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新作《敦刻爾克》必須看IMAX 2D版!但這回翻譯得有點差啊

2021-01-10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戎鈺

看過《盜夢空間》嗎?看過《蝙蝠俠之暗夜騎士》嗎?看過《星際穿越》嗎?

別說話!我不需要你的答案!

不管你看沒看過,趕緊去買票看諾蘭的新片《敦刻爾克》吧。

電影劇情就是一句話:二戰初期,英法聯軍不敵德軍,被逼退到敦刻爾克海邊,40萬英國士兵等著祖國母親來接他們回家!

是不是不太明白這句話是啥意思?是不是後悔沒好好學歷史?

不打緊,不懂歷史看起來更有懸疑片的感覺。尤其是當女友問你,他們最後都活下來了嗎?

你可以歪著嘴角一笑,小傻瓜,他們當然都回家了。

《敦刻爾克》9月1日內地正式公映了,負責任地說:「大神」諾蘭依舊沒讓人失望,他將浩如煙海的史料濃縮為「海陸空」三條營救線路,107分鐘的生死逃亡既克制又極致,全片沒有一個敵人出現,卻讓觀眾全程看得揪心。而片尾的「英國愛國主義教育」,也讓部分觀眾意味深長地笑了,「諾蘭拍主旋律也很棒啊。」

事情是這樣的,1940年,英法聯軍被德國機械化部隊逼退至法國東北部港口小城敦刻爾克,近40萬英國士兵茫然站在海邊,等著「國家」來接他們回家。

對於諾蘭來說,這段歷史是他從小就在課本上學過的傳奇,但從動念將之搬上大銀幕到真正籌拍,他等了10年時間。而10年消化史料的成果,就是他精妙地選用「空中一小時、海上一周天、陸地一周」三個時間軸,來分解這次史無前例的軍事撤退行動,並且任性地不依賴電腦特效,組成了1000餘人的群演隊伍,在海灘邊進行實景拍攝。

與絕大多數偉大的戰爭片不同,《敦刻爾克》全片都沒有出現「敵人」的面孔,他們像是幽靈一般的存在,忽而從空中投擲炸彈,忽而從水底發射魚雷,忽而從樹叢裡射出子彈,震懾著海灘上的狼狽敗兵,也挑戰著觀眾的心理防線。

如何細化表現這場大撤退?《敦刻爾克》濃墨刻畫群像,淡化絕對男主角,三個時間軸中各有代表人物。陸地上的3個士兵,想盡各種方法登船逃亡,卻一次次被大海卷回,相似的徒勞讓人誤以為他們進入了《盜夢空間》;空中的轟炸機攻守戰中,諾蘭的御用男演員湯姆·哈迪全程不露臉地貢獻了最帥表演,而他的空中視角也是最值得觀眾琢磨和二刷的,一旦理清了他視角中的戰局,就更能理解他在空中做出的選擇有多難能可貴。

至於海上營救的戲份,既是電影的「催淚彈」,也是最適合為電影點題的:你們回不了家,家為你而來。

當數百艘民用船隻突然從迷霧中出現,一個個老船長面色凝重地站在船頭來接「小屁孩們」,觀眾會立刻直觀地感受到,好的戰爭片絕對不是鼓吹戰爭的雄偉壯麗,而是讓你看到無法被戰爭磨滅的美好人性。

不出意料,《敦刻爾克》剛上映,便有大批《戰狼2》的影迷將兩部影片拿來相比。

這其中當然有「宿怨」。為給電影造勢,《敦刻爾克》內地推廣方此前曾設計了一個電影論壇,邀請吳京與諾蘭對話聊電影,這個創意慘遭當事雙方粉絲痛批,諾蘭影迷認為吳京的履歷不足以與「大神」同臺對話,吳京粉絲則反擊「明明是你們來蹭《戰狼2》的熱度」。這場對話最終取消,但兩部電影的「緣分」算是結下了。

記者看到,有網友認為《敦刻爾克》既沒有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的戰爭場面,也沒有一個「能打的主角」,電影臺詞太少,欣賞快感不足。

