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市場,傳統農機向左還是向右?

2020-11-30 騰訊網

文|一板一眼說農機

知谷自媒體作者

目前,我國農機行業的發展正處於轉型升級期,將更加聚焦產業質量發展,如破解核心技術壁壘、補齊產業短板、創新產品製造、滿足用戶多樣化需求、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核心競爭力等,減速提質成為行業發展的新特徵。

伴隨著前些年的高速發展,農機產品尤其是傳統大眾農機品類社會保有量日益龐大,越來越呈現出存量競爭的特徵。在新的競爭環境下,傳統農機該如何發展?這需要引起企業的高度重視。

農機工業是機械工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相比汽車、挖掘機,農機產品的大眾識別度好像小得多,一直以來,農機被冠以「低端」工業產品的標籤。

事實上,農機產品不比其他任何一種機械產品技術含量低,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的先進性遠超出人們的想像,一鍵操控、自動巡航、無人駕駛、遠程控制、智能監控等功能一應俱全,頂尖農機裝備的科技含量和技術水平在全球工業領域都處於領先地位。

農業裝備工業領域所涉品類繁多、數量龐大,據統計,我國能自主研發製造農、林、牧、漁、農用運輸和農產品加工等7個門類所需的65個大類、350個中類、1500個小類的4000多種農機產品,基本滿足大眾化作物的機械化需求。

回顧我國農機工業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

新中國成立後至2004年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實施之前,屬於農機產業基礎積累階段,該階段農機供給一直處於匱乏狀態,產業發展速度緩慢。

2004—2014年,被稱為農機行業的「黃金10年」,該階段,在強大的用戶需求、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助推,以及農業大發展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農機行業實現了快速發展,以大田作物為主要作業對象的傳統大眾農機快速增長,農業機械化需求得到極大滿足。

這一時期,農機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速保持兩位數,2012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3000億元,躍升至全球第一,規模農機製造企業數量一度超過2700家。行業規模增速和利潤增速在機械行業處於前列。

2015年之後,行業發展處於轉型升級階段,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行業發展由規模增長轉向質量提升,行業增速回落至個位數區間。2019年主營業務收入2400多億元,同比2018年下降4.43%,首次出現負增長。

回顧我國農機行業的積累、成長、調整、升級等發展歷程,與機械工業發展軌跡相似。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農機工業在薄弱的基礎上起步,靠一代代農機人的努力,完成了基礎資源的快速積累,並藉助國家政策驅動和豐富而巨大的市場需求,在大眾傳統產品領域實現超常規快速發展,規模體量居全球頭部位置。

但是,我國農機產品的競爭優勢大多集中在中低端,產品同質化明顯且高端領域競爭力不足,尤其是技術創新乏力逐漸顯現。創新落後不僅體現在高端大型化產品製造上,而且體現在核心技術工藝、核心部件製造、智能科技等領域的資源掌控上。

農機行業究竟賺不賺錢?

據統計,2004—2013年,農機行業利潤水平與產業規模同步上升,整體利潤水平在機械行業居前列。自2014年開始,利潤增速明顯下降至5%以下,個別年份還出現了負增長。

整體來看,農機行業最掙錢的時期出現在「黃金10年」發展期,這個時期是國內農機行業最蓬勃的發展階段,也造就了不少明星企業。

伴隨著農機行業轉型升級期的到來,農機產業結構大幅調整,傳統產品供大於求、新興特需產品供給不足、高端產品競爭力不足的問題顯現出來,農機產業盈利水平普遍下降,大多數企業慘澹經營。

全行業利潤水平下降,並不代表所有農機企業都不掙錢。利潤出現大幅下滑的品類主要集中在傳統農機產品領域,如拖拉機市場自2015年開始連續4年出現滑坡,輪式穀物聯合收穫機2017年和2018年連續兩年出現斷崖式下滑,水稻收穫機、糧食烘乾機2018年和2019年都大幅下滑。

而採棉機、甘蔗收穫機、畜牧機械、經濟作物機械、複合型機具等產品出現增長,利潤水平躍升,新興小眾農機品類專業製造企業迎來發展契機,有實力的規模企業相繼進入特色小眾產品領域。與此同時,農機產業持續在高端、智能、大型化產品領域發力,技術創新開始提速。

農機產業去向何方?

