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六保」,專家建言超常規手段幫扶困難企業和彈性就業人員

2020-11-24 騰訊網

新冠疫情正在對我國就業市場產生前所未有的衝擊,當前這種衝擊的影響尚未完全顯現,這是未來社會所面臨的重要風險之一。經濟學家們紛紛建議儘快採取超常規的措施保就業,保民生。

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1日在求是雜誌發表署名文章稱,在疫情衝擊下,較多企業用工需求減少,部分招聘延遲或取消,就業壓力明顯加大。就業難度加大加上企業增收困難,居民實際收入出現多年來沒有的下降狀況。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近日表示,就業問題沒有完全顯化是未來面臨的很大問題,傳統的減稅和補貼難以惠及非規範生產、彈性就業、沒有納入稅收體系和保障體系的經濟主體,他建議在疫情救助進程中採取一些超常規的幫扶方法來對衝這類主體的損失。

在對困難企業和人員的疫情救助方面,累計結存6000億的失業保險基金正在被寄予厚望。疫情開始之後,人社部加大了失業保險穩崗補貼的力度,不裁員或是少裁員的企業可以獲得來自於失業保險基金的返還,可以用職工生活補助和技能培訓等支出。

穩崗補貼是我國為了「穩就業」出臺的分擔企業人工成本的措施,類似於此次疫情期間有些國家推出的工資補貼政策。從目前執行的情況來看,穩崗補貼存在標準較低,覆蓋面不足的情況。餘永定等經濟學家建議的「超常規」抗疫對策提出將穩崗補貼範圍擴大到工資收入受到嚴重影響的企業和職工,將失業受保險益範圍擴大到未參保的企業和員工等等舉措。

同時,學者們也認為目前失業保險基金結餘雖然存量還比較大,但若「超常規」地在全國範圍內鋪開,總量仍然不足。在地方財力緊張的情況,應加大中央財政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力度或是設立專項的紓困基金。

業內呼籲儘快發放工資補貼以「穩就業」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229萬人,同比少增95萬人。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升至6.2%,比上年同期上升0.9個百分點。受多種因素影響,進入勞動力市場的人數有所減少,3月份就業人員比1月份減少6%以上。

寧吉喆稱,疫情發生以來,餐飲住宿、市場購物、旅遊文化等聚集性、接觸式行業受衝擊較大,傳統消費和產業活動大幅收縮。一季度,住宿和餐飲業、批發和零售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同比分別下降35.3%、17.8%、14.0%,規模以上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6.0%。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盧海的一項研究顯示,低收入群體的職位受疫情影響最大,這提醒政府要關注這些群體的生活困難。盧海認為當前需要對低收入的失業群體做兩件事,一是發放一段時間的直接補貼,二是政府可以補貼工資來穩定就業崗位。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對第一財經表示,當前的疫情導致很多人的就業質量受到了影響,這些人的工資,福利,工時等都有減少,雖然他們不算失業 ,但如果疫情持續得不到緩解,這部分群體中就必然會有人下沉為失業者,我國的調查失業率就可能進一步上升,因此當前應該儘快採取有效措施來穩住這些就業存量。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餘永定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提出應該對參保且並未失業,但工資收入因疫情受到嚴重影響的企業員工提供補貼。為了降低失業率,最近幾年人社部推出「穩定崗位補貼」當前情況下確實可以起到紓困作用。事實上,在德國等國家,政府鼓勵企業不因疫情而解僱工人,政府承擔了相當大比例的工資。

曾湘泉表示,就目前企業的經營狀況來說,僅靠企業的力量來穩住當前的就業崗位是很難的。一些娛樂、旅遊、線下教育培訓、會展等行業,幾乎停擺,雖然也有免房租、失業保險返還等作為穩崗補貼,但力度太小,時間太短,不足以彌補這些困難企業的損失。

他建議,在企業經營困難的一段時期內,可以借鑑發達國家的經驗,劃定困難企業的標準,政府按照最低工資標準為企業的員工發放工資。

「穩崗補貼」亟待提標擴圍

疫情發生以來,除了全面減免企業社保費之後,人社部還推出了一系列援企穩崗擴就業政策組合拳。截至4月19日,失業保險穩崗返還388億元,惠及企業302萬戶。一季度,累計支出就業補助資金近百億元,支持企業吸納就業、勞動者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

