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機也賣瘋了!火爆到只剩樣機!農機市場這麼緊俏,透露什麼信號?

2020-11-26 上海觀察

摘要:我們現在推廣規模化種植,會提升中大型拖拉機的銷售比重

今年上半年,農機銷售量大幅回暖,以拖拉機為例,今年上半年,規模以上企業大中型拖拉機銷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7.79%。

農機市場加速回暖有哪些原因?目前市場的需求釋放情況如何?


江蘇張家港:施肥打藥忙

農機銷售只剩樣機

在江蘇省張家港市的一個農機銷售門店,經銷商潘才建告訴記者,上半年的農機銷售佔到全年的70%,以插秧機、拖拉機和植保機為主,下半年則主要銷售收割機,到目前為止,今年的銷售額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0%,倉庫的貨基本也已經賣空。

江蘇張家港全程農機化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潘才建我們庫存插秧機全部銷售完了,現在拖拉機就剩一臺樣機,到現在為止可能還有二十幾臺拖拉機的訂單沒有交付,植保機也就剩樣機了。

記者了解到,目前張家港市錦豐鎮農機合作社有200多臺農機供農戶使用,今年6月份農忙插秧的時候,又新添置了6臺插秧機,相比以前每天插秧35-40畝地,新的插秧機每天可以達到50-60畝,效率大大提高,負責人告訴記者,一般四年左右,農機會有批量的更新換代。
業內人士表示,疫情之後糧食生產的重要性更為凸顯,今年上半年農機銷售也大幅回暖。以拖拉機為例,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上半年規模以上企業銷售大中型拖拉機13.52萬臺,相比去年同期增長17.79%

太平洋證券機械行業研究員錢建江疫情以後,國家大力抓糧食生產,特別是南方水田區要求種雙季稻,農機作業面積、作業收益都有增加,所以拉動了農機的需求。另外,全球的糧價開始有上漲的趨勢,好多國家都開始限制糧食的出口,所以國內逐漸形成了糧價上漲的預期。

江蘇常州:淡季不淡

農機產銷兩旺

疫情之後農機市場需求大增,作為行業傳統淡季的七八月份,農機生產企業的產銷情況如何?在經歷了幾年的下滑後,農機行業是否又會迎來新的機遇?

東風農機是江蘇常州的一個農機生產企業,一共有九個生產車間,覆蓋了全馬力段拖拉機、採棉機、收割機等農機的生產,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前七個月基本實現了產銷平衡,農機產量達到兩萬八千臺,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1%。由於農機銷售以現貨為主,現在也在為下半年秋收時節做庫存儲備。

江蘇常州東風農機有限公司財務總監趙鵬飛往年七八月份是最淡的時候,每年我們會放兩次假,今年其實我們淡季不淡,七八月份生產趕不上銷售的需求。去年底到今年年初定的目標是,今年銷售額18個億,從實際情況來看,有可能會超過21個億。


在另一家農機企業,東風井關位於江蘇常州的工廠,一共有兩條組裝生產線,目前的產能利用率超過90%。負責人告訴記者,截至今年三月份,去年年底的五六百臺農機庫存已經全部消化完,疫情之後市場加速回暖,
插秧機、拖拉機等產品一機難求,目前已經是零庫存的狀態。

井關農機江蘇常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小剛我們現在生產的是收割機的產品,現在產能達到每天十臺左右,相比於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在前期剛剛完成了插秧機的生產,我們的產能最高峰能達到40臺每天,同比去年翻了一番。

農機的生產和銷售主要根據農作物的生產周期進行調整,每隔三個月就會進行一輪更迭,現在正處於行業傳統淡季,但產銷兩旺的局面已經持續了好幾個月。東風井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共銷售4152臺農機,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99%。

東風井關銷售公司總經理助理 陸尉因為農機是分大小年,隨著國家的農機轉型、農機升級,用戶的需求也升級。我們的側深施肥高速插秧機,每畝地節肥8到10公斤,人工費用能夠省20-30元,用戶每畝地可以增收150-200元。