但其實,這些「缺點」恰恰是諾蘭刻意為之。電影中的士兵們全程都如喪家之犬的狀態,滿臉寫滿惶恐,上一秒登上了救生船,下一秒就被魚雷炸死,幾位主角們也絕不是孤膽英雄,他們的皮袍下也有「小」,生死關頭會毫不猶豫地拉別人當墊背,但這才是諾蘭想要刻畫的戰場眾生相。

當然,諾蘭再喜歡挖掘人性陰暗面,也偏離不了愛國的大方向。電影裡多次出現「接我們的孩子回家」概念,與《戰狼2》的接僑民回國一樣主旋律,而在片尾,諾蘭還借士兵之口深情朗讀了邱吉爾對此次撤退行動的評論文章,情緒之高昂、情懷之激蕩,就差在畫面上插一面英國國旗了。

作為一個老派的技術控,諾蘭用IMAX膠片攝影機拍攝了全片75%的戲份,而且非常良心地沒有製作成3D。

所以,在《敦刻爾克》內地版的多種格式中,IMAX 2D無疑是觀賞效果最佳的版本。就記者看片所得,IMAX版確實能讓觀眾更沉浸在電影中,被聲光影包圍,能更全面地捕捉諾蘭想要傳遞的訊息。

至於聲音版本,據片方透露,《敦刻爾克》內地版有英文原版和普通話配音兩個版本,但本地多數影院都傾向於只放映英文版。

一位影城經理告訴記者,根據他們的放映經驗,對於非動畫電影,江城影迷更喜歡看原音版,在雙版同時放映的情況下,配音版的上座率普遍偏低,尤其是對於《敦刻爾克》這種主打精英影迷群體、並且在北美定級為13歲以下需要成年人陪同的電影,「肯定會想聽到演員自己的聲音,而不是容易讓人出戲的譯製片腔。」

但需要提醒專業影迷的是,《敦刻爾克》的字幕翻譯水平算不算優秀,不少對白都被翻譯得較生硬,特別是譯製人員堅持將幾處「home」一詞都翻譯成「祖國」,目前已引來不少網友吐槽,「為什麼不能老老實實翻譯成』家』,本來很煽情的,看到這個字幕就囧了。