失業保險穩崗補貼是人社部「穩就業」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指的是依法參加失業保險並足額繳納失業保險費,且上年度未裁員或者裁員率低於一定指標的企業,由失業保險基金給予穩崗補貼。 穩崗補貼的資金主要是用於該企業的職工生活補助、繳納社會保險費、轉崗培訓以及技能提升培訓等相關支出。

從實施效果來看。失業保險穩崗補貼的力度還有待加強,全國數據平均1戶企業只能獲得一萬多元。第一財經從鄭州市4月30日公布的第六批失業保險穩崗企業名單中看到, 1503家企業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補貼3200萬元,每戶平均2萬元,其中很多企業的補貼金額只有幾千元,只有幾百元的也不少見。

如果下一步受疫情影響,企業經營仍然難以有效恢復的話,這種力度能否穩住企業的不裁員之心是一個未知數。

失業保險穩崗補貼不僅標準較低,還存在著受益範圍過窄的問題,只有參加了失業保險的企業才能享受失業保險穩崗補貼的政策。我國失業保險只覆蓋了45.2%的城鎮就業人口,大量失業風險較高、更需要失業保險保護的群體卻游離於制度之外,絕大部分小微企業,非正規就業等受疫情衝擊較大的群體卻沒有失業保險。

餘永定表示,中國存在大量未參保的城鎮就業人口。對於未參保的城鎮失業人群怎麼辦?劉元春認為,由於農民工、小業主以及非規範就業者大部分游離於傳統稅收體系和城鎮救濟體系,現在推出的減稅和補貼政策舉措一般難以企及這些邊際人群,所以必須創新救濟舉措,超常規發放疫情補貼。

餘永定提出,考慮到失業保險基金存在大量結餘,作為非常時期的非常之策,政府是否可以考慮通過某種途徑,借用失業保險金的結餘用做未參保的失業人口的失業保險金?「穩定崗位補貼」是否可以推廣到未參保但還在苦苦掙扎的小微企業?

按照社會保險權利與義務對等的原則,將失業保險受益範圍擴大到未參保的企業和個人確實是「超常規」的。但在當前困難企業與低收入者救助不足而失業保險基金卻有大量結餘的情況下,使用「超常規」的改革來盤活失業保險基金,也不失為一種政策選擇。

建議」超常規」來加大失業保險基金救助力度的並非只有餘永定。此前,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李珍接受第一財經採訪時表示,從實際覆蓋情況來看,在現行制度下失業保險很難擴大到那些高風險的人群,失業保險的反周期調節作用難以發揮,因此她建議將失業保險的保障功能納入社會救助體系。

多渠道籌集「保就業」紓困資金

為了提升穩就業的力度,有條件的地區在失業保險穩崗補貼之外,還推出了地方版的穩崗補貼,所需資金由地方財政來承擔。

鄭州市在公示第六批失業保險穩崗企業名單的同時,也發布了第六批應急穩崗補貼企業的公示名單。應急穩崗補貼的資金來源是鄭州市財政。從補貼力度上來看要大於失業保險穩崗補貼,本批向277家企業發放應急穩崗補貼1.76億元,每戶平均約為63萬元。

北京市4月下旬針對特定行業的小微企業推出新一輪援企穩崗政策,鼓勵企業在疫情期間採取線上方式開展崗位技能培訓,企業可獲得每人最高不超過3000元的「以訓穩崗補貼」,以及每人1540元的「臨時性崗位補貼」。

一位社保專家對第一財經表示,當前穩就業主要還是解決救助資金從哪裡來的問題。從失業保險基金的角度來說,6000億結餘確實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失業保險基金支出的穩崗補貼標準是比較低,如果接下來若要大規模,超常規,高標準的推出穩崗補貼,那失業保險結餘基金能夠支持的時間也是有限的。從地方的自選動作來看,穩就業主要還是受制於財力的約束,不是每個地方都有財力能在失業保險之外再建立一套更有力度的穩崗補貼制度。

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理事長、中國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在談到下一步財政政策時首先就提到了要加大救助力度。由於救助工作的信息複雜性高,因而此項工作應該主要靠地方,但是地方面臨減收,他們因救助而增加的支出要靠中央擴大對地方的轉移支付。