農機始終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的,必須緊跟農業的發展步伐,提供適合的產品,更好地助力農業進步。

未來一段時期,農機行業要在兩個層面上解決問題。一是解決全面機械化問題;二是解決全程機械化問題。解決這兩個問題的路徑則是要通過創新,消除兩個產業「痛點」,一是消除「無機可用」的痛點,二是消除「無好機可用」的痛點。

在現代農業大發展的背景下,農業結構持續優化,不僅小麥、玉米、水稻、馬鈴薯等糧食產業持續進步,甘蔗、油菜、棉花、花生、甜菜、蔬菜、水果、茶葉等經濟作物、林果茶產業實現快速發展,而且畜牧業也日益受到重視。

「農作物才是糧食」的傳統認知正在發生著顛覆性改變,「大農業」理念正在成為人們的共識。

農機裝備產業既要圍繞農作物的耕、種、管、收、貯、加工等全過程提供適用機械,又要圍繞大農業發展所需,提供飼料加工、飼養管理、畜產品採集加工、草原作業與保護、牧草收穫與加工等作業機械,兩個維度,缺一不可。

農機企業必須圍繞「產品」這一載體開展研究,在4個環節上發力。

一是持續加大創新力度,突破高端、大型、智能化農機產品及部分核心技術、核心部件的進口壟斷,將核心技術掌控在自己手中。

二是聚焦產品可靠性這一基礎性指標,通過高標準、全過程的有效控制,全面提升產品品質。

三是結合新生代用戶的需求,提升產品智能化、舒適化、工業設計水平,在「適用、好用、耐用」的基礎層面,融入更多的「智慧」元素。

四是持續研發原創產品,全面滿足用戶新需求,如山藥收穫機械、葡萄收穫機械、蘋果採摘機械、板慄破殼加工機械、辣椒除柄機械等。

未來,中國農機產業發展面對的是一個相對成熟的存量市場,比以往充滿需求的增量市場難度更大,唯有沉潛下來,以打造核心技術優勢、滿足用戶多元化需求、服務國家糧食安全等要素為第一考量,精細投入、持久深耕,方能在全球化市場競爭中實現突圍。F&M