相關焦點

  • 「敦刻爾克」高級在哪,沒想到諾蘭這樣回答
    (但遺憾的是,我們目前在影院能看到最好的,也只能是IMAX數字版,膠片放映太貴了。)音效真實到讓人恐懼。外國觀眾描述,聽到第一聲槍響就從座位上跳起來。結果表妹在看片的時候,不僅從座位上跳了起來,還如同《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中那位士兵一樣,右肩膀有了躲閃的動作。
  • 關於《敦刻爾克》的中文影評,我只服這一篇
    兩篇文章前後相關, 總字數接近兩萬 ,用magasa的描述就更厲害了,我只敢說這是最牛的中文影評,他說這幾乎是網上關於《敦刻爾克》最棒的一篇評論了,它幫助我們理解導演在創作上的很多用意,並對諾蘭的風格和歷史地位作出恰當的歸置。
  • 萬眾期待的《信條》,諾蘭時空三部曲的壓軸之作,終於來了
    它就是《信條》信條是明天即將上映的燒腦新作相信我看完這部電影,後面至少會被討論半年以上因為他的導演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在我心中啊,諾神是不下於希區柯克影史排行二十七這是無數人心中最好的超級英雄電影致命魔術某瓣評分8.9影視排行七十七導演告訴觀眾們,電影也可以是魔術此時還有《敦刻爾克
  • 坑了《敦刻爾克》的翻譯大神賈秀琰,求你放過《猩球崛起3》
    憑藉她別出心裁的翻譯,拉低《銀河護衛隊》票房的能力2賈秀琰被觀眾親切的稱呼為默默對抗好萊塢的利器一位在觀眾如雷的吐槽反對聲中仍能在八一製片廠屹立不倒的翻譯家,特別擅長用過時一年的網絡流行語和出口成章的古詩名句來進行電影字幕的翻譯一位中國著名字(彈)幕官,把勇敢的心最後一句自由,翻譯成了下圖:一位隱藏在翻譯身份背後的編劇
  • 盤點諾蘭導演的5部高分電影,盜夢空間才排第三,第一名實至名歸
    諾蘭年輕帥照5.致命魔術《致命魔術》其實是諾蘭導演的一部過渡作品,魔術題材也算是圓了諾蘭自己一個夢,諾蘭所有的電影都會帶有一種自己的風格,就是燒腦,電影80%的臺詞都是伏筆,第一次看可能還不明所以,第二次看才會恍然大悟,有趣的是兩個主演是蝙蝠俠和金剛狼,有點出戲。
  • 這可能是最全的諾蘭追劇指南 從敘事結構到劇本創作全解析
    從《盜夢空間》、《星際穿越》到《敦刻爾克》,諾蘭對這三部電影所設定的概念都是回家,有鑑於原始概念,既能以簡單的方式引起多數人的共鳴,又可以進行更深入的議題探討。
  • 諾蘭拍的男人為啥那麼帥?穿西裝、梳油頭、開蘭博基尼……
    今天就來看一看~----------我是分割線----------只挑高分帥哥,拍出滿分效果諾蘭能拍出「滿分帥哥」,不管是帥哥本身就底子夠好,還是他比較善於捕捉帥哥有魅力的一面,都是缺一不可、相輔相成的,只有滿足了這兩個條件,才會有1+1>2的效果。
  • 內森·克勞利:諾蘭大神背後的設計大神
    CG似乎既高效又實用,但是如果你用真實的材料來建造,用真正的景觀來進行延伸製作,圖像就有了質感。這也讓你有了開拓未知事物、進行創造的可能性。這和諾蘭的創作觀點非常一致,為此,他們也一次一次為大家帶了視覺奇觀。《信條》為保證影片效果,劇組輾轉7個國家進行拍攝。重修廢棄的大劇院,改造了超級豪華遊艇,。我們不妨先來了解下這位美術人的成長經歷與重要作品,看看他是怎麼一步步過來的。
  • 諾蘭帶著《2001:太空漫遊》首次亮相坎城,他都說了什麼?
    諾蘭在 7 歲那年被父親帶去倫敦萊斯特廣場看了 70mm 膠片版的《2001》,這成為他最早的觀影經歷之一,也是從那時起,他學到了電影可以是任何東西。「庫布裡克在 1968 年做的,就是拒絕承認你在敘事方面需要遵守某些特定規則……自那以後我就對這份經歷念念不忘,我希望給予新一代觀眾目瞪口呆的機會。」
  • 他是《信條》的美術指導,建築學的叛逆少年,諾蘭背後的設計大神!
    CG似乎既高效又實用,但是如果你用真實的材料來建造,用真正的景觀來進行延伸製作,圖像就有了質感。這也讓你有了開拓未知事物、進行創造的可能性。這和諾蘭的創作觀點非常一致,為此,他們也一次一次為大家帶了視覺奇觀。 《信條》為保證影片效果,劇組輾轉7個國家進行拍攝。重修廢棄的大劇院,改造了超級豪華遊艇,。
  • 電影《信條》豆瓣評分跌至7.9分,諾蘭這回腦迴路跑得太快了
