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鋅財經(xincaijing),文/秦川川 編輯/大風
中小企業如何自救?企業春季如何招工?遠程辦公如何高效?……
疫情發生之後,這些問題一躍成為熱門話題。無論是企業主,還是企業員工,都對疫情背景下的企業發展表示擔憂。
鼠年A股正式開股當日,股價下跌的企業數量達到三千五百多家,3212股跌停。而如今A股形勢回升,但疫情所造成的影響卻不止當下。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如何熬過疫情的波及,成為2020的第一個檻。
與此同時,這次「黑天鵝」事件同樣也帶來了機遇。在各行各業大面積停工的情況下,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領域得到了更多的關注。
受到波及的中小企業如何渡過難關,以及如何轉危為機,成為2020年開年的一個關鍵命題。
在企業主火燒眉毛之際,好消息不斷。2月2日以來,多地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與此同時,部分行業上下遊、同行間開始抱團取暖,中小企業服務平臺也在「援救中小企業」的行動中進行大力度的扶持與補貼。
2020的十字路口
疫情對你所在公司的業務影響大嗎?
「坐標旅遊業,疫情對公司影響簡直太大了!最直接影響的就是公眾1月至3月所有旅遊活動全部取消,公司全面處理退費後續事宜。旅遊這行今年應該沒戲了,未來的幾個月,人們由於疫情的陰影會減少旅遊計劃。」
在天眼查「問大家」社區裡,這個問題有六百多個回答,近54萬瀏覽量。餐飲業、住宿業、旅遊業等行業都在此次疫情中受到了衝擊,春節檔營收為零,部分企業現金流不充足,面臨著業務停擺等難題。
天眼查『問大家』社區上的企業主回答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全國旅遊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139億元。
而這兩大行業,在2020年同期均受損嚴重,成為被疫情波及的重災區。
這些春節檔的生意裡分布著眾多工商個體戶,天眼查數據顯示,在我國目前超過80萬家住宿業企業裡,個體工商戶佔比為85%,在超1000萬家餐飲業企業裡,個體工商戶佔比超過95%。
按照慣例,餐飲業需要花大量資金囤積大量海鮮、蔬菜等物資為春節做足準備,但受疫情影響,餐飲業在春節期間紛紛停業、延緩開業,而原先準備的物資只能低價售出,或者爛在倉庫裡,除此之外,停業期間的租金也是不小的壓力。
個體工商戶的現金流狀況不佳是常態,加上疫情的影響,對於部分從業者而言,相當於雪上加霜。以往常在春節期間盈利狀況較好的餐飲業為例,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只有約6%以上的餐飲企業是成立10年以上的「老字號」,超過50%的餐飲企業成立於1至5年內,抗風險能力並不強。
對於現金流不足的夫妻店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
線下實體各行各業無法實現遠程辦公,或停業,或不斷延長春節假期。隨著疫情影響的升級,各地防控力度持續加嚴,封村、封路、公共運輸停運、車輛限制通行等雷霆手段在有效防控疫情的同時,也產生了其他影響。
比如,街頭冷清,現金流能撐多久?交通封鎖,製造業的工人何時才能返工?農戶畜養的雞鴨、種植的農作物如何運輸?
疫情的影響從最初的旅遊、餐飲等服務行業蔓延開去,在疫情擴大的同時波及到了第一產業、第二產業。
這次疫情,暴露了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弊端,將經營者們提前推到了「生存」的十字路口,稍有邁錯便容易陷入深淵。
路的一邊,是如履薄冰,而另一邊,新的發展機遇已經出現。
部分網際網路企業在疫情中迎來了新的契機。幾款主流線上遊戲產品的DAU都出現了明顯的上升,而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行業,隨著復工日和開學日的到來得到了持續關注。
圖源:七麥數據
天眼查數據顯示,我國「衛生」行業的企業年增速在2003年「非典」爆發年達高點,為80.9%。這意味著,這次疫情在帶來慘痛損失的同時,同樣也帶來了新的增長機會。
自救:政策支持+抱團取暖+平臺補貼
一邊是中小企業的倒坍困境,另一邊是正在醞釀等待爆發的新趨勢。
在這樣的新環境裡,如何支持中小企業邁過這個「檻」,以及幫助新機會順利成長,成為疫情過後重塑經濟的要點、難點。
