-01-13 芝麻小廝

最近幾年來,因為溫室效應愈發嚴重,導致全球變暖的速度也更快了,溫度也是持續上漲。但除了全球變暖這一個挑戰以外,還有水資源的汙染問題也是現在很多國家都在面臨的一個挑戰和危機。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現在全球範圍內受到水資源汙染問題最嚴重的國家就是印度了,而至於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也將是印度人最大的困擾了。

根據印度當地自己的研究結果顯示,截止到目前為止,印度地區已經有多大70%的水源都已經遭受到了十分嚴重的汙染,並且預計不出多久以後,整個國家就會有將近21個城市的地下水都被使用沒了。而再過10年以後,也就是2030年時,印度就會有2億人口直接受到水資源汙染問題的影響,並且有45%的人將不能夠直接獲得飲用水,必須通過其他的途徑獲取。

而印度專家面對這一問題困擾的時候,首先說的便是:或許我們可以借鑑一下中國的經驗,詳細很大程度上我們是可以渡過這個難關的。這些預測使人聽著就很可怕是不是?但沒辦法,畢竟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東西,一旦這個東西受汙染程度高,那麼所帶來的後果也是很高的。

的確,我國也曾經面臨過水汙染嚴重的問題,在過去的30年裡面,我國至少有2.5萬條水道和河流小溪要麼乾涸要麼是受到大量垃圾汙染物的掩埋變得令人不忍直視。那麼我們是如何解決這一難題的呢?

當時電商科技巨頭阿里巴巴提出他們可以通過利用智慧型手機來隨時記錄汙水的排放情況,以及非法建築的排放和各個地點的水質情況。通過這一種方法讓我國各個省市級城市都運用上了這一套檢測系統來實時監測當地的水質,這一模式更好且規範了治理的管理階層,從而對治理汙水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我們的經驗之談必然是好的,否則印度也不會認為他們可以借鑑渡過難關了。這個模式不僅對於印度來說很好,尤其是對印度一些較為偏僻的村莊來說,幫助更是巨大的。因為這樣一來,印度政府就不用再建立一套專屬自己的伺服器和資料庫來管理這些水域範圍內的數據結果。他們只需要有一把手機和可以供手機上網的無線網絡就可以輕鬆完成了,不僅更加便利而且還省時省力了很多。

我們有時候一心為了使科技更加進步,因此不得不破壞環境讓它們做出犧牲,但最後卻還要用科技手段來治理修復當初所犯下的過錯,也不知道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呢。但是小編認為吸取教訓總是對的,並且不要以為什麼事情都是後期還可以彌補挽回的,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相關焦點

