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開發區優服務簡流程 出口退稅助力外貿企業逆勢增長
    央廣網天津9月29日消息(記者陳慶濱)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天津開發區稅務部門密切關注區內外貿企業復工復產情況,線上線下多渠道持續宣傳助力穩外貿、穩外資的稅收優惠政策,精簡退稅流程、加快退稅速度、提升納稅服務,多措並舉用足用好出口退稅政策,幫助外貿企業保市場
-
鄉村振興,東風浩蕩——傳統農機企業市場化創新模式新實踐!
背景: 今年11月13日,東風聯合收割機企業受邀參展亞洲規模最大的2020中國青島國際農機展,作為中國農業機械創新發展的見證者與參與者,東風品牌備受業內關注! 此次活動以「鄉村振興 東風浩蕩」為主題,採取線上線下聯動發布的形式,聚焦農機產業,旨在積極響應國家「十四五」規劃中的「鄉村振興」戰略、「助力三農」、提升中國農業機械現代化,搭建對接平臺與資本對話的橋梁,幫助中國農業機械健康發展,同時能夠緩解融資難的問題。「十四五」時期是中國農業加快追趕步伐、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實施的重要時期。
-
助力石阡騰飛 中國財富傳媒集團攜手企業精準扶貧
中國財富傳媒集團將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攜旗下財經媒體推廣石阡,展示其特色優勢;發揮緊密聯繫上市公司的優勢,為石阡搭平臺,對接合作項目,助力石阡騰飛。 助力石阡攻堅脫貧 貴州的石阡被稱為「泉都」,其溫泉資源開發與利用可上溯到三國時期。
-
青島農業大學:統籌發揮學科優勢 全面助力脫貧攻堅
夏收到來,青島農業大學的專家教授們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忙碌:指導農戶科學管理、綠色防蟲,指導農產品深加工、產品研發;指導農機企業進行田間試驗和示範推廣……「學校始終注重發揮學科專業優勢助力脫貧攻堅,通過一系列措施有效激活了學科支撐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
-
青島市北區「暖冬行動」助力脫貧攻堅幫扶共建
11月28日,省級文明單位青島市市北區委宣傳部(文明辦)攜手市派萊西市院上鎮鄉村振興工作隊和青島笑姐志願者公益發展中心、青島聖德醫養康復集團居家照料指導公益團隊、青島大學醫誠志願服務團隊等志願服務組織,到萊西市院上鎮徐豐莊村開展「暖冬行動」,助力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幫扶共建。
-
農機工業發展政策發布 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拓寬
為促進農機工業健康有序協調發展,更好地為農業生產和農業現代化服務,工信部網站昨(8月23日)日發布《農機工業發展政策》。《政策》提出,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農機企業採取上市和發行債券等多種方式籌集資金,鼓勵農機製造企業向集團化方向發展,在市場競爭和宏觀調控相結合的基礎上,通過兼併、收購、重組等方式,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綜合性大型企業集團。
-
陳志:農機企業任重道遠,農機行業大有可為
為了保糧食、保農業、保春耕,農機企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其中有一件事情值得一提,2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與中國農機工業協會、中國一拖、雷沃重工、中國農機院及浙江省經信委視頻連線,召開視頻會議,了解農機企業復工復產情況,研究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
精準施策 靶向發力——青島大港海關力促AEO企業成為「六穩」主力軍
歲末年初,青島格銳達橡膠有限公司總經理萬駿開始盤算一年的銷量。「儘管受疫情影響,我們也慢慢穩住了外貿市場,去年全年銷售量實現逆勢上揚,增幅達32.79%。」萬駿表示,有了AEO高級認證企業這個綠色通行證,企業下一步還準備繼續深入開拓歐洲、東協等市場業務。
-
農墾企業對接國際農機展新技術新理念
原標題:農墾企業對接國際農機展新技術新理念 11月中旬,由中國農業機械
-
農機零部件崛起背後的減稅降費力量
中國是世界農機製造大國和消費大國,農機核心零部件一直是農機產業鏈中的一個短板。《中國製造2025》規劃中明確將農機關鍵核心零部件納入了重點扶持發展的範圍,並提出要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在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2018年底公布的「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農機工業傑出貢獻獎」獲獎名單中,濰坊谷合傳動技術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