—END—

相關焦點

  • 2020年農機存量市場要增長?從這幾方面試試看!
    在當下的存量市場裡,農機企業的增長之道又是什麼呢?結合著名農資營銷專家劉春雄教授在第17屆營銷盛典上的演講,筆者給大家介紹存量市場的四種增長之道。1結構化增長在2014年之前,國內農機行業的增長屬於趨勢性增長+政策性增長。在這一個時期,凡是跟上補貼政策的節奏,能在短時間內組織企業內外部資源,從而成功地實現規模化生產,並能完成大批量銷售的企業,都實現快速的增長。
  • 康曉光:商業可以向左,公益不可以向右
    12月13日,2017中國公益年會在北京正式舉行,中國公益創新研究院院長、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康曉光針對「商業向左,公益向左」的問題,繼此前發表長文《駁「永光謬論——「公益向右,商業向左」還是「人類向善」》予以反駁後,再次做《義利之辨——基於人性的關於公益與商業關係的理論思考》主題分享。
  • 鱷魚商標侵權,向左還是向右?
    您目前的位置:網易首頁 >> 財經頻道 >> 媒體園地 >> 21世紀經濟報導首頁 >> 產經鱷魚商標侵權,向左還是向右2003年11月07日10:51:4121世紀經濟報導 本報記者 王鳳君 北京報導>  鱷魚,向左還是向右?  時而觥籌交錯,時而硝煙四起,這是三條鱷魚四五十年競合的最佳寫照。
  • 存量市場,老用戶是農機經銷企業的生命線!
    對比農機購置補貼資料庫歷年的數據,可以看出來,在2013年用戶數量最多的一年,是340萬,之後逐年減少,到2018年的時候已經只有126萬,5年時間減少了200萬人。據專家分析,今後幾年用戶數量仍會減少,直到保持100萬左右。明顯的看,現在的農機行業進入了存量市場,市場上剩下的只有老用戶了。與菜鳥用戶相比,這些老用戶理性而精明,與他們做生意可不是容易的事。
  • 好未來向左,新東方向右
    但我們結合兩家公司最近三個季度的發展狀況來看,兩家公司選的道路實際上並不相同——好未來向左,新東方向右。新東方向右從表面上看,新東方2020Q2業績最突出的兩點就是收入超預期、營運利潤率超預期。傳統模型會開設在現有城市,東方優播會進入「低線城市」;二是「從市場的小型參與者手裡獲取市場份額」;三是「新東方在線仍會對新東方利潤率有負影響」,但「在線處於轉型期,公司願意給新管理層更多的時間」。
  • 農產品電商時代,農批商戶應該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在這個網際網路橫行,電商商戶為主流的時代裡,傳統行業最為「糾結」。拿農產品批發行業來說,他們所出售的產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剛需,無論什麼時間都不缺購買者。對他們而言,現在如同站在十字路口一樣,向左走或向右走成了他們選擇的難題。
  • 舊錦新樣 | 甘琦:向右的時代向左的人
    //向右的時代向左的人——記佩裡·安德森//文 | 甘琦(原載《讀書》2005年06期)佩裡·安德森(Perry Anderson,1936—)歷史社會學家,思想史家,英國著名左翼知識分子,四十年來一直是國際左翼核心刊物
  • 《向左走向右走》相中金城武梁詠琪
    《向左走向右走》相中金城武梁詠琪2002年10月12日09:07:03 網易娛樂    暢銷作家幾米的《向左走,向右走》將被香江導演杜琪峯改編上銀幕,誰是《向左走,向右走》的最佳銀幕代言人呢?  《向左走,向右走》是住在同一個城市、同一樓的2個寂寞男女,因為偶然相遇,又因為各自出門向左走、向右走的習慣讓他們無法再相遇,也讓他們依舊各自寂寞。幾米的手繪本風靡不少人,大明星林青霞都曾表示欣賞幾米的作品,而杜琪峯更決定將這個故事搬上大銀幕。  據側面了解,《向左走,向右走》的卡斯,杜琪峯已相中金城武和梁詠琪這對銀幕金童玉女。
  • 疫情下,彩電企業向左還是向右
    來源:投影時代作者:花開無期2020年春節彩電市場,在NCP疫情影響下,彩電等顯示設備市場「雪上加霜」:連續三年量價齊跌市場格局下,更是迎來冰封的第一季度。娛樂產業在彩電端,包括傳統廣電和OTT內容的發展,成為關鍵點。尤其是《囧媽》代表的大屏觀影文化,讓大尺寸電視的銷量攀升、家用投影機,智能投影的選購出現小高峰。「宅經濟中的價值回歸,彩電行業以外收穫必然會在疫情後成為銷量反彈的重要支撐」。電商、教育、大屏,這些彩電新價值在疫情期間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 小型農機設備搶灘東南亞市場
    3月將進入春耕備耕的旺季,但在歐美市場持續疲軟的影響下,永康市眾多出口型農機企業的銷售量出現萎縮。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永康農機設備出口的*市場東南亞市場,高端農機設備萎縮量*,而小型農機設備在「寒冬」中找到了一席之地。  小型農機設備大熱  「去年,東南亞農機市場總體銷量下滑30%。」
