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和中國農機化導報聯合主辦的農機行業扶貧論壇暨《扶貧攻堅·農機答卷——農機行業優秀扶貧案例集》發布會在山東青島舉辦。青島市農業農村局東西協作農機扶貧和鄉村振興農機產業扶貧案例成功入選,向社會發布農機扶貧「青島經驗」。
青島市是首批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市,全市農機裝備產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農業機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升級,主要農作物機械化率達88.5%以上,有效轉變了農業發展方式。
青島市農業農村局黨組選派農業技術隊伍遠赴甘肅隴南開展農業技術援助工作,援隴團隊因地制宜、因地施策,探索創新使用「三個一模式」開展農機扶貧工作。
一是捐贈一批農業機械,廣泛發動社會力量為基地捐贈馬鈴薯生產全程機械化設備。二提供一套關鍵技術,為基地提供馬鈴薯全程機械化技術支撐,完善示範基地技術體系。三是培育一批技術帶頭人,培訓新型科技化、專業化、管理化、現代化,農機發展帶頭人。「三個一模式」為隴南市援建起西部地區領先水平的全程機械化技術推廣示範基地,助推特色農業全程機械化的提檔升級。
援隴示範基地是青島市首個在異地建設的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示範基地,是青島市農業農村局第一個「東西協作」農業技術合作交流基地,技術領先、裝備先進,彰顯了農機化扶貧特色,具有一定的引領性、示範性。基地的建成,直接受益貧困戶458戶,覆蓋馬鈴薯原種繁育基地2000畝、一級種繁育基地5000畝作業範圍,可為隴南市130萬畝馬鈴薯提供馬鈴薯全程機械化技術支撐。
青島市農業農村局首創的「三個一模式」可複製、可推廣,是農機行業扶貧「青島經驗」,是中國脫貧攻堅的一個時代縮影,充分展現了農機化扶貧成果,進一步推動貧困地區農業機械化發展,為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貢獻了力量。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媛 報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