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信條》前必須知道的15件事!

2021-01-13 騰訊網

克里斯多福·諾蘭自編自導全新燒腦力作《信條》即將上映,給大家分享一些幕後趣聞以及一些有意思的地方,相信會對你的觀影有所幫助!

1

《信條》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第11部長片電影作品。從《追隨》到《蝙蝠俠》三部曲,再到後來的《盜夢空間》、《星際穿越》、《敦刻爾克》。

諾蘭獨特的敘事方法一直是他受粉絲狂熱追捧的原因之一,他的電影總是伴隨著「燒腦」這個詞。

2

《信條》男主約翰·大衛·華盛頓是影帝丹澤爾·華盛頓的大兒子,前橄欖球職業運動員。

憑藉斯派克·李執導的《黑色黨徒》提名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片中所有鏡頭皆由他本人完成,沒有使用特技演員。

3

另一位男主羅伯特·帕丁森,他2005年在電影《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中飾演塞德裡克·迪戈裡,初露頭角。

2008年起,在電影《暮光之城》中飾演吸血鬼愛德華·卡倫,成了著名的暮光男

他在拍攝《信條》期間參加新版《蝙蝠俠》試鏡,並最終拿下蝙蝠俠這個角色

4

女主伊莉莎白·德比茨基參演過《了不起的蓋茨比》和《銀河護衛隊2》,身高1.9m。在預告片中不露臉我們也可以看到她的身影。

5

電影配樂不再由諾蘭「御用」配樂師漢斯·季默創作。

這次請到了為《黑豹》《曼達洛人》創作配樂的瑞典作曲家唐納德·格洛沃,他為影片創作的主題曲"The Plan" ,充滿了混沌科技感,相當不錯。

據說配樂會和電影逆轉時空的主題相呼應。

6

諾蘭是典型的膠片主義者,他執導的電影拒絕特效,而且只拍2D電影。

《信條》特效鏡頭不超過300個,《蝙蝠俠:俠影之謎》有620個視覺特效鏡頭、《盜夢空間》有約500個視覺特效鏡頭,《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大約450個視覺特效鏡頭。要知道《小婦人》的特效鏡頭都達到了500個!

7

實拍狂魔諾蘭真的買了一架退役後的波音747來拍攝炸飛機戲份,比拍模型+CG更有效率。劇組還將飛機引擎拆下來賣了,又填補了一些拍攝成本。

8

本片大部分場景由IMAX膠片攝影機拍攝

中國內地有三家IMAX GT with Laser影院可以看到IMAX 膠片攝影機拍攝的原生畫面——1.43:1全畫幅畫面,

而剩下的新一代IMAX雷射影院、IMAX數字影廳只能看到最多1.9:1的畫面,非IMAX影院看到的畫面更少。

中國內地三家有1.43:1畫幅的IMAX影院:

東莞萬達影城(華南MALL店)哈爾濱泰萊時代影城

昆明大都LCC光魔雷射影院

另外還有一家是中國臺灣的臺北美麗華大直影城。

有條件的影迷一定要選這三家影城的IMAX廳觀看,沒條件的影迷也最好選擇新一代IMAX雷射影廳觀看!

9

《信條》英文片名《tenet》來自於在龐貝古城遺址薩特廣場發現的回文石碑,

石碑上面有一個5*5的Sator方形陣,方形陣由五個拉丁文詞語:sator、arepo、tenet、opera、rotas組成,它的正中間橫排和縱排的回文都是tenet。

電影中的tenet代表人類無法理解的事物,同時也是招募特工的機構名稱。

10

諾蘭的電影大多喜歡和物理學結合,《信條》裡用到了熵的概念,所有的物理定律都是對稱的,只有熵不是。

熵是熱力學中表徵物質狀態的參量之一,其物理意義是體系混亂程度的度量。在物理中,熵增被解釋為越來越亂,即一件事情只會往越來越亂的方向發展;那只要事情變得越來越整齊,就是熵減。

在我們的認知中,只會存在熵增的情況。但在電影中,一個人或一個物體的熵值可以發生逆轉,從而產生時空逆轉的效果,很有意思。

11

從預告片來看,《信條》還涉及了麥克斯韋妖。麥克斯韋妖是在物理學中假想的妖,能探測並控制單個分子的運動,於1871年由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麥克斯韋為了說明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的可能性而設想的。

麥克斯韋妖掌握和控制著高溫系統和低溫系統之間的分子通道,他能讓快分子從低溫往高溫運動,慢分子則從高溫往低溫運動。在「小妖」的這種管理方式下,兩邊的溫差會逐漸加大,高溫區的溫度會越來越高,低溫區的溫度越來越低,從而區分開低溫區和高溫區。