實際上,在經歷了2004年到2014年農機購置補貼帶來的「黃金十年」後,從2015年開始,農機市場持續下滑了三年。以大中型拖拉機為例,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5年產量為68.82萬臺,而到2018年最低點僅有24.35萬臺,下滑幅度為65%。2019年出現反彈,產量為27.76萬臺,同比2018年增長了14%。析人士認為,農機市場正在企穩回升

江蘇常州:手扶拖拉機零配件緊張

農機趨向大型和智能化

一方面是農機產能翻倍,銷量大增;另一方面,在江蘇常州農機機電市場,從事小型拖拉機組裝和零配件批發的商戶卻表示,今年的淡季相比往年更是淡了不少

在江蘇常州農機機電市場,有100多個商戶從事著與農機相關的配件組裝和批發生意。姜志剛是市場上的銷售大戶,他代理的柴油機零配件有一千多種,主要用於手扶拖拉機。他告訴記者,今年疫情疊加環保等因素的影響,
貨源非常緊張
除了貨源緊張,市場上商戶面臨的還有成本上升。批發商張忠秋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他經營的手扶拖拉機零配件銷量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0%,並且從上遊廠商進貨的價格都在上漲。

根據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的分類,25馬力及以下的屬於小型拖拉機,25到100馬力的屬於中型拖拉機,100馬力及以上的屬於大型拖拉機。不少商戶告訴記者,近些年政策加大對大中型機械的補貼力度,以上海地區為例,
大中型拖拉機的補貼幅度最高可以達到80%,市場對大中型機械的需求增加,小型機械受到衝擊。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從2015年開始,小型拖拉機的產量持續下滑,2019年全國累計產量34萬臺,相比2015年的140.3萬臺下降了76%。分析人士表示,農機正在向大型化、智能化方向發展。

太平洋證券機械行業研究員 錢建江:我們現在推廣規模化種植,會提升中大型拖拉機的銷售比重,另一個原因跟補貼政策有關係,其實農機越來越多在結合5G、人工智慧等技術,也有很多企業開始推出無人駕駛的農機。

