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常委葛紅林:要超常規支持受美限制企業渡過難關

2021-01-07 新京報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正在從疫情衝擊之下穩步復甦。如何看待上半年中國經濟的表現,下半年中國經濟復甦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除了受疫情衝擊,當下中國企業、尤其是一些高科技企業還受到美國政府的限制,如何幫助這些企業走出困境?新京報記者就這些問題採訪了全國政協常委、中鋁集團原董事長葛紅林。葛紅林認為,二季度經濟的反彈,較大抵消了一季度的負增長。據他了解,一些西部的地級市都在上半年實現了同比正增長。從企業層面看,據葛紅林了解,隨著二季度全國實體經濟從復工到復產,企業經營業績超出了預期,企業家信心不斷增強。「下半年中國經濟表現要比上半年好。」不過,葛紅林同時提醒,下半年經濟復甦過程中要注意兩個加強,一是加強宏觀政策協同性和對產業政策的指導性,二是產業政策的精準性和對微觀政策的傳導性。對於受美國限制的中國高科技企業,葛紅林建議超常規支持受美國限制的企業渡過難關,並給出了四方面具體的建議:國家有關部委建立受限企業的問題直報會商解決機制、將受限企業納入國家產業攻堅戰範疇、金融機構對受限企業的融資貸款給予超常規的優惠支持、全國一盤棋地突破「卡脖子」技術,以打破國外封鎖。無論應對疫情衝擊,還是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國內的一個共識是要繼續推進改革。葛紅林比較關注農村改革,他建議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制度改革探索,打通城鄉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動,實現成員從「能出不能進」到「能出能進」的轉變,促進急需人才移民下鄉,優化人力資源結構等。「上半年企業經營業績超預期 企業家信心不斷增強」新京報:如何看待上半年中國經濟的表現?葛紅林:上半年的中國經濟表現,是在嚴重逆境中取得的成績,二季度的反彈,較大抵消了一季度的負增長,據我了解,一些西部的地級市都在上半年實現了同比正增長。上半年的中國經濟表現,再一次展示了黨中央駕馭經濟發展的高超領導,歸功於中央宏觀政策的協同成效,特別是緊扣「六穩」的方向對,實施「六保」的操作準。從我了解的鋼鐵和有色金屬行業來說,春節後許多企業家是憂心忡忡、信心不足,但隨著二季度全國實體經濟從復工到復產,再到達產的有效拉動,企業經營業績超出了預期,企業家信心不斷增強。比如,影響國民經濟的三大金屬,鋼鐵、鋁、銅,上半年,實現了產量正增長和價格的穩中有升,既有實體經濟的市場需求,也有我國經濟的下半年看好。不過,在此需要提醒的是,由於鐵礦和銅礦對外依存度很高,政府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要防止國外伺機抬價,減少對實體經濟的傷害。上半年的中國經濟表現,顛覆了一些國外媒體和經濟學家的預測,更是許多國外政客不想看到的結果。我想,其中有些還會發表不相信,甚至是詆毀的言論。其實,他們更應該感謝中國經濟運行對衝了全球經濟的下滑,避免了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斷裂,起到了壓艙石的作用,進一步提升了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新京報:對於下半年的經濟表現,你的判斷是怎樣的?葛紅林:下半年的中國經濟表現,我認為將比上半年更好。儘管還會碰到困難,甚至會碰到意想不到和躲不開的困難。但是有著上半年全國上下激發的信心和決心、形成的方法和經驗,只要我們按照黨中央的統一部署,統一行動,團結一致,就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的總體戰、阻擊戰,打贏經濟發展的整體戰、提升戰。其中,要特別注意兩個加強,一是加強宏觀政策協同性和對產業政策的指導性,二是產業政策的精準性和對微觀政策的傳導性,從而高質量地形成從宏觀到中觀,再到微觀的政策鏈,有效防止政策傳導脫節,甚至是對衝。「建議超常規支持受美國限制的企業渡過難關」新京報:剛才你提到,二季度以來,企業業績超預期,企業家信心不斷增強。可以說,疫情對企業的影響在逐漸變小,但當下值得關注的一個企業界的問題是,中國企業、尤其是一些高科技企業還受到美國政府的限制。對於這部分企業,你的建議是什麼?葛紅林:建議超常規地支持受美國限制的企業渡過難關,防止被扼殺於搖籃之中,影響國家發展戰略的實施。近年來,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向我國出口基礎材料、設備、晶片、軟體等產品,特別以所謂「軍民兩用技術」為由限制我國高端晶片、作業系統、5G、物聯網等領域的發展,甚至將我國一些基礎前沿的高科技企業列入限制企業,企圖將這些企業扼殺於搖籃之中,阻礙國家發展戰略的實施。由於限制具有長期性和全方位的封鎖,不僅受限公司的供應鏈、市場應用、融資渠道、技術交流受到重大影響,而且,個別國內戰略投資者和上下遊企業出於規避風險,保持了觀望,甚至減少業務。我認為,美國利用制定「實體清單」使用「卡脖子」手段,企圖卡住我國國民經濟命脈。絕不能讓其得逞,國家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要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對受限企業給予超常規的支持。一是建議國家有關部委建立受限企業的問題直報會商解決機制,既要幫助解決共性問題,又要及時解決個性和急迫性問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二是建議將受限企業所屬基礎材料、工藝、設備納入國家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攻堅戰範疇,在國家層面加大其承擔項目和配套獎勵力度。