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國際農機展回顧:拖拉機千機爭霸,電動化智能化是新賽道

2020-11-30 網易新聞

  參觀全國會這種大型的農機展會,沒有人會忽視拖拉機的存在,國內的農機展上,拖拉機一定是絕對的主角,沒有認真的看拖拉機,就不能很好的把握國內農機行業的現狀和今後的發展趨勢。筆者走遍了本屆青島會上的角角落落,和每一輛拖拉機都進行了一次親密的接觸,為的是儘可能全面的掌握拖拉機行業的情況,以給大家呈現一個全面而真實的行業。

  一、規模最大的品類,展會上當之無愧的主角

  受疫情等眾所周知的因素影響,今年全國會參展企業數量和觀眾人數比往年都有很大程度的減少,具體的數據需要官方的統計,但如果看相對數的話,今年的全國會上,拖拉機,尤其是大中型拖拉機參展企業的數量仍屬規模最大的品類,可以說是展會上當之無愧的主角。


  一拖東方紅、雷沃阿波斯、中聯重科、道依茨法爾、東風農機等傳統的豪強的展位人氣不輸往年,東方紅LW3204、雷沃阿波斯P700系列、道依茨法爾2204等動力換擋高端拖拉麵仍然很吸睛,但令人遺憾的是約翰迪爾、凱斯紐荷蘭、愛科、常州常發、山東時風等國內外大佬缺席了,這讓觀眾失去了一年一次和這些廠家近距離互動的機會,但這只是短暫的小別,相信明年的展會上能看到他們的雄姿。

  據農機工業協會官方數據,2020年1-10月規模以上企業業務收入1828.61億元,同比增長了20.33%,其中最大的貢獻者無疑是拖拉機,有數據顯示全行業1-10月份銷售了27萬臺大中型拖拉機,其中骨幹企業21萬臺,同比增長也是20%左右,可見今年的拖拉機行情相當不錯,實力派企業缺席並不代表行業不景氣。

  二、好行情吸引新的競爭對手源源不斷的進入

  筆者走遍了展會的每一個角落,雖然是走馬觀花,但是算是對展會上的參展品類和企業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受今年好行情的影響,筆者認為一定會有新的拖拉機企業參展,但是新進入的企業如此之多顯然超出了筆者的想像,據筆者粗略統計,今年至少有15家新的拖拉機品牌參展,並且全部是以100馬力以上的大中型拖拉機為主。


  在展會期間召開的農機經濟運行分析會上也能得到證實,據官方權威數據顯示,2020年通過國家補貼系統實現銷售的拖拉機生產企業有203家,去年只有187家,同比增加16家,展會上的一些新品牌並沒有進入補貼目錄,筆者預測到2021年預計會有近220家大中型拖拉機生產企業進入補貼目錄。

  早在2013年,拖拉機行業就進入了下行通道,到2020年仍有大批新品牌誕生,說明行業利潤空間很大,對企業具有很強的誘惑力,另一方面也說明現有的企業的實力還不足以推動行業內部洗牌,大量新企業進入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是競爭會促使產品價格進一步下降,用戶和農戶會受益,不利的方面是價格戰會引發更加惡性的同質化競爭。

  三、福田系勢力強大,寧波系分庭抗禮

  國內拖拉機集群化發展趨勢非常明顯,並且目前已經形成了東方紅系、福田系、寧波系三個大的產品陣營,背後則是產業集群的支撐和供應鏈的實力。

  從展會上看,雖然三大陣營「三足鼎立」,但是明顯的福田系的勢力更強大,今年展會上新冒出的品牌,以及已經形成實力數十家新銳品牌全部走的是福田技術路線,就連洛陽周邊的拖拉機廠現在已經放棄了東方紅底盤轉而切換到福田底盤,具體看參展的產品大多是TE、TD、TF、TC底盤,配置的前橋則是谷合、雲宇、義和、進通或德佑等,發動機則五花八門,這是福田系的典型配置,所以在展會上看到幾十個品牌,但其實覆蓋件下面的部件大同小異。

  本屆展會上值得關注的是寧波系的崛起。大家都知道2020年8月1日之後迪爾寧波工廠停止供應120馬下以下的中型拖拉機產品,也就是說迪爾寧波停產,「一鯨落萬物生」,迪爾寧波工廠留下來的市場空間勢必會被國產品牌所瓜分,今年的展會上也能看到這種趨勢,一方面是濰坊系工廠開始大批生產寧波354、484底盤拖拉機,據筆者統計至少有15家濰坊系廠家推出了寧波底盤拖拉機,另一方面浙江本地也新出現了好幾家寧波系的品牌,當然這些品牌也引進了福田系的底盤。