中國石化在廣東供應2.7億噸成品油 助力廣東經濟騰飛
1998年上劃中國石化以來,該公司累計向社會供應成品油超過2.7億噸,向國家和地方繳納利稅超過680億元,連年入選廣東省納稅百強企業。砥礪前行 70年初心不改1950年4月,中國油脂公司華南石油公司成立,廣東石油由此誕生。
-
第三屆先進智能製造技術研討會青島舉行
而農業裝備的先進性和支撐性需要靠先進的製造技術和智能手段來確保。11月14日,由中國農機工業協會主辦,國家農機裝備創新中心承辦的第三屆先進智能製造技術研討會在青島國際農機展期間同期舉行。本屆研討會匯聚了農機科研機構、行業企業的相關專家、企業家,就農機裝備智造標準、智能工廠的創建、傳統製造改造升級、農機裝備自主可控等方面進行了闡述。會議由中國農機工業協會監事長李有吉主持。
-
請給中國農機企業時間
請給中國農機企業時間 連日來,中國武漢國際農機展和義大利國際農業及園林機械展覽會(以下簡稱EIMA展)的相繼舉辦,東西方兩大展會在展示當前農機發展形勢同時,也讓很多業內人士對比出了中外農機發展的差距。在此基礎上,有的媒體本著「愛之深責之切」的態度對中國的農機企業給予批評。
-
中國農機工業協會:農機企業復工率超85%,後期仍面臨多重困難
農機君從中國農機工業協會(以下簡稱工業協會)獲悉,工業協會通過電話、微信、調查問卷等方式對273家農機製造企業復工復產情況進行連續跟蹤問卷調查,截止到2月26日,已有233家企業復工,復工率達85.35%,較2月15日提高33.1個百分點;農機企業職工復工率達68.91%,較2月15日提高11.3個百分點。
-
納稅申報輔助軟體推出兩月,湖北企業一鍵享受稅收優惠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陳紅 通訊員葉翩 王秋婷)「我們通過『票控全』查詢到轄區一家企業向外省開票數據同比下降近80%。」武漢市東西湖區稅務局貨物和勞務稅科科長譚月慶告訴記者:「通過上門問需,再運用稅收大數據精準匹配,目前已為該企業找到167戶有產品需求的企業名單,解決了企業『銷售難』的問題。」
-
我國農機行業如何走出困境
對此,專家表示,只有通過融合協同創新,加快補齊技術「短板」,才能驅動農業機械化高質高效發展,推動我國從農機生產大國向農機強國轉型。 創新是推動我國農機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2014年以來,我國農機行業在經歷了「黃金十年」後,進入深度調整期,既有部分企業在殘酷的產業競爭中被淘汰,也有不少企業通過堅持不懈的創新從困境中突圍。
-
我國農機行業如何走出困境?
對此,專家表示,只有通過融合協同創新,加快補齊技術「短板」,才能驅動農業機械化高質高效發展,推動我國從農機生產大國向農機強國轉型。 創新是推動我國農機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所在。2014年以來,我國農機行業在經歷了「黃金十年」後,進入深度調整期,既有部分企業在殘酷的產業競爭中被淘汰,也有不少企業通過堅持不懈的創新從困境中突圍。
-
「結對幫扶日記」解企業實際難題
龍泉新聞網訊 (通訊員 張定中) 「今天,結對企業向我反映,技改投資項目《新型節能環保排量電動汽車空調壓縮機產業項目》,在土地、資金和稅收政策上等方面需要幫扶。」這是市國稅局副局長吳昌發走訪企業寫的「結對幫扶日記」。自國稅「攜手振企」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市國稅局提出「輕處罰、重指導、合力打造最優創業環境」的口號,開展實際行動為企業解難排憂。
-
治理視角下的稅收營商環境優化研究 - 中國稅務網
世界銀行認為中國是營商環境改善程度最顯著的經濟體之一,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二)營造良好的稅收營商環境是構建高質量營商環境的必然要求 作為營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稅收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的市場主體所面臨的稅收發展環境,是影響企業遵從稅法規定、合理納稅的相關環境條件。
-
農機行業扶貧「青島經驗」面向全國發布
11-28 11:48:09 來源: 大眾日報 舉報 近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和中國農機化導報聯合主辦的農機行業扶貧論壇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