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60年成就展:一個家庭十月拖拉機廠的記憶

2020-11-2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苗琳涓給帶著姥爺葉萬河、母親葉敏參觀自治區60年成就展。

  「快看呀,這就是十月拖拉機廠,您和媽媽曾經工作的地方。」年輕的女孩指著牆上展出的十月拖拉機廠選民參加選舉的老照片,讓年邁的爺爺貼緊點,看得清楚些。

  這是10月28日,記者看到的一家三代人參觀自治區60年成就展上的溫馨一幕。年輕的女孩叫苗琳涓,她的姥爺葉萬河79歲,是新疆十月拖拉機廠的老職工。和爺孫倆一起參觀的,還有苗琳涓的母親葉敏,以及苗琳涓的愛人。

  「我外孫女前兩天來看了成就展,看到有關於十月拖拉機廠的老照片,就拉著我和她媽媽一起來參觀。」葉萬河說,外孫女是個有心的孝順的孩子。

  在這個家裡,不僅葉萬河與女兒葉敏曾在十月拖拉機廠工作過,他3個月前突發心梗去世的老伴以及兒子葉德成也曾是十月拖拉機廠的老職工。

  葉萬河回憶,1958年他從農機廠調入新疆十月拖拉機廠的前身——新疆十月汽車修配廠當了一名鑄造工,專門加工拖拉機零件。之後工作了近20年後,調質檢科擔任質檢員,一直幹到退休。

  「我的一輩子都奉獻給十月拖拉機廠了,我和老伴真是獻了青春獻子孫,女兒和一個兒子也都當了廠裡的工人。」老人說,老兩口在十月拖拉機廠被兼併前就已退休了,女兒葉敏後來也退休了,兒子葉德成被安置到廣匯物業,還在上班。

  靠近些,再靠近些,葉萬河的臉幾乎要貼到照片上了,他就為了能看得清楚一些。自己曾經奉獻了一輩子的工廠早已不存在了,如今只剩下這樣為數不多的照片,也只有通過這些照片,才能找回老人腦海中殘存的記憶。

  「歲數大了,記性不好了,很多事情都記不清了,但看到這些老照片,感到太親切了。」老人說著,早已激動得熱淚盈眶。

  老人說,在那個年代,紅十月拖拉機廠生產的「東方紅」拖拉機緊俏得不得了,儘管當時新疆的每個縣都設了銷售點,但走後門還不一定能買上呢。

  據了解,新疆十月拖拉機廠的前身是新疆十月汽車修配廠,位於如今的揚子江路以西,妖魔山以東、黑龍江路以北、烏魯木齊市郵政局至和平渠橋頭以南區域為廠區,1952年10月1日建成投產,當時主要為自治區交通廳運輸系統和兵團機運處各團大修汽車。

  老照片上,1958年5月13日,新疆第一臺拖拉機從十月拖拉機廠車間駛出,人們歡呼雀躍。

  此後,自治區黨委決定,將十月汽車修配廠改建成年產解放牌汽車2500輛、東方紅-54型拖拉機2500臺,合作-25型輪式拖拉機2500臺的大型機械製造企業。1958年12月31日,工廠改名為「新疆十月拖拉機廠」,並被機械工業部確定為定點生產拖拉機的專業廠。

  不過,自上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市場經濟的大潮,越來越多的內地產拖拉機銷售到新疆市場,新疆十月拖拉機廠不再輝煌。2000年,新疆十月拖拉機廠被新疆廣匯實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兼併。

  葉萬河已經連自己是什麼時候退休的都已經記不清了,但他看到十月拖拉機廠照片時,久久地駐足,不願離開,他說,那可是自己奮鬥了一輩子的地方,怎麼能說忘就忘了呢?

  很多記不起來的事情,老人讓記者採訪女兒葉敏,但他或許也已經忘了,對經歷過十月拖拉機廠沒落和下崗的女兒葉敏來說,對這個已經不復存在的工廠,情感是複雜的,她並不願敞開心扉回憶那段經歷。

  那就尊重她這個那段歷史的親歷者吧,老照片背後的故事,其實不就是每個親歷者的故事嗎?