12

預告中有很多時空逆轉的鏡頭,氧氣面罩出現的頻率極高

還有大量紅色和藍色的場景,估計這些都和逆向時空有關。假想紅色代表正常時空,藍色代表逆向時空?不知道這種預想能不能幫助大家理解劇情,各位可以在觀影時多注意一下。

13

《信條》預告片中子彈朝槍裡射回去的畫面曾出現在諾蘭執導的第二部長片電影《記憶碎片》中,也是從那時起,諾蘭就一直想要拍這樣一部電影。

14

《信條》講述一群特工臨危受命,接受了一個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任務,他們需要逆轉時空。

根據媒體場映後的反饋來看,《信條》不論是設定,還是故事架構都很複雜,只看一遍基本不可能完全掌握影片的信息量。

觀眾在觀影前一定要休息好,在150分鐘內全神貫注,一句臺詞都不能錯過,才跟得上劇情。

15

最後,就像預告片中所說的一樣,不要試圖理解它,而是去感受它!

最後祝各位諾蘭粉觀影愉快!

相關焦點

  • 看《信條》必須知道的13個幕後花絮
    主人公和尼爾必須進入守衛森嚴的20多層建築閣樓中進行活動。科特爾回憶說:「我們探尋不同的選項,我說:『假如讓他們從側壁盤上去將會怎樣?』諾蘭更絕,說:『將他們彈上去會如何?』我說:『好呀!』可是我知道,一旦贊成了諾蘭,就沒有退路了。我們制定了各種計劃為特技作準備,因為我們必須能夠真正執行這次的『彈射』拍攝,並且,一如既往地保證安全。」
  • 高度近視必須知道的三件事
    我們已經知道了什麼是高度近視和高度近視的危害,接下來就告訴大家要做的三件事: 1、不要指望近視手術,能夠改變高度近視的眼內情況,因為近視手術是摘鏡的手術
  • 《信條》不是物質的事
    克里斯多福·諾蘭新片《tenet》(信條)的主要敘事線,正搭建在對「熵」的痴迷上。電影的前半段,CIA特工在基輔大劇院危機後經受選拔,成為拯救人類的命定之人,藉助軍火商薩特的太太鑑定戈雅失誤和夫妻矛盾的事實而開始接觸到控制正負世界的「算法」。一個非常詹姆斯·邦德式的故事,也是諾蘭的「圓夢」之作。時間之門,由此正式打開。為了體現這是一場「全人類的危機」,克里斯多福·諾蘭讓影片的人物、事件、以及拍攝地遍布全球,以「實景拍攝」的作風開啟了一場燒錢之旅。
  • 面對魚缸裡的硝化細菌,有三件事你必須做,有三件事你千萬不能做
    這個看不見的「小東西」,是我們魚缸裡最忠誠的騎士,24小時保護著我們的愛魚。可是,面對這些隱形的騎士,我們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千萬不要做呢?家裡有魚缸的朋友們請坐好,聽譁仔說說硝化細菌那些事。保護硝化細菌的問題,才是今天的主題,我們繼續往下看。
  • 電影的焦慮,諾蘭的信條
    不過我並不認為這種所有人大呼看不懂,必須二刷三刷才能將將打開的狀態,是一個確實的誇獎。如果只是一部分觀眾看不懂很正常,因為人與人之間的理解力和專注度本就千差萬別,但如果絕大多數觀眾的第一反應是一頭霧水,我們似乎就必須要從創作者身上找原因了。 至少在過去,諾蘭做的很好。
  • 萬眾期待的《信條》,諾蘭時空三部曲的壓軸之作,終於來了
    它就是《信條》信條是明天即將上映的燒腦新作相信我看完這部電影,後面至少會被討論半年以上因為他的導演是克里斯多福.諾蘭在我心中啊,諾神是不下於希區柯克可以說沒有那一部,不硬核的而今天諾蘭帶來了他的新作《信條》這部電影和盜夢空間星際穿越並稱『時空三部曲』諾神曾經在採訪中透露過兩件事第一:
  • 買《塞爾達無雙:災厄啟示錄》前必須知道的9件事!
    好吧,為了慶祝這份早來的聖誕節禮物喔,今天我們就來看9件買塞爾達無雙:災厄啟示錄之前必須知道的9大重點吧!1.命運石之門?總之撇開改寫未來,遊戲前半段的故事大概是不會出現什麼太大的,林克跟塞爾達應該還是會走一遍徵召四英傑,對抗被腐化Guardians的流程。就看本次的核心人物──白色小Guardian究竟會如何拯救面臨滅亡危機的海拉爾了。2.角色?
  • 數據科學入門前需要知道的10件事
    他在22歲時開始自學數據科學,目前已經自學成才,文摘菌編譯了這篇文章,希望能把以下需要注意的10件事告訴剛入門的你。我從2004年開始數據科學之旅。那個時候『數據科學』概念才剛被提出,當時廣泛使用的術語是『數據挖掘』。一直到2012年『數據科學』這個概念才引起人們注意,且一篇由Thomas Davenport 和 D.J.
  • 15件旅行中最後悔的事,我經歷過7件,你呢?
    件旅行中最後悔的事你經歷過幾件呢?出門前,記住一個原則:「身手鑰錢」,也就是「身份證(護照)、手機、鑰匙、錢包」。還有在出發前,可以在郵箱放一份掃描件,關鍵時刻,能有大用處。沒有深度遊只顧著一個接一個景區的大卡,拍張遊客照,發在社交網絡上。