  • 網際網路時代的玩法變了:騰訊向左,阿里巴巴向右
    騰訊向左 阿里巴巴向右如果說兩年前騰訊與阿里巴巴的經營策略略有差異的話,那麼在2020年,二者之間的差異進一步擴大。可以說,如今的騰訊和阿里在不同的跑道上越走越遠。2020年8月12日,騰訊發布中報顯示,其網路遊戲收入同比增長40%。
  • 分析:我國網路遊戲之路應該向左走還是向右走
    網路遊戲在中國大陸仍處於初級階段,未來之路學韓國還是學中國臺灣  向左走,向右走?  國際金融報記者 沈娟發自上海   網路遊戲的發展最根本還是看中國整體經濟的發展,中國網路遊戲不管是向左走還是向右走,最根本的還是向前走。  與其說我們被韓國人掙了多少錢,還不如扎紮實實地和他們談一些商務的條款。
  • 鄉村振興,東風浩蕩——傳統農機企業市場化創新模式新實踐!
    此次推介會邀請到了來自農業機械業內專業協會、賦能中國農機事業發展的投資機構以及一直以來關注中國農業農機創新實踐的主流媒體等百餘人。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陳志會長、東風聯合收割機總經理、吉林省四平東風聯合收割機有限公司總經理曲永華、中國工業報王斌登臺與媒體積極互動,人民日報、人民網、網易等多家媒體對東風企業進行提問:作為傳統農機企業是如何想到與路演相結合的?考慮的初衷是什麼?據了解,東風剛剛受邀參加了「青島國際農機展」,現場效果如何?距離上次的「農機展」結束,時隔幾日舉辦本次路演專場推介會,出於什麼考慮?
  • 俄羅斯農機市場走勢:取決於國家支持力度!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2020年1季度俄羅斯農機裝備銷售額明顯增長,但專家表示,農機行業的潛在需求基本得到滿足,未來市場銷售額將下降。 專家普遍認為,按照俄羅斯政府2012年2月27日第1432號決議規定,通過認可農機生產企業的系統製造能力和向購買者直接提供折扣補貼的機制,可以向農機生產企業提供真正的支持。
  • 為什麼接吻時,頭要向右偏?
    左邊還是右邊?例如,科學家們發現,許多人在接吻時傾向於將頭向右傾斜,而不是向左傾斜。激動的心,向右的手研究人員表明,「在情緒激動的情況下,人們的向右偏好會加劇。」然而,這與情緒是正面還是負面都沒有關係。
  • 農機市場這麼緊俏,透露什麼信號?
    農機市場加速回暖有哪些原因?目前市場的需求釋放情況如何?江蘇常州:淡季不淡農機產銷兩旺疫情之後農機市場需求大增,作為行業傳統淡季的七八月份,農機生產企業的產銷情況如何?農機的生產和銷售主要根據農作物的生產周期進行調整,每隔三個月就會進行一輪更迭,現在正處於行業傳統淡季,但產銷兩旺的局面已經持續了好幾個月。東風井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共銷售4152臺農機,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99%。
  • 農機膠帶國內外市場大增
    11月19日,慈湖高新區銳生工貿公司員工在趕製農機膠帶訂單。該公司冠以中國馳名商標的「聯農」膠帶佔全國農機膠帶30%市場。今年以來,公司克服疫情影響,多措並舉,全力生產訂單產品,1至10月,市場銷售收入達1.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28%。
  • 二手市場冰與火:閒魚向左,轉轉向右
    只不過,在萬億二手市場裡,閒魚和轉轉也走出了不同的方向。總體來看,閒魚是一個社區流量分發的平臺,轉轉則是以二手商品交易服務為主的平臺。兩家在運營邏輯、目標訴求上不完全相同。只不過,背靠阿里和騰訊的閒魚和轉轉,一個向左、一個向右,卻又共同佔據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對於其他玩家來說,日子可能就不太好過了。2019年6月2日,愛回收宣布,與京東旗下二手商品交易平臺拍拍合併。
  • 疫情之下,中小農機企業的7條應對之策
    據筆者和幾家主要零部件企業和中小農機生產企業的負責人交流後得到的消息,近幾年由於農機市場需求相對平穩,補貼政策有持續性,所以企業已經改變了以往從上年11月就開始大規模備貨的模式。再加上企業的產能已經上來了,在銷售旺季也能保供給,大多數零部件企業和主機廠都沒有大規模備貨和儲備超過3個月的零配件。
  • 人類為什麼接吻時,頭部要向右偏?
    也就是無意間的動作,通過觀察後,大概發現了兩種行為,擁抱和頭部向右,擁抱的動作會將人緊緊的擁抱住,大概時間會持續3秒,大部分人擁抱和親吻都喜歡偏向右方,右手、右傾斜頭部等。為何是向右傾斜,而不是向左傾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