欄目主編:張武 文字編輯:宋慧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蘇唯

相關焦點

  • 拖拉機犁耕作業,後橋總打齒是何原因?大馬拉小車是罪魁禍首嗎?
    歡迎關注:農機指南!近期調研農機市場時,不少大馬力拖拉機用戶反映在犁耕作業中出現後橋打齒現象,特別是中央傳動齒輪打齒現象較多,用戶對此較為不滿。 為何筆者在聽到大馬力拖拉機後橋中央傳動齒輪打齒的時候會第一時間想到齒輪強度不足呢?主要是近年來拖拉機市場上大馬拉小車機型盛行,放眼望去,市場上賣的最好的是大馬拉小車機型,農民最喜歡的買的是大馬拉小車機型,經銷商最喜歡賣的也是大馬拉小車機型,大馬拉小車機型以其馬力大、價格低、補貼高、經銷商利潤高等成為大家追逐的對象。
  • 拖拉機國三改成國二,農機手們說說看能行嗎?
    目前,農機市場上生產和補貼銷售的農機基本都是國三的了,但是,很多農機手反映國三不如國二的好用,農機用起來沒有力氣、反應慢半拍、油耗大,耕地效率不高,農機手們一片抱怨聲。那麼,國三的拖拉機能不能改裝成國二的呢?
  • 2020年農機存量市場要增長?從這幾方面試試看!
    在當下的存量市場裡,農機企業的增長之道又是什麼呢?結合著名農資營銷專家劉春雄教授在第17屆營銷盛典上的演講,筆者給大家介紹存量市場的四種增長之道。1結構化增長在2014年之前,國內農機行業的增長屬於趨勢性增長+政策性增長。在這一個時期,凡是跟上補貼政策的節奏,能在短時間內組織企業內外部資源,從而成功地實現規模化生產,並能完成大批量銷售的企業,都實現快速的增長。
  • 小型農機設備搶灘東南亞市場
    3月將進入春耕備耕的旺季,但在歐美市場持續疲軟的影響下,永康市眾多出口型農機企業的銷售量出現萎縮。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永康農機設備出口的*市場東南亞市場,高端農機設備萎縮量*,而小型農機設備在「寒冬」中找到了一席之地。  小型農機設備大熱  「去年,東南亞農機市場總體銷量下滑30%。」
  • 農機補貼的「常發」拖拉機問題常發
    由於拖拉機質量有問題,他們要求退機並賠償損失,遭到經銷商拒絕。機主們便拒絕支付餘下購機款。  雙方各執一詞僵持不下,牡丹江金河農機公司便將6位消費者告到寧安市人民法院,要求消費者支付餘款。  「明明是拖拉機有質量問題,我們卻成了被告。」機主們感到很憋屈,當庭提起反訴,要求牡丹江金河農機公司退機退款,並向寧安市市場監管局及《中國消費者報》記者投訴。
  • 俄羅斯農機市場走勢:取決於國家支持力度!
    2009年,俄羅斯拖拉機產量下降到高峰時的1/10,穀物收割機產量下降15%(2010年降幅增加到38%),其他農業機械產量總體下降更為嚴重。但2010—2011年,農業機械生產各項指標均有所回升。 近幾年,俄羅斯政府實施的扶持政策主要是對國內購買農機貸款利率進行補貼,對國外設置關稅壁壘,刺激用戶對本國農機的需求增長。
  • 2020國際農機展回顧:拖拉機千機爭霸,電動化智能化是新賽道
    參觀全國會這種大型的農機展會,沒有人會忽視拖拉機的存在,國內的農機展上,拖拉機一定是絕對的主角,沒有認真的看拖拉機,就不能很好的把握國內農機行業的現狀和今後的發展趨勢。筆者走遍了本屆青島會上的角角落落,和每一輛拖拉機都進行了一次親密的接觸,為的是儘可能全面的掌握拖拉機行業的情況,以給大家呈現一個全面而真實的行業。
  • 家園60年·新疆足跡:那年月 十月廠的拖拉機紅著呢
    1958年造出第一臺拖拉機,1989年首次出口國外 那年月,十月廠的拖拉機紅著呢 在如今新疆的農村,拖拉機已不是什麼稀罕物,但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拖拉機還是緊俏商品。 第一臺拖拉機以「躍進」命名,是24馬力輪式拖拉機,實現了新疆農機製造工業零的突破。 此後,自治區黨委決定,將十月汽車修配廠改建成年產解放牌汽車2500輛、東方紅-54型拖拉機2500臺,合作-25型輪式拖拉機2500臺的大型機械製造企業。 1958年12月31日,工廠改名為「新疆十月拖拉機廠」,並被機械工業部確定為定點生產拖拉機的專業廠。
  • 北鬥完成組網,農機自動導航產業駛入快車道
    由國家補貼數據也能看出端倪,今年自動導航系統市場需求非常火爆,預測2020—2025年全行業期待的市場將全面爆發。由此可見,北鬥導航農機自動駕駛系統等技術應用,在我國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可喜的是,近兩年,國內北鬥農機應用範圍和領域,已經得到較大的擴展。其應用場景從播種、起壟、覆膜等作業,擴展到平地、開溝、施肥、插秧、噴藥、中耕、收割等。