三是建議金融機構對受限企業的融資貸款給予超常規的優惠支持,國家層面的政策性產業基金,不僅加大投資,而且要超常規地減少附加條件。四是建議國家有關部門梳理受限企業所在產業鏈全景圖,找準關鍵缺失環節,「全國一盤棋」突破「卡脖子」技術,打破國外封鎖。「打通城鄉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動 實現成員從『能出不能進』到『能出能進』」新京報:無論應對疫情衝擊,還是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國內的一個共識是要繼續推進改革。你比較關注哪項改革?葛紅林:我比較關注的是農村改革。建議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制度改革探索,實現成員從「能出不能進」到「能出能進」的轉變,促進急需人才移民下鄉,優化人力資源結構。當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政策現狀是,成員能出不能進,即農村居民可以放棄農民身份,進城入戶,而城市居民卻不能「移民」到農村,成為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從而限制了「人才下鄉」。看著日趨嚴重的農村基層幹部老化、外出務工的人力資源流失,卻難以得到及時的補充。再加上,每年不少從農村考出去的大學生,他們轉換身份成了城鎮人口,進一步「抽」掉了農村人才血液,導致在脫貧攻堅戰和鄉村振興工作中,各地動用了大量人力財力,從外面引進和派遣了駐村書記、扶貧幹部和一村一大,但這些人不是鄉村的人,雖然一時救了急,但不是長久之計。我認為,鞏固脫貧和鄉村振興,必須打通城鄉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動,特別要突破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制度障礙,實現成員「能出不能進」轉變到「能出能進」,通過人才移民下鄉,改變農村人力資源結構,功在當前,利在長遠。最近我了解到西部某村圍繞打通城市人才、資本、技術等要素向鄉村聚集的制度性通道,進行了引進新村民的改革探索。即充分運用宅基地「三權分置」和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等改革試點政策,圍繞產業發展、村級治理、公共服務等短板,重點招引農業產業、鄉村旅遊、衛生教育、文化藝術等緊缺型人才,按一定程序籤約成為新村民,可共享集體建設用地、宅基地。目前,該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指導下,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改革方案、制度文件和工作機制,明確了新村民的內涵、新村民的引進條件、試點區域引進人才的具體類別、引進人才的權利和義務,以及引進、管理、退出的五大操作辦法。已成功引進新村民17人,取得顯著成效。我認為,這是農村改革的一個突破。只要把握好尊重原村民意願,保護原村民權益,實現好原村民和新村民融合發展,應當支持對現行涉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能出不能進」的制度,進行改革試點,探索建立「能出能進」的制度,推動對農村有情懷、有技能、有實力、會經營、善管理等人才移民下鄉。特別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大學生,原本他們就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只是後來上學轉換了身份,可以將他們作為移民下鄉的重點人群,甚至享有原籍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和城鎮戶口的雙重身份。這項改革,受到不少農村基層幹部和村民的歡迎,但也會有異議和操作變形的顧慮,不過我認為值得試,不要簡單的說不!建議有關部門對上述改革探索予以關注,給予必要的寬容和支持,不要輕易地以現有政策法規或所謂的「穩妥慎重」予以否定、維持現狀。應允許通過試點,開展積極地探索,突破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制度障礙,開創鄉村振興的新動能、新模式、新路徑。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侯潤芳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李世輝

相關焦點

  • 汶川大地震當晚,時任成都市市長葛紅林自行發表了一個電視講話
    >葛紅林全國政協常委,歷任上海冶金控股集團副總裁,兼上海五鋼董事長;上海寶鋼集團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黨委常委,兼上海寶鋼研究院院長;四川省成都市委副書記時隔數年,葛紅林說,自己仍然記得當時的細節。和他一樣記得那些細節的,還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陶鑄與曾志的女兒——陶斯亮。她在中國市長協會工作了24年,直至2015年退休。今年3月26日,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節點,陶斯亮為《中國市長》雜誌撰寫了一篇題為《依靠還是依賴?》
  • 全國政協委員、賽萊拉幹細胞董事長陳海佳:建議國家長遠謀劃防疫科研
    這是全國政協委員、賽萊拉幹細胞董事長陳海佳一直思考的問題。他說自己要把「培養防疫科研尖端人才梯隊」「變革防疫科研管理和評價機制」這些建議帶到全國兩會,建言國家對防疫科研進行長遠謀劃。自從2009年創立賽萊拉幹細胞,全國政協委員、賽萊拉幹細胞董事長陳海佳就帶領團隊攻克幹細胞產業化的「卡脖子」技術,成功打破國外壟斷,取得了「臨床級臍帶間充質幹細胞製品」「幹細胞無血清培養基」「幹細胞自動化培養設備」等突破性成果,承擔全國規模最大的區域細胞製備中心建設。中國幹細胞產業化是他一生的事業。