  整體看,目前東方紅系拖拉機體系封閉,所以跟隨著越來越少,而福田系和寧波系由於供應體系開放、成熟、健全、集中,所以跟隨著越來越多,隨著迪爾寧波工廠的關閉,空出的市場份額正在被濰坊系和寧波系一起瓜分,所以展會上就會明顯的看出來福田系和寧波係數量佔優勢。

  四、電動化、智能化或許是新賽道

  相信本次展會上觀眾印象最深刻的拖拉機一定是外觀很科幻的兩臺無人駕駛的銀色拖拉機,一臺命名為輪邊電拖(ET1004-W),明顯的是一臺無人駕駛電動拖拉機;另一臺命名為ET504-H,是一臺氫能源電動拖拉機,細心的觀眾有可能還會發現一臺由中國一重集團推出的3504E內燃電動拖拉機,大家可以將其理解為油動混動或油轉電拖拉機。


  如果說電動拖拉機仍屬於概念機的話,那麼配置基於北鬥技術的自動導航、輔助駕駛、無人駕駛的拖拉機則已經商品化,也是本屆展會的熱門。

  今年展會上的智能化、無人化之熱是筆者此前沒有想到的,今年的輔助駕駛、無人駕駛拖拉機已經不是一拖東方紅、雷沃阿波斯、中聯重科等大品牌的高端產品的身份象徵和專利,而是一種高端大馬力拖拉機的標配了,從展會上看,東風農機、沃得農裝等一線品牌和巨明、悍沃、華夏、魯中、泰山、泰鴻等二線、三線品牌很也推出了帶自動導航或輔助駕駛的拖拉機。

  在機械傳動時代落後於歐洲、美國和日本產品的國產品牌,在信息化時代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自動化、智能化,在這一點上,國產品牌對新技術的接受度要明顯快於跨國公司,也許電動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新賽道,國產拖拉機或將實現集體超越。

  五、核心技術與核心零部件之痛仍未解決

  透過展會的現象,我們必須要探究行業發展和競爭的本質。營銷決定一時的業績,而技術決定國家、行業和企業的未來。


  展會上有幾百款拖拉機展品,絕大部分小品牌主要在50-230馬力之間,寧波系在50-100馬力之間,230馬力及以上主要是一拖東方紅、雷沃阿波斯、中聯重科、道依茨等大品牌。

  從展會上,我們看出來國產品牌已經能生產350馬力的動力換檔拖拉機了,其中一拖東方紅的LW3204還是CVT正反向全程電控自動無機變速拖拉機,可以說與約翰迪爾、凱斯紐荷蘭、克拉斯等歐洲和美國的大品牌在技術上保持同步,更重要的是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且核心的變速箱、車橋、發動機、轉向器等要麼是一拖自製,要麼是國產部件,但是畢竟一拖是一種孤獨的存在。


  據專家介紹,展會上有不少的國產品牌推出了大馬力的動力換擋拖拉機,雖然不是國際上最先進的,但也算上主流產品了,但是打開覆蓋件,深入探究產品的基本配置,就會發現前橋是義大利卡拉羅、美國DANA、德國ZF三家,筆者發現卡拉羅和ZF的較多,國產230馬力以上的大底盤絕大多數是配置ZF和卡拉羅前橋;再看看傳動系,動力換擋拖拉機一拖是自有的,其它的絕大多數品牌都是進口橋箱,且主要是德國ZF一家,在展會上看到浙江海天推出了1604和2404兩款CVT傳動系,但是離產業化可能還有一段距離,因為CVT不是一個部件,而是一套解決方案,如果CVT廠家沒有生產大輪拖的經驗,生產大輪拖的廠家沒有高超的軟硬體集成的能力,就是再好的CVT也生產不出高品質的產品;再看看液壓提升系統,大馬力高端拖拉機很少能繞開德國博世力士樂的液壓泵、油缸和閥門的以及其提供的電液控制、液壓控制等系統性解決方案。

  所以可以看出來,高端大馬力拖拉機,尤其是動力換擋、CVT拖拉機核心技術和核心部件自制能力國產仍不具備或不具備體系化的能力,國內農機市場看似是國內、國際農機巨頭在慘烈廝殺,實則都是背後幾家國際頂級的零部件巨頭在過招,如果我們不掌握核心的技術,不具備核心部件自制能力,國內的一眾大馬力拖拉機主機廠永遠擺脫不了給國際零部件供應商打工的現實。

