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青/新華社
2017-03-30 19:04 來源:新華社
上海電影譯製廠製作的短片「配音這件小事」。(07:14)
60年,譯製1500多部外國影片。自1957年4月1日成立以來,上海電影譯製廠的語言藝術工作者和配音藝術家,留給幾代中國觀眾難忘的記憶。
上海電影譯製廠首任廠長陳敘一的14字廠訓。 圖片來源網絡「劇本翻譯要有味,演員配音要有神。」上海電影譯製廠首任廠長陳敘一倡導的14字廠訓,一直掛在廠裡最醒目的那面牆上。
「拉近」世界,一直是上譯人的追求。
著名配音導演蘇秀。 東方IC 資料圖時隔多年,九旬高齡的中國第一代「譯製人」、著名配音導演蘇秀依然還記得,1982年她擔任英法合拍片《虎口脫險》配音導演時的情景。
英法合拍片《虎口脫險》海報當劇中主角哼唱小曲在土耳其浴室內接頭時,所唱的「雙人份的茶」起初被譯成「情侶茶」,但配音時用中文唱起來,總覺得不對味。老廠長陳敘一反覆琢磨,發明了一個新譯法——「鴛鴦茶」,很是中國化。
就這樣,上海電影譯製廠不斷為中國觀眾打開認識世界的「窗口」:從上世紀50年代的《鄉村女教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王子復仇記》,到70年代末的《音樂之聲》《追捕》《佐羅》,再到80年代的《大篷車》《虎口脫險》《茜茜公主》……
配音,被上譯人視為二度創作。
《王子復仇記》劇照1958年,成立不到一年的上譯廠譯製英國經典影片《王子復仇記》,鄭重請來著名表演藝術家孫道臨為哈姆雷特配音。孫道臨將莎翁原作的「詩性」表達得淋漓盡致,留下二度創作經典。
著名表演藝術家孫道臨。 東方IC 資料圖邱嶽峰所配《簡愛》中經典的羅切斯特片段,陳敘一在全國獨創了配音「鑑定補戲」流程,畢克與日本演員高倉健建立起惺惺相惜的「配音情」……上譯廠配音藝術家們留下了一個個「佳話」。
曾成功為日本電影《生死戀》女主角夏子配音的著名配音演員劉廣寧表示,配音的要訣,不在於聲音的好壞,而在於能不能做到「以聲傳情」。
著名配音演員劉廣寧。 澎湃資料圖進入新時期,上譯人探索實現「演員聲音、形體的同步抓取錄製」,規劃為中國影視作品直接配上英語臺詞等。現在的配音演員們,可能會是銀幕上的哈利·波特、蝙蝠俠,也可能是功夫熊貓、憤怒的小鳥……
「譯製片要忠於原著,這個原則今天仍然適用。」陳敘一的外孫女貝倩妮說。她現在是一名電視節目主持人,也是一位致力於譯製片薪火相傳的志願者。
在「每個人都能玩配音」的時代,數以萬計的「粉絲」通過下載具有配音功能的移動終端軟體,為影視角色配音。配音,似乎變得簡單而不再神秘。然而,上譯廠前輩充滿魔力的聲音及創造力,仍然成為很多配音愛好者心中的標杆。
(原文標題《「拉近」世界——上海電影譯製廠迄今譯製1500餘部外國影片》)(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上海電影譯製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