  • 全國政協常委蔡冠深:內地可借鑑香港經驗完善保險業發展模式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處獲悉,今年兩會蔡冠深共提交七份提案,其中包括《借鑑香港經驗完善國家保險業發展模式》。全國政協常委、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 受訪者供圖蔡冠深表示,中國內地保險業自1980年恢復以來,從基礎薄弱的落後行業不斷壯大發展,但目前仍面臨不少挑戰。比如,內地保險資本無法實現全球資產配置,保險行業與醫療機構亦未能形成普遍認可的持續發展模式。
  • 渡過難關,英語裡怎麼說?weather the storm一種不錯的表達
    weather是天氣,但同時也做動詞用,表示:(因受風吹、日曬、雨淋等,使)褪色,變色,變形;經受住當船隻遭遇風暴,一般要在原地等待風暴過去以求安全地度過惡劣天氣:我要留下來避避雨。When the typhoon struck, we were afraid our ship might not be able to weather the storm.颱風來襲時,我們擔心我們的船可能經受不住暴風雨的侵襲。
  • 全國政協常委蔡冠深:香港出路在於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24日,全國政協常委蔡冠深接受採訪時強調,香港擁有「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香港出路在於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蔡冠深表示,香港擁有「一國」和「兩制」的優勢,香港這個地方,假如不是背靠祖國,沒有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展的空間是有限的。所以香港的出路一定要融入國家的發展大局。改革開放40年,香港跟珠三角是唇齒相依、一起成長的,所以香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是非常重要的。
  •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賽萊拉幹細胞研究院院長陳海佳:組建國家防疫...
    南方網訊 推動防疫科研管理現代化、對受疫情影響的中小微民營企業給予幫扶……全國兩會腳步臨近,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賽萊拉幹細胞研究院院長、廣州賽萊拉幹細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以下簡稱「賽萊拉幹細胞」)陳海佳正加緊完善自己的提案。今年,他將帶著4份提案前往北京。
  • 全國政協常委周漢民: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加速產業數位化升級
    要說時下什麼最熱?「在線」兩字逃不脫。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各類「在線」需求呈現井噴,諸多「在線」產業蓬勃發展。為此,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民建上海市委主委周漢民擬向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提交一份提案《關於在疫情常態化背景下加速產業數位化升級的建議》。
  • 小熊U租出臺疫情扶持措施,與中小企業共渡難關
    2020年春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不僅阻隔了千萬家庭的團聚,也給整個社會帶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中小企業面臨著非常大的難關。隨著疫情的持續蔓延,全國各地紛紛進入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為全力支援疫情防控,阻斷疫情傳播,很多企業響應政府號召,紛紛開啟在線辦公模式。
  • 落實「六保」,專家建言超常規手段幫扶困難企業和彈性就業人員
    餘永定等經濟學家建議的「超常規」抗疫對策提出將穩崗補貼範圍擴大到工資收入受到嚴重影響的企業和職工,將失業受保險益範圍擴大到未參保的企業和員工等等舉措。同時,學者們也認為目前失業保險基金結餘雖然存量還比較大,但若「超常規」地在全國範圍內鋪開,總量仍然不足。在地方財力緊張的情況,應加大中央財政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力度或是設立專項的紓困基金。
  • 縣農行系列「組合拳」助企業渡難關
    今年以來,縣農行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推出一系列「組合拳」,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匯聚起了保企業渡難關的多方合力。  浙江慧創是我縣一家外貿企業,今年2月,負責人舒慧君就開始思考「非常之年」的應對策略。「以前不接的小單子要做;南美洲業務減緩,集中精力拓展印尼市場;研發推出臭氧發生器等產品……」一個月後,企業新布局在她腦中形成。
  • 中小微企業自救三大法則:政策支持、抱團取暖、平臺補貼
    受到波及的中小企業如何渡過難關,以及如何轉危為機,成為2020年開年的一個關鍵命題。在企業主火燒眉毛之際,好消息不斷。2月2日以來,多地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與此同時,部分行業上下遊、同行間開始抱團取暖,中小企業服務平臺也在「援救中小企業」的行動中進行大力度的扶持與補貼。
  • 為中國精神造像 ——訪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著名雕塑家...