  • 外媒盤點:關於貝努小行星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0日發表題為《關於貝努小行星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的報導稱,「冥王號」探測器任務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首個旨在從一顆古老小行星上收集樣本並將樣本送回地球的任務它形成於太陽系歷史的前1000萬年,距今約45億年前。貝努小行星可能誕生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主要小行星帶中,但由於亞爾科夫斯基效應——太陽光熱量抵達小行星時會產生輕微推動力——以及其他天體的引力,這顆小行星越來越接近地球。3、廢墟堆貝努小行星由許多被重力壓縮的碎石構成。
  • 外媒盤點:關於貝努小行星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新媒體專電 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20日發表題為《關於貝努小行星你必須知道的10件事》的報導稱,「冥王號」探測器任務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首個旨在從一顆古老小行星上收集樣本並將樣本送回地球的任務。
  • 關於做Pitch,創始人必須知道的14件事
    建立一家優秀的公司遠比做一個好Pitch更重要,但如果你不知道怎麼講述你的故事,那你可能不了解你的公司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麼。這個問題會對籌資以及其他很多事都造成影響。做Pitch最難的地方在於它不僅僅是關於你一個人的,很難在展現自我和吸引觀眾之間取得平衡。我就是要幫各位創業者做到這一點。
  • 保證光伏發電收益 你必須知道的四件事
    保證光伏發電收益 你必須知道的四件事光伏逆變器  來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    2017/3/28 10:03:21  我要投稿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諮詢了逆變器廠家後,該業主明白,雖然這小小的陰影只是遮擋了組件的一部分,但是根據木桶原理影響了整個組件的發電效率;第四件,為家庭光伏電站安裝監控系統。通過監控系統可以隨時隨地查看每一臺逆變器的運行情況,當系統出現問題時,避免因為毫無察覺而蒙受損失。
  • 數據科學入門前需要知道的10件事
    來源:大數據文摘本文約7500字,建議閱讀10分鐘本文為你介紹在學習數據科學時,需要注意的10件事他在22歲時開始自學數據科學,目前已經自學成才,編譯了這篇文章,希望能把以下需要注意的10件事告訴剛入門的你。我從2004年開始數據科學之旅。那個時候&34;概念才剛被提出,當時廣泛使用的術語是『數據挖掘』。一直到2012年『數據科學』這個概念才引起人們注意,且一篇由Thomas Davenport 和 D.J.
  • 冬季騎行,必須知道這10件事!
    1、車輛檢查冬季騎行出門前一定要檢查車輛,檢查輪胎、傳動、剎車及各個部位的活動件,即使對愛車很放心也建議檢查檢查,確保萬無一失,冬季出門本來就寒冷,如果車子出些問題修起來很費力,還會影響心情。2、人要熱身,車更要熱身秋冬季騎行,熱身是必不可少的事情。
  • 《信條》有多燒腦?看完這篇解析就全明白了!
    本文較長,但乾貨滿滿,力爭做到使您看完本文就不需再花時間看其它分析了。劇透前會有預警,請您放心閱讀。所以,想要真正看懂《信條》,我推薦一定要二刷。但如果您只想看一遍,不想多花時間,那《信條》還值不值得看呢?我的建議還是值得看的,看《信條》一刷和二刷完全是不同的觀影體驗。
  • 寵主必須要知道這六件事
    家裡養了貓的朋友們在面臨貓咪第一次懷孕的時候估計都很慌張,不知道該怎麼辦,貓咪懷孕要注意哪些事情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六件事寵主必須要知道。一、貓咪懷孕的時間母貓懷孕時長在56~71天之間,平均約65天。如果懷孕超過71天才分娩,可能會導致母貓難產。
  • 《信條》究竟講了個啥,全解析來了!
    本文作者是小萬家族的@鬼腳七 電影唯一的作用是讓生活變得比電影更有趣 年度燒腦大片《信條》已經上映了,小夥伴們有第一時間去觀影嗎?又看了幾遍呢?
  • 英語美文:年輕時一定要知道的15件事
    英語美文:年輕時一定要知道的15件事  Most people learn over time, but often learning comes too late to be fully useful.
  • 諾蘭電影《信條》:弄清5個燒腦問題,就能看懂劇情了
    《信條》並不算是一部時空旅行的電影,主角與尼爾眾人,也並非在同一個時空中兜兜轉轉的行動,其背後所探討的還是「自由意志」與「宿命」的主題。就像如《暗黑》中的亞當,原以為經歷了無數次時空旅行,早已看破世塵,可以掌控一切人物,可到頭來還不過是時空的一顆棋子,自身也只是這個劇本上的一個角色。