為了解決「錢從哪裡來」的問題,劉元春建議發行2萬億的疫情特別國債,通過建立疫情中小企業紓困基金、貧困補貼與消費啟動基金專門用於疫情衝擊的主體救助。餘永定建議中央財政設立一個抗疫紓困支出項目,有關的臨時性支出,作為一般公共預算的一部分在此項目下列支。

相關焦點

  • 鞏固勢頭創新機制 全面落實「六保」任務
    當前國內外形勢依然複雜嚴峻,為鞏固經濟恢復勢頭,增強發展韌性,我們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進一步創新優化政策機制,紮實推進政策落地見效,確保「六穩」「六保」各項任務落實到位,努力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也為疫後加快發展積蓄動力。
  • 真心和付出不會被辜負!-西部航空積極推進「六穩」落實「六保」
    「這批報到的大學生是2019年秋季航務人員校招統一招聘的,按計劃通知於今年8月報到。」西部航空人資行政部員工胡昕雲介紹說,「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業共出現39次。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六穩』和『六保』之首。西部航空作為海航集團旗下成員企業,積極推進『六穩』落實『六保』,按照計劃為應屆畢業大學生提供就業崗位,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
  • 國家職能機構多方施力「六穩」「六保」,護航經濟社會發展
    所謂「六穩」,就是紮實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所謂「六保」,是全面落實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任務。為紮實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國家各部委出臺了一系列具體措施和政策,多管齊下,攻堅克難,迎戰風險,贏得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權。
  • 雅安市寶興縣紀委監委落實各項監督舉措 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我們要通過監督檢查,確保我縣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雅安市寶興縣紀委常委董志彬在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跟進監督精準監督全程監督工作安排會上說道。  聚焦基本民生保障開展監督  就業,直接關係到百姓的「飯碗」和「錢袋子」。
  • 關於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發現部分地方和單位落實穩就業保民生政策...
    2020年10月,按照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的統一部署,14個國務院督查組分赴14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開展實地督查。從督查情況看,今年以來,各地著力推動穩就業保民生各項政策舉措落地見效,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但督查也發現,部分地方仍存在就業幫扶政策落實不到位、拖欠基層工資和欠繳社會保險費、違規辦學收費等問題。
  • ...八大措施「穩就業保用工」:幫助本地人便捷上崗,分類引導外地人...
    中國江蘇網訊企業復工,關鍵在人。疫情防控期間,如何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滿足企業用工成了難題。江蘇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2月17日出臺《關於疫情防控期間穩就業保用工的工作措施》,指導各地精準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穩就業、保用工」,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 實錄|河南省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穩金融」
    ,全面落實「應貸盡貸、應延盡延、應降盡降」要求,全力把企業穩住,把就業保住。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勇於擔當,主動作為,先後創新落實全面降準、定向降準、1.8萬億再貸款再貼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等多項貨幣政策,並牽頭實施「金融支持市場主體特別幫扶行動」、「政銀企對接工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等專項行動,確保了國家各項貨幣信貸政策在我省得到有序精準落實,有力支持了全省擴內需、助復產、穩企業、保就業。
  • 西南交通大學招就處:構建「雲就業」體系 全力推進畢業生就業工作
    招生就業處作為工作牽頭單位,以「穩就業、保就業」為工作目標,以「就業服務不打烊,就業指導不掉線」為工作要求,構建「雲就業」工作體系,堅持「六個強化」,開展「五個一」專項行動,全力促進2020屆畢業生就業工作穩步推進。目前,2020屆畢業生有就業意願畢業生的就業率已超過95%,就業質量也穩步提升,有30餘家國內外新聞媒體對疫情期間學校就業工作進行了宣傳報導。
  • 湘江理論|深度| 劉元春:正確理解「六穩」和「六保」之間關係
    今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裡做了清楚的說明,不設定GDP增速目標,核心原因是疫情和經貿形勢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為了聚焦「六保」工作的落實,而不讓各級單位在簡單地實現GDP增速目標的傳統做法中妨礙「六保」政策的落實,故今年暫時不設GDP增速目標。