    現任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主席、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兼藝委會主任。由於其卓越的成就與影響力,被義大利、法國、俄羅斯、烏克蘭等多國授予院士,並獲頒米開朗琪羅獎、羅浮宮國際美術金獎、英國皇家「攀格林」獎、俄羅斯國家藝術科學院金質獎章等多項國際大獎。
  • 印度70%的水源受汙染,專家坦言:或許中國經驗能幫我們渡過難關
    而印度專家面對這一問題困擾的時候,首先說的便是:或許我們可以借鑑一下中國的經驗,詳細很大程度上我們是可以渡過這個難關的。這些預測使人聽著就很可怕是不是?但沒辦法,畢竟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東西,一旦這個東西受汙染程度高,那麼所帶來的後果也是很高的。
  • 政協首將黨風廉政建設列為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議題
    2015年3月3日15:00,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開幕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議審議通過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議程,聽取俞正聲主席作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聽取齊續春副主席作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
  • 廣東政協常委廖榕就:踐行陶行知之路的當代儒商
    中國網記者 馮昭【人物簡介】廖榕就,現任廣東省政協常委、廣東省工商聯常委、廣東中華職業教育社副主任、廣東海外聯誼會副會長、廣州市工商聯副主席、廣州海外聯誼會副會長、增城市政協常委、增城市工商聯主席,香港工商總會首席會長、香港廣東外商公會副主席等社會職務。
  • 西貝八合裡接連「求救」 你喜歡的網紅餐廳如何渡過難關
    西貝在全國59個城事擁有367家門店,員工2萬多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西貝董事長就公開表示,西貝一個月在員工工資上的支出就有1.5個億,即使貸款發工資,也撐不過3個月。「三個月就是四五個億,哪個企業儲備那麼多現金流?」
  • 全國政協常委、香港新華集團主席蔡冠深率隊訪問北京鳳凰中心
    -09-21 11:49:31 來源: 翻閱 舉報   9月10日下午,全國政協常委
  • 白氏頭條:全國白氏政協委員名單匯總
    現任中央電視臺《新聞1+1》節目評論員、《新聞周刊》節目主持人,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 (兼),2018年3月,任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委員。2018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任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白庚勝(納西族)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少數民族界)人物簡介(1957年2月14日—),男,納西族,雲南麗江人,文學博士,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現任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務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麗江市委市政府顧問。
  • 2015年福建省政協常委名單 劉可清任省政協副主席
    2015年福建省政協常委名單  主席張昌平  副主席張燮飛  副主席劉可清  副主席張帆  副主席鄭蘭蓀  副主席郭振家  副主席陳榮凱  副主席楊根生  副主席陳向先  副主席陳紹軍  1984.12歷任湖南團省委副書記、省青聯主席,婁底地委委員、冷水江市委書記,省外經貿委副主任、省招商局黨組書記(正廳級),常德市委副書記、市長,嶽陽市委書記,福建省廈門市委副書記、副市長;  2002.12任廈門市委副書記、市長;  2006年11月起歷任省委常委、副省長、省紀委書記,省政協黨組書記;  2013年1月在福建省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上當選為政協福建省委員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