  此刻,記錄下這個家庭的故事,謹以此向老照片中的親歷者們致敬。(記者 馬少賓)

一家四口駐足十月拖拉機廠的老照片前仔細端詳,尋找曾經的記憶。

苗琳涓給姥爺葉萬河、母親葉敏在十月拖拉機廠的老照片前牌照留影。

相關焦點

  • 新疆60年成就展:一個家庭十月拖拉機廠的記憶
    苗琳涓給帶著姥爺葉萬河、母親葉敏參觀自治區60年成就展。    「快看呀,這就是十月拖拉機廠,您和媽媽曾經工作的地方。」年輕的女孩指著牆上展出的十月拖拉機廠選民參加選舉的老照片,讓年邁的爺爺貼緊點,看得清楚些。    這是10月28日,記者看到的一家三代人參觀自治區60年成就展上的溫馨一幕。年輕的女孩叫苗琳涓,她的姥爺葉萬河79歲,是新疆十月拖拉機廠的老職工。和爺孫倆一起參觀的,還有苗琳涓的母親葉敏,以及苗琳涓的愛人。
  • 家園60年·新疆足跡:那年月 十月廠的拖拉機紅著呢
    當時工廠主要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廳運輸系統和兵團機運處各團大修汽車。 1958年造出第一臺拖拉機 1953年,新疆已擁有各種拖拉機350餘臺,其中絕大多數從前蘇聯進口。當時新疆既缺乏修理拖拉機的技術人才也沒有修配廠,更缺少配件。因此,新疆十月汽車修配廠就成了新疆第一個拖拉機修理基地。
  • 60年·親歷者講述:買「紅十月」拖拉機走「後門」
    這一天,新疆十月拖拉機廠的前身,新疆汽車修配廠建成投產,從此新疆有了自己的機械工業。  一  1951年十月拖拉機廠還在建設當中,19歲的張維就從故鄉雲南來到了新疆。「當時新疆就只有八一鋼鐵廠、七一棉紡織廠、十月拖拉機廠那麼幾家大工廠,其中數我們十月拖拉機廠最牛了。
  • 幾萬辦個小工廠,如今納稅50多億,第一拖拉機廠為何建在洛陽?
    中國第一拖拉機製造廠便是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當初,國家作出建設這個拖拉機廠的決策之後,在何處建廠的問題也就隨之而來。畢竟這是新中國工業化的開端,政府和人民都高度重視,因此有很多城市都躍躍欲試,其中以哈爾濱、石家莊、西安、鄭州、洛陽等大城市的競爭尤為激烈,最終主席拍了板:洛陽九個皇帝都住了,還放不下一個拖拉機廠?這個拖拉機廠最終花落洛陽。
  • 二戰史達林格勒拖拉機廠源源不斷的坦克讓德軍絕望
    即使在最艱苦的1942年,蘇聯飛機產量,仍達到2萬架以上,比德軍幾乎超出一倍,蘇聯巨大的工業能力壓倒了納粹德國,成為制勝的利劍。在戰鬥最激烈的時刻,史達林格勒拖拉機廠的工人們,駕駛著剛剛造好的坦克,直接出場,迎戰德軍。" 二戰中,蘇聯歷經四年激烈的戰爭才贏得了蘇德戰爭。在戰爭中,蘇聯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生產了大量的重型武器,也付出了極大的傷亡。
  • 第一輛拖拉機——東方紅的特殊記憶(二)
    按照計劃,第一拖拉機製造廠要在1958年年底前生產出第一臺拖拉機,1960年交工驗收。時間已經相當緊張,但大批的設備都還沒有到位,為了趕工期,所有工人每天從早上8點開始工作,一直到次日凌晨1點,然後集體睡在廠房內。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半年多時間。
  • 「東方紅」拖拉機的故事
    >1958年7月20日,第一輛東方紅拖拉機開出廠房 一拖生產的「東方紅」拖拉機,上了1962年版第三套1元面值的人民幣。   中國第一拖拉機製造廠是我國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興建的156個重點工程項目之一。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它生產的「東方紅」拖拉機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並被印在1962年版第三套人民幣上……直到今天,「東方紅」拖拉機仍然可以算做中國製造的一個代表性符號。
  • 東方紅拖拉機誕生記:毛澤東選廠址 第一輛提前出廠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它生產的「東方紅」拖拉機可謂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並被印在1962年版第三套人民幣上……直到今天,「東方紅」拖拉機仍然可以算做中國製造的一個代表性符號。  本文作者從事政協文史資料工作,曾專程到河南洛陽市澗西區政協文史委和一拖採訪,當地同志和老師傅提供的相關資料,使我們得以比較全面地了解中國第一拖拉機製造廠和「東方紅」拖拉機的故事。
  • 「自治區60年感動寧夏人物」及提名獎候選人開始公示
    再接再厲、紮實工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自治區60年感動寧夏人物」及提名獎候選人公示為充分展示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60年來、改革開放40年來、經廣泛推薦、組織審核、網絡投票、評委會評議和組委會審定等程序,組委會擬授予賴清林等60名同志「自治區60年感動寧夏人物」 榮譽稱號、授予吳景華等40名同志「自治區60年感動寧夏人物」 提名獎。現予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公示時間為2018年9月5日-11日。監督、6669532,監督郵箱:qwmbncc@163.com。