    英國導演諾蘭的新作《信條》,播出之前被寄予厚望。可上映後卻反響平平,觀眾紛紛詬病跟不上諾蘭的思路,整個觀影的過程就是迷茫的2個半小時,出電影院整個人感到很累。影片由於節奏太快,導致觀眾在觀影過程中產生思維脫節,沒有幾個人能在第一遍看完電影後完全明白故事所有內容,這使得本片的觀後感非常一般。在豆瓣上評分由一開始的八點幾分跌至7.9分。
  • 人物|諾蘭:不享受遊戲,而是製造遊戲規則
    剛剛50歲的諾蘭,在影迷心中已被「封神」。諾蘭此前執導的十部電影中,除了2002年的《失眠症》豆瓣評分7.5外,其餘9部均在8.4以上,更有《蝙蝠俠:黑暗騎士》《盜夢空間》和《星際穿越》三部在9.2以上。這個成績足以讓諾蘭成為影史傳奇,也難怪人們將其第11部電影《信條》視為疫情之後的救市之作。
  • 英國人諾蘭,一個忠誠的「電影騎士」
    ([太空漫遊2001])諾蘭後來在[盜夢空間],便用旋轉走廊一幕,致敬了庫導[太空漫遊2001]中的旋轉空間站。到拍[星際穿越]時,諾蘭直接說「這是我首次把真實的電影體驗高於觀眾去拍攝的電影。」顯然就是回歸到了電影2001的那種直接體驗,拍了一版屬於自己的2001。
  • 諾蘭曾嘗試將《盜夢空間》改編成遊戲 可沒結果 但仍對電影改編...
    好萊塢著名電影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近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有興趣把他的電影作品改編成遊戲。諾蘭是好萊塢新生代導演中的佼佼者,拍攝過多部留名影史的經典作品,包括《蝙蝠俠》三部曲、《記憶碎片》、《失眠症》、《致命魔術》、《盜夢空間》、《星際穿越》、《敦刻爾克》以及最近的《信條》。
  • 花了16億,諾蘭大師奉上最具野心的新作,這一次大玩時間倒流!
    2020年最期待的大片之一就是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作《信條》,這部新片在製作之時便已經引爆了期待值。大約在今年8月份,《信條》就曾放出先行版預告片,可惜信息量太少。近日,《信條》放出首款正式預告片,終於可以好好感受一下諾蘭大師新作的魅力。一開始,就十分驚豔,兩人正在執行一個任務,運用彈跳裝置,飛簷走壁一般衝入一棟大樓,在兩人中,一個是約翰·大衛·華盛頓,另一個看起來應該是羅伯特·帕丁森。
  • 種過玉米地,建過五維空間,諾蘭這回要炸飛機了
    ,話題獲得了2.1億的閱讀量和4.1萬的討論度,在疫情期間算是討論度很高的電影類話題,大家對於諾蘭的舉動大概都很震驚吧。並透露在拍攝的時候他心裡想:電影界之後能有多少這樣的來者呢?芭姐不禁要感嘆,諾蘭真的不愧是「實景狂魔」。想要證明這點的,看看他其他的電影就知道了。
  • 看《信條》前必須知道的15件事!
    從《追隨》到《蝙蝠俠》三部曲,再到後來的《盜夢空間》、《星際穿越》、《敦刻爾克》。 2 有條件的影迷一定要選這三家影城的IMAX廳觀看,沒條件的影迷也最好選擇新一代IMAX雷射影廳觀看! 9
  • 這種諾蘭式的「神操作」其實有很多
    如果你看了《信條》,或只看了《信條》的預告片,那麼你一定對波音 747 撞樓爆炸那場戲印象深刻。極致的畫面質感,會讓你覺得「這一切太真實了」。而這場戲也讓諾蘭再次登上熱搜,原因是這架被炸得很慘的飛機,就是真的。
  • 《信條》口碑兩極化,諾蘭這一次失手了嗎?
    諾蘭的電影像一個齒輪嚴絲合縫咬合的手錶,但所有一切的鋪排陳設,都是為了終極「大戰」最終釋放而精心結構的鋪墊罷了。反過來說,諾蘭大部分電影都宛如《信條》一般,總是先有最終極致的高潮,然後諾蘭兄弟逆向去建構那些「前情提要」式的複雜劇情設定。那些複雜得恨不能給「設定」拍半部電影當作說明書的設計,其實只是高潮瞬間冗長卻必要的序曲前戲。
  • 諾蘭:我最喜歡的28部電影
    諾蘭說:「很少有電影會像此片一樣著力於幾個絕望男人之間活力的單純刻畫。 諾蘭說:「這是一部近乎完美的電影,是美國最偉大的電影之一,人們沒有意識到它有多偉大,可能是因為它有四個 小時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