自2月2日蘇州出臺《蘇州市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政策意見》之後,上海、北京、山東、浙江等地陸續出臺了企業扶持政策或意見。
政策基本上圍繞著要素成本、財政稅收、金融保障等方面:
一,降低小微企業用電、用氣等成本,為企業減負;
二,加大財稅支持,實行稅收減免和延期繳納,減輕社保負擔,適當減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企業的房租,鼓勵大型運營方對中小微租戶適度減免疫情期間的租金;
三,穩定信貸供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拓寬直接融資渠道,優化金融服務以滿足企業流動性需求等。
政策能在各項成本與信貸、融資方面減輕企業現金流壓力,而中小微企業在努力「活下去」時,需要根據疫情影響判斷自身在短期、長期內所存在的困難,做好預判和準備,及時調整業務模型,比如教育行業及時將課程搬到了線上,保證現有客戶穩定。
對於大部分網際網路企業而言,藉助工具實現遠程辦公,成為儘快恢復、開展業務的必要手段。
在眾多網際網路企業暫時採取遠程辦公形式開展業務時,飛書宣布免費提供遠程辦公及視頻會議服務,釘釘向1000萬企業免費開放在家辦公系統,騰訊打包免費開放了7款「遠程辦公工具包」。
疫情當前,光靠政府和自己力量不足以順利脫困,必要時刻需要與同行、上下遊抱團取暖,聯手渡過難關。
比如,西貝董事長賈國龍曾發聲「帳上現金流扛不過三個月,2萬多名員工待業」,就在幾日前,西貝與雲海餚、青年餐廳等餐飲企業的數千名員工加入了盒馬的臨時隊伍,成為雙方的「共享員工」。在這之後,部分餐飲、零售企業也開始推出員工「共享」計劃。
政策無法顧及到的領域,難題依舊存在:疫情期間,中小企業仍需辦理工商註冊、商標註冊等,但是在全員居家隔離的情況下,經營者出門辦理業務隱藏著潛在風險,聽之任之卻面臨著正常運營被拖延的難題。
一些中小企業服務平臺也在提供相應的扶持與補貼。即日起,天眼查發放1億元補貼,用於企業「不出門,不接觸」辦理工商代辦、商標註冊、財稅代辦、法律諮詢等業務,覆蓋面達10萬家企業。
天眼查「億元補貼」領取路徑
大力度的補貼難免會影響天眼查的財務表現,對此,天眼查創始人、董事長柳超博士表示,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社會價值與責任,天眼查作為國家中小企業基金旗下的知名企業,在此疫情時刻,更應該想著能為中小企業做點什麼。
企業自救、政策支持、抱團取暖、平臺補貼,各方力量互為補充,才能幫助中小企業真正渡過難關,儘快恢復業務。
「無接觸」辦業務
「線上」一詞,已經從網際網路企業走向普羅大眾,成為了近期熱點。
往常的春節大多是實體店的旺季,線上零售慘澹。而受疫情影響,全國人民在家隔離,生鮮電商迎來意料之外的旺季。據多家電商數據顯示,春節期間,美團買菜北京地區日均訂單量為節前的2-3倍,京東生鮮、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其他平臺環比、同比都得到了爆發式增長。
為了保障配送員與用戶的安全,「無接觸配送」也成為配送行業的關鍵詞,「無接觸」瞬間走紅。
也可以說,如何不與人打交道,如何跨越地域限制更便利安全地生活、工作,在這次疫情中得到了長足的應用,普及速度遠甚「燒錢戰」。
走出春節假期後,企業業務逐漸恢復,如何避免人群聚集辦理業務成為企業主的一大需求。
成立於2014年底的天眼查,主打「查公司,查老闆,查關係」,提供基於公開信息的商業查詢,僅用四年時間就穩居行業第一。根據第三方Talking Data數據,天眼查在2019年6月份的月活躍用戶量為990萬,是第二名的6.38倍。
天眼查圍繞「商業安全」,從原先提供基於公開信息的商業查詢,將「開公司」相關的企業服務也納入商業版圖,將企業運營過程中的業務需求逐漸搬到線上,構建「天眼查生態」。
包括商標註冊、財稅代辦、法律諮詢等在內的業務,在天眼查上,已經無需前往業務大廳排隊,通過網絡、電話等方式,與天眼查嚴選專業團隊諮詢溝通,就能辦理和查看經辦流程。截至2019年12月,天眼查合作的平臺方超3700家,覆蓋各行各業,間接服務了超1000萬家小微企業。
「天眼服務」頁面
在疫情面前,「無接觸」辦理業務解決了橫亙在企業面前的一大難題。
而覆蓋10萬家企業1億的專項補貼,用於扶持小微企業的日常經營,在人人自危的時候,成為中小微企業經營者的一支強心劑。
長遠來看,疫情來臨的時候,國內經濟大受打擊,被補貼的中小企業,也會成為疫後經濟重建的基礎之一。
在「線上」概念如火如荼的時候,無論是遠程辦公,還是線上辦業務,都將進一步推動傳統線下場景的線上化,更多關於「開公司」的業務,也會被天眼查納入平臺。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