  • 八桂騰飛正此時——寫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六十周年之際(輝煌60年...
    60年前,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年來,一代又一代壯鄉兒女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和親切關懷下,凝心聚力、砥礪前行,用智慧和汗水成就了祖國南疆翻天覆地的巨變。今日的北部灣畔,開放發展步履鏗鏘,脫貧攻堅激戰猶酣,山清水秀生態依然,人民生活更加美滿,八桂大地煥發出勃勃生機,孕育著充滿希望的未來。
  • 拖拉機無極變速傳動系的應用分析
    目前國外在工業履帶拖拉機有所應用,如凱斯廠生產的600 ,750 ,800 ,1000 系列工業履帶拖拉機,發動機功率在60~100 馬力,愛姆科105 型工業拖拉機(功率98 馬力) ,均採用液力機械變速器。儘管造價較高,但使用後的高生產率和延長機器壽命足以補償這一缺點。特別在大功率拖拉機和工程機械上優越性更為突出。
  • 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60周年的西藏記憶
    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西藏自治區分公司 供圖中新網拉薩5月25日電 題:中國人首次登頂珠峰60周年的西藏記憶作者 張偉5月25日是中國人首次登頂珠穆朗瑪峰(簡稱「珠峰」)60周年,也是中國西藏登山隊成立60周年。
  • 70年精彩,凝結著每個人的奮鬥記憶
    聚焦陝西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 70年精彩,凝結著每個人的奮鬥記憶 ——陝西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現場速記 恢復窄屏
  • 從《烏克蘭拖拉機簡史》到古怪的小說書名
    她和姐姐當年為了那個母親留下的小盒墜撕破了臉,外敵來襲之日,姐妹和好之時,當然對手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燈……這狗血劇情怎麼看都像是我們電視裡一般無二的家庭肥皂劇吧?別急,故事會反轉。小女兒在這場鬥爭中開始了解自己家人在遠方故國隱藏的秘密,一幅戰後烏克蘭的苦難歷史畫卷由此展開。《烏克蘭拖拉機簡史》還是一本「書中書」——小說中的父親在晚年努力用烏克蘭語撰寫的一本書。
  • 「拉近」世界:上譯廠成立60年,譯製1500餘部外國影片
    「拉近」世界:上譯廠成立60年,譯製1500餘部外國影片 許曉青/新華社 2017-03-30 19:04 來源:新華社
  • 成就展成都展區網上展館來了 足不出戶也能全景觀展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姚雯君)10月4日報導 9月28日,「四川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開展,大展展示了70年來四川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掃描二維碼逛「成就展成都館」
  • 童年記憶:1969年渤海灣7.4級地震,逃避海嘯撒離農場到東營
    小時候呆頭笨腦開化的晚,五六歲時發生的事情已記不起多少,有點記憶的也是支離破碎。不過,有一件事在腦中脈絡還是比較清晰連續的,那就是發生在1969年的渤海灣大地震。一、震情描述1969年7月18日下午1時24分,渤海灣發生7.4級地震。震中位於山東黃河入海口以東海域,震源深度30公裡。
  • 中科科儀磁懸浮分子泵亮相國家「十一五」成就展
    儀器信息網訊 2011年3月7日至14日,北京中科科儀技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研製的磁懸浮分子泵亮相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成就展。  關於北京中科科儀技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北京中科科儀技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位於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北,成立於2000年12月
  • 江蘇南京:「我和我的祖國」新中國科技成就展開展
    2020年8月23日,「我和我的祖國」新中國科技成就展在南京科技館開展,展覽從科學普及的視角結合互動體驗,向參觀者展示科技成就背後的科學原理、發展歷程、技術應用和科學家精神,吸引許多家長帶著孩子前來參觀體驗,感受科技的魅力。
  • 【品牌新中國】東方紅拖拉機:讓中國走進「耕地不用牛」的時代
    這樣的局面在1958年得到了改變。  東方紅品牌誕生  位於河南洛陽的中國第一拖拉機製造廠簡稱「中國一拖」。當時,在這個廠裡,大部分職工也是第一次見到中國自己生產的拖拉機。原「中國一拖」第一裝備廠黨委書記彭俊傑說:「當時全廠職工包括我在內都是歡天喜地,比任何節日都要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