  • 暖心服務惠民生——東鄉區圍繞「六穩」「六保」做文章
    「去政務服務中心辦事,工作人員的熱情服務、高效率辦事令人愉悅。」前來辦理土地規劃許可的某企業負責人何先生告訴記者,現在門好進了,臉好看了,事好辦了,群眾和企業獲得感明顯增強,幹事創業的精神氣更高了。
  • 「放水養魚」旨在助企業保民生
    「放水養魚」並非「大水漫灌」,必須根據政策意圖精準實施,確保政策真正落到企業和民生,促進做好「六穩」「六保」。今年出臺的一系列宏觀政策,從單項看規模明顯大於以往,合併起來更是力度空前。
  • 市財政局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做好「六穩」「六保」工作
    在幫助企業復工復產方面,全市財政系統共籌集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1448萬元、職業技能提升專項行動資金5875萬元,支持實施技能培訓、職工內部轉崗、企業穩定崗位等穩就業措施。   全市財政系統還將關注面落到具體的企業和職工個人。據統計,全年共落實撥付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及補貼8362萬元,惠及企業2173家、企業職工7.67萬人。
  • ——二論抓實抓好「六穩」「六保」
    幹事貴在務實,發展重在落實。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暨省委工作會議分析當前形勢環境,對下半年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作出安排部署,明確重點任務。各級黨員幹部務必認真抓好抓實,切實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
  • 全總發文,構建多層次城市困難職工梯度幫扶新格局
    全總印發《中央財政專項幫扶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構建多層次城市困難職工梯度幫扶新格局為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的精神,加強工會幫扶工作與社會救助體系銜接,更好地發揮中央財政專項幫扶資金在強化困難職工基本生活保障上的作用,近日,全國總工會結合工會常態化幫扶工作實際
  • 青島:稅收幫扶助力農機製造企業逆勢騰飛 - 中國稅務網
    首頁 >>地方動態 >> 正文 青島:稅收幫扶助力農機製造企業逆勢騰飛 2020-08-17 | 來源:國家稅務總局青島市稅務局
  • 雲南發文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
    對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從事個體經營的,按規定給予免費創業培訓、「貸免扶補」創業貸款和創業擔保貸款扶持,依法落實促進創業就業稅收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按照規定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所需資金從就業補助資金中列支。
  • 保就業 首款麥飯石深層天然泉水在湘上市
    7月25日,朱英武在「保就業,首款麥飯石深層天然泉水在湘上市及就業員工籤字儀式」上,代表公司50多名員工在用工合同上簽字並作表態發言。原本在外地打工的他,因之前的工廠以做外貿生意為主,受疫情影響經濟效益下滑,他被辭退,已經在家閒了大半年。這次被湖南本盛飲用水有限公司聘為水廠管理員,他很高興,也很珍惜。新進員工代表籤訂勞動合同書。
  • 德陽廣漢:「插花式」幫扶 全力提高脫貧質量-國際在線
    市四套班子主要領導聯繫5個相對貧困村,26名在職縣級領導幹部聯繫91戶貧困戶,統籌74個黨政機關、55所中小學校、26所醫院衛生院作為幫扶單位,選派「第一書記」71人、安排結對幫扶責任人6085人,形成「市鎮村三級書記直接抓、幫扶單位傾心幫、黨員幹部結對包」的攻堅格局。
  • 【2020中國奮進】就業優先保民生:多措並舉的系統創新維度
    「六穩」是中央面對嚴峻複雜的外部環境和國內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提出實現中國經濟穩中求進的基本要求。「六保」是中央為了應對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嚴重衝擊,在「六穩」基礎上提出的,其核心就是要穩住經濟的基本盤,兜住基本民生的底限。「六穩」和「六保」相輔相成、相互統一,二者的關係體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八個字上。無論是「六穩」還是「六保」,它們的第一條都是關於就業。
  • 發改委:穩定就業的形勢和任務很艱巨、繁重
    我們針對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在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鍊、物流鏈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包括員工返崗方面存在的困難,出臺了《支持復工復產十條》,會同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出臺了《關於應對疫情影響 加大對個體工商戶扶持力度的指導意見》,目的就是要降本減負,幫助個體工商戶應對疫情衝擊,支持多渠道的靈活就業,解決個體工商戶恢復營業的問題,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二是著力監管執法,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