  • 全國政協常委葛紅林:要超常規支持受美限制企業渡過難關
    除了受疫情衝擊,當下中國企業、尤其是一些高科技企業還受到美國政府的限制,如何幫助這些企業走出困境?新京報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全國政協常委、中鋁集團原董事長葛紅林。葛紅林認為,二季度經濟的反彈,較大抵消了一季度的負增長。據他了解,一些西部的地級市都在上半年實現了同比正增長。從企業層面看,據葛紅林了解,隨著二季度全國實體經濟從復工到復產,企業經營業績超出了預期,企業家信心不斷增強。
  • 渡過難關,英語裡怎麼說?weather the storm一種不錯的表達
    weather是天氣,但同時也做動詞用,表示:(因受風吹、日曬、雨淋等,使)褪色,變色,變形;經受住當船隻遭遇風暴,一般要在原地等待風暴過去以求安全地度過惡劣天氣:颱風來襲時,我們擔心我們的船可能經受不住暴風雨的侵襲。現在weather the storm被人們用來形象地形容 「渡過難關」:So, with luck, they hoped to weather the storm.
  • 我們真的能掌控印度的水源麼?
    但事實上此河在流經印度地盤後,大部分的水源補充都源自於喜馬拉雅山川南部的支流匯入,以及當地的降雨。大家都知道,因為受到印度洋和西南季風的影響,再加上喜馬拉雅山脈的阻隔,印度洋的水汽到達印度東部和孟加拉地區後,無法穿越喜馬拉雅山脈,形成了一個降水量最為集中地區。使得雅魯藏布江的下遊,也就是印度所佔的河段成了降水量最多的區域,被稱為世界的雨極。而這些雨水也就是此河在印度地區最大的水源補給。
  • 中國水汙染事故每年1700多起 水源地汙染觸目驚心
    水龍頭下最後一米的汙染  一位業內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坦言,受經濟承受能力所限,目前國內水廠都是用很多年前的加氯處理工藝,已經無法把現在水質中所含的有害物質完全過濾掉,加上目前很多地方管網老舊失修,也沒有進行過清理,對自來水的二次汙染非常嚴重。
  • 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幫助中國多次渡過難關,如今家家戶戶都種植
    提起外來物種入侵,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美國,雖然美國是屬於世界上的強國,可面對各種外來入侵的物種竟然不知所措,還需要尋找中國幫助。其實並不單單美國受到了外來物種入侵,就連中國也遭受到很多外來物種的入侵。今天要說的是入侵中國的外來物種,幫助中國多次渡過難關,如今家家戶戶都種植,你知道是什麼嗎?它就是紅薯,曾經有位陳振龍的秀才,由於某些機緣巧合之下,把這種紅薯帶入福建。這個時間段剛好是宋朝,很多百姓的生活都苦不堪言。自從帶入紅薯開始種植之後,快速受到了很高的歡迎度,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種植,如今在中國各個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 印專家警告中國:青藏高原釋放「毒水」,將流向印度平原
    而在我國青藏高原,就一條江,該河流的下遊卻流向了印度,當地專家向我們國家抱怨,這是怎麼回事呢?而印度的三大河流都是從我們國家青藏高原起源,印度的河流正好在我國的下遊。看到冰川融化之後,印度的專家更是頻頻為冰川融化導致的有害物質問題抱怨,一旦這些有害物質融入到海裡,那麼將會對印度的平原造成非常大的傷害。
  • 地表水源:中國約50%水源受到汙染,上百種有機化合物、重金屬離子...
    地下水源:存在氟、砷、鐵、錳等超標全國縣以上4000多家自來水廠中,98%仍使用傳統水處理工藝,如果水源被重金屬離子和有機化合物所汙染,傳統工藝就顯得力不從心。學者認為,至少20%至30%的水廠需要儘快上馬深度處理工藝。
  • 印度汙染最嚴重的河流,源頭卻在中國,還被稱為母親河
    母親河是一條深入人心的河流,她用源源不斷地水源滋潤著萬物,養育出廣大地兒女。中國人又被稱為炎黃兒女,在所有人的心中黃河就是讓人敬畏的母親河。那麼,你知道印度的母親河是哪條河流麼?去過印度旅遊人多數都知道印度的母親河是恆河,即便是沒有去過印度,在國內大量媒體的報導下,很多人也知道了印度的母親河是汙染最嚴重的河流,不過卻擁有著大量的當地居民選擇在恆河裡洗浴,甚至飲用恆河水。但是,這條被稱為印度母親河的恆河源頭卻不在印度,而是在中國。
  • 印度,無人能渡
    70%淡水資源受到汙染。 約6億人活在汙濁水源狀態中; 今年年底, 21座印度大城市的地下水即將耗盡; (包括新德裡、班加羅爾、孟買、海得拉巴等)
  • 印度專家:青藏高原正在釋放「有害物質」,已經匯入了印度恆河
    但這些都不是最嚴重的,近年來,印度科學家們不斷大肆渲染青藏高原冰川消融給印度帶去的危害,當地專家甚至還頻頻發出警告,稱中國境內的青藏高原冰川中封凍著數10億年的有害物質,正在通過冰川融水對外擴散,並且已經匯入了地處下遊的印度平原,還造成了巨大影響。