  • 濰柴農機動力熱銷春耕季
    濰柴農機動力熱銷春耕季2020-02-27 | 發布者:王小傑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人勤春來早,農忙正當時 眼下,春耕備耕已從南到北陸續展開 濰柴農機動力持續火爆 助力農業生產不誤農時
  • 存量市場,老用戶是農機經銷企業的生命線!
    對比農機購置補貼資料庫歷年的數據,可以看出來,在2013年用戶數量最多的一年,是340萬,之後逐年減少,到2018年的時候已經只有126萬,5年時間減少了200萬人。據專家分析,今後幾年用戶數量仍會減少,直到保持100萬左右。明顯的看,現在的農機行業進入了存量市場,市場上剩下的只有老用戶了。與菜鳥用戶相比,這些老用戶理性而精明,與他們做生意可不是容易的事。
  • 紐荷蘭全球首臺 T6 甲烷動力拖拉機亮相2019德國漢諾瓦農機展
    在此次展會上,紐荷蘭展出了全球首臺T6甲烷動力拖拉機。它被評選為「2020年可持續發展拖拉機」——這是「年度拖拉機」大獎今年新增的獎項。在三大類別的入選拖拉機以及嚴格篩選的高級測試樣機中,由歐洲各地頂尖農機記者組成的評委會選中了T6甲烷動力拖拉機。
  • 農機補貼收緊,拖拉機補貼中為何引入K值?外資品牌K值優勢顯著
    歡迎關注:農機指南!現在的拖拉機補貼中越來越多的省份增加了K值,多個省份規定,享受補貼的拖拉機K值要不少於28,那麼什麼是K值?為什麼要增加K值呢?增加K值有什麼意義呢?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所謂K值,就是拖拉機最小使用質量(kg)與功率(馬力)的比值。
  • 自治區60年成就展:一個家庭十月拖拉機廠的記憶
    葉萬河回憶,1958年他從農機廠調入新疆十月拖拉機廠的前身——新疆十月汽車修配廠當了一名鑄造工,專門加工拖拉機零件。之後工作了近20年後,調質檢科擔任質檢員,一直幹到退休。  「我的一輩子都奉獻給十月拖拉機廠了,我和老伴真是獻了青春獻子孫,女兒和一個兒子也都當了廠裡的工人。」
  • 新疆60年成就展:一個家庭十月拖拉機廠的記憶
    葉萬河回憶,1958年他從農機廠調入新疆十月拖拉機廠的前身——新疆十月汽車修配廠當了一名鑄造工,專門加工拖拉機零件。之後工作了近20年後,調質檢科擔任質檢員,一直幹到退休。    「我的一輩子都奉獻給十月拖拉機廠了,我和老伴真是獻了青春獻子孫,女兒和一個兒子也都當了廠裡的工人。」
  • 陳志:農機企業任重道遠,農機行業大有可為
    2020年1季度,受疫情影響,農機行業規模以上農機製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呈現下降趨勢,同比下降16.64%。但農機行業相對服務業、製造業其他領域,特別是和機械工業的其他子行業比,還算是比較好的。4—5月,協會陸續了解到很多非常可喜的信息。
  • 2020年中國農機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提高到70%,農用機械總動力不斷增長,但是行業仍存較多薄弱領域,國家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和農機購置補貼推動農機行業發展。「十四五」農機面臨較多挑戰與任務,到2035年我國將實現農業全程全面機械化。
  • 東方紅大馬力履帶拖拉機受關注!
    100馬力以上 東方紅履帶拖拉機 本次青島國際農機展會上 不少東方紅鐵粉因未能看到 東方紅100馬力以上履帶拖拉機的出現
  • 請給中國農機企業時間
    目前,我國仍舊以生產玉米、小麥、水稻等糧食作物為主,而歐洲畜牧業更為發達,所以農機企業一定會根據各地不同的市場需求推出農機產品。因此,我們不能僅僅通過兩個展會的展品簡單地對中國農機企業進行全盤否定。另外,農機企業的發展是社會經濟閉環中的一個環節,我們不能孤立地看待農機企業存在的問題。
  • 中國一拖牽手四川川龍 「東方紅」拖拉機成都造
    ——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與西南最大的農機生產企業——四川川龍拖拉機製造有限公司籤訂了戰略聯盟協議,將依託川龍公司在我市新都區四川省現代農機產業園區的基地,攜手建立西部農機工業高地,提高四川省農業裝備製造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