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重點引進大片的上映,都能成為影迷們的狂歡。不過近年,受關注的除了引進片內容本身,還有字幕翻譯。迪士尼電影《復仇者聯盟2》(簡稱《復聯2》)上映後,翻譯再遭吐槽,引來翻譯劉大勇親寫回應,將翻譯時片方提供的原版臺本進行對比,並發到網上「叫板」網友。
其實,引進機構翻譯的專業性一直是有保證的,不乏如《魂斷藍橋》《葉塞尼亞》《鐵達尼號》這樣經典譯製片。如今,中國引進片的翻譯者卻成為眾矢之的,讓人禁不住問:中國電影翻譯,你們到底怎麼了?
銀幕 電影翻譯頻「中槍」
對翻譯的聲討,並不是從《復聯2》才開始。《黑衣人3》《環太平洋》《銀河護衛隊》的年輕翻譯賈秀琰就曾受到很大爭議,她在接受採訪時坦言,這種指責對自己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其實我很歡迎大家的理性討論,但網上也有不少人是進行人身攻擊的。」所以從去年開始,她停止了更新微博,但現在再去翻看,她的微博下面仍有不少最近發出的充滿惡意的評論。《復聯2》儘管不是她翻譯的,也仍然沒能避免「躺著中槍」。
這次替劉大勇發布回應的譯製片專業評論人陸柏宇介紹,其實目前官方並沒有字幕翻譯一說,所有的翻譯最後都是為配音服務的。對於目前翻譯人手不足、時間倉促導致的一些失誤,他認為不可避免:「這真的沒辦法,無論是誰翻譯,片方規定你什麼時候交,就必須什麼時候完成。再加上配音版導演還得改詞,演員來配音,錄音師混音,時間倉促不可避免。」
幕後 譯製費大約為5萬元
像《復聯2》這樣一部大片,翻譯是一個不小的工程,不可能由一個人獨立完成,其背後是一個包含製片人、翻譯、導演、錄音師、字幕員等工作人員的團隊。加上做全景聲的時間和送審階段,一部引進片的翻譯製作前後要經過兩三個月。由於很多好萊塢大片的最終版本直到上映才能確定,所以很多翻譯是對著片方提供的原版臺本進行翻譯,而不是直接看影片進行聽譯,最後上字幕前還要經過校審。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國的引進片是不出現翻譯人員姓名的,他們算是真正的幕後英雄。不過近些年來,出於對譯者勞動的尊重,他們的名字被放到影片結束後的片尾,排序也逐漸提前,同時也將他們推上了風口浪尖。
與此同時,翻譯們的收入並沒有得到明顯提升。八一電影製片廠譯製片負責人王進喜對媒體表示,目前一部譯製片的譯製費大約為5萬元,其中包含了翻譯、配音等各種費用,最後能分給翻譯人員的錢極少。
雖然字幕翻譯報酬低,但強度並不小。他們既需要對引進電影臺本中的內容進行翻譯,還要翻譯影片中例如背景人物對話這樣的背景音,以及特寫鏡頭中的文字內容。另外,翻譯承擔的工作還有前後字幕的翻譯、撰寫電影梗概。早年沒有電腦,不少翻譯都要手寫臺本。
內地只有4家單位譯製
即使翻譯們背負著如此大的壓力,網友極力呼籲字幕組牛人加盟引進片翻譯團隊,但根據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的相關規定,進入國內大銀幕上映的進口分帳片和買斷片仍然只能由上海電影譯製廠、長春電影集團譯製片製作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譯製中心和八一電影製片廠這4家單位譯製。
國內的4家譯製單位在翻譯類型上也各有側重:長春擅長韓語片,北京擅長劇情片,八一廠擅長史詩片,上海擅長文藝片。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外國片商告訴記者,在這個階段,引進片的國外片方是不多加過問的,但是一般會派專門的人跟著翻譯組。
論壇字幕組更「神速」
小H曾是悠悠鳥影視論壇字幕組的資深翻譯,他告訴記者,像這樣的論壇聚集的是一些影視愛好者,成為論壇字幕組翻譯的門檻並不高,翻譯也沒有報酬。小H介紹,一般一部大片的字幕分成若干段,由七八個人一起完成,「一般下午接任務,晚上就交了,各自翻譯自己的部分。」
翻譯電影前段的比較輕鬆,翻譯後面片段的則需要先看前面的片段,再翻譯自己的,最後由校對進行錯誤勘察。論壇字幕組的翻譯一般語言較活潑,還不時跟網友賣萌,但由於一部片子由多人完成,語言風格不夠統一也是常見問題。
探析真相
網友的吐槽
有些誇張
談及引進片翻譯,學者但漢松稱有差的地方,但網友的吐槽有些誇張,「絕大多數網友沒有翻譯經驗,有時人家故意那麼翻,你卻認為翻不好,這樣誤傷的情況是存在的。」他以《復聯2》舉例說,片中的you son of bitch,其實不需要一定翻譯成髒話,「用你這個老夥計,不失為一種不錯的譯法,在美式英語裡,哥們兒互相打趣,用這句話是可以的。」但漢松表示,中國沒分級制,翻譯要注意對青少年的導向。
那麼大片的引申義是否都需要翻譯出來呢?在他看來,引申含義是否翻譯出來得看具體片子,「爆米花似的東西屬於不是很強調藝術性,在字幕裡打括號解釋,用中國典故套外國典故,對觀眾也是幹擾。自作聰明插入一些語境空白,或者補充文化背景,是剝奪了一部分觀眾看電影的注意力。他可以通過電影去感受和想像,可能錯過很微妙的東西,但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
不是水平下降
是趕工嚴重
影評人譚飛看來,譯製片目前普遍的情況是有一些不符合原文的翻譯字幕出現,「像《銀河護衛隊》《環太平洋》等片也出現了太隨性的發揮,不是現在翻譯水平下降,而是趕工較嚴重。字幕翻譯的發揮不能跟原意衝突,加入自己意思,而導致離題萬裡。」
影評人韓浩月認為,對於以聲效、人物形象為重的大片,觀眾更關注視覺娛樂性,抓住翻譯的硬傷沒必要。他表示近幾年大片翻譯得較好的情況乏善可陳,一般有誤差,不可能原汁原味,主要是因為翻譯者處在原有翻譯思維裡,沒有適應多媒體時代網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