  • 論受汙染水處理技術在我國的應用 - 論文-中國水網
    導致水源汙染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未經處理或處理未達標的城市汙水和工業廢水的直接排放;水源環境保護不利等人為汙染與自然汙染綜合因素所造成。   據環保部門檢測,全國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嚴重汙染,約50﹪的重點城市的水源不符合飲用水水源標準。全國地表水近60﹪以上的水質降為Ⅳ類以下水質,已完全失去作為飲用水水源的功能。
  • 全球空氣汙染實時地圖幫你獲取全球空氣汙染狀況
    【PConline 資訊】據外媒報導,全世界每年有700萬人因空氣汙染報導,那麼如何做到實時獲取全球空氣汙染狀況呢?AirVisual Earth或許可以幫到大家實時獲取全球空氣汙染狀況,在AirVisual Earth中,可以全球空氣汙染分布情況,包括全球的氣流(Wind)和細顆粒物濃度及汙染(Air Pollution)。。。中國和印度空氣汙染比較嚴重據了解,在AirVisual Earth網站,白色線條指氣流和天氣模式,彩色部分則是PM2.5細顆粒物的濃度。
  • 中國縣級飲用水水源地汙染底數摸清
    我國縣級飲用水水源地汙染底數摸清  今年底前須完成環境問題整治3991個  □ 本報記者 郄建榮  繼去年長江經濟帶11省市地級及以上城市飲用水源地環境違法違規項目清理整治完成後,今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生態環境部與水利部一起又啟動了全國範圍的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違法違規項目的清理整治。
  • 專家稱飲用水水源合格率不足50% 水廠比化工廠
    然而如今,自來水卻面臨前所未有的質疑和猜測:一邊是各地政府「各項指標均符合飲用水標準」的聲明,一邊是專家20年不喝自來水的現身說法。  老百姓想知道:中國的自來水真的安全嗎?要用多久,我們才能喝上真正符合飲用標準的水?  《中國經濟周刊(微博)》記者採訪各方專家後了解到,從水源地到水龍頭,我國自來水流經的各個環節都存在不可忽視的問題。
  • 印度專家:要是在空調論環保這方面,恐怕中國空調不及我們!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這萬千的世界上,每天都在發生演變,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奇聞趣事發生,學富五車與行萬裡路同樣重要,讓我們一起領悟知識的同時,獲得更多世界當中的快樂吧。印度專家:要是在空調論環保這方面,恐怕中國空調不及我們!
  • 中國宣布雅魯藏布江水電項目後,印度跳腳:等著,我們也建
    中國計劃在雅江修建水電項目,印度跳腳雅魯藏布江中下遊有個大拐彎,這裡的水能十分豐富,是具有水電開發潛力的水源段,近期雅江下遊開發一事被提升議程,對此印度媒體大肆報導,包括印度《印度斯坦時報》、印度報業託拉斯報等印度主流媒體紛紛渲染中國建造水電站會影響下遊流域國家的供水安全,也有一些印度媒體提出了中國將跨境河流「武器化」的擔憂。
  • 印度科學家:中國青藏高原正釋放有毒物質,「毒水」流入印度河流
    這幾年的自然災害是越來越多了,我們無法讓這些災害停下,所以只能從自我做起,保護好環境。像今年,最明顯的就是全球氣溫上升,這可不是一件好事,很多冰川因為氣溫的回升而融化,這可不是我們想看到的,因為這樣會帶來很嚴重的災難。
  • 在印度中國投資者:「下次投資,一定會選對中國友好的國家」
    與印度政府目前對中資的態度不同,印尼政府歡迎中資企業並營造相對良好的投資環境,但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中國專家學者也提醒中企,要利用在印度市場積累的經驗教訓,帶著謹慎態度投資印尼,進入市場前要提前進行實地考察,採取逐步推進的方式,避免匆忙進行大規模收購。
  • 西媒:研究稱中國、印度和阿拉伯半島對太陽能設施投入最多 環境受...
    設施投入最多的國家和地區,也是受汙染影響導致產能下降最嚴重的地區。據埃菲社6月26日報導,這一由杜克大學土木工程和環境學教授麥可·伯金領導的研究對受空氣中顆粒汙染的太陽能板收集太陽能能力的下降進行了測量。報告稱,儘管空氣中很多汙染來自灰塵,但包括碳離子在內的人為汙染產生的顆粒更小,會導致更大的能量流失,並阻擋更多的光線。
  • 印度面積僅有中國三分之一,為啥能養活13.9億人?專家:5點原因
    印度地處東亞地形狹窄,整個印度國家的面積才只有中國的1/3而已,中國在雜交水稻開始之前經歷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糧食危機。那麼印度又是怎樣依靠如此少的土地,來供養13.9億人口的呢? 實際上,根據有關專家們的研究,印度能夠以如此少的土地養活如此大的人口,主要原因有五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