  總結:全國會是農機行業的風向標,從展會上參展企業的數量、新晉企業的數量看,拖拉機行業仍處於繁榮期,但從產品的技術水平看同質競爭仍是行業的痼疾,尤其是核心技術的缺失、核心部件自制能力落後決定著國產拖拉機必然在一個很長的時間段內仍將是低層次、低水平的競爭,未來的希望一方面要寄託於電動化、自動化、智能化等新技術,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補上傳統機械傳動時代發動機、傳動系、液壓控制系統等的短板,只有這樣國產拖拉才有可能走出存量慘殺的危險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國際農機展:久保田強勢陣容亮相,燃爆全場!
    11月13日,2020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在青島世博城國際展覽中心盛大開幕 據了解,此次國際農機展上,久保田以6個主題區、21款產品的方式展示了公司在農業機械化方面的強大陣容。
  • 合眾思壯新品亮相2020國際農機展
    合眾思壯新品亮相2020國際農機展 2020-11
  • 端牢「中國飯碗」的農機擔當
    雷沃重工黨委書記梁啟榮表示,「作為農機企業,我們必須奮發有為,用持續不斷的創新扛穩糧食安全的農機重任、守護好『大國糧倉』。」   為中國農業現代化提供智能農業裝備   「今年這麼大的雨水,多虧有了新農機,搶出了時間。」湖南省南縣金果水稻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歐術秋說起晚稻插秧的事仍然心有餘悸。
  • 拖拉機也賣瘋了!火爆到只剩樣機!農機市場這麼緊俏,透露什麼信號?
    記者了解到,目前張家港市錦豐鎮農機合作社有200多臺農機供農戶使用,今年6月份農忙插秧的時候,又新添置了6臺插秧機,相比以前每天插秧35-40畝地,新的插秧機每天可以達到50-60畝,效率大大提高,負責人告訴記者,一般四年左右,農機會有批量的更新換代。
  • 2019中國國際農機展:久保田再次引爆全場,不止有PRO1008Q收割機!
    似乎每一次展會久保田都會成為用戶和同行關注的焦點2019中國國際農機展於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辦。蘇州久保田在S2國際水稻館準備了近1000平米的展臺,通過現場展示加現場產品說明會相結合的方式更好的讓用戶近距離的參觀和體驗久保田農機。
  • 庫恩三聯式割草壓扁機首次亮相國際農機展
    正如我們所期待的那樣,不平凡的2020全國農機展取得了圓滿成功。1800多家中外農機企業共赴琴島之約,奉獻了一道精彩的農機盛宴。庫恩攜旗下耕整地播種聯合解決方案和牧草收穫解決方案亮相全國農機展,獲得了現場觀眾的廣泛關注。 三米驅動耙HRB302配套Premia300條播機。
  • 農機裝備智能化:減少春耕生產人員聚集 防控疫情在農村擴散
    央視網消息:" 這些智能化的裝備應用,對於減少春耕生產的人員聚集、有效防控疫情在農村擴散也發揮了重要作用。"4 月 19 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副司長王甲雲介紹了農業機械化相關工作。
  • 請給中國農機企業時間
    請給中國農機企業時間 連日來,中國武漢國際農機展和義大利國際農業及園林機械展覽會(以下簡稱EIMA展)的相繼舉辦,東西方兩大展會在展示當前農機發展形勢同時,也讓很多業內人士對比出了中外農機發展的差距。在此基礎上,有的媒體本著「愛之深責之切」的態度對中國的農機企業給予批評。
  • 全國農機展-庫恩如約而至
    因疫情延期的全國農機展將於2020年11月13日至15日如約而至。自青島發現疫情以來,短短三天,800萬人全民核算檢測,我們感受到了何為青島速度,中國速度。在此期間,農機流通協會多方協調調度,為搭建專業、安全的展會環境而努力,有利的提振了各參展企業的信心。我們相信2020年的全國農機展將如往屆一樣精彩。
  • 農機零部件行業迎來發展新機遇
    在國外農機產品不斷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的當下,我國農機行業能否借力「中國製造2025」,實現彎道超車,需要主機企業與零部件企業共同努力。在日前召開的2016中國農機零部件行業峰會上,中國農機工業協會會長陳志、環保部大氣管理司機動車環境管理處高傑、安徽全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忠德分別從行業、政府和企業的角度提出,智能化是農機發展的方向,也為農機零部件行業帶來發展新機遇。
  • 山東省農機工業轉型升級實施方案
    福田雷沃國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農機行業第一品牌,主要農機產品有穀物聯合收穫機械和大中型拖拉機等。山東五徵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內農機工業前五強企業,獲省長質量獎,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產量穩居全國前兩位。山東常林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與義大利賽邁道依茨法爾公司合資生產的中高端拖拉機已投入國內市場。
  • 2020年農機存量市場要增長?從這幾方面試試看!
    隨著拖拉機和聯合收穫機以及與這些動力產品配套的播種機、旋耕機等逐次進入負增長或增長停滯,農機行業的機會也由趨勢性+政策性強增長進入了結構化增長。所謂結構化增長,就是大行業不增長,小行業增長,大品類不增長,小品類增長,或是一個大品類整體不增長,但個別功率段或某些型號仍能增長。結構性增長考驗的仍是企業對市場的敏感度和差異化競爭的能力,那麼2020年的結構性增長機會在哪裡呢?
  • 久保田強勢陣容亮相青島農機展,燃爆全場!
    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在青島世博城國際展覽中心盛大開幕。6個主題區分別是水稻種植區、拖拉機和蔬菜種植區、糧食加工區、收穫機械區、智能裝備區和新品區。 此次展會上,久保田攜眾多新產品強勢亮相,燃爆全場。
  • 農墾企業對接國際農機展新技術新理念
    原標題:農墾企業對接國際農機展新技術新理念   11月中旬,由中國農業機械
  • 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互融協同成為鼓勵...
    下一步工信部將重點推動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互融協同發展,強化需求應用牽引,促進跨行業創新和資源整合,合力打造分工合作,互融共生的新興產業生態體系。  政策鼓勵 重點推動技術互融協同發展  隨著汽車與信息通信、新能源等領域深度融合,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成為汽車產業發展方向,催生出智能網聯汽車這一新的產品形態。
  • 北鬥完成組網,農機自動導航產業駛入快車道
    第六,提升農機智能化控制水平,充分發揮高精度衛星導航定位應用優勢。使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資金1.35億元,實現銷售額近3.79億元。預計2020年下半年將繼續增長,全年銷量能達1.5萬臺,同比2019年預期增長2.5倍。
  • 糧食安全的雷沃貢獻:雷沃智慧農機守護「大國糧倉」
    特別是隨著發達國家新一輪農業機械智能化、信息化的應用,國內的農機龍頭企業如何擔當作為,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次作業活動是雷沃無人農場首次亮相,在農業生產的耕、種、管、收等環節採用了智能化、可視化的管理模式,全面展示了中國現代化農業在農業質量、效率和競爭力提升上的飛速進展,對推動農機智能化發展與應用具有重要的示範作用,對助推智慧農業革命、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意義深遠。
  • 農機補貼的「常發」拖拉機問題常發
    由於拖拉機質量有問題,他們要求退機並賠償損失,遭到經銷商拒絕。機主們便拒絕支付餘下購機款。  雙方各執一詞僵持不下,牡丹江金河農機公司便將6位消費者告到寧安市人民法院,要求消費者支付餘款。  「明明是拖拉機有質量問題,我們卻成了被告。」機主們感到很憋屈,當庭提起反訴,要求牡丹江金河農機公司退機退款,並向寧安市市場監管局及《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投訴。
  • 2020年中國農機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道路。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提高到70%,農用機械總動力不斷增長,但是行業仍存較多薄弱領域,國家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和農機購置補貼推動農機行業發展。「十四五」農機面臨較多挑戰與任務,到2035年我國將實現農業全程全面機械化。
  • 存量市場,傳統農機向左還是向右?
    伴隨著前些年的高速發展,農機產品尤其是傳統大眾農機品類社會保有量日益龐大,越來越呈現出存量競爭的特徵。在新的競爭環境下,傳統農機該如何發展?這需要引起企業的高度重視。 全行業利潤水平下降,並不代表所有農機企業都不掙錢。利潤出現大幅下滑的品類主要集中在傳統農機產品領域,如拖拉機市場自2015年開始連續4年出現滑坡,輪式穀物聯合收穫機2017年和2018年連續兩年出現斷崖式下滑,水稻收穫機、糧食烘乾機